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到了期末考試,期末考試以後放寒假,在2011年的這個寒假裡,媽媽與我沒有回去,而是在李家莊住的這裡過的年。
2012年的春節前夕,西安下了好一場雪,我還能隱隱約約的看到,門前的欄杆上積的那層厚厚的雪。我還在用手把雪從欄杆上抹下來,手指凍得通紅,並將抹下來的雪揉成團砸向遠處的房頂。
寒假已經進行了好一會兒,以往熱熱鬧鬧的李家莊巷子,此刻已是門庭冷落鞍馬稀。坐落於兩排的店面大多都關了門,唯有個把家的超市還開着門營着業。那天我不曉得什麼原因,特別想上網,於是就對媽媽說出了想要出去轉轉的念頭。
媽媽也沒沒有反對,只是像往常那樣提醒我注意安全之類的建議,這之後我就趕緊的出發趕往學校了。
我以爲學校這時候電子閱覽室還開着,於是就徑直的走了進去。在進去學校南區的門內以後,才發覺很多教室的門都被上了封條。當我到達圖書館時看到圖書館開着,於是我心存喜悅的上到四樓,可上到四樓一看,無奈,四樓的電子閱覽室大門緊鎖。
我又折回到學校西面的一個巷子裡,在那裡尋找到一家網吧,我打開網吧門進去以後打算開一臺機,但是營業員向我尋要身份證來登記信息,我以爲外面的網吧與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一樣是不需要身份證的,但沒想到竟如此這般,所以,那次上網的事情就這麼黃了。但我並沒有就這麼回去,而是一路向北走到了咸陽大橋上。
咸陽湖此際已完全被冰封了起來,一眼望去,波瀾不興。
我過了咸陽橋以後,便不由自主的來到咸陽湖的邊上,我顧不得寒風凜冽,獨自在咸陽湖的堤頭自西向東走着,那岸上的樹木光禿禿的,令人實在感覺不到美麗的說法。凍的實在不行,我就趕回去了,之後便進行又一次的徒步旅行。
那時離春節似乎還有剩下不到幾天的樣子,我就在房屋離無聊的查看地圖,在查看地圖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叫漢長安城遺址的地方,這勾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就決定出發尋找那裡。
我匆忙的吃完早飯就開始進行了,李家莊的東面有一座高架橋,是西寶立交高架橋,以前有提到過,是在大一時跟鮑彩琴在去往咸陽湖的過程中所提到過的,橋的旁邊還有一個敬老院,敬老院的門前關着一隻孔雀。之前都有提到過。
我沿着高架橋的橋面徑直的走上去,那橋上的積雪被掃路的工人往兩旁打掃過,那厚厚的積雪,人踩在上面,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有些靠近中間一點的已經結成了冰,顯得較爲的滑,我就在那橋面上步行而過。時值車輛很少,人走在高高的橋面上並不顯得多餘。
過了高架橋以後,世紀大道就到眼前了,我上到世紀大道上,沿着世紀大道向東走去,我還沒有獨自的在世紀大道上步行的走過,這算是第一次吧,以前至多隻是在公交車上經過。
記得第一次對世紀大道產生較爲深刻印象的是一次和賈福亮乘坐28路公交車去往咸陽市裡時的情景,那時忘記了去幹嘛,也許是賈福亮要去市裡買衣服。只見那時世紀大道的中央全都豎着一排廣告,廣告的內容是介紹咸陽的名勝古蹟之類。難得第一次親自走在這條路上,因此內心不自覺的就升上一種歡喜。
印象較爲深刻的是,看到陝西中醫學院的時候,發覺當我走到這裡的時候彷彿已經走了很遠。那中醫學院外牆上的浮雕,令我興致盎然,我記得外牆周圍有松樹,並且松樹的枝葉從內牆上頭伸出外牆。對於前面的灃河大橋,回來的時候比去的時候在腦海裡停留的印象更大。隨後我便一路的走一路感受,初次的感覺和之後再多次的感覺的確不一樣。
當時,在過了藍馬啤酒廠以後,那人行道上面的地磚上全被冰雪給覆蓋着,那天我穿的鞋子是一雙白色運動鞋。
最後我過了奧林匹克花園小區,便看到路牌上標有“建章路”的路途指示,我想起來之前在地圖上所看到的,在去往漢城遺址方向上的,就是建章路!
