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四 內書

李芳去司禮監的時候,他那長得好似麪糰的高參馮西樓也跟了過去,見到王體乾的時候,正巧在司禮監內書房,內書房是教習太監讀書習字的,裡面擺着書案椅子,供着孔聖人,陳列着古今中外的許多書籍,有的書在外面還看不到,但在內書房卻有。

王體乾和馮西樓都是從內書房出身的,一到這地方,兩人都不由得產生了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就像回到母校一般。年輕時候,他們就在此苦讀經書,勁頭不亞於民間那些有志於科考仕途的有爲青年,目標自然就是司禮監掌印秉筆等職務。

作爲一個太監,能在司禮監任職幾乎人生的最高追求,受宮裡宮外敬畏,能參與軍國大事。拋開社會輿情的偏見,從權力和自|由上來說,司禮監大太監和內閣大臣又有多少區別呢,而且能出入宮廷,和皇帝的關係更近,在某些方面比內閣大臣還要厲害一點。

王體乾從司禮監內書房出身,熬了大半輩子,如今頭髮花白,總算做到了太監的最高位置,馮西樓一到這地方,彷彿也有了人生目標:無論是王體乾還是李芳,年齡都比較大了,等他們那批人下去,誰上來呢?馮西樓想着想着,渾身就充滿了力量。

李芳和王體乾兩撥人在這裡碰頭,是要說福建巡按習夢庚那份摺子的事兒,李芳自認爲王體乾鐵定吃癟無計可施,自然得意洋洋地揪着不放。

他分開|雙腿大模大樣地坐在那裡,一張圓圓的肉臉上的眼睛看人的時候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他覺得自己就像如來佛主一般,用斯緊慢條的聲音說道:“王公公啊,皇爺讓咱們辦那事兒,您總得拿個主意吧?”

馮西樓也是面帶微笑,心道:王體乾是掌印,在司禮監的權力當然是最大的,什麼事兒最後是他拍板,但責任也是最大的;海禁那摺子,無論他是想壓下不發還是直接治習夢庚的罪都不成,是左右爲難,這事兒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皇帝直接裁決,可皇帝偏偏就在這幾天不理朝政,這不是明擺着讓王體乾接了個燙手山芋讓他好看麼?

內書房裡就四個人,王體乾和李朝欽;李芳和馮西樓。現在李芳這邊可是得意得緊,而李朝欽則默不作聲神態凝重,倒是置身最前的王體乾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還穩得住。

就在這時,王體乾的一句話讓李芳他們都笑不出來了:“你們有沒有想過誰給他們(習夢庚等人)膽子敢和皇爺對着幹?南邊是誰的地頭?”

馮西樓和李芳二人面面相覷,馮西樓忍不住沉聲道:“王公公是說沈貴妃……”

王體乾馬上指着馮西樓道:“大夥兒都聽見了,是馮公公說的。”

“什麼?”馮西樓頓時大急,騰地站了起來,“王公公,您這是什麼意思,咱家都沒想到上面去,是您挑起的話頭不是!”

王體乾笑道:“你怕什麼?老夫還能拿出去說今天你說的話麼,再說也要你承認不是?當然,反過來說,老夫也不會認帳。”

李芳二人這時倒是明白了:王體乾的意思是今天在這兒說得話不能隨便泄漏出去。他們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但是之前的那股子得意勁已經丟得乾乾淨淨,都是皺眉沉思。

他們都明白,如今大乾的後宮外戚可不是明朝可以比的,明朝的皇后皇妃都是選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外戚的根基本來就弱,又有諸多制度制肘,以至於外戚對朝政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大乾則不同,別說皇后和貴妃勢力龐大,就是那些嬪妃,也有官宦世家的,也見着皇爺不讓她們家的人在朝爲官。

在這樣的情形下,朝廷大事、官員動向,誰能說不會和後宮有關?

這時只聽得王體乾沉聲道:“從中央到地方,新浙黨的人樹大根深,其私利的根基又在江南一帶,主張海禁這事兒是幾個縉紳有能耐說上來的?新浙黨的官員能沒有牽扯進去麼?”

