第952章 蔡確回京

在向太后下詔,命開封府計口量丁,授給汴京貧民米炭的當天,也就是元祐二年十二月癸未(初五)。

權知開封府錢勰就上書言:本府奉牒敕,準聖旨,檢校在京諸廂貧民,計丁量口,日給米、炭。

府中庶務繁多,乞自今日起,許開封府自判官以下,分領汴京內外城諸廂,以督計丁量口事,以御史監其責,有懈怠者具表以聞。

從之。

錢勰雖然是個馬屁精。

但論起庶政,確實是把好手,知道在這個時候,想要管住汴京城那些可能伸向貧民的爪子。

就只能用這個辦法——派人下到閭里,以推官、判官、左右都巡檢並司錄司諸官,分管汴京內外諸廂,各自劃定責任區,領導各廂的計丁量口,按日分配米炭的事情。

此謂民主治吏不治民,乃是從秦代就開始有的法度。

只是,歷代以來能做到的王朝,一般都只有開國之初的那十來年。

隨後就因爲基層失能而使中樞逐漸失去對基層的掌控,所謂吏治,漸漸崩塌,最終淪爲一句空話。

但如今的大宋卻是個畸形王朝。

這個畸形王朝的旁的地方,可能問題一大堆,弊病無數。

偏偏基層治理和控制,卻是歷代最強!

不獨是因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成功的籠絡住了天下士大夫。

使得中樞威權,可行於地方。

無論是王安石變法,還是如今的元祐更化,各種法令調整。

都是中樞一聲令下,基層就會執行——雖然有過這樣那樣的齟齬,也有過各種推諉、抗拒和使絆。

但,到底是執行了的。

只是力度、程度不同。

也不獨是因爲,趙煦之前的趙官家們,本着可持續竭澤而漁的心態,將這大宋天下州郡的山澤鹽池、絲帛茶鐵等賺錢門路通過監司牢牢控在自家手中,又用買撲之法,與地方豪族勾連,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於是,竟稀奇古怪的在這中古時代,實現了對礦藏與主要資源的國家壟斷。

無論是在西北,還是在東南。

幾乎所有礦藏、食鹽、絲帛等產業,都是趙官家的(當然,大部分都買撲給了地方豪強,趙官家們只是坐地抽成)。

此外,大宋天下最大的地主,也是趙官家——天下在冊墾田七百二十萬頃,而屬於趙官家的官田,就至少有三十二萬頃!

各地監司,以及遍佈天下州郡的官田。

使得趙官家們,擁有了介入地方經濟的抓手。

這就使得哪怕在偏遠軍州,趙官家的旨意和命令,也不像其他王朝中後期那般,軟弱無力。

反而有着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更是因爲,這大宋的城市,特別是汴京城,已經完全進入了工商爲主的經濟模式。

汴京百萬居民,幾乎都已經完全脫離了農業,完全依靠手工業、服務業和工商業維生。

所以,即使是在這中古的封建社會,最起碼在汴京城內,官府的基層治理能力,異常的強大,甚至可以說在封建王朝裡,屬於強的有些過分的那種。

這是因爲新興的手工業、工商業的發展、壯大,使得汴京人特別熱衷於打官司——無論是兄弟爭產,還是夫妻和離,又或者民間的商業糾紛。

汴京人在調解不成後,都會將之訴諸於司法。

這倒逼着開封府,不得不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

於是,大宋的開封府,竟維持着一整套,從上到下,滲透進基層閭里,掌握着全城百姓的各種詳細數據的官僚系統。

這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趙煦在即位後,搞的吏員公考,又進一步強化了開封府的執行能力。

三年來,累計通過公考,補充進開封府的兩千多名吏員,都是知識分子——最起碼,也是通讀了五經,讀寫沒有障礙,掌握一定行政與律法知識的文人。

進了體制後,又因爲趙煦的喜好。

他們人均都會打算盤,擁有基本的數學能力。

於是,錢勰提出的辦法,有了落實的基礎。

而且,執行起來效率非常高。

短短兩天,就將汴京內外城並城外九廂十三坊,共計十七廂一百三十五坊的貧民給統計了出來。

趙煦見了錢勰上報的數字,也是驚訝起來:“竟有三萬餘人?”

“怎會這麼多?!”他問着來到面前,面奏的錢勰。

須知都堂定下來的貧民標準可是很高的——須得或是在京中無有住宅,只能露宿街頭之人;或是年六十以上,無兒無女,別無依靠之老人;或是無父無母,年十四之下之孤兒。

而衆所周知,如今京中孤兒,基本都得到了妥善的收教。

開封府會將出現在其視野內的所有孤兒,都送去當報童。

所以,其實也就是前兩類人需要賑濟和救助。

錢勰苦笑一聲,拜道:“奏知陛下,這三萬餘人,八成以上,皆是近年來,從各地州郡逃難入京之難民……”

趙煦頓時啞然。

大宋朝就是這樣的。

地方遭了災,災民就往城市跑求活。

而汴京城,一般都是災民們逃難的首選。

所以在過去,大宋朝對於地方州郡的難民入京是嚴防死守的。

輕易不肯叫難民入京。

哪怕進了京,也不肯叫他們輕易入城。

但從元祐元年開始,事情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在趙煦的遙控下,開封府對於地方州郡逃難的百姓進京,開始持不鼓勵不反對的態度。

各個隘口、渡口和關卡,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基本上難民們多說幾句好話,再塞點錢,官吏們就會擡上一手。

今年開始,這個趨勢就更明顯了。

誰叫趙煦要發展工商業呢!

