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

對汀邁城的百姓而言,王爺入城的三天,如同過年節一樣熱鬧。伴隨着菜市審案的消息,被城裡百姓奔走相告。一些臨近的鄉鎮,也終於知道那告示說的並非假話。

這位王爺第一天審案,就砍掉了陳家三代兩人的頭顱。這對畏懼陳家權勢威望的百姓而言,跟看到了光明一樣,紛紛涌入縣城,那怕不告狀,也希望親眼看看王爺長啥樣。

隨着整個汀邁鄉下的百姓,幾乎都涌入縣城。居住在縣城的百姓,也第一次發現,原來縣城人多了,還是會讓人產生擠的走不動的感覺啊!

望着這些涌進縣城的百姓,趙孝錫自然命令侍衛跟衙差,全體出動安置百姓。一些露宿風餐的百姓,也被衙差安排進城裡的百姓家,或者住進了軍營之內。

至於敢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混亂的地痞無賴,都會被侍衛毫不留情揪出來。拖到菜市那裡打一頓殺威棒,嚴重點敢反抗的,直接讓他人頭落地。

一手溫善,一手鐵血的方式,讓汀邁城儘管人潮涌動,卻顯得井然有序。而接下來,三天的開堂問案,也讓汀邁跟瓊州的百姓,看到了趙孝錫的親民。

那些被押入大牢的縣官,除了縣令將被押送進京,交由刑部論處之外。其餘犯有人命案的官員,一經查實,都會被直接拖到菜市口門斬,連秋後都不用等。

而一些處境貧困。被官員逼迫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得到數量不等的官府撫慰金。拿着這些撫慰金,這些前來告狀的百姓。對趙孝錫可謂敬重有加。

趁着全城百姓大部都來的機會,趙孝錫每次審案結束,都會跟百姓說道:“從今往後,瓊州將是本王的封地,任何貪官污吏都將受到嚴懲。

而本王也會在最快的速度,肅清瓊州各縣的吏治。敢不爲做主的官員,本王一律將其削官爲民。如果觸犯朝廷律法的官員。同樣依律嚴懲不怠。

可本王希望百姓們,能夠轉告家中有人進山從匪的青壯。讓他們儘快到縣衙自首。只要他們沒犯人命官司,本王一概既往不究。

如果在本月之內,汀邁境內還有頑抗到底,不肯下山自首的山賊。下月初。本王就會興兵清剿。所有不自首的山賊,一律流放斬首。還請百姓互相轉告!”

清楚這年頭,很多百姓都是迫於無奈上山從匪。趁着整頓吏治的機會,趙孝錫也希望,能這些山賊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們不珍惜,那就別怪他鐵血了!

對於趙孝錫的這種警告,一些家中有親人上山的百姓,也覺得這個時候,是他們下山改過自新的最好機會。如果錯過。下次只怕真的無路可走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孝錫也適時的道:“本王得皇上恩寵,特旨可在瓊州開府成軍。各家如有子弟。年滿十八身體健康,能吃苦的子弟,都可到軍營報名參軍。

只要最終能通過考覈的士兵,每月能領到五兩的餉銀。本王治軍,絕無剋扣軍餉一說。所以,家中有子弟符合條件者。都可去試一試。

雖然大家都覺得,好男不當兵。可本王要說的。如果你家子弟,真覺的有本事,那就到軍營裡一展身手。只要你能立功,本王不吝重獎。”

五兩一月的餉銀,對於這些一年到頭,也未必能賺到這麼多銀子的百姓而言。自然是充當了誘惑力,有不少前來看熱鬧的青壯,立刻到汀邁軍營報名。

而這種招兵的情況,自然對那些大多以青壯爲主的山賊,擁有不菲的誘惑力。當山賊,無非就是能吃頓飽飯,可要過着提心吊膽,讓人看不起的生活。

如果能進入軍營,當上官兵,面子有了之餘,還能領到如此豐厚的軍餉。不少百姓突然覺得,以前發愁子弟,找不到什麼好差事的他們,或許從軍是個好去處。

只是對趙孝錫而言,能拿到五兩軍餉的官兵,必須個頂個的精兵。想拿他發出的軍餉,那必須擁有真材實料。在他的軍隊裡,混是永遠混不下去的!

