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先天

周志重內功有成,丘處機既是歡喜又是詫異,自是視他爲全真第一良才,遂下令將他住房搬至自己隔壁,親力教其練武。這是莫大的機緣,這十年來,年長若趙志敬、尹志平等,師父早已不再指點武功,而只是靠自己修煉,如今丘處機坐關數次,武學大進,受他指點,自然好處不言而喻。但周志重生性懶散,頓時叫苦不迭。過去修習內功,只是每日靜坐,運功後神清目明,自是常練不輟;而修習外功則勞心勞累,起早貪黑,長拳短打、劍法輕功,每天練下來渾身都散了架,沾枕即睡。然丘處機卻是嚴厲督促,喝罵有加,每次偷懶必然被他責罰一頓。周志重暗呼倒黴,怪不得楊康對這老頭沒什麼感情呢,這老頭跟他前世上小學時那愛體罰的班主任一個德行。

如此幾日後,丘處機見周志重每日到晚倒頭即睡,遂喝令其每日以打坐代替睡眠。周志重心中這個苦啊,沒奈何,在師父的高壓下只能照做。每日練完外功回到房中盤膝而坐。經過劇烈活動後,全身痠痛不已,要擺出五心向天的打坐姿式自然是痛苦萬分,每當此時,周志重總要在心裡問候一下丘處機的十八代女性長輩以示尊敬。待得半個時辰後,方纔全身心放鬆,進入物我兩忘之境。

過得數日,周志重實在苦挨不過,心想不管了,今天拼着挨罰,無論如何都要睡他孃的一覺。腦袋剛剛沾枕,一聲輕咳傳來,這丘處機的聲音已經成了他揮之不去的夢魘,嚇得他立刻坐起,收腹吸氣,頭頂心、雙掌心、雙足心五心向天,做好打坐姿式。然而,頭腦昏昏,直欲入睡,突然心底流過幾句口訣“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鼻息綿綿,魂不內蕩,神不外遊。”周志重想起這正是全真弟子入門奠基時睡覺所用的法子,待得腦中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後,斂身側臥而息。當下他熬不過睡意,決定將側臥改爲打坐姿式,運起剛纔的口訣,氣息運轉一週天後沉沉睡去。丘處機遠遠見他打坐勤練不輟,心底欣慰,也不再來干擾於他。

周志重一覺到天亮,氣機牽引,微有響動,立時驚醒,原來是丘處機喚他去習武。周志重自覺今日精神見長,氣力大進,打起拳來呼呼有聲,一套全真劍法使完,自感神完氣足,真氣綿綿不息,心中大是得意:“這法子真不錯,今晚還這麼着罷。”由此,他每日白天苦練外功,夜晚以打坐入眠,以他懶散的性格,倒也堅持了下去。如此過了數月,自覺功力大漲,心中自然不甚了了,只知道這法子頗見神效。

實則他卻不知道,這正符合了道家清靜無爲的道理。全真武功,與別派武功不同,講究由內而外,先內功後外功。內功練習講究根基紮實,故開始進境頗慢,而內功未有小成,外功自然無法練習。而別派武功則由外入內,進境迅速。故全真弟子十年之內無法敵過同等別派弟子,十年之後方漸漸趕上。周志重練功與一般弟子不同,別人練功乃是從小練起,逐步擴展經脈,周志重則是在經脈受阻時積累了大量真氣,一舉打通經脈,畢其功於一役。此等辦法自然十分兇險,行差踏錯即會走火入魔,輕則殘廢,重則喪命。好在他運氣有加,身子經脈先天強韌,竟將這苦楚捱了過來,從而一舉奠定了上乘內功的基礎。就好比寬闊逾於大江的河道已經挖好,剩下的只是引水而已。旁人尚要邊挖河邊蓄水,他卻只要全力蓄水,自然進境比別人快,故此他苦練一年遠甚於他人。只是全真功夫緣自道家,講究清靜無爲,他如此躁進苦練,實在有違道家之理,正如水流太急便會沖毀河道,造成大禍。周伯通當年天性好武,整日練武,卻一直無法趕上當世五絕就是這個道理。而周志重以打坐姿式運全真心法入眠,真氣自動運行,生生不息,正符合老子道法自然之意,通經活絡,緩解一天練功的辛苦,以外促內,以內帶外,自然武功突飛猛進。這其中的原因,恐怕除了過世的重陽真人,當世再無人知曉。