而汴京城的工價太高了!

堆垛場裡,一個抗包的苦力,一天工錢都開到了一百二十錢以上!

若是有些技術的木匠、鐵匠等技術工種,更是須得包吃包住,每個月還得給五貫的工錢。

這麼高的工資,怎麼發展工商業?

偏京爺們還不知足!

隨着汴京工商業興盛,他們居然想漲工錢?

這趙煦能忍嗎?

不能忍啊!

果斷開門,給京西、京東、淮南等路的災民入京提供便利。

要不是忌憚汴京城的糧食供給能力。

去年淮南大旱,趙煦就可能下詔,讓災民進京就食了。

“原來如此!”趙煦看向錢勰,問道:“那依錢府尹之見,這許多的貧民,該如何處置?”

錢勰伏地拜道:“臣愚鈍,恭請德音下降!”

趙煦瞧着他,笑了笑,道:“這樣……且先按照每人每日三十文,供給米、鹽及煤炭……”

“並將相關居無定所之人,安排到京中廢棄軍營之內居住……”

“同時,朕出封樁庫錢一萬貫予開封府,開封府以此錢,僱京中木匠、鐵匠、泥瓦匠、竹匠以及織工、漆工等……”

“至諸安置之地,招募青壯爲學徒,以半年爲期,命諸匠授給其技藝……諸匠人每招募一名學徒,則賞錢五貫!”

“且每隔半年,開封府當考校一次諸匠人所招學徒……每有一人合格,再賞錢五貫!”

“此外,開封府還當制定條貫,名列諸匠人所授學徒合格人數之賞格!”

“譬如說,招募一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五十人,給不同賞格……”

“有合格者一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五十人者,又給不同賞格!”

這就是學的現代網遊裡的首衝、十連抽、一百抽獎勵了。

趙煦在現代的時候,甚至聽人說起過,大洋彼岸的燈塔,將類似的模式引入了賣血的體系裡。

第一次賣血,獎勵多少多少……十連賣又有里程碑獎勵……累計賣血達到某個數量,還有獎勵……

想了想,趙煦覺得光是物質獎勵,可能還無法激發工匠們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便對錢勰道:“爲激勵匠人,朕覺得或許可再定一個學徒合格滿百人,賜給官身,並由開封府嘉獎之條貫!”

“若有人能能教出合格學徒五百人以上,則由權知開封府,親題其家宅匾額,以彰其功,並許將其名諱,上奏於朕之前!”

“錢府尹以爲如何?”趙煦看向都已經聽懵了的錢勰問道。錢勰嚥了咽口水。

他還能怎麼辦?

反對嗎?

不可能的!

因爲這位陛下,即位以來,所做的決策,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失敗過。

他一直在贏!

尤其是在經濟方面,他所做的決策,最後都被事實證明了可行。

既然如此,他就只能拜道:“聖明無過陛下!”

“善!”趙煦撫掌:“錢府尹回去後,儘快拿出相關條貫,上奏於朕前!”

“諾!”

至於那些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

趙煦沒說,錢勰也沒有提。

因爲,照顧這些人,本來就是趙官家和開封府的本份。

倒不是說趙官家們忽然變善了,一下子就孔夫子附體,全身都被仁義忠恕所灌滿了。

而是這個事情有利可圖——

這些老人死後,其財產統統都是趙官家的!

不然,你以爲,這汴京店宅務那數千個邸店以及成百上千的商鋪是怎麼來的?

店宅務所擁有的房產,至少有三成,都是戶絕財產。

所以,趙煦在僱傭工匠,給難民中的青壯提供一個職業教育的機會,也不是在單純的做好事。

既是他在現代留學,知道產業工人的教育和培養,是重中之重!

大宋手工業,想要更進一步,就離不開大量技術工人的供給!

同時,這些青壯,得了他的恩惠,成了學徒。

自然是要籤契書的。

學成之後,他們去什麼地方工作,自然是趙官家說了算。

這樣,趙官家就可以客串一把勞務派遣……恩,如今應該叫牙人。

而牙人可是能兩頭吃的。

便連剩下的難民,趙煦也不會叫他們白白佔了自己的便宜——明年開春後,可以介紹他們到城外的工地以及城內的堆垛場去抗包。

婦女則可以去紡織工坊或者去當廚娘、婢女、灑掃的健婦。

如此一來,汴京工價,自然是漲不起來的——你不幹?

有的是人幹!

