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

天竺地區的北部,有着一系列的山脈,東部是喜馬拉雅山脈,西部是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蔓山脈,這三條山脈連成一片,形成了天竺北部的天然屏障。

按理來說,有這一條天然的屏障在,天竺在地理位置上應該十分安全才對,想要入侵天竺,唯一的辦法只能從海上入侵。

但可能是老天和天竺開了個玩笑,偏偏在這條天然屏障上,開了一個巨大的山口,也就是興都庫什山脈上的開伯爾山口,這裡也成爲中亞和西亞入侵天竺的唯一入口。

歷史上的波斯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等,都是從開伯爾山口入侵天竺,興都庫什這個名字翻譯過來,就是打印度人的意思。

外族不斷從開伯爾山口入侵,這也導致天竺北部的人種混雜,天竺當地人也習慣了被外來者征服。

唯一不走尋常路的,就是從大明而來的征服者朱高煦,他率領龐大的船隊,從獅子港和北征港登陸,一路從南向北橫推,不但佔據了整個天竺,甚至將兵力推到開伯爾山口,並且在山口處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城池。

之前朱高煦稱帝后不久,就率軍來到開伯爾山口坐鎮,當初要不是朱棣忽然去世,打斷了他出兵的計劃,說不定他早就殺到山口對面了。

開伯爾山口對面就是帖木爾帝國,自從那個瘸子帖木兒死在東征大明的路上後,帖木兒帝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當初朱高煦滅掉的那個德里蘇丹國,本來只是帖木兒帝國的一個總督,後來趁着帖木兒去世,才脫離了帖木兒帝國的掌控。

不過帖木兒帝國雖然衰弱了,依然是中亞和西亞一帶的霸主,對於周圍的小國一直都看不上眼,再加上帖木兒帝國內部的權力爭鬥十分激烈,自然更沒有精力關心帝國外的事情。

所以朱高煦入侵天竺,甚至在天竺建立大漢稱帝的事,帖木兒帝國內部可能有人知道,但並沒有在意。

其實這也不能怪帖木兒帝國的人大意,主要是幾千年來,天竺這片地方一直都是別人入侵他們,而且只要殺進天竺,無論以前再怎麼強大的民族,也都會很快墮落,最終被下一個民族征服。

所以帖木兒帝國的人,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人從天竺殺出來,甚至他們在開伯爾山口的另一側,都沒有佈置多少兵力。

朱高煦早就派錦衣衛,將帖木兒帝國內部的情況摸清楚了,所以這次出兵他也是準備充足,不但一舉殺出開伯爾山口,並且攻佔了帖木兒帝國的白沙瓦一帶,相當於把帖木兒帝國的東部狠狠的咬下了一大塊。

朱瞻壑接到朱高煦出兵的消息時,也立刻趕回西京,一邊密切關注朱高煦大軍的動向,一邊督促後勤的糧草物資,好讓朱高煦沒有後顧之憂。

帖木兒帝國現在的蘇丹名叫沙哈魯,他是帖木兒的第四子,幾年前他趁着平叛的機會,忽然出兵佔據了國都撒馬爾罕,殺死了侄子皮兒·馬黑麻,成功的奪取了蘇丹之位。

沙哈魯的上位,也代表着帖木兒死後,帝國內部的混亂暫時告以段落,雖然內部的紛爭還是不斷,但至少帖木兒帝國表面上暫時恢復了統一。沙哈魯也算是一個很有作爲的蘇丹,他爲了便於控制波斯一帶,將國都遷到了西北方向的赫拉特,這幾年他南征北戰,也幾乎統一了原來帖木兒帝國的所有疆域,只有波斯西部的地區暫時還無法征服。

