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御前會議(2)

趙煦話音剛落,蔡京就已經出列,他的聲音有着些許的微不可查的顫抖:“臣乞陛下賜教!”

趙煦看着蔡京,微笑着問道:“卿有什麼地方不懂?”

蔡京低着頭,拜道:“奏知陛下……臣不懂……緣何陛下能忍受那李太德倒行逆施?”

趙煦默默的在心中,給蔡京點了個贊!

什麼叫優秀的捧哏?

這就是!

“倒行逆施?”趙煦輕笑着,把玩着手裡的交趾國書:“或許吧!”

“但那與朕,與大宋有何干系?”

趙煦起身,看向羣臣,問道:“他可是每年準時給大宋貢米一百萬石,並和買一百萬石的賢臣啊!”

儘管趙煦召集的這些大臣,都是些道德靈活的士大夫。

但,他們還是對趙煦這樣赤裸裸的拿着利益,來評論賢愚、忠孝,有些不太適應。

聽着,都是互相對視着,猶豫着,在思考着要不要勸諫?

趙煦見了,對自己沒有把範純仁、呂大防、程頤喊過來的英明決定點了個贊。

太正確了!

他們要是在這裡,此刻怕已出來勸諫了。

像程頤這種道德君子,更是可能死諫!

沒辦法!

如今的大宋的多數士大夫們,和現代西方的那些精英一樣,都是意識形態入腦,被打了思想鋼印的。

在這些人心裡面,儒家仁義忠孝和禮法綱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是普世價值,是不可動搖,不容辯駁的東西。

尤其是程頤這種,真的把孔子孟子的經書,奉爲圭臬,作爲人生信條,踐行到生命的每一個時刻的人。

好在,這些道德君子現在並不在這裡。

趙煦面對的,都是他選出來的,在道德上非常靈活的大臣。

而且,全部通過了趙煦的親自面試和考驗!

在立場上,完全可以放心!

故此,趙煦沒怎麼猶豫,就把蔡京提溜出來。

“蔡卿,去年汴京城一年,連榷酒、免行錢,一共收了多少商稅?”

甭管蔡京的人品、道德如何,在能力方面,他在當代是屬於頂級的!

開封府的所有財稅數據,都早已被其背的滾瓜爛熟,能做到張口就來。

他幾乎是立刻奏道:“奏知陛下,去歲汴京商稅、榷酒並免行錢等,共收得一百四十三萬七千四百二十六貫……賴陛下之福,所得較元豐八年,增加了幾近七十萬貫!”

趙煦看向其他人,輕聲道:“汴京內外,百萬軍民,一歲不過得稅百四十萬貫!”

“這還是在將堤岸司買撲錢、榷酒錢以及其他諸項新增都計算在內的結果!”

“而交趾李太德,卻在不過一年的時間裡,就爲大宋貢米一百萬石,並準時將另外一百萬石和買米送抵右江安撫司!”

“若算其價值,僅僅是貢米一項的價值,就相當於開封府全年財稅收入!”

汴京米價,如今一斗一百二十錢左右。

一百萬石大米,市價肯定是超過了一百五十萬貫。

當然了,實際上並不能直接簡單的換算。

因爲,交趾米賤!

也因爲交趾錢貴!

所以這裡,又出現了一個匯率差。

這一進一出之間,就是一倍以上的利潤!

這也是李太德肯那麼賣力的給大宋當狗的緣故。

亦是他能在回國後,順利的組建起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的原因。

沒辦法!

利益動人心!

交趾的權貴們,爲了銅錢,在李太德的率領下,瘋狂壓榨其治下百姓。

偏生,在如今的局勢下,那些百姓,連潤的選項都沒有!

因爲,他們向南跑的話,除了雨林和沼澤外,就是占城與真臘。

而這兩個國家,正在遭受交趾軍隊的蹂躪。

他們對交趾人無比敵視!

抓到就是送去服苦役。

至於北方?

土官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免費勞動力!

抓到就是送甘蔗園!

交趾農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只能乖乖的被壓榨!

當然,這些事情不必說,歷史嘛,宜粗不宜細!

而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這些細節上的東西,當然得忽略掉,免得一旦披露出來,刺激到那幫清流君子的神經,鬧出輿論風潮來。

“至於和買的那一百萬石稻米,雖然大宋是出了錢……”

“可朕爲了百姓,將之與貢米合併,然後以近乎成本價的每鬥不過七十錢,於交州、廣西售賣……”

趙煦悲天憫人的看着大臣們,一副聖人的模樣似乎在說:朕容易嗎?還請愛卿理解朕啊!

趙煦說的是不是是事實呢?

答案當然是!

不過,他只說了事實的最多一半。

被他藏起來的,纔是關鍵!

正所謂,穀賤傷農,谷貴害農!

哪怕在現代,農產品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對農民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何況是在這個以小農經濟爲主的中古?何況是在經濟本就不發達、開發度很低的嶺南之南的交州呢?