……

錢勰在宮中對奏的時候。

汴京城的新宋門以東二十里,積雪還未清掃乾淨的官道上,卻走來了一隊儀仗。

數不清的儀牌高舉,更有一柄清涼傘,立在隊伍中。

頓時,引起了在這官道一側的驛站中的官吏們的矚目。

“也不知是那位宰執回京?”

有人眺望官道上的儀牌,努力的辨認着上面的文字。

然後他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觀文殿大學士……”

“福建觀察使……”

“判泉州軍州事!”

“提舉泉州市舶司!”

“特進、守司空……潤國公!”

“蔡!”

“是前宰相蔡相公回朝了!”那人驚呼出聲。

哪怕他守在這新宋門前的驛站,見慣了各種大人物。

但對於潤國公蔡確這位前宰相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的。

無它!

當代大臣,能如潤國公般,得當今天子幸愛、親近的也是屈指可數。

沒辦法!

蔡確是大宋開國以來,第一個得天子特旨,出判桑梓,牧狩一方的前宰相。

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讓蔡確的聖眷,躋身於晏元獻公、韓忠獻公等先朝名臣之側。

更不要說,這位前宰相在福建一任就是幾近兩年。

這兩年中,每逢節慶、蔡確生辰、其母、妻生辰。

宮中天使,都會前往蔡府宣詔慶賀並賞賜諸多御物。

更誇張的是今年四月份,這位前宰相的妾室在泉州給其生了個兒子。

本來,這只是小事。

但消息傳到京中,天子下詔,恩蔭其爲太廟齋郎。

人家剛剛出生,眼睛都沒有睜開,甚至可能連乳名都還沒有。

就已經吃上了趙官家的俸祿!

其起點就是無數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位。

於是,京中內外,紛紛感慨這位前宰相的聖眷之濃,世所罕見。

便連他們這些守驛站的苦哈哈,在閒暇的時候,也都感慨過。

如今,見着這傳說中的人物回京,自然都是誠惶誠恐。

驛站的官員,連忙帶着驛站上下的人出去迎接。

然而,他纔剛剛出門,便看到了在驛站的對面,專門給在京官員們準備的官亭裡,也走出了數十人。

皆是身傳棉衣,戴着厚厚的棉襆頭。

爲首的一人,更是直接迎向那走來的儀仗,跪到了路邊。

而那清涼傘下的馬車,掀開了車簾。

身穿紫袍,戴着展腳襆頭的宰相,手拿着薰爐,微笑着看向了那跪在路邊的年輕人。

“謂兒請起吧!”

他的眼睛,從蔡謂身上掃過,然後看向了蔡謂身後的衆人。

既有他的姻親之子,也有他的友人之子,更有他的同僚之子。

甚至還有着昔日政敵的子侄。

所有人看向他,一雙雙眼睛,泛着各種各樣的神色,然後像商量好了一樣集體拱手而拜:“晚輩等拜見蔡相公!”

蔡確平靜的看着這些人,說道:“諸位賢侄冒雪親來此地相迎,實在是讓吾感動!”

但他的眼睛,卻已投向了遠方那巍峨的汴京城。

在他心中,有着澎湃的情緒,正在縈繞。

於是,他輕聲吟道:“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此,南仲討伐獫狁歸途時的心聲。

也是他如今的心聲。

去國兩年,經略福建,主持市舶司建設,推行官家之策,招徠遠方商賈,鼓勵福建海商出海。

凡此種種,皆是從無到有,篳路藍縷。

只有他知道,他費了多少心思?又花了多少心血!?

但他樂在其中!

不止是因爲,他在福建,是爲桑梓父老謀福利,是給他的家族與子孫留遺澤。

更是因爲,他是在報效君父的深恩。

一如南仲爲了報效宣王之恩,不爲寒暑,不避風霜,甘冒奇險,遠征異域。

而他也和南仲一般,凱旋而歸!

翌日史書之上,必有他蔡確的一筆!

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811章 面試(2)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89.第88章 京東鐵馬(3)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561章 封賞(2)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28.卡文中,晚點更新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943章 輿論(1)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779章 酷吏回京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997章 禮部試(3)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615章 吃幹抹淨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76.第356章 大奧第998章 元祐大典295.第280章 蔡京第970章 名將如雲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594章 戰前(1)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84章 元祐革新(2)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316.第300章 蘇頌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41章 太子(4)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492章 朕愛叔叔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537章 暴利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820章 爭寵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21章 廢稅(1)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970章 名將如雲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851章 君恩如山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86章 逼捐(3)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09章 極限施壓
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811章 面試(2)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89.第88章 京東鐵馬(3)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561章 封賞(2)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28.卡文中,晚點更新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943章 輿論(1)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779章 酷吏回京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997章 禮部試(3)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615章 吃幹抹淨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76.第356章 大奧第998章 元祐大典295.第280章 蔡京第970章 名將如雲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594章 戰前(1)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84章 元祐革新(2)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316.第300章 蘇頌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41章 太子(4)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492章 朕愛叔叔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537章 暴利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820章 爭寵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21章 廢稅(1)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970章 名將如雲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851章 君恩如山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86章 逼捐(3)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09章 極限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