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六 日記

————————

“本以爲大人會落井下石,趁機將我交出,除去隱患。”笛姑的眼睛裡有疲憊之色,但依然亮晶晶的,如圓潤飽滿的額頭。

昨晚她實在沒有選擇,被圍在縣衙裡,要逃談何容易,衙役都是結隊而行,她一個女子,如何混進去不被發現?

張問不敢盯着她看,只在餘光裡貪婪地看着那張朝思夢想的臉,可惜,她不是小綰。他沒有表露出自己的內心,只是慢慢喝着茶,卻不覺間將茶葉一起喝進嘴裡,爲免失態,只得將茶葉吞了。

笛姑又道:“大人爲何會冒險這樣做?”

張問笑了笑,說道:“上次你爲我保守秘密,現在我們兩不相欠。”

笛姑搖搖頭,表示不信。張問道:“你還不明白?”

他自然不會說是因爲笛姑長得像一箇舊人。沒有女人願意做別人的替身,張問深明其中的道理。他正要靠近笛姑,對笛姑表現出情意,因爲笛姑是沈碧瑤身邊的人。他要讓沈碧瑤看見自己是如何對女人的,惹癢沈碧瑤那個女人的春心。

笛姑用亮晶晶的眼睛看了一眼張問,又低頭想了片刻,說道:“大人的意思我不懂。”

張問用專注的目光看着她,說道:“以後你會懂的。”

笛姑嫣然一笑,張問渾身如沐春風,他想起笛姑說的話:褒姒如果常常笑,就值不起烽火戲諸侯了。

彷彿爲了她的一笑,冒險是值得的。

張問的心情彷彿也變得輕快起來,便扯開話題說道:“他們說你用的武器是短銃,上次在船上,我也看見了那柄短銃,形狀奇特,我一直有個疑惑,它是如何不上藥就能發射兩次?發射聲音怎麼變小的?”

笛姑看了一眼院外,說道:“可惜已經被沉到井裡了,不然可以給大人看看。不過現在也沒有用了,那種特製銅殼彈藥,現在不能做出來。”

張問不解,既然不能做出來,那原來的彈藥是哪裡來的,那柄短銃又是誰做出來的?

笛姑想了想,說道:“大人昨晚救了我的性命,我有一件東西送給大人,聊表謝意。”

張問擺擺手道:“你不必客氣。”

“相信大人對這件東西一定感興趣。”笛姑從懷裡摸出一個本子,放到桌子上。

張問拿起那本子,翻開,裡面寫着蠅頭小字,筆畫很細,像是硬筆寫成,是橫着寫的字。第一排寫着:記日明大。

不通。但張問飽讀詩書,很快明白是反着讀的,念道:“大明日記……這字爲何反着寫?”他看了下面的字,中間很多字造型奇特,他讀書不少,卻從未見過那些字。

笛姑道:“不是反着寫,是這個人來的地方就是這麼寫字的。”

張問道:“日本國,朝鮮國,寫字仿照我大明,未聞反寫字的邦國。”

笛姑搖搖頭道:“此人也是漢人,不過是從四百年後來的。”

“哦?”張問覺得不可思議,人如何跨越年月?但看笛姑的神情並沒有戲弄之色,而且笛姑也不是個愛頑笑的人,張問便再次埋頭看那個本子。

一些字像草書的簡寫,大概能猜出是什麼字,畢竟漢字是象形文字,第二行寫着:媽的,老子居然穿越了,是明朝!哈哈,老子還帶着一把手槍,古代MM,傳說哥來了……

張問繼續看下去,自然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不過大概能看明寫了個什麼事,前面描述了筆者是來自四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愛好歷史等等,後面寫了筆者在大明的經歷。

(經歷是一個極其虐主的故事。)因爲着裝奇特言語怪異,村民要抓他去見鄉老,他情急之下開槍打死了兩人,招來了官府捕快,於是四處逃命,溫飽難以解決,危機四伏……

旁邊的笛姑說道:“當時我們正在廟裡休息,那個人想偷我們的馬,被我們發現,就用短銃襲擊我們,打傷了我們兩人,一番打鬥之後,被我們捉住,那個人也受了重傷。我從他身上搜出了短統和這本子,還有其他一些東西,覺得很奇怪,便爲他抓藥療傷,養了半個月,最後還是死了。”

張問翻看着後面的內容,記錄了萬曆四十五年後的一些大事,張問看到上面說,萬曆四十八年,皇帝駕崩。

張問看到這裡,心道:這本子絕不能讓別人看到了,不然光憑這一條就得誅滅九族。

想罷說道:“這個本子除了你,還有誰看到了?”