在章惇等人,嚴格執行了趙煦的政策後。

導致了一個可怕的後果——交州各地,種糧的土官和農民,必然傾家蕩產。

因爲來自交趾的廉價稻米,正在肆無忌憚的摧毀交州各地的糧食種植。

這樣的情況一旦持續下去,必然完全消滅掉交州土官們的糧食自給能力。

從而人爲的創造出一個,純粹的以甘蔗種植、生產和製糖爲核心的種植園經濟區。

而章惇、高遵惠、呂嘉問,以及土官們,爲什麼會心甘情願的執行趙煦的政策,甚至執行的無比認真?

這就是利益的力量了。

在去年,第一批蔗糖進入大宋市場,並攫取了暴利後。

當地的利益集團就已經成型!

孔方兄的力量,將所有涉及其中的人,都牢牢綁定。

一個類似聯合果品的不可名狀的怪物,已萌發出了第一根觸手。

老實說,連趙煦都已不知道這個怪物,未來會成長成什麼東西?

反正,只能說,東南亞人民有福了!

但大臣們那裡知道這些?

再說了,他們的道德立場,本來就異常靈活,聞言紛紛拜賀起來:“陛下仁聖,推大恩於交州,必可得萬民稱頌……”

更有那阿諛拍馬者:“陛下施仁於交州,如日之升,布澤四方,如春雨之甘霖,浸潤萬家……”

趙煦聽得,眼皮子直跳,感覺心臟都在發燙,趕緊擺手制止他的拍馬:“好了好了……”

“朕之所以要將此事,與卿等說清楚的緣故就在這裡了……”

“交趾李太德,再怎麼倒行逆施,那也是在交趾國中……”

“與朕,與大宋無關!”

“何況,其在交趾,盡心盡忠,盡力侍奉朕……乃是朕之忠臣也!”

每年一百萬石貢米,再和買一百萬石與大宋。

兩百萬石的稻米!

哪怕交趾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水網密佈,非常適合水稻生產。

但在這中古時代,這兩百萬石的稻米,依然是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即使,大宋方面,允許交趾國,在一年中分批多次交付。

但,李太德若不在交趾刮地三尺,將農民和官府的倉庫裡最後一粒米都扒出來的話,他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從這,你就能看出來,買辦到底有多麼可怕!

他們是根本不會將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當人看的。

因爲他們的權力,不是來自於自己國內。

而是在境外,是扶持他的主人賜予的。

想到這裡,趙煦就譏笑起來:“那李太德再怎麼殘暴,但其大節始終未失啊!”

“卿等回去後,記得在汴京義報上,多多爲其忠心稱頌!”

對趙煦而言,事情還真是這麼回事。

李太德再如何,他也是個忠不可言的大忠臣。

羣臣聽着,互相對視一眼。

沈括在這個時候,悄然出列,奏道:“陛下教誨,若晨鐘暮鼓,使人發省……”

“只是……”

“臣擔心……”他低着頭,說道:“太德長久在交趾如此搜刮民糧……”

“交趾恐怕會生亂……”

趙煦聽着,嘿然一笑。

沈括的擔心,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李太德在交趾國內,如此倒行逆施,遲早會天怒人怨,引發起義。

一旦爆發起義,民心向背之下,李太德的統治可能迅速瓦解。

但是……

這是建立在沒有域外大國干涉,也沒有強權參與的情況下。

一旦有了……

那麼請參考,近現代非洲的那些仁君典範們。

以阿明之殘暴,博卡薩之焚書坑儒,蒙博託之倒行逆施,尚且能享國十餘年,甚至數十年,而且個個都能善終。

就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雖說,如今還沒有機關槍和飛機大炮,域外強權的干涉能力和威懾力都要大打折扣。

可問題在於,交趾人現在也沒有ak和106啊!更沒有近現代的思想武裝!

所以,雙方拉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大宋能夠對李太德的政權,提供足夠強大的支持。

那麼,交趾的那些所謂的農民起義和造反……

頃刻間就能被撲滅!

血肉之軀,終究難敵鋼鐵!

正好,交州的甘蔗園裡,就缺勞動力。

所以啊,交趾起義,大宋干涉,土司們出兵跟着官軍鎮壓,然後把俘虜統統抓回去種甘蔗……

閉環了!家人們!

況且,趙煦覺得,可能都不需要大宋干涉。

只要讓人多教教李太德一些統治技巧與知識。

譬如說先軍……譬如說,每次動手,紅包發到基層的大頭兵!

哪怕是個伙伕,也能一次性塞三個月或者半年的軍餉!

至於軍官?

人人嬌妻美妾,高屋大宅。

只要李太德能握住刀把子,農民起義?

不就是烏合之衆嗎?

