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天雷

“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這党項人很會打仗啊,還知道集中優勢兵力的道理。”

李岌進了綏州城,在州衙坐定,聽着從各處報來的軍情,不由讚歎了一句。

“他們退過了橫山,機動能力就大爲增加,不知道會選在哪裡和我們進行決戰。”元行欽看着面前的地圖,皺着眉頭說道。

“也許會在夏州城下,這樣我們的後勤補給線會顯得十分脆弱。”李岌笑了笑,“可惜的是朕並沒有平定他們的打算,我們這次控制了明堂川就收手。”

元行欽伸手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如此甚好,大軍的補給線壓力並不算大。對方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地盤,倒也不至於狗急跳牆,在銀州打上一場大仗,他們吃過虧差不多也會選擇屈服。”

“打不過就投降,有機會再自立,這時叛時降,總需要想個好法子徹底絕了這禍患。大唐這軍將爲守臣私有,遺禍上百年了啊……”李岌不由嘆息了一聲。這到了宋朝是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又矯枉過正,對於武人壓制過死,又造成弱軍的問題。

這其間的取捨平衡是件很難把握的尺度。

晉陽軍在綏州休整兩天,其後沿着無定河直趨銀州。

這銀州城在橫山北麓,位於無定河、明堂川(榆溪河)兩條河谷交匯處,倚山面水,居高臨下,扼守着橫山山脈東北方向的出口處。由於地形險要,確實是易守難攻。

定難軍在銀州城內部署了六千守軍,意圖以堅城來先消耗晉陽軍的實力,其後再進行反攻。這座堅城成爲了唐軍征討定難軍所遇到的最大障礙。

銀州城南五里,晉陽軍在魚河谷口處修築了大營,這片河谷口寬達五里左右,地勢平坦,晉陽軍在無定河兩岸依山紮營,先保障後方穩固,然後準備從容攻城。唐軍抵達城外,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先按兵不動,先修葺營寨,製作攻城器械,倒是顯得很有耐心。

反而是定難軍進行了兩次夜襲,但在晉陽軍嚴密的防守面前,都是無功而返,鎩羽而歸。

党項羌自中唐時期從洮河流域遷居橫山以北牧居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餘年,這地方蕃漢雜居,早就跟着漢民學會了耕種和各種築城和守城之法,此時城頭上架着投石機、牀子弩等各種的守城機械,看着都讓人頭皮發麻。

雙方一直對峙了十多天,唐軍發動了第一次攻城,由榆林東大營副將姜恆率部進行試探性進攻。銀州城依山而建,正面只有一里多寬,根本擺不開多少兵力,即便如此,唐軍還是投入了五十多臺剛剛製造出來的攻城器械。

李岌並不準備在這座土城下消磨太多的時間,如果長期對峙,難免李嗣源在得到消息後會打起河北三處軍鎮的主意。

咚!咚咚!

咚……

隨着戰鼓擂響,攻城的三千步軍列成五個方隊,每個方陣之間相隔約三十餘步,開始緩緩向城牆移動。

姜恆一身厚重的鱗甲,頭戴鐵盔,站在陣前,手舉戰刀指向城頭:“全軍進攻!”

隨着號角吹響,步卒們開始推着雲梯,向城牆衝鋒。

與此同時,已經架好的投石機和弩炮開始瘋狂向着銀州南城頭上投擲着石塊,十多架牀弩也在抵近到三百步時,停了下來,也開始朝着城頭上發射着一根根如同標槍般的巨型弩箭。一時間銀州城頭塵土飛揚,土石崩碎。

不時有防箭的實木胸牆被砸得破碎坍塌……

城頭上下,箭如雨下。

進攻的唐軍頂着大盾,冒着箭雨衝向城下,不時有人中箭倒地,短短的三百餘步距離,就出現了十分之一的傷亡。

銀州城依山而建,東西長三裡,南北寬約二里多,是一座周長十多裡的小型城池。由於東面緊臨無定河,党項人在重新築城時,利用無定河水在城南和城北各挖掘了一條簡易的護城河,寬達三丈。

唐軍的弓弩手集結在攻城的部隊之後,列陣不斷朝城頭放箭,密集的箭矢如驟雨般灑向城頭,壓制着守城軍卒的還擊。守城的羌軍弓弩手仍然冒着箭雨向城下拋射着箭雨,雙方箭如飛蝗,不斷有士兵被飛矢射中,慘叫着倒下。

一營士卒在衝近城頭後冒着箭雨將身負的草捆拋入護城壕,其後揮動鐵鍬,開始填平溝壕,已經有十餘架攻城梯衝過了溝壕,其後搭在城牆之上。身穿重甲的敢死隊開始冒險沿着攻城梯向上攀爬。

城頭上防守的羌軍將滾石塊如冰雹般砸下,攀登的唐軍被巨大的圓木砸中,慘叫着跌下城去……

一輛由粗大的圓木製作,上面蒙着數層牛皮,還覆蓋着一層溼泥的攻城車從投石機陣列後面被推了出來,緩緩靠近城門。這輛攻城車的下面車廂裡裝着數百斤的火藥,這是李岌爲党項人準備的禮物。

只要這輛裝滿火藥的攻城車能夠推到城門樓下,李岌估計直接炸開二十多公分厚的城門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城頭上防守的羌軍在見到這輛攻城車在緩緩靠近,發瘋似的將箭矢覆蓋過來,這些箭矢根本無法阻止攻城車的前進。最終這輛裝滿火車的攻城車過了剛被填平的壕溝,被推進了城門洞裡,轟然一聲撞在了城門上。

“都躲遠點,馬上要爆炸了!”石敢從牛皮蓬子下鑽了出來,朝着城下附近的攻城軍卒大聲喊叫着。

數十名推車的軍卒從車下鑽了出來,掉頭就往回跑。

兩名軍卒各扯着一根火焾也退了出來。

“將主,整好了!”

