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

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

聽完馬安的話,朱瞻壑也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在北京這邊印好報紙,再送到天津去,這樣倒是節省了一筆成本,雖然晚了一天,但影響並不大,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及時性,幾乎沒什麼要求,有時京城一年前發生的事情,纔可能傳到外地去。

至於第二個辦法,需要投入一筆錢,在天津建造印刷作坊,但好處是比北京只晚半天,如果報社提前排好版,甚至可以和京城同時發行報紙。

朱瞻壑仔細分析了一下兩種方案,如果只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第一種方案顯然更節省成本,而且晚一天的影響也不大。

但朱瞻壑卻很很快擡頭對馬安道:“選第二種,派人在天津建造印刷作坊,日後報紙在當地印刷!”

“第二種?”

馬安十分意外,他其實更傾向於第一種,也以爲朱瞻壑會和自己想的一樣,卻沒想到他竟然選擇了第二種投入更大的方案,而好處僅僅是能與京城同步發行。

“馬安,你要把目光放長遠,天津那邊有了印刷作坊,就可以大量的印刷報紙,而且這些報紙不但能在天津發行,同時也可以裝上船,利用港口運到萊州、登州,甚至更加遙遠的南方各個港口,到時大明沿海都能買到咱們的報紙,咱們新聞報的名氣就徹底打響了!”

朱瞻壑將自己的理由講了出來。

相比於北京,天津的海運實在太便利了,現在各個港口都因開海變得十分興盛,人流量巨大,因此如果能在各個港口都投放報紙,肯定能讓新聞報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大明,到時連永樂日報都要排在後面。

“還是世子想的長遠,小人明白了!”

馬安聞言立刻一拍大腿讚歎道,要不說他只能做下人呢,光是這眼界就遠無法與朱瞻壑相比。

“好了,你這段時間就將這件事儘快辦好,另外也要注意保密,不要讓儒報他們發現了!”

朱瞻壑說到最後也低聲提醒道。

萬一儒報和永樂日報得知消息,搶在他們前面在天津印刷然後運到各大港口,到時他們恐怕想哭都來不及了。

“世子放心,這件事在辦好之前,絕不會有任何人知道!”

馬安立刻拍着胸脯保證道,說完就告辭離開去忙正事了。

旁邊的樑信也保證不會泄密,隨後朱瞻壑又在報社轉了轉,看到報社中忙碌的衆人,也不禁心生感慨,現在的報社,已經有後世那種大公司的氣氛了,想到前世在公司裡連軸轉的場景,他也不禁有些恍惚。

馬安的辦事效率相當快,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天津那邊的印刷作坊就已經可以運營了。 這主要也多虧北京這邊的印刷作坊,各種設備和人都是現成的,之前因爲報紙的銷量大增,印刷作坊也隨時準備擴張,所以許多設備都提前準備了,比如最關鍵的銅活字,作坊裡常年都是多備有好幾套。

於是就在印刷作坊剛開始運營的第二天,新聞報的排版就送到了天津,印刷出來的報紙一部分在天津銷售,另一部分打包上船,然後送到沿海的各個港口。

隨着開海之後,各個港口之間來往頻繁,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固定航線的船隻,用於運貨或載人,而報紙佔地小、易於運輸,因此只需要搭載這些船隻,就能很容易的運到其它港口城市。

當然了,這些運輸到其它港口的報紙,售價肯定要貴一點,畢竟需要加上運輸的費用,但就算是這樣,依然是不愁賣的。

因爲北京做爲大明的首都,這裡也引領着全國的文化時尚,本來報紙只有在北京城能夠買地,外地的人可能只聽說過報紙之名,卻根本不知道報紙長什麼樣。

沿海的城市一般消息靈通,所以他們更早得知報紙的消息,現在傳說中的報紙忽然出現在街頭售賣,雖然要比京城晚上幾天甚至是半個月,但依然有許多人願意購買。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人批發京城的報紙,然後運到外地高價賣出,以此來爲自己牟利,連二手報紙都能賣出去,更別說這些新報紙了。

所以這些報紙在運到各個港口後,很快就被銷售一空,甚至還有商人找上門,想要代理報紙在當地的銷售,估計他們也看出報紙背後利益。

於是在短短几個月內,早間新聞報也正式的傳遍了大明沿海,成爲各個港口第一手的消息來源,同時更是坐穩了大明第一報紙的位置。

直到這時,永樂日報和儒報才終於反應過來,他們立刻派人到天津設立分社,然後也學新聞報那樣在天津印刷,再用海船運到各個港口銷售。

不過正所謂一步慢、步步慢,新聞報這時已經在各個港口打開了局面,就像是當初在京城一樣,儒報和永樂日報做爲後來者,想要在短時間內撼動新聞報的位置,顯然不太可能。

其中永樂日報還好,做爲大明的官方報紙,背後有朱棣和大明朝廷背書,永樂日報上的新聞又以準確著稱,這點是新聞報比不了的。

另外各個港口商業繁華,而商業對信息其實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那些經商的人,以前還要主動派人去收集信息,而現在永樂日報上的信息,卻能讓他們節省不少力氣。

因此永樂日報開始在各個港口銷售後,銷量增長的極快,可以說經商的人手一份。

同時各地的官吏也對永樂日報十分歡迎,雖然官府有邸報,但邸報這東西不但枯燥,而且消息落後,遠不如永樂日報上的內容及時有趣。

相比之下,儒報的局面就不太容易打開了,做爲一份文學性比較強的報紙,它的受衆本來就比較小,就算是在文風盛行的南方,讀書人依然佔少數,而京城則是天下讀書人最集中的地方。

所以儒報的銷量一直不容樂觀,京城反而成爲儒報的基本盤,至於其它城市的銷量,加在一起也不過比京城多一些,可謂是銷量慘淡,已經被新聞報和永樂日報遠遠的甩到身後。

(本章完)

第2章 大明“李世民”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494.第494章 問罪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135章 內閣成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第76章 武臣入閣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第53章 情種與冤種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209章 祭祀東陵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92.第792章 土包子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第200章 一張紙條第184章 時運不濟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第276章 壽宴(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54章 新的財路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663.第663章 作坊(上)第35章 斬爹寶刀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209章 祭祀東陵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59章 大型打臉現場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第53章 情種與冤種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35章 斬爹寶刀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第47章 計劃順利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第160章 胡濙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811.第811章 歸途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81章 真兇找到了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12章 下西洋之議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
第2章 大明“李世民”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494.第494章 問罪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135章 內閣成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第76章 武臣入閣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第53章 情種與冤種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209章 祭祀東陵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92.第792章 土包子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第200章 一張紙條第184章 時運不濟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第276章 壽宴(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54章 新的財路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663.第663章 作坊(上)第35章 斬爹寶刀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209章 祭祀東陵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59章 大型打臉現場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第53章 情種與冤種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35章 斬爹寶刀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第47章 計劃順利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第160章 胡濙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811.第811章 歸途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81章 真兇找到了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12章 下西洋之議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