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德君從絕頂下來,見了幾小,問道:「掌門要在上面閉關,當然不是不出來的生死關,但輕易不會下來,你們是隨我去鬼夢崖,還是在這裡修行?」
幾小怎麼可能跟他走,都搖頭表示不必,尤其沈元豹和蔡元鶴,都道「姑父已有交代,我們自家在這裡苦修便是」云云。
星德君一心想着趕緊回去閉關築基,便沒勉強,只道:「劉夫人回頭自會上山照應你們,她不在時,瞳兒好生照料好山門,還有你師妹和兩個小兄弟,都關照好。」
周瞳道:「父親放心,我們等您好消息。」
星德君笑了笑,最後道:「有空去看看朱家師妹,她在鰱魚潭那邊的別鄴修得如何了,你也要幫忙打理打理。」
周瞳催促:「知道了父親,你趕緊去吧。」
等星德君離開,三玄門真正成了少年人的撒歡之地,尤其是沈元豹和蔡元鶴,直接跳進池塘裡,撲騰出無數水花浪涌,又追得大白和小黑滿山跑,到處都是「嘎嘎」和喵喵。
玩鬧了一上午,幾人湊到一起商議接下來玩什麼,蔡元鶴又想喝酒,沈元豹深表同意,但周瞳不同意,他表示你們來了這幾日,天天都沉在酒罐子裡,也該清醒兩天了,再說藏經樓裡的靈酒是有數的,我雖然有鑰匙,但不經師長同意,沒法給你們取。
蔡元鶴提議去烏巢坊買,沈元豹也大爲贊同,但兩人一掏腰包,發現儲物法器不知丟哪了,結果一下午啥都沒幹,滿山丶滿池塘的尋找儲物法器,最後還是黃羊女在竹林裡找到了。
鬧了這麼一出,暫時也沒心情去烏巢坊了,見天色尚早,周瞳提議去鰱魚潭轉轉,一豹一鶴都同意了,他們還沒去過鰱魚潭,也沒見過另一位師姐朱靈子,聽說那邊在建別郵,自然興致濃濃。
黃羊女卻沒跟着去,她說自己要去一趟東村,周瞳問是什麼事,她道:「黃老太公還是決定搬去桂塘了,跟那邊的黃家聯宗,說是要認祖歸宗,這一年畢竟照應了我不少,我去送送他。」
蔡元鶴丶沈元豹湊上來問:「什麼黃老太公?什麼認祖歸宗?」
周瞳把那家人的情況簡單講了講,撇嘴道:「明明是咱們烏龍山的人,非要把孩子送去桂塘修行,還要去聯什麼宗。」
黃羊女道:「所以他自己也覺得待不下去了,趕緊搬走。」
周瞳道:「他家兩個小子我見過,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按理就應該拜上山來。」
沈元豹怒道:「這等刁民,什麼也不懂,但桂塘黃家就不講規矩了,怎麼敢把手伸到咱烏龍山來?還招納弟子?就該打上門去,讓他們給個交代!」
蔡元鶴也道:「的確不講規矩,周師兄要不要去打上門去?我和豹子打頭陣!」
周瞳安撫兩員怒將:「我老師一向善待治下百姓,人各有志,不願勉強。」
沈元豹這才息了怒火,恨恨道:「也就是姑父好心,放我們那邊,哼哼......