“好,點着!”石敢大喊道,兩名軍卒從身上掏出冒着煙的艾草卷,吹了幾口,然後將火頭對準了火焾。

點然的火焾開始冒起火花,石敢在看到火焾被點着後,也是帶頭轉身,調頭就跑,其後和兩名手下直接就跳進了護城溝壕裡。

大約十幾秒過後,只見一大團眩目的火光從城門洞中噴薄而出,緊接着是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如睛空霹靂一般,大地開始顫抖,城頭處青煙瀰漫,完全籠罩在一片煙塵當中。等到硝煙慢慢散去,只見城樓被炸塌了一半,連同一側的城牆也崩塌開一個數丈寬的大口子。

“衝啊!”

一臉震驚的姜恆見此隨即反應過來,高舉着腰刀聲嘶力竭地大吼了一聲,帶頭開始發起了衝鋒……

十、吳堡六九、遼國歸順六七、涼州使團十、洛陽之變(一)二十、冰島戰役(六)六四、冬行六三、試航(一)十、吳堡三五、調整六七、涼州使團八、調動二四、觀雲閣二七、兄弟鬩牆四、準備十七、冰島戰役(三)六一、麥收五四、轉進魏博七四、井陘關六十、生產三四、郵輪八十、紅山谷六七、換裝二六、攔截六六、籌辦報紙四四、撤退四、漸進河湟三六、官學五、北巡六七、融合六九、放炮仗八、危機時代五二、雲州六二、碎葉城二八、頓涅茨戰役(三)六八、變化二二、雪夜襲營州(一)六十、少年親軍八、情報二五、威塞騎五七、高麗十六、魚雷四一、李繼儼(一)六六、東歐戰場三七、家事三十、火輪五八、飛狐道七、秋狩二二、屯田十五、九原五一、大漠狼煙五三、八棱山七八、血火四四、靈渠二七、朔方四十、疏勒之戰(一)五二、趙州城八二、大地驚雷(二)十八、漁民?五八、劍南十一、洛陽之變(二)六二、張垣七十、馬賊(一)十二、北方初定一、新武器(一)五二、監工八十、紅山谷五九、出白陘十一、青澗峽六四、疏勒(二)六二、碎葉城五三、夏收九、航空派三五、並淮西三、渭水八、調動五七、蜀道五六、東角海戰(二)四十、疏勒之戰(一)十、吳堡六三、試航(一)四二、澤州四四、撤退三九、血濺長樂三五、調整六八、變化五四、建城(一)七四、井陘關十七、冰島戰役(三)五八、劍南十六、遠征四一、李繼儼(一)三一、情報局十七、冰島戰役(三)四一、飲宴二五、假道伐漢三九、板鎧五四、建城(一)七九、陷阱(四)十八、水利十五、冰島戰役(一)
十、吳堡六九、遼國歸順六七、涼州使團十、洛陽之變(一)二十、冰島戰役(六)六四、冬行六三、試航(一)十、吳堡三五、調整六七、涼州使團八、調動二四、觀雲閣二七、兄弟鬩牆四、準備十七、冰島戰役(三)六一、麥收五四、轉進魏博七四、井陘關六十、生產三四、郵輪八十、紅山谷六七、換裝二六、攔截六六、籌辦報紙四四、撤退四、漸進河湟三六、官學五、北巡六七、融合六九、放炮仗八、危機時代五二、雲州六二、碎葉城二八、頓涅茨戰役(三)六八、變化二二、雪夜襲營州(一)六十、少年親軍八、情報二五、威塞騎五七、高麗十六、魚雷四一、李繼儼(一)六六、東歐戰場三七、家事三十、火輪五八、飛狐道七、秋狩二二、屯田十五、九原五一、大漠狼煙五三、八棱山七八、血火四四、靈渠二七、朔方四十、疏勒之戰(一)五二、趙州城八二、大地驚雷(二)十八、漁民?五八、劍南十一、洛陽之變(二)六二、張垣七十、馬賊(一)十二、北方初定一、新武器(一)五二、監工八十、紅山谷五九、出白陘十一、青澗峽六四、疏勒(二)六二、碎葉城五三、夏收九、航空派三五、並淮西三、渭水八、調動五七、蜀道五六、東角海戰(二)四十、疏勒之戰(一)十、吳堡六三、試航(一)四二、澤州四四、撤退三九、血濺長樂三五、調整六八、變化五四、建城(一)七四、井陘關十七、冰島戰役(三)五八、劍南十六、遠征四一、李繼儼(一)三一、情報局十七、冰島戰役(三)四一、飲宴二五、假道伐漢三九、板鎧五四、建城(一)七九、陷阱(四)十八、水利十五、冰島戰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