“這……”馮西樓那麪糰似的臉本來就白,此時已變得更白了。他們這幫經常參與中樞政治的人,對後宮兩黨的關係當然爛在心裡,清楚得緊。

王體乾麪皮一皺眼睛卻毫無笑意,冷笑道:“你們那點小算盤能老夫還不知道,無非就是想讓老夫左右難看。李芳,你是想咱們司禮監怎麼處理習夢庚的摺子?壓下不發,縱容海禁的輿情;直接把習夢庚逮捕問罪,打擊新浙黨的圖謀?無論怎麼樣,可都是選了隊,你可得想清楚了……哦,對了,李公公以前是張貴妃(張嫣)身邊的紅人,你當然不用選了,那你應該極力反對海禁,力主把上摺子的人弄進詔獄吃苦頭纔是,否則以後輿情失控海禁成功,沈貴妃那邊的人坐大,李公公怎麼向皇后娘娘交差,啊?”

這時王體乾又氣勢逼人地盯着李芳的眼睛冷冷道:“在皇后娘娘那邊,你李公公就是個只會拍須溜馬打哈哈的人?遇到大事就靠不住,人家拿你幹什麼吃的!”

李芳被這麼一說,真是從頭涼到腳,不由得摸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他還真沒想到,這件事能牽扯到後宮兩黨的爭奪?這麼一弄,他李芳呆司禮監不是成了別人的一粒可以隨時棄子的棋子?

幾個人都是臉色凝重,只聽得王體乾又道:“李公公不願意打頭陣擋箭矢槍炮是吧?老夫也不願意啊!你算計老夫,別人還算計着你呢,你還能坐着不作爲看老夫的笑話?”

李芳心道:那份摺子咱家要是任王體乾怎麼樣就怎麼樣,到時候出了問題,皇后那邊怪咱家沒能耐也就罷了,要是有人說咱家被別人收買了可怎麼辦?沒有了皇后那邊撐腰,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分量還不如王體乾,以後真沒法混了。

他想罷忍不住問道:“掌印說這事兒應該怎麼辦?”

這下該王體乾裝比了,大模大樣地坐着,而李芳則欠着身子,氣勢消失得乾乾淨淨。

王體乾道:“老夫早就說了,這事兒最好的辦法是讓皇爺拿主意,可皇爺不管,咱們也不清楚皇爺究竟是什麼打算……”

李芳忙道:“您說得輕巧,咱家都找機會問了皇爺兩次了,皇爺只說讓咱們商量着辦,咱家還能沒完沒了地煩皇爺?”

王體乾點點頭道:“李公公啊,咱們當奴婢別管多風光,得有自知之明,咱們再得皇爺信任喜歡,終究是家奴,能比得上沈貴妃麼?沈娘娘也是和皇爺同甘共苦過來的人,人家和皇爺的感情是咱們這些家奴能比的?況且皇爺最喜歡長公主(張瑾初),你沒留意麼,皇爺平日裡基本不去看皇子,但時不時會去看長公主。你李公公拼死和她們對着幹,老夫可不知道你以後會是什麼下場。”

李芳看了一眼馮西樓,馮西樓也沒什麼意見,好像也很贊同王體乾說的道理。李芳現在是徹底沒主意了,只得對王體乾道:“現在咱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您說說,現在咱們該怎麼辦纔好?”

王體乾端起茶杯,故作高深地說道:“老夫還是那句話,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是什麼人,就做什麼事兒。咱們是太監,別看有時候權力很大,實際上那是皇權,是皇爺想那麼辦,咱們纔有能耐那麼辦!現在皇爺沒發話,咱們能怎麼樣?這事兒得找外廷大臣商量,把山芋丟給他們。”

“妙!這個法子妙!”李芳臉色一鬆,就猶如走在柳暗之處,忽見花明一般。

王體乾笑了笑:“現在沒內閣,也沒宰相,奏章宮裡頭直接處理,那是皇爺在做,現在皇爺不處理,咱們也拿不定主意,拖又拖不得,只得讓大臣們來辦了。”

一旁不動聲色的馮西樓心道:“薑還是老的辣啊,人家王體乾熬了那麼多年,可不是一般人能算計到他的。

李芳說道:“這麼着,明兒一早皇爺如果要上朝,咱家就把摺子送到皇爺跟前;如果皇爺又不上朝,咱家宣旨的時候,就把那些爵爺留下,把摺子給他們。”

王體乾點點頭:“這麼辦很好,而且他們也不會不接,反而會搶着要摻和。”