也就在這時,朱高煦忽然提兵殺入帖木兒帝國,並且奪取了東部的白沙瓦地區,這裡可是帖木兒帝國的東部重鎮,丟掉了這裡,將會影響到帖木兒帝國整個東部的穩定。

因此當這個消息傳到赫拉特時,沙哈魯也極爲震怒,立刻下令讓自己的長子兀魯伯,率領大軍南征。

兀魯伯一直鎮守在撒馬爾罕一帶,這裡帖木兒帝國原來的國都,城中貴族衆多,勢力也最爲複雜,因此需要重兵鎮守。

但這次沙哈魯卻徹底的被激怒了,所以他也不但動用了撒馬爾罕的兵力,更調動周圍的數萬兵力,共組成十萬大軍,打算一舉將朱高煦的趕回天竺。

其實沙哈魯也挺委屈的,相比他父親帖木兒,沙哈魯對大明的態度是十分友好的,甚至在他統一帖木兒帝國後,更是派出幾個兒子,跟着使團不遠萬里的出使大明,並且見到了朱棣,以表達自己的友好。

朱棣也曾經派過使團,抵達赫拉特面見了沙哈魯,雙方互送了許多的禮物,算是化解了當初帖木兒東征的仇怨。

所以沙哈魯雖然早就知道朱棣的兒子侵佔了天竺,卻也沒有防備,因爲他覺得自己與大明的關係還算不錯,再加上天竺本就是塊不設防的肥肉,誰都可以咬上一口。

結果讓沙哈魯沒想到的是,就是天竺這塊肥肉,竟然反咬了自己一口,朱高煦這個大漢皇帝,也根本不理會大明與帖木兒帝國的友誼。

當然這也讓沙哈魯格外憤怒,所以他給兀魯伯下令,讓他無論如何都要狠狠的教訓一下朱高煦,最好是能殺到天竺,攻破大漢帝國的首都,讓朱高煦明白,在大明之外的地方,帖木兒帝國纔是真正的霸主。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兀魯伯率領着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白沙瓦。

朱高煦在打下白沙瓦後,也沒有再向外擴張,因爲他手中的兵力有限,這次出兵也只動用了兩萬大軍,畢竟大漢成立後,全國各地都需要駐軍,朱高煦又不喜歡用土人,所以能夠動用的兵力自然也不多。

在打下白沙瓦後,朱高煦也知道接下來肯定會面臨着帖木兒帝國的反撲,所以他準備在白沙瓦這裡與帖木兒帝國的大軍決戰,兵力上不佔優勢,但至少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只要朱高煦能夠在這次決戰中打敗帖木兒帝國的大軍,就代表着他正式在中亞站穩了腳步,大漢帝國的勢力也延伸到了中亞一帶。

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470.第470章 自爆(下)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181章 打消懷疑第199章 明東陵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22章 促織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431.第431章 橄欖枝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第163章 合歡樹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第53章 情種與冤種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809.第809章 新火器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第45章 錦衣衛接手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99章 老孃出馬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986.第986章 二十年761.第761章 齊東港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792.第792章 土包子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229章 舊港求援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71章 銀行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06.第806章 封賞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598.第598章 瞞不住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17.第717章 家事(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953.第953章 攔截第229章 舊港求援第194章 張興來也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79章 餘孽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223章 劉家港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682.第682章 買人質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50.第350章 談崩了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512.第512章 儒報(下)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825.第825章 面談?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64.第664章 作坊(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272章 準備禮物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第142章 討公道(中)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
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470.第470章 自爆(下)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181章 打消懷疑第199章 明東陵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22章 促織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431.第431章 橄欖枝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第163章 合歡樹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第53章 情種與冤種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809.第809章 新火器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第45章 錦衣衛接手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99章 老孃出馬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986.第986章 二十年761.第761章 齊東港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792.第792章 土包子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229章 舊港求援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71章 銀行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06.第806章 封賞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598.第598章 瞞不住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17.第717章 家事(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953.第953章 攔截第229章 舊港求援第194章 張興來也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79章 餘孽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223章 劉家港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682.第682章 買人質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50.第350章 談崩了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512.第512章 儒報(下)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825.第825章 面談?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64.第664章 作坊(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272章 準備禮物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第142章 討公道(中)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