在結束審案的第三天,趙孝錫將從琉球趕來的吏部新銳官員,直接提拔到縣令的位子上。當着全城百姓,給他們做了一番介紹,也算來了個與衆不同的新官上任。

考慮到汀邁的縣府,官員大多都老朽*不堪任用,趙孝錫也交待這位新上任的汀邁縣令。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將縣衙一應官員給配屬齊全。

下一步,他會交待工部,加快修路的步驟。有了這個大工程,相應新上任的縣令,也能給汀邁百姓,留下一個好的名聲。總之,在趙孝錫手下當官,一切看政績還有民望。

這些大多從大宋境內招攬到的新銳年青秀才,也是通過在新南城的實習,慢慢進入到瓊州王府治下的吏部。不用通過科舉,就能當上一府縣令,他們自然非常珍惜。

做爲王府的嫡系官員,他們都清楚,只要瓊州王的威望不斷提升。他們的官職,也能不斷的提升。一句話,想進步,就看他們未來在官場當官的表現。

趙孝錫離開汀邁的時候,全城官員百姓都出城相送。甚至連被趙孝錫,整的一點脾氣全無的陳延宗,也帶着幾位倖存的家族成員,到城外送行。

這次陳家可謂元氣大傷,一些觸犯律法的家族成員,被斬的被斬,被關押的被關押。他們通過扼索,得到的大量土地,也被一一宣判退還。

總之,陳家的威望在汀邁已經蕩然無存,能保住現在的家業,也是趙孝錫恩外開恩。如果他們想重新崛起,一切就看他們未來的表現了。

對於汀邁的百姓而言,他們已然意識到,如今的汀邁已然變天。陳家再也不能跟以前一樣一手遮天,那麼他們自然不用,太過畏懼陳家的威望。

至於新到任的汀邁縣令,在離開的時候,趙孝錫也特意提點過。對於陳家這樣的大家族,不能打壓的太狠,但要適當的敲打一下,讓他們明白對官府的敬畏心。

如果有什麼陳家能做的事情,也不要因爲這次的事情,就拒絕陳家的加入。不管怎麼說,陳家在汀邁,也是建族近百年的家族,底蘊還是有一些的。

離開汀邁的趙孝錫,並未返回瓊州府衙。而是根據事前的安排,繼續他的下鄉視察之旅。其所到州縣,官員無疑都心存敬畏,可百姓卻夾道歡迎。

一些在任上沒作爲的官員,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趙孝錫會給他們一個體面的離職。甚至想離開瓊州的官員,他也會提請朝廷吏部另行任命。

而真正觸犯了朝廷律法的官員,只要不是正職縣令或知府,趙孝錫都一律當衆斬首。他這一路視察,似乎都帶着血腥之氣,讓整個瓊州官員爲之敬畏。

可對於一些百姓而言,他們卻看到了希望。尤其每到一處,趙孝錫都會留下一些有助於改善百姓生活的基礎建設工程。其中幾個物資豐富的州縣,更設立了專門的工廠。

只要那些工廠組建完成,附近的百姓,都有了除種田打漁外,另外謀生賺錢的機會。而這個時候,新南城的貨物糧食,也通過海運的方式,源源不斷涌入瓊州。

這些低價物資糧食的帶來,無疑也促進了百姓購買的熱情。一些消息靈通的商人,更是跟着商隊,陸續在各縣搶佔地盤,給這些縣府也帶來的豐厚的商業稅收。

同治理琉球島的規矩一樣,趙孝錫抵達瓊州,送給百姓最大的福利,就是取消農業稅。而徵收農業稅的對象,便是那些掌控瓊州大部糧田的地主。

一句話,人均三畝田地以下的百姓,可免交一些農業稅賦。而這種法令,無疑就是衝着這些地主去的。他們所擁有的田畝,都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只是有陳家的例子在,這些地主都清楚,對抗的下場是自取滅亡。更何況,趙孝錫對一些地主,提出的建議,並非不容討價還價。

用趙孝錫的話,只要他們願意,將家族經營的田產,分給附近的村民。官府會根據他們提供的田畝,給予相應的技術扶持。不種田,可以辦廠啊!

有些頭腦精明的地主,看到這種額外給予的好處,自然清楚種地跟開廠,到底那樣來錢快。紛紛以非常低的價格,將手中的田地出售給官府。

再由官府,將這些田地分配給附近的百姓種植。只要每年交納一定的田租,三年過後這些田,同樣將享受免交稅賦的好處。

這樣一番仁政,對於瓊州的百姓而言,無疑是萬家生佛般的善舉。趙孝錫這位瓊州王,通過整頓吏治肅清地方匪患的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就得到了瓊州的民心支持。

而對於一些,幸運逃過一劫的官員。他們在看到,百姓對於官府,不再採取以前那種敵對態度時,同樣覺得施政更容易了許多。

加上趙孝錫,又給予的諸多官府福利。這些官員,也不用擔心,每月的俸祿都成問題。幹事的勁頭,無疑也越發的充沛,瓊州至此也開始了快速的蛻變。(未完待續)

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三十二章 銀槍戰段延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一些廢話,看看吧!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百零九章 酒樓結拜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四十二章 跟保定帝的合作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管教小姨子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
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三十二章 銀槍戰段延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一些廢話,看看吧!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百零九章 酒樓結拜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四十二章 跟保定帝的合作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管教小姨子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