丘處機見周志重進境頗快,倒也不再催促於他,讓他自行練習,於是周志重仍舊每日去藏經閣坐兩個時辰。他此番內力大進,讀閣中道學典籍領會又是深了一層。自楊過入古墓後並沒有與他斷去聯繫,常隔幾日相約至後山玩耍。周志重此時也才十**歲,心性也比前世小了幾歲,自是童心未泯,常和楊過去樹林掏鳥窩、溪水中摸魚,興致所至,互相切磋一二。那楊過年歲歲小,練功才年餘,然古墓寒玉牀果然功效不凡,內力進境頗速,一套天羅地網勢也使得像模像樣。周志重便自封內力,以二十四式長拳應戰,二人倒也鬥了個不亦樂乎。楊過天資聰穎,招式時常推陳出新,逼迫周志重也絞盡腦汁變招,時日一長,二人均覺大有進境。

草長鷹飛,春風又綠終南山,又是一年過去。周志重外功初有小成,大半時間仍浸在道書中。丘處機等數次下山辦事要帶他去,周志重是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人,每次都裝病躲過。而他的內功受制於年齡、經驗,進境逐漸趨緩。近日他無所事事,王重陽的著作看了大半,一時無聊,翻閱起《般若心經》來。這般若心經於後世大放光彩,各家老太太大都會念一句“觀自在菩薩”,周志重曾在網上專門下載來看過。其字裡行間卻發現也注有重陽真人的親筆註釋,這倒使他重視起來。但見其理論精闢,頗有見地,與其《重陽全真集》中“仗起慧刀開般若,能超彼岸證波羅”、“識心見性通真正,知汞明鉛類蜜多”等語句一脈相承,盡顯重陽真人三教合一的思想。

天上繁星點點,周志重躺在重陽宮文昌閣頂,呼吸着這時代清新的空氣,心中仍在體會重陽真人的論述,每回味一次,都不由對祖師的敬仰更深了一層,能融會三教之長而創立全真,實不愧天下第一。閉上眼睛,《道德經》、《般若心經》一字一句都在心中流過。當回味到“道衝而用之,或不盈”一句時,丹田“膻中穴”突的一跳,一股真氣升起,運至“尾閭”即停止不前,到得《道德經》完篇,均不再異動。待想到《般若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句,真氣突地繼續上行至“玉堂”,直至完篇亦無異動。周志重心中甚奇,遂反覆默唸二書,身上真氣流走時斷時續,有時讀一遍走一兩處穴道,有時讀兩遍也無一異動。待得默唸數十遍後,真氣方纔繞任督諸脈運行一個周天,感覺頗爲舒服。

周志重心中若有感悟,回到屋中取了紙筆,重新感悟,每當真氣通行疾記下所默讀語句。此番感悟較前次頗爲不順,往往默讀數遍真氣仍不稍動。此番直至卯初天色微亮,方纔功行圓滿。經一夜的忙碌,共錄下二十四句,字數不多,但前後次序顛倒,實難看出其中端倪。周志重參悟兩日,仍是未得其奧妙,而他再想通過昨夜的方式查看,卻發現這次無論如何誦讀,真氣始終無所異動。周志重無法,只有拿去請教師父。丘處機看了半晌,卻是毫無所得,安慰道:“徒弟,你不是道藏看多眼花了罷,先回去休息幾日,以後不可如此勞心。”

周志重勞而無功,自然也是沮喪異常,直欲放棄。然轉念一想,這既是從道、般二書而來,自然應該從中探詢其密。既然原文無他,難道是註釋?想到此處,當即從第一句“道衝而用之,或不盈”開始思索。王重陽的註釋通常爲每句註釋數行,讀至第一行中段“氣”字時周志重又感到了久違的真氣流動。周志重一字字讀下去,從數行之間挑出數字,合起來就是“氣自丹田出,大道通膻中”。

