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

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

有一句俗話說的好,叫“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徐景昌和張昶這些勳貴,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反對海禁,甚至有些人可能連海禁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

但這並不妨礙現在他們對海禁表達憤慨,因爲海禁擋住了他們的財路,在他們眼裡,海禁就相當於不共戴天的仇人。

“吵什麼吵,你們是在向朕逼宮嗎?”

沒想到朱棣這時卻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他本來就因爲重建三大殿的事心情煩躁,現在聽到這麼多人叫嚷着要廢除海禁,心情當然十分的惡劣。

看到朱棣發怒,徐景昌等人全都啞了火,一個個束手而立,甚至連頭都不敢擡。

“皇爺爺息怒,定國公他們也只是說出了自己對海禁的看法,並無它意!”

看到別人都不敢開口,朱瞻壑只好親自勸說道。

“海禁是太祖皇帝親自定下來的規矩,你們反對海禁,是不是也想連太祖皇帝也一塊反對了?”

朱棣卻冷哼一聲,然後把一頂大帽子扣了過去,嚇的徐景昌等人臉都白了。

“皇爺爺,海禁的事咱們以後再談,但海貿的確是利潤豐厚,就像彭城伯說的那樣,在南洋一貫錢買的貨物,運到大明轉手就能賣二十貫,這可是二十倍的利潤,上次船隊只回來一小部分,就已經讓各家勳貴都回本了。”

朱瞻壑說到這裡,偷偷看了一下朱棣臉色,發現對方並沒有再發怒的跡象,這才繼續說道。

“如此豐厚的利潤,定國公他們心動也實屬正常,而且皇爺爺您身爲天子,天下之大,皆爲大明的疆域,又何必侷限於陸地?”

朱瞻壑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也很明顯了,大明的疆域不應該只侷限於陸地上,海洋也同樣要納入大明的管轄範圍。

“聽你這話的意思,也想讓朕廢除海禁?”

朱棣雖然沒有生氣,但聲音還是有些陰沉的問道。

“皇爺爺誤會了,其實海禁的事可以先放到一邊,您可以派鄭和下西洋,當然也可以再派一支船隊下南洋!”

朱瞻壑最後輕聲說道。

現在就尋求廢除海禁,時機還不成熟,所以朱瞻壑就退而求其次,尋求繞過海禁,就像上次出海,打着下西洋的名義一樣。

“下南洋?”

朱棣聽後也露出沉思之色。

其實對於海貿這件事,早在當初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並且帶回鉅額的財富時,朱棣就已經動心了,後來他又幾次三番派鄭和下西洋,一是爲了炫耀大明的實力,二來也是順便賺錢。

而這次勳貴們派商船跟隨下西洋,帶回的財富更加驚人,戶部因此收到鉅額的稅款,朱棣自己也賺了一大筆錢,甚至各家勳貴還給三大殿捐了近百萬貫,這些錢朱棣也毫不客氣笑納了。

鄭和每次下西洋,一般都是兩三年才能回來,因爲他們走的很遠,但其實船隊只要抵達南洋,同樣也可以換來鉅額的財富,以船隊的速度,去南洋就快捷多了,完全可以一年一次,甚至是一年多次。

想到每次商船去南洋的鉅額收益,再想想剛纔自己還在爲重建三大殿的事發愁,這讓朱棣也不禁露出心動的神色。

朱瞻壑一直觀察着朱棣的神情變化,這時看到朱棣心動,當即再次開口道:“皇爺爺,鄭內宮他們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纔好不容易探索出各種航線,如果棄之不用,也太可惜了。”

“的確有點可惜。”

只見朱棣聽後竟然贊同的點了點頭,這下讓徐景昌等人也全都露出狂喜之色。

“皇爺爺,既然您也覺得可惜,那不如就將這些利用起來,就算每年派一支船隊去南洋交易一趟,最少也有幾百萬貫的收益啊!”

朱瞻壑趁熱打鐵,再次勸說道。

聽見朱棣聽後,似乎十分心動的考慮了片刻。

就在朱瞻壑他們以爲朱棣要答應時,卻忽然只見朱棣神情凝重的擡起頭道:“可是你們想過沒有,若是任由你們組織船隊出海,海禁遲早會形同虛設,到時倭寇肯定會更加活躍,沿海的百姓更會深受其害!”

朱棣的一番話,就像是一盆冷水一般,一下子將澆滅了殿中衆人的熱情。

朱瞻壑同樣心中一沉,海禁的初衷就是針對倭寇,大明的海岸線太長,再加上倭國內部的混亂,導致無數破產的下層武士冒險出海,於是大明的東南沿海一帶倭寇四起。

海禁的施行,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倭寇的危害,畢竟大明的民間不許下海,甚至連海岸邊都沒有百姓居住,倭寇自然也搶不到東西,這也導致倭寇的規模也減小了許多。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禁的確有效控制了倭寇的規模,但這就相當於菜地裡有蟲子,然後菜農一把火燒了菜地,蟲子死了,菜也死了,完全是得不償失。

“倭寇之亂,我大明沿海深受其害,現在除了海禁,也沒有什麼其它的辦法,所以你們出海貿易之事,還是有些欠妥!”

最後朱棣一揮手道。

看到朱棣拒絕,這下所有人都着急了,於是一個個都看向朱瞻壑,希望他能力挽狂瀾,想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但朱瞻壑這時卻滿臉的苦笑,他又不是神仙,倭寇鬧了這麼多年,連朱元璋都拿他們沒辦法,更別說他了。

至於之前他說的以海貿壯大水師,更非一兩天就能見到效果,所以朱棣肯定不會採納。

倭寇之所以難消滅,不是打不過他們,而是根本找不到。

官兵清剿時,倭寇躲起來,大海茫茫無際,想找都沒地方找,而等到官兵一走,倭寇纔會四處劫掠,簡直就像是一羣圍着你轉,卻無論如何也打不着的蒼蠅,生生能把人噁心死。

看到朱瞻壑也沉默不語,徐景昌等人也都露出失望之色。

其實朱棣這時也在看着朱瞻壑,希望他真的能有什麼驚人之語,能夠幫他解決倭寇的問題。

然而朱瞻壑卻一直沒有開口,這讓朱棣也有些失望,於是最後揮手道:“好了,出海的事你們就不要再提了,都退下去吧!”

(本章完)

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278章 圈禁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771.第771章 商談(上)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892.第892章 修鐵路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第223章 劉家港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7章 大蒜加酒(上)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648.第648章 吳家寨第22章 促織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708.第708章 海倫(下)第143章 討公道(下)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272章 準備禮物第247章 雷電第243章 房貸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10.第510章 儒報(上)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736.第736章 內奸(上)460.第460章 報仇(下)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440.第440章 郭縣令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227章 程濟第169章 三方合作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62章 初版三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194章 張興來也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247章 雷電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953.第953章 攔截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42章 秋興大賽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233章 糧船北上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第53章 情種與冤種
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278章 圈禁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771.第771章 商談(上)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892.第892章 修鐵路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第223章 劉家港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7章 大蒜加酒(上)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648.第648章 吳家寨第22章 促織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708.第708章 海倫(下)第143章 討公道(下)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272章 準備禮物第247章 雷電第243章 房貸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10.第510章 儒報(上)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736.第736章 內奸(上)460.第460章 報仇(下)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440.第440章 郭縣令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227章 程濟第169章 三方合作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62章 初版三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194章 張興來也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247章 雷電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953.第953章 攔截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42章 秋興大賽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233章 糧船北上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第53章 情種與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