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四 大刀

“劉鋌來了?!”張問心下一喜,腦子裡立刻想起劉鋌怒馬揚刀的模樣,當下就有些急不可耐地說道,“快請劉將軍進帳……算了,隨我去營門迎接他。”

張問確信那自稱劉鋌的人肯定是他,不然誰沒事冒充他跑到軍營門口來找抽?張問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步便向帳外走去。一旁的侯世祿和朱彥國有些鬱悶,寬肩侯世祿很不爽地嘀咕着:“劉鋌不就是在遼東連吃敗仗,被抓到詔獄裡那人?他現在是怎麼職位,需要軍門和末將等一起迎到營門外?”

朱彥國白了侯世祿一眼,說道:“我說你腦子笨你偏不承認,很明顯劉鋌是軍門的好友嘛,當然就對劉鋌更熱情了!”

張問:“……”這廝說得太明白了。如果是文官交往,有些東西大家心裡清楚,卻是不用說出的。

不過張問也不和他們這般武將計較,大步走了出去。連總督軍門都出去迎接了,侯世祿和朱彥國只好跟在張問後面。

營地上火光通明,四處都燃着篝火,陣營邊上還點着一排排的火把,火光點點排列規則,和夜空中點點的繁星相互呼應,十分壯觀。

張問一行人走到營門,只見明亮的營門外站着兩個人:一個醜臉大漢,人高馬大的恐怕比張問後邊的兩個壯漢總兵還要大出一圈,不是劉鋌是誰?另外一個也是根大漢,正是劉鋌的兒子劉彪,以前找過張問想救他父親,所以張問也認識劉彪。

劉彪當然也認識張問,見到張問出來,二話不說,十分乾脆地跪倒在地,通通通磕了三個響亮的頭,說道:“張叔救出家父,侄兒先給您磕三個響頭做見面禮,天在上地在下,侄兒說過的話,但凡以後張叔有用得上侄兒的地方,刀山火海侄兒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張問忙上前兩步,扶起劉彪,“我可捨不得讓你上刀山下火海,快快請起。”

劉鋌見張問不顧身份,親自迎接到營門口,熱情可見一般,並沒有因爲劉鋌落魄就冷落了他。劉鋌面上的表情也有些動容,張問知道這漢子心腸還算直的,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恐怕分得很清楚。劉鋌嘆了一氣,說道:“人情冷暖,格老子的,倒黴的時候纔看得清人!”

張問笑了笑,心道老子把你從詔獄裡撈出來,那可是救命之恩,這劉鋌嘴倒是硬,“大恩不言謝”,他還真是一個謝字都沒有。不過張問覺得辦了這件事,劉鋌完全可能成爲自己的死忠。

張問攜了劉鋌的手,很親切地說道:“劉將軍剛從天津過來,車馬勞頓,到帳中休息休息。”

詔獄是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地點在天津,並不在京師。

這時張問就近觀察了一下,發現劉鋌因爲有張問的熟人關照,身上果然沒有傷痕,不過就是面容神情有些憔悴,任誰被人關在牢裡幾個月,恐怕都會這樣。

劉鋌進了營門,張問又給他介紹了侯世祿和朱彥國二人。侯世祿笑道:“我和劉兄是熟人,去年我就在遼東,劉兄也在遼東,打過不少交道。”

“侯賢弟現在做到宣府總兵了?牛氣啊。”劉鋌應酬了一句。二人都是武將,所以以兄弟相稱……很明顯,劉鋌和侯世祿的關係,根本比不上和張問的關係,所以有時候稱兄道弟的不一定就代表情同兄弟。

“慚愧慚愧。”侯世祿隨口應酬着。

幾個人一起走回大帳,張問是軍門總督,當仁不讓自然就是坐了上首,雖然他的年紀最小。而其他將領則坐在兩邊,劉彪侍立在他爹的身後。張問見狀說道:“你們半夜才趕到,肯定餓了,一會等肉烤好,吃點東西喝點酒,劉彪,你也坐下,你不會要站着吃東西吧?”