笛姑搖搖頭道:“當時的兩個同伴不識字,只當那個人是個瘋癲之人。只有我看了,見裡面有違禁的字,便沒有讓別人看。”

張問點點頭,笛姑倒是個很有嗅覺的人。

後面還記錄紅丸案,移宮案等事,上位者是泰昌皇帝。張問並不完全相信這個本子寫的東西,因爲跨越年月這樣古怪的事聞所未聞;但張問不是一個古板的人,雖然聖人不語怪神力,他通過了解的線索,也不是完全不信,將信將疑。

按照本子上說的,張問認爲他說的泰昌皇帝就是現在的太子朱常洛。因爲經過國本之爭和梃擊案,福王是不可能再上位了。

本子上說泰昌皇帝只做了一個月皇帝就駕崩了,引發紅丸案。這又是一條犯禁的東西。這書真是實實在在的禁書。

然後上位者是天啓皇帝,是個不識字的木匠,朝政操於同樣不識字的知己宦官魏忠賢之手,大勢捕殺東林黨。天啓當了七年皇帝,一次遊玩划龍舟落水生病駕崩,魏忠賢欲篡權而不得,上位者是崇禎皇帝,當了十七年皇帝,明亡。換代,建州滿洲人建立的清朝,歷兩百餘年,後面還記錄了和日本國的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等事情……

後面還有些記錄個人想法和後世的東西,張問一時沒有細看,只等以後慢慢研讀。

張問看完,看了一眼笛姑,默不作聲,沉思許久,心道此書彷彿憑空捏造、玄乎異常,但細想之下,除了穿越年歲這樣的事難以想象之外,後面的歷史卻說得通。如果純屬是筆者虛構的,那麼他也一定是個看破當今廟堂玄機的讀書人,可這書法實在不像個飽讀詩書的人……

是不是虛構,只看後面記錄的歷史是不是能靈驗。張問心下想着,如果果真不錯,那這書的價值……張問作爲一個官,自然明白能預算天道的價值!

笛姑見張問擡起頭來,便說道:“大人覺得這本子記錄的東西,可信嗎?”

張問搖搖頭道:“要等以後才知道……這件事最好不要說出去。”

張問提醒了一句,不過也沒關係,說出去也沒人信,說皇帝什麼時候死,反而容易惹禍上身。

笛姑點點頭:“放心,我不會和別人說。”

張問聽罷,又想起了在船上被她看穿,她也是說的這句話,不覺有些感概。

這時笛姑站起身來,說道:“昨夜大人的救命之恩,定不相忘,告辭。”

張問本想問笛姑爲什麼要去刺殺稅使,但轉念一想,這種事恐怕事關沈家乃至整體的佈局,笛姑不定知道,知道恐怕也不會說,便拱手與之道別。

笛姑走後,張問出了內宅,到簽押房處理了一些公務,趁中午吃飯休息的時候,又將曹安叫到內宅,拿出一張紙來,說道:“你去找個人,讓他佯裝想買刑房書吏的缺,去管之安府上奉承他,並求這紙上的幾個字。”

曹安看了一眼那種紙,上面寫着:閨範圖說。

曹安不明白爲何要求這麼普通的四個字,但他爲張家辦了幾十年的事,主人吩咐的事,不明白也不問,照辦就是,便說道:“是,老奴這就去找人辦……要是管之安不願意寫怎麼辦?”

張問想了想,笑道:“管之安這樣的見識,不會明白這四個字的玄機;他正要和我爭勢,有人依附奉承當然求之不得。所以放心,他會寫的。”

曹安小心將紙放進袖袋,躬身道:“是。”

過了一下午,到了日暮酉時,張問回內宅等着曹安。夜幕降臨之時,曹安回來了。

張問見罷有些急切地問道:“怎麼樣,他寫了沒有?”