於是我就從這裡向着北面所標註的建章路轉去了,我頗覺喜悅的邊走邊向東望,心想,那裡就是漢城遺址了。但越加發覺不是,因爲該出連一個漢城遺址的標誌也沒有。
再往前走,便看到一個叫西西安小鎮的別墅建築羣,那種歐式園林式的住房,不得不瞬間令人神往。那時我便在想,若是能住在這裡,那將是多麼舒適的一件事。
繼續往前走,便走到了小路盡頭,小路的盡頭處有兩塊石墩擋着,周圍地面遍佈了被掃過的積雪。
再往前走就是泥土路了,西西安小鎮的別墅羣在這裡得到停止。我沒有繼續向前走去,因下過的積雪漸混合在泥土的路面上,使得我沒有繼續向前走去的願望。
我沿着水泥路的盡頭返回,沿途再次的回味這別往的建築羣。紅牆、高瓦、別墅、天窗。內有豐盛的植被,外有精緻的柵欄,好不氣派。直到完全走出,我還依約的沉浸在那被稱之爲,西西安小鎮的地方。
尋找漢城遺址的任務算是告終了,尋找的結果顯而易見沒有完成。
我有點不甘心,便繼續沿着世紀大道方向向東走去。
那裡有一座高架橋,世紀大道從高架橋穿過去,當然,高架橋以東的就不再是咸陽的地界,過了高架橋後就要成爲西安了。在這裡,路邊上的圍牆刷有粉黃色的塗料,而且每隔一段距離,粉黃色圍牆上就會出現一個圓形的瓦當圖案。
瓦當圖案大體像這樣,中間一個圓,從中間的圓散發出一個十字線形,與外面的大圓組成四等分,且組成的四等分中都寫有一個文字,那文字彷彿小篆字體。
再向前走沒多久我便返回了,返回的景像我記得較爲清楚的是一個加油站,灃河大橋,還有路上半融沒化的積雪。
返回到李家莊以後,我的肚子就感覺到餓了,於是我就接着向前走走了一點,直走到一家超市購買了兩包方便麪,隨後就回去了。這次的旅行,體力耗費對我來說不大,但它給我帶來的感覺確實,新穎、典雅,尤其是那西西安小鎮別墅羣,教我至今,難以忘懷。
其後不久,我便又進行了一次徒步旅行,這次徒步旅行的目的地地點是阿房宮!我在西安市的地圖上不止一次的對標註着阿房宮遺址的方向抱有好感,便決定着利用這次假期的機會徒步旅行過去。
這次我是沿着學校統一西路的方向走的,在通往咸陽職業學院與我們學校這段路程之間的時候,頭腦裡的印象並不十分的明顯,但當走到咸陽職業學院的時候,印象就來了,在咸陽職業學院的大門上掛着長長的紅對聯,我還記得我仔細的品讀過對聯上面的字句呢,但是上面所寫的內容,如今早已忘的透透了。
再往前走就是灃河大橋了,想來這是我第二次步入到咸陽職業學院那邊的灃河大橋,但這次步入灃河大橋的印象顯然沒有第一次步入灃河大橋的印象深。
過了大橋以後,路就不太好走了,有一個藍色的路牌掛在上面,我看到有文景路的字樣。路的南面是高立的大樓,路的北面爲子午輪胎廠。我接着向前走去,積雪的殘留使得路面非常泥濘,路中間還存有大量的冰水。
再往前走我就來到了一個轉彎的地方,轉彎的方向朝向北,當走到這裡的時候我快憋不住了,於是在此撒了一泡尿,要知道,在一個地段開闊沒有人煙的地方能夠正大光明挺着鳥來一泡尿,這種感覺非常霸氣。
尿完以後我就接着進行行進的步伐了,在彎的北面這裡有一個高架橋,那高架橋下面的過道較窄,我邊走邊望着上面轟隆着車響的橋面。
穿過高架橋以後再向前走不久就是泥濘的路面了,路的北面有一個房子,房角是翹起來的,好像一座廟,門上寫着關於佛教的字句。
再往前走,就是融化了冰雪的泥土小路了。這裡很泥濘,我在一戶人家的水泥場地上跺了跺底部沾滿潮溼溼泥土的鞋子。
接着我問人家從哪裡可以到世紀大道,人家叫我再往前走,說那裡有一個賣小吃的攤,到了賣小吃的攤便可知曉。
於是我就向前走到了那個賣小吃的攤,在賣小吃的攤的那裡詢問到了去世紀大道的路口,就在小吃攤的北面。
這以後,我就來到世紀大道上了,到了世紀大道,我一刻也不停的向東走去,我走啊走,走啊走,走到了後衛寨的立交橋。後圍寨立交橋這裡車流很廣,橋體分佈多向,密密麻麻,四通八達的,一層套着一層。
後圍寨立交橋這裡的交叉口分東西南北走向,路面十分擁堵,行人過一趟着實不易,危險係數極爲的高,須小心、謹慎!