劉彪這才道了一聲謝,坐在劉鋌的下首。

就在這時,軍士們端着一盤一盤的烤肉上來了。這肉已經切碎了的,盤子上放着筷子,夾着吃便是,倒不像有些部族是邊吃邊用刀子切。

“來,吃,養足了精神,明兒還有仗打。”張問拿起筷子說道。

張問這句話說完,心裡面就尋思,劉鋌現在剛從詔獄裡出來不久,除了他的兒子,完全就是光桿,連個親兵都沒有,我還想着讓他打前鋒,直接破了左安門外的建虜陣營呢……卻不知道另外兩個總兵願不願意誠心分點兵馬出來讓劉鋌率領。

劉鋌聽到有仗可打,和張問一般心思,他自個沒兵,確實是個麻煩事……劉鋌又非常想在京師打個勝仗將功補過,他雖然從詔獄裡邊出來了,可身上的罪名還掛着,只有立了一個功,以後纔好說話辦事。

張問想了想,說道:“秦良玉還被圍在左安門,咱們得儘快策應她纔是,萬一延誤了戰機,局勢還真有點麻煩了,明天得繼續進攻左安門外的建虜陣營……現在我們又多了一員大將,可劉將軍沒有兵馬,我這裡倒是有幾十個家丁護衛,可以調給劉將軍做親兵。我看這樣安排,二位總兵從本部人馬從各調五千騎兵給劉將軍,明日我們便全軍出擊,三位將軍組成左中右三面進攻,一定拿下左安門!”

侯世祿有點不爽道:“我們各調五千騎兵,那劉將軍就是全騎兵隊伍了,讓劉將軍打前鋒麼?”

張問道:“你們三人各帶兵馬,以劉鋌所部爲中路前鋒,如果破陣,再一起掩殺,三位領受同樣的頭功。”

侯世祿嘀咕道:“劉鋌和軍門交情匪淺啊……”

張問立刻拉下臉來,“侯將軍,你們要明白,取勝纔是最大的目的,軍功卻在其次!如果明日調配給劉鋌的部將作戰不力,臨陣退縮,本官醜話說在前頭,一定按軍法處置!你們好自爲之!”

張問將筷子丟在盤子裡,喊道:“來人,爲劉將軍父子安排帳篷。”說罷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時間不早了,諸位養好精神,明日決戰!”

……

第二天一早,衆軍吃過早飯,張問下達了命令,讓大同兵主力在左,宣府兵主力在右,劉鋌騎兵在中,中軍在後,組成密集的四個方陣,向前開拔。

行軍不長時間,就看見建虜陣營進入了視線。明軍繼續向前緩緩推進,然後和建虜兵兩陣對圓。張問騎在馬上,看見建虜那邊人馬甚衆,刀槍林立,略一估算,好像遠遠不只一萬多人……可能建虜又在城外新增了援軍要準備對付張問所部。

而鎮守在左安門城上的秦良玉部,因爲隔着護城河,無法快速攻擊城外的建虜,而且城牆上、城中還有建虜時刻威脅城樓,所以秦良玉軍基本上幫不上張問的忙。

於是兩軍對圓,實際上等於是硬碰硬,沒有多少招式可言,誰夠狠誰就是老大。

張問回顧左右,只見明軍陣營嚴明,到底是久經戰陣的邊軍,沒點戰鬥力在邊關是震不住場子的。陣營中旌旗獵獵,迎風飄蕩,份外壯觀;等張問下令前鋒破陣時,陣營前排那些抱着巨大號角的軍士鼓漲着腮幫,吹起了號角。

蒼勁的號角聲迴盪起來,戰場兩邊,黑壓壓的全是人馬。而不遠處那高聳宏偉的京師城樓,就像大山一般地矗立在天地之間。風帶起的沙塵在空中瀰漫,讓巍峨的城樓朦朧不清,就在籠罩在天庭的薄霧中一般。

“轟轟轟……”火炮咆哮起來,在一望無際的大地上,就像打雷,又像冥冥中有神獸在張口怒吼。

按照既定方略,明軍前鋒由劉鋌率領,向建虜陣營衝了上去,只見黑壓壓地一片人馬蔓延過去,就像洪水一般,馬蹄踏得大地彷彿都在顫•抖。

兩軍接敵,人馬沸騰,殺聲驟起,傳過來的只有嘈雜聲,根本聽不見人們在喊些什麼內容,就像在擁擠的鬧市上一般熱鬧,聽不清楚具體說話聲。

張問很是緊張地注視着戰局的發展,如果劉鋌能夠衝破敵營,主力再掩殺過去纔能有效;要是他衝不破,打來打去還不是分不出勝負,無法剪除城樓前這支該死的敵兵!

只見兩股洪流之間,劉鋌彷彿一顆釘子一樣,一釘就進去了,根本沒有人能擋得住他。張問見狀忍不住讚道:“果然勇猛無雙!撕開!撕開那個口子,就可以破陣!”