曹安拿出一張宣紙,放到案上,說道:“如少爺所料,管之安很高興,寫了四個大字。”

張問展開那張宣紙一看,四個大字賣弄得眉飛色舞,還在角下題名蓋印,張問呵呵一笑,說道:“所料不錯,管之安連上虞都沒出過吧,也就這點見識。這四個字夠他喝一壺的了。”

見曹安不解,張問解釋道:“萬曆二十六年和三十一年的兩次妖書案,隱射國本,龍顏震怒。那件事很少有人敢提起。這四個字,事關妖書,你說是不是夠管之安害怕的?”

多年前的妖書案,說到底就是“國本之爭”的延續,是兩宮貴妃皇子爭儲的事,其中又有大臣藉機打擊政敵的陰謀陽謀參雜,水渾得一團糟。

而“閨範圖說”四個字是一本書的名字,是鄭貴妃指使伯父鄭承恩及兄弟鄭國泰重新刊刻的新版《閨範圖說》,隱射國本,後來某些大臣以此爲契機佈局黨爭。

情況複雜,不一細述,總之管之安寫了這麼四個字,細推之下,絕對可以安上“機深志險,包藏禍心”等罪名,誅滅九族也不爲過。

段七 客人段十七 麻將段十九 薄名段九 依他段三三 告老段十 鄉飲段九 茶濃段二三 關心段十九 突襲段五四 老李段三 折枝段五三 招安段十五 叢林段四六 神教段二五 御氣段四九 山地段十八 普世段四十 安嬪段三八 心動段三一 溫州段四五 冷熱段十一 皇子段三四 長亭段七二 權守段四三 火索段二十 特產段八五 濁酒段二七 逼問段六 大犬段二八 天堂段五二 督府段十六 禁海段八 密報段十九 麪粉段三六 封閉段十七 蕙娘段六九 跳梁段六三 馬蹄段九 準備段三一 妖書段十五 夜行段四八 海棠段十一 東廠段八 沙子段三十 龍脈段三二 腐敗段二八 畫筆段十 變大段二 賣笑段十六 日記段十七 大風段二三 關心段二六 效死段十三 街燈段七五 大坑段七二 捷報段二四 血戰段八八 一席段七 票擬段五二 督府段五五 強迫段七九 血案段二九 鬼火段五 燈會段十一 閹黨段五十 血雨段二四 血戰段八 寒煙段四 雀爭段十一 千兩段六七 王師段二二 祈福段二六 流言段九 準備段二五 借刀段十一 白兔段八 寒煙段十四 偏西段八 應泰段十五 菜市段三五 流光段七 票擬段二一 入侵段九 依他段一 形勝段二十 磨鏡段十一 幽夜段六五 寒冷段四六 神教段七四 白菜段十三 敲詐段三五 黃雀段二三 稅使段二 鶯燕段五五 十日段二十 杭州段九 比較段十一 扁舟段十二 放火段六七 王師
段七 客人段十七 麻將段十九 薄名段九 依他段三三 告老段十 鄉飲段九 茶濃段二三 關心段十九 突襲段五四 老李段三 折枝段五三 招安段十五 叢林段四六 神教段二五 御氣段四九 山地段十八 普世段四十 安嬪段三八 心動段三一 溫州段四五 冷熱段十一 皇子段三四 長亭段七二 權守段四三 火索段二十 特產段八五 濁酒段二七 逼問段六 大犬段二八 天堂段五二 督府段十六 禁海段八 密報段十九 麪粉段三六 封閉段十七 蕙娘段六九 跳梁段六三 馬蹄段九 準備段三一 妖書段十五 夜行段四八 海棠段十一 東廠段八 沙子段三十 龍脈段三二 腐敗段二八 畫筆段十 變大段二 賣笑段十六 日記段十七 大風段二三 關心段二六 效死段十三 街燈段七五 大坑段七二 捷報段二四 血戰段八八 一席段七 票擬段五二 督府段五五 強迫段七九 血案段二九 鬼火段五 燈會段十一 閹黨段五十 血雨段二四 血戰段八 寒煙段四 雀爭段十一 千兩段六七 王師段二二 祈福段二六 流言段九 準備段二五 借刀段十一 白兔段八 寒煙段十四 偏西段八 應泰段十五 菜市段三五 流光段七 票擬段二一 入侵段九 依他段一 形勝段二十 磨鏡段十一 幽夜段六五 寒冷段四六 神教段七四 白菜段十三 敲詐段三五 黃雀段二三 稅使段二 鶯燕段五五 十日段二十 杭州段九 比較段十一 扁舟段十二 放火段六七 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