如此這般,周志重從重陽手著萬言註釋中挑出了千餘字,匯成一篇,卻是一篇內功心法。周志重瀏覽下去,不久便在第十三句看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可名爲先天功”。

第19章 花香第23章 恩怨第19章 混亂第17章 返途第13章 攻城第六卷第二章第14章 酒席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2章 令牌第16章 闖府第9章 此情追憶第3章 大典第29章 論劍第7章 席上第2章 回山第4章 大婚第15章 天師第19章 試毒第22章 逼毒第11章 夜行第11章 意外第9章 此情追憶第7章 閉關第11章 勒馬第8章 英雄大會第12章 夜亂第10章 西毒第7章 清白第18章 北上第5章 劍舞第9章 白食第9章 踏波第16章 闖府第9章 險境第24章 衝突第2章 未完第19章 混亂第10章 再會第20章 惡鬥第21章 虞詐第3章 鐵匠第19章 試毒第14章 武當第20章 惡鬥第19章 晉級第20章 和林第20章 惡鬥第16章 闖府第7章 閉關第14章 俠侶第12章 夜亂第20章 南帝第10章 鴻宴第21章 真相第5章 平靜第5章 驚豔第17章 庭芝第6章 敵蹤第16章 赴約第11章 夜行第6章 溫馨第11章 襄陽鏖兵第24章 陰差第6章 先天第5章 大義第18章 斷須第15章 狂濤第4章 襄陽第8章 英雄大會第5章 再遇第6章 先天第8章 黃雀第18章 神鵰第4章 夜探第8章 夜行第19章 無雙第21章 乾陽第6章 平靜第8章 黃雀第11章 意外第1章 並派第24章 衝突第18章 轉輪第6章 重劍第2章 上山第10章 鴻宴第19章 花香第10章 鴻宴第2章 上山第6章 敵蹤第16章 幽谷第1章 並派第1章 奪嬰第9章 此情追憶第2章 闖寺第16章 闖府第24章 陰差第30章 巔峰第15章 狂濤第10章 再會
第19章 花香第23章 恩怨第19章 混亂第17章 返途第13章 攻城第六卷第二章第14章 酒席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2章 令牌第16章 闖府第9章 此情追憶第3章 大典第29章 論劍第7章 席上第2章 回山第4章 大婚第15章 天師第19章 試毒第22章 逼毒第11章 夜行第11章 意外第9章 此情追憶第7章 閉關第11章 勒馬第8章 英雄大會第12章 夜亂第10章 西毒第7章 清白第18章 北上第5章 劍舞第9章 白食第9章 踏波第16章 闖府第9章 險境第24章 衝突第2章 未完第19章 混亂第10章 再會第20章 惡鬥第21章 虞詐第3章 鐵匠第19章 試毒第14章 武當第20章 惡鬥第19章 晉級第20章 和林第20章 惡鬥第16章 闖府第7章 閉關第14章 俠侶第12章 夜亂第20章 南帝第10章 鴻宴第21章 真相第5章 平靜第5章 驚豔第17章 庭芝第6章 敵蹤第16章 赴約第11章 夜行第6章 溫馨第11章 襄陽鏖兵第24章 陰差第6章 先天第5章 大義第18章 斷須第15章 狂濤第4章 襄陽第8章 英雄大會第5章 再遇第6章 先天第8章 黃雀第18章 神鵰第4章 夜探第8章 夜行第19章 無雙第21章 乾陽第6章 平靜第8章 黃雀第11章 意外第1章 並派第24章 衝突第18章 轉輪第6章 重劍第2章 上山第10章 鴻宴第19章 花香第10章 鴻宴第2章 上山第6章 敵蹤第16章 幽谷第1章 並派第1章 奪嬰第9章 此情追憶第2章 闖寺第16章 闖府第24章 陰差第30章 巔峰第15章 狂濤第10章 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