過了後圍寨立交我便來到了西安三橋,西安三橋路段兩邊的改造工程着實厲害,以致我放眼望去,看到的全是施工重地。在三橋走的時候我看到一所學校,學校的名稱爲,西安武警學院。
路上有不少穿着綠色警察服裝的人經過,估計就是這所武警學院裡面的學生,但我當時卻以爲,以爲是有什麼部隊分佈在這裡的。
以後的路程我就不太記得清楚了,但大體的過程我還可以敘述敘述。我走到了一個地方向南轉去,隨後走了一會兒之後看到一個人行天橋,人行天橋連着路的東端與西端,上下是由樓梯引入。在天橋下豎立有一個白色公交站牌。
我在人行天橋的西側徘徊了一會兒之後就向南走去了,走了一會之後又折回到天橋這裡。我停在這裡思考路線,但無奈發現路線早已亂掉。我於是決定上天橋,捉摸着到那裡看看有什麼情況。
我上了天橋,然後向東出了天橋以後我便看到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很奇特,叫皁河。河是不大,上面鋪着一座小橋。
我沿着過去的這條路向東走,不時的看到路的兩邊各種的店鋪。路北面還有一家賣羊肉的店鋪,像是回民開的店。遠遠的隔着路觀望就可以看到店鋪內有不少宰殺後掛在那裡的羊肉。
周圍的市場也比較繁興,有各種蔬菜、水果、小吃在這裡被經營。我匆匆一眼看到有石子饃,還有類似於家鄉的那種小吃,饊子。
不知走了多久,彷彿也不算太久,我就又向南轉去,沿着南邊走去的這條路的東側有一條鐵軌自南向北鋪陳着。我在行走的過程中看到有好些個路往西延伸,並在延伸的路口處看到,阿房三路、阿房四路、阿房五路、阿房六路等字樣。而且行走中不時有火車從北向南開過。那種火車不似我平時所乘紅色車廂的那種,那火車車廂的顏色是綠色的。
說實話,走了那麼久我以爲阿房宮快被我找到了,但對於阿房宮具體在哪裡,我實在是不知道。
這之後我就不再向南走了,轉而向東邊過去,東邊這裡有個更繁華的市場,過市場後看到一座古樓建築,那上面寫着唐代某遺址。
不久,我又折回來那個繁華的市場,在市場的出口處也就是我之前進來的地點有一輛很豪華的轎車停在那裡難以出去。
出了這個市場以後我繼續沿着那條南向的路或向南,或向北的走,這裡我也不大清楚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我在最南邊的一條大路上向西走去,並詢問路人阿房宮的所在,有一個路人指着西偏南一點的方向說還有很遠的一段路程。不知道是不是那次的事情,應該是那次的事情。
按着路人說的,我走了一會之後就不再走了,一方面覺得或許真的還要走好遠,一方面又覺得天色已經不早了。
返回到距離西安技師學院東面一點的帽耳劉立交那裡,我吃了一碗楊凌蘸水面,這碗用盆來形容,或許會來的更爲恰當。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次去尋找阿房宮時返回時吃的,因爲獨自在世紀大道這裡步行不是一兩次。
記得那天我身邊只帶了五塊錢,返回到這裡的時候已是飢腸轆轆,我先是到西邊一點的一家拉麪館詢問價錢,發現一碗拉麪的價格是八塊錢,愧於囊中羞澀我退了出來折回到東邊一點的這家楊凌蘸水面的店裡。我詢問五塊錢的有什麼面,店主說楊凌蘸水面就是五塊錢的。記得那店主是一對夫妻,男的管做面,女的搭把手,在我提出要一份楊凌蘸水面時男店主對我說,蘸水面是吃不飽的。我執意的說沒關係。不然能怎樣,口袋裡就只帶五塊錢。
後來蘸水面做好端上來了,只見,一個盆,盆裡裝着水,不知道是不是水,也許是麪湯,但是看着很清,寬寬的麪條就是放在這盆裡。接着,又是一個碗,只見這個碗裡放了滿滿的蘸料,有西紅柿丁、大蔥丁,大蔥丁塊較大,和之以美味的醬湯,辣椒油,紅紅的,濃稠恰到好處。我三口兩口的把面蘸着醬湯吃完,只可惜,面太少,醬湯太多,吃的真叫一個不過癮,但那吃的過程的感覺卻非常的愉快,確實如此,人生在世,豈不就是吃喝二字,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圖的。
吃完以後我把盆裡的清湯喝了兩口,又將碗裡的醬湯喝了一口,隨後就結了賬走了。天色已漸漸的黑了,媽媽在手機裡不時的詢問我已經到哪了,我騙她說到了這裡,又騙她說到了那裡,所謂的這裡或者那裡,就是指離家不遠的地方,這裡的家姑且就指那時所住的李家莊吧。
此時的黑幕已經瀰漫透了整個天空,使人甚覺安詳,我在返回的路上邊走邊想,體會着一天難得的暢快,腦海裡不停的思索着這天所要寫的日記,彷彿雖行太遠卻不覺疲憊。松樹的身影被路燈照耀的迷迷糊糊,我的夢,也被照耀的迷迷糊糊。那天晚上我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醒來之後,腳腕處疼就不言而喻了。
我不知道以上這些是不是都是在春節前經歷的,也有可能有些是在春節後經歷的,具體時間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其後,春節就開始了,春節的年夜飯吃的什麼我不太有印象,這些都是細碎的小事,沒有留下過多的回憶。那時家裡買了一個電視,春節聯歡晚會就是在租的房子裡看的。那年的晚會我沒有看完,是龍年的春晚,龍年大吉等祝福的話語在電視裡此起彼伏。
(大二上學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