“爲什麼,摺子不是塊燙手山芋麼?”李芳愣道。

“燙手自然是燙手,可是山芋原本也是塊吃食不是?”王體乾笑道,“這份摺子拿下去讓他們來商量,然後司禮監再批紅,你不覺得這過程和熟悉麼?票擬啊!誰才能票擬,內閣輔臣啊,咱們大乾的內閣只有顧秉鐮一個老頭子呆在裡面吃閒飯,顧首輔年紀大了,幹不了那麼多事,遲早不得增補閣臣麼。閣臣直接手經軍國大權,但凡有點抱負的人當官,目標不就是閣臣?這次票擬,如果參與的人表現得好,可就爲以後進內閣打好了一個極爲重要的鋪墊。”

李芳恍然大悟,雖說王體乾是他的對頭和擋路石,但此時他也不得不有些佩服起王體乾的見識來了,馮西樓這樣的人雖然同樣讀書斷句,但缺少歷練,比起來始終還是差了點。

段四三 聖姑段二六 覆滅段六 客氏段二十 牽連段十三 便宜段四 雀爭段二七 紅丸段五七 進退段四 琴心段二 刺案段七 目的段三三 時機段三七 薰香段二八 禁城段七三 日月段二九 得勝段七五 權柄段七 出關段十八 遺詔段十 裡外段二三 長生段五 書院段二七 杖刑段六九 遭罪段七九 大車段十 變大段十 裡外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長生段四一 情意段三五 祥瑞段二四 奸案段十三 山水段十九 麪粉段五八 遼西段七 出關段二八 天堂段十一 東廠段六三 馬蹄段十八 客棧段七 票擬段十九 薄名段七四 星光段八十 輝煌段九 比較段七二 捷報段五六 魂魄段四十 安嬪段三二 小心段十 廚娘段二四 大刀段十五 菜市段三 尋死段三六 祝莊段六六 炮響段六八 放糧段二三 預謀段八三 老宅段十九 使團段二四 死敵段三五 流光段二八 忠賢段六一 三天段八二 敗績段二二 祈福段二二 聽書段一 煙花段四一 難過段五二 志賢段七二 捷報段四一 情意段十二 琴聲段三九 喪鐘段二五 太后段二二 世子段七八 大劍段十九 小計段十八 玄衣段十二 震懾段六 內宅段四二 巡狩段五二 去留段二五 緞子段六二 出發段六 客氏段六|四 活糧段八十 小爐段三九 新政段十五 滅口段十三 街燈段十五 歌聲段十 賣身段六六 炮響段二 家事段四二 巡狩段二六 覆滅段三六 借題段十一 千兩段三一 妖書段三五 張嫣
段四三 聖姑段二六 覆滅段六 客氏段二十 牽連段十三 便宜段四 雀爭段二七 紅丸段五七 進退段四 琴心段二 刺案段七 目的段三三 時機段三七 薰香段二八 禁城段七三 日月段二九 得勝段七五 權柄段七 出關段十八 遺詔段十 裡外段二三 長生段五 書院段二七 杖刑段六九 遭罪段七九 大車段十 變大段十 裡外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長生段四一 情意段三五 祥瑞段二四 奸案段十三 山水段十九 麪粉段五八 遼西段七 出關段二八 天堂段十一 東廠段六三 馬蹄段十八 客棧段七 票擬段十九 薄名段七四 星光段八十 輝煌段九 比較段七二 捷報段五六 魂魄段四十 安嬪段三二 小心段十 廚娘段二四 大刀段十五 菜市段三 尋死段三六 祝莊段六六 炮響段六八 放糧段二三 預謀段八三 老宅段十九 使團段二四 死敵段三五 流光段二八 忠賢段六一 三天段八二 敗績段二二 祈福段二二 聽書段一 煙花段四一 難過段五二 志賢段七二 捷報段四一 情意段十二 琴聲段三九 喪鐘段二五 太后段二二 世子段七八 大劍段十九 小計段十八 玄衣段十二 震懾段六 內宅段四二 巡狩段五二 去留段二五 緞子段六二 出發段六 客氏段六|四 活糧段八十 小爐段三九 新政段十五 滅口段十三 街燈段十五 歌聲段十 賣身段六六 炮響段二 家事段四二 巡狩段二六 覆滅段三六 借題段十一 千兩段三一 妖書段三五 張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