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

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

孫若微發現朱瞻壑看自己的腳,立刻又羞又急,急忙把腳縮在裙襬裡。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女子的腳一向都是秘不示人,只有自己的丈夫才能欣賞。

“你躲什麼,我就看看又不摸?”

朱瞻壑着急了,他很想知道孫若微到底有沒有裹腳。

“不行,女子的腳不能隨便看!”

孫若微臉紅的要命,卻還是堅持道。

“這有什麼不能看的?”

朱瞻壑說着擡起雙腳,在孫若微面前比劃了一下又道。

“你看我也有,比你的還大!”

“男子的腳怎麼能和女子相比?”

孫若微紅着臉就是不肯。

“好吧,我不看,那伱告訴我,你有沒有裹腳?”

朱瞻壑不再強求,畢竟他對腳沒什麼特殊的癖好,以前也沒留意過,現在只是想求證一下。

“那世子是喜歡大腳還是小腳?”

孫若微沒有回答,反而大膽的向朱瞻壑問道。

“我剛纔不是說了嗎,腳大腳小無所謂,只要健康自然就好。”

朱瞻壑耐心的回答道。

其實他是被前世教科書的那些畸形的小腳搞出心理陰影了,就算再怎麼漂亮的美女,要是有那麼一雙腳,都讓朱瞻壑有點無法接受。

“我天生腳比較小,所以沒有裹腳,而且宮中有規矩,女官和宮女只要進宮,就算是裹腳也要放開,否則怎麼伺候宮中的貴人?”

孫若微終於小聲的回答道。

“沒裹就好!沒裹就好!”

朱瞻壑長出一口氣。

其實朱瞻壑的擔心有點多餘了,明初的女子雖然裹腳,但並不像後世那麼極端,有些只是把腳裹的窄一些,有些乾脆就不裹,比如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就沒有裹腳。

但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女子裹腳也越來越極端,裹的也越來越小,甚至從三四歲就要裹腳,腳背還要弓起來,朱瞻壑在書中看到的裹腳圖片,其實是明朝中後期和清朝纔有的。

“世子就這麼不喜歡女子裹腳?”

孫若微看到朱瞻壑如釋重負的樣子,也不禁好奇的問道。

“當然不喜歡,好好的一個健康女子,偏偏把自己的腳裹成殘疾,看着都嚇人,不但是女子裹足,宦官我同樣也不喜歡,你沒看我身邊都沒用過宦官嗎?”

朱瞻壑振振有詞的道。

按照大明的禮制,王世子也可以配給宦官,朱瞻壑穿越後,身邊的人被換了一遍,本來要安排新的宦官,但最終在他的堅持下,還是用了馬安這些正常人。

“世子的想法還真是與衆不同!”

孫若微讚歎道,同時心中也悄悄鬆了口氣。

她雖然天生腳小,但比裹足的女子還要大得多,因此一直擔心朱瞻壑發現後會介意,沒想到對方根本不喜歡裹腳。

“對了,你真覺得那位常小姐不漂亮?”

朱瞻壑忽然又想到常思寧,於是忍不住再次問道。

“漂亮是漂亮,可就是個子太高了,世子在男子中已經是少有的高個子了,但她的個子竟然和世子差不多,像她這樣的女子,恐怕日後嫁人都難。”

孫若微如實回答道。

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比後世要矮,男人低於一米六的也不在少數,至於女子就更矮了,以常思寧的身高,與其它女子站在一起,就像是小學老師帶着一羣三四年級的小朋友。

“那在世人看來,什麼樣的女子才叫美女呢?”

朱瞻壑又好奇的向孫若微問道。

“當然是皮膚白皙,五官精緻,身材嬌小纖細的女子才叫美女了。”

孫若微說着挺直身子,小臉上滿是驕傲。

她雖然不是特別嬌小,但長得瘦,完全符合這個時代對美女的定義。

“我明白了,原來大明的男人都是貧乳蘿莉控!”

朱瞻壑一拍巴掌醒悟道,而且這個貧乳蘿莉還必須是個小腳!

其實古代對女子的審美一直在變化,比如漢朝時,就以女子身材修長高挑爲美,唐朝時以女子豐腴爲美。

而到了宋朝之後,卻以女子嬌小纖細爲美,比如明清時期十分有名的揚州瘦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所以常思寧生錯了時代,她若生在漢朝,定然會被人稱之爲絕世美女。

第二天上午,常威果然來到王府拜訪朱瞻壑。

“世子勿怪,昨天小妹沒傷到您吧?”

常威見到朱瞻壑急忙賠禮道歉,昨天他酒醒之後,常思寧把朱瞻壑去找他的事講了一遍,也沒有隱瞞她和朱瞻壑之間發生的誤會。

“沒事,我和常小姐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

朱瞻壑哈哈一笑道。

其實朱瞻壑很想問一下,常威和妹妹是不是一母所生?畢竟常小姐那麼漂亮,但眼前的常威卻又醜又兇,兩人除了個頭外,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常兄,那天你走之後,就再也沒有露面,這段時間我也挺擔心你的,只是一直被其它事情纏住,所以才拖到昨天去拜訪。”

朱瞻壑拉着常威來到書房坐下,面色誠懇的道。

“都怪在下,有勞世子掛念了!”