蔡元鶴點頭道:「就是,姑父太善良了。」
搞得黃羊女反而有點尷尬:「那要不,我就不去送黃老太公了?其實他也後悔了,說過很多次,有眼不識烏龍山真仙.....」
周瞳道:「算了,他這一年對你是真心不錯,你還是去吧,等送完人,再來鰱魚潭找我們。」
商議妥當,便兵分兩路,周瞳帶着一豹一鶴前往鰱魚潭,黃羊女自己下山去往東村。
到得東村之後,就見黃家這裡一片紛紛亂亂,有許多外人,也有許多本村人,前前後後幫着挑擡東西丶往車上送。黃家弄來了五駕大板車,每一駕都是雙馬,車上堆得跟小山也似。
黃老太公一邊和四鄰道別,一邊不捨的看着周圍的田土,心緒難言。黃家在烏巢鎮經歷了三代人,幾十年的鄉梓之情不是輕易能夠割捨的,田土雖然賣了,但灑在田裡的汗水卻永遠留在這裡,那是帶不走的鄉情。
但沒奈何,兩個孫子已經拜入桂塘門下,木已成舟,無可更改,天知道自己把孩子送到桂塘修行的事,劉掌門會不會記恨?因此,他一直在謀求後路。尤其當聽說劉掌門築基後期之後,他便沒什麼好想的了,趕緊走門路和桂塘聯宗,託庇於門下。
不是爲劉掌門修爲提升,而是爲劉掌門修爲提升得太快,照這麼個速度下去,天知道過上幾年會不會金丹?
見黃羊女過來送行,黃老太公立刻迎了上去,又是陪着笑臉的說了許多好話,再一次解釋自己爲什麼要搬去桂塘,又說什麼那邊親戚太熱情,自己也不好推拒云云。
直到坐上了大車,在車軲的咿呀聲中漸漸遠去,他才終於長舒了口氣,如今倒是踏實了,以後躲着點三玄門就是了。
這纔有空將黃羊女送來的喬遷賀禮仔細端詳,感覺黃羊女還真是心靈手巧,她自己編織的這個大紅吉祥如意結子,花樣還挺好看,紋路尤其新奇,從所未見。
正看時,兩騎車行方向而來,轉眼便到近前,問道:「是黃老太公車駕嗎?老太公何在?」
黃老太公轉身招手:「老夫在這裡,停車。成管家丶鍾供奉,二位怎麼來此?」
兩騎來到面前下馬,當先的成管家道:「老太公,三老爺不放心,擔心三玄門爲難你們一家,特地讓我來接你們。」
來者正是桂塘五福莊黃氏三房之人,黃老太公聯宗攀的親戚,正是桂塘三房。
黃老太公忙道:「勞管家和供奉來接,小老兒感激不盡.....】
成管家道:「老太公兩個孫孫已入宗門,修行順利,也爲咱們三房增光添彩.....」忽然頓住,身子前傾,幾乎探到黃老太公跟前,盯着他手上的吉祥如意結,
問:「這是哪裡來的?」
黃老太公回答:「我們東村一個後輩,平日頗受我的照顧,後來上了烏龍山拜入三玄門,見我遷走,便送了此物,怎麼?」
成管家又問了問情形,向黃老太公道:「老太公既然喬遷順利,我們便放心了,還有些事情要辦,就此別過,回頭到了桂塘再來侍奉你老。這個魚龍結能否借我一用?」
黃老太公連道:「豈敢,豈敢.....】
眼見着兩騎如飛奔遠,心下泛起嘀咕,仔細琢磨那如意結子的紋路,心道是叫魚龍結麼?這紋路......左邊是魚?右邊是龍?
還真有點像。
成管家和鍾供奉很快就來到東村,向村民打聽之後,很快到了江邊的二道巖洞。
兩人靠近洞口,洞口被一圈石欄杆圍住了。隔着石欄向洞內張望,發現裡面果如村民所言,是個墓,有墳瑩丶有墓碑。
一個少女趴在墳瑩上,兩手兩腿張開,像是在墳瑩上睡覺,又好似在擁抱墳瑩。
兩人下馬,走到洞前,越過石欄,步入洞中,打量了少女片刻,又轉過來盯着墓碑。
「故顯姚黃母張氏老孺人之墓」。
兩人對視一眼,齊齊點頭,重新擡眼去看墳瑩上趴着的少女。
少女已經睜開了眼睛,身子一動不動,兩隻眼睛望着二人。
片刻,少女問:「你們認得我孃親?」
成管家沒有回答,而是舉起手中的魚龍結,反問:「小丫頭,這是你編的?」
少女點頭:「是。」
成管家又瞪着墓碑看了多時,向黃羊女狠狠道:「跟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