當然了……

沈括們是不懂這些的。

趙煦也不會告訴他們,免得他們學壞了。

所以,笑完之後,趙煦只是神秘的道:“這一點,卿放心就是了!”

“朕已做好了周密部署和安排,確保即使交趾生亂,也可從容彈壓!”

“左右不過是個戶口不過數十萬的小國……”

聽着趙煦的話,再看着他的神色,羣臣互相對視一眼。

他們徹底沒有意見了。

這既是因爲他們的道德水平非常靈活。

也是因爲,到現在爲止,趙煦還沒有在類似的事情上出現過判斷失誤。

從當初決定出兵南征開始,他就一直在用雄辯的事實,證明了自己在國際局勢和軍事上的判斷非常準確!

而成功,足以說服人!

於是,羣臣紛紛躬身稱是,並紛紛答允,回去後就寫文章投稿給汴京義報,爲李太德洗地。

趙煦自是龍顏大悅,便給他們的洗地方式和方法,進行了指導。

聽得這些大臣是異彩連連,他們從未想過,竟還有這許多的角度刁鑽的洗地之法。

若按照趙煦的辦法,別說李太德了。

恐怕就連石敬瑭,也有得洗了!

……

將交趾的事情,商議完畢,趙煦又與這些近臣商議、討論了他們各自負責的事情,並聽取他們的彙報。

重點在沈括負責的專一製造軍器局的生產、研發工作,以及狄詠統帥的御龍第一將的訓練、募兵工作。

對專一製造軍器局,趙煦沒什麼說的。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只要成果!

所以,沈括提出的困難和資金需求,他都是全力滿足!

並再次批給了沈括,五十張空名劄子。

允許他拿回去,在上面寫名字,用來獎賞、激勵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工匠。

當然了,這些劄子授予的官職,基本上都是些伎術官。

只有八張空名劄子,是不入流的文武官階。

但,這依然是大宋工匠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有了這五十張空名劄子,足以讓這些人,不捨晝夜的爲趙煦的事業努力奮鬥了。

至於狄詠統帥的御龍第一將?

這沒什麼好說的!

在現代留過學的趙煦,深知刀把子的重要性。

所以,他對御龍第一將,這一支目前汴京三衙禁軍裡,唯一有戰鬥力的野戰部隊,是很重視也很捨得花錢的!

對御龍第一將的將士們,他是真的做到了發賞發到伙伕手裡!

而且,沒有通過狄詠。

而是讓劉惟簡帶着馮景過去,把交子實發到每一個大頭兵手裡的。

所以,狄詠報告的內容,也只是訓練、軍紀以及最重要的募兵。

趙煦對這些事情,自是做了自己理解的批覆。

訓練要抓緊,軍紀更是嚴抓!

在這個事情上,趙煦是有底氣的。

因爲他給足了錢!

哪怕按照五代的規矩,官家只要給足了錢,發滿了賞,那麼就算是讓他們去死,他們也該英勇無前!

在這一點上,大宋的軍人,還是很有職業道德的。

所以,基本沒什麼問題。

倒是募兵……

趙煦否決了狄詠請求在開封府府界內募兵的請求。

同時,也否決了御龍第一將自己募兵的請求。

他打算,另起爐竈,專門在樞密院搞個募兵的機構,然後派親信去淮南、浙江、京東募兵。

而且,是去礦山裡招礦工!

處理完這些事情,時間就差不多到中午了。

羣臣很識趣,紛紛請辭,趙煦正好也肚子餓了,便同意了他們的請辭。

只是,留下了蔡京,與他在這福寧殿中用餐。

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第523章 說客(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7章 旋渦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262.第248章 新役法(1)第828章 祖傳技能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698章 層層套娃(1)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247.第235章 囑託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48章 耆英會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42章 卡bug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790章 開京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49章 聖天子(2)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第787章 駙馬之死(2)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02章 開戰(2)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1026章 元符皇后第724章 財政(2)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97章 西北狼煙(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790章 開京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808章 兄弟330.九月總結。第13章 乖巧懂事461.卡文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797章 召見(2)82.第81章 王珪之死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776章 扣闕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262.第248章 新役法(1)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833章 輿論第586章 逼捐(3)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781章 再起波瀾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986章 元祐革新(4)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640章 攻心爲上
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第523章 說客(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7章 旋渦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262.第248章 新役法(1)第828章 祖傳技能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698章 層層套娃(1)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247.第235章 囑託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48章 耆英會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42章 卡bug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790章 開京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49章 聖天子(2)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第787章 駙馬之死(2)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02章 開戰(2)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1026章 元符皇后第724章 財政(2)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97章 西北狼煙(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790章 開京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808章 兄弟330.九月總結。第13章 乖巧懂事461.卡文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797章 召見(2)82.第81章 王珪之死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776章 扣闕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262.第248章 新役法(1)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833章 輿論第586章 逼捐(3)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781章 再起波瀾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986章 元祐革新(4)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640章 攻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