常威也有些尷尬的道,他不好意思說自己頹廢了許久,這段時間一直酗酒度日。

朱瞻壑也沒有點破,這時語重心長的再次道:“常兄,我知道你是個有抱負的人,一時的挫折並不算什麼,以你的本事,日後肯定會有出頭之日!”

“謝殿下吉言,我已經好多了。”

常威雙手抱拳道。

人在失意的時候,有時也許只需要別人的一點善意,就能讓他們走出來,而常威在昨天得知朱瞻壑竟然會主動拜訪自己,已經讓他十分感動,因此今天的精神已經與昨天大不相同。

“那就好!”

朱瞻壑欣慰的點頭,隨後考慮了片刻再次道。

“如果常兄你想加入軍中的話,我倒是願意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真的?世子願意幫我!”

常威先是一愣,緊接着欣喜若狂的道,如果朱瞻壑願意幫自己,對他來說簡直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常兄你不必太激動,現在我大明看似強盛,但四周依然危機四伏,南方的交趾雖然打下來了,但卻叛亂不斷,北方更不用說,估計用不了多久,皇爺爺還會御駕親征,另外還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同樣需要大軍隨行。”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這才又道。

“所以我大明用兵的地方很多,正需要常兄你這樣的人才,只要日後的機會,我就幫你舉薦一下,在軍中尋個職位應該不成問題!”

像常威這樣出身的人,自然不可能以大頭兵的身份入伍,他們進入軍中,最少都是從百戶開始幹起,如果上面有人,日後升遷極快,當然常威就只能靠自己了。

“我明白,多謝殿下,若是日後常威能夠出人投頭,必將報答世子的知遇之恩!”

常威猛然站起來,鄭重的向朱瞻壑行了一禮。

說話時常威兩眼微紅,他這麼多年接連碰壁,總算是有人願意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拉他一把了,這個恩情他會記一輩子。

朱瞻壑急忙上前攙扶住常威笑道:“我幫你並不是圖什麼回報,只是看你是個人才,不忍心你被埋沒罷了。”

朱瞻壑說到這裡又想到了什麼,於是再次笑道:“昨天我去你家裡時,看到你客廳中的兵器架上,都落滿了灰塵,若常兄你有心從軍報國,萬不可懈怠啊!”

“讓世子見笑了,最近我心灰意冷,的確是太過懈怠了,不過您放心,從明日起,我會每天習武讀書,日後進入軍中絕不會讓世子失望!”

常威神情堅定的保證道,他之前停止習武讀書,就是因爲看不到希望,可是現在朱瞻壑給了他最需要的希望,當然讓他立刻振作起來。

“我相信常兄!”

朱瞻壑聞言哈哈一笑,並且重重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對了,昨天令妹的身手不凡,你們常家的女子也習武嗎?”

朱瞻壑忽然又想到常思寧,於是好奇的問道。

“也算是吧,我姑母自幼不喜歡女紅,反而喜歡舞刀弄劍,她的武藝是我祖父教的,而我和小妹跟着姑母長大,因此也從小跟着姑母習武,我姑母常說,女子習武是好事,免得日後被婆家欺負了。”

常威笑着解釋道。

“令姑母真是女中豪傑,只是航海侯的日子恐怕不太好過啊!”

朱瞻壑聞言也不禁大笑道。

聽到朱瞻壑提到自己那位姑丈,常威也跟着笑了笑,但並沒有多說什麼。

送走常威之後,朱瞻壑還沒來得及坐下,朱高熾卻忽然派人來請他入宮赴宴。

朱瞻壑心中奇怪,問了一下報信的宦官這才知道,原來朱高熾今天在春和殿單獨宴請鄭和,他知道朱瞻壑對鄭和下西洋之事很感興趣,因此才特意請他過去一同赴宴。

朱瞻壑一直想和鄭和單獨聊聊,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因此他也立刻讓人備車,火速趕往皇城。

(本章完)

第63章 老三想出頭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第229章 舊港求援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第38章 木秀於林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839.第839章 逃難(上)303.第303章 定海衛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236章 窮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804.第804章 胡濙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943.第943章 聯手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811.第811章 歸途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31.第531章 反轉771.第771章 商談(上)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第47章 計劃順利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第275章 壽宴(上)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979.第979章 回京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第67章 爹孃吵架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2章 初版三國541.第541章 選址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第141章 討公道(上)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第267章 又見宋禮393.第393章 林立志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57章 連鎖反應522.第522章 團聚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第276章 壽宴(下)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338.第338章 菊池氏510.第510章 儒報(上)804.第804章 胡濙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
第63章 老三想出頭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第229章 舊港求援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第38章 木秀於林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839.第839章 逃難(上)303.第303章 定海衛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236章 窮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804.第804章 胡濙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943.第943章 聯手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811.第811章 歸途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31.第531章 反轉771.第771章 商談(上)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第47章 計劃順利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第275章 壽宴(上)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979.第979章 回京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第67章 爹孃吵架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2章 初版三國541.第541章 選址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第141章 討公道(上)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第267章 又見宋禮393.第393章 林立志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57章 連鎖反應522.第522章 團聚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第276章 壽宴(下)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338.第338章 菊池氏510.第510章 儒報(上)804.第804章 胡濙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