但是情況卻很鬱悶,劉鋌和少數騎兵雖然釘進去了,但是大部人馬卻還在外邊。只有劉鋌那一小隊人馬殺進去根本對大局沒什麼效果,就像一顆釘子丟進水裡,連叮咚一聲水響都聽不見。成千上萬的人馬擺在一起,就像一股洪流一般巨大,一隊人馬在洪流一般巨大的地方,顯得那麼渺小……

“後面那些人馬在搞•毛!怎麼不跟進去?!”張問急得破口大罵,“我曹他祖宗十•八代!後邊那股人馬的將領是哪個傻•筆?”

張問坐在馬上屁股都擡了起來,真是腳趾頭都抓緊了,但是也無濟於事。張問見劉鋌殺進去之後,後面的口子很快合攏,根本就失去了機會!他冷靜下來,忙下令道:“鳴金收兵,全軍戒備!”

鑼鼓一響,旗手也開始舞動旗幟,漸漸地衝上去的前鋒騎兵開始撤退,他們邊打邊退,戰場上亂糟糟的,殺得一片狼藉。張問幾乎要站起來了,極力搜尋着劉鋌的身影,可人馬太多,而且越來越混亂,張問的視線跟丟了劉鋌的位置,再也找不到了。

明軍騎兵從陣營左側向南撤退,建虜兵也追殺了上來,陣營中的火槍噼裡啪啦亂響起來,煙霧瀰漫。

張問和侯世祿朱彥國分別指揮着各自的方陣進退衝殺,撤退的騎兵繞着中央陣營轉了半圈,追殺的建虜騎兵已經和步軍打將起來。明軍騎兵又分批迴頭衝殺,一時戰場上打得非常激烈。刺眼的陽光下,巨大的人馬洪流中,彷彿所有地方的刀槍都在舞動,反射着陽光閃來閃去。

這時張問聽見不遠處的侯世祿喊道:“軍門,咱們邊打邊撤吧,建虜不會追得太遠。”

張問沒有鳥他,心道老子費了不少勁才把劉鋌從詔獄裡撈出來,剛弄出來一天,就玩完了?他現在對侯世祿他們非常不滿,在張問眼裡,死十個侯世祿都趕不上一個劉鋌。

張問心下焦急,劉鋌陷在敵營中,就算勇猛無比,能撐多久呢?就是別人伸着脖子讓他砍,手砍斷了也砍不完啊。

就在這時,突然亂軍之中飛出一個人來,那傢伙在空中像小鳥一般飛了好長一段路,才“砰”地一聲血肉模糊地摔在地上。“咔!”一騎建虜兵連人帶馬一下子從中間像劈開的竹子一般分成兩半,血雨翻飛中,只見一個渾身是鐵的大漢騎着馬躍了出來,手裡揮舞着一把大刀!

“乓!”只見劉鋌的刀背打在一個建虜的胸口上,那兵立刻像安裝了彈簧一般“呼”地一聲就倒飛了出去,“砰砰砰……”那飛人將好幾個騎兵撞下馬去,這才停止了飛行,摔在地上像一個球一般滾了起來。與此同時,劉鋌的大刀借刀背一拍的力道,橫掃了半圈,黑漆漆的刀光閃出,好幾個頭顱就直接從身子上離開了,鮮血像壓爆的橘子一般亂彪。

劉鋌後面跟着他的兒子,左手提着一把短柄長刀,右手拿着一根馬叉,幹起架來跟他•媽的叉魚似的。可憐張問調給劉鋌的那幾十個侍衛,已經剩下不到一半了。

劉鋌不善謀略這點已經在遼東證實過了,但是他當然不是傻子,大部隊都撤了,他不可能還一個勁地衝,很明智地殺了回來。

“張大人,我回來了!”劉鋌也看見張問正一個勁地向自己揮手,便大喊了一聲。

張問十分激動,都不知說什麼話了。

他見劉鋌已經回來了,就下令全軍向南轉戰。雙方打了半天多,一直打到下午時分,轉戰了十幾里路,這才相互脫離了戰場。

衆將各自收攏部下,整頓隊伍。而劉鋌卻在侯世祿和朱彥國面前破口大罵起來,這四川話罵起來,張問也聽不全懂,大概可能就是問候他們家裡各種女性親屬、並涉及一些隱秘•部位,比如逼之類的。

罵了一陣,劉鋌又氣憤地說道:“那幾個帶兵的將領是咋回事?老子都身先士卒衝進去了,怎麼不跟過來!你們宣府大同不是九邊軍隊嗎,怎麼也怕死成這個樣?”

張問策馬過去,問道:“劉將軍,你的身後最近的是哪個將領?”

劉鋌左右看了許久,指着遠處一個將領道:“就是那廝,我也不認識,不知道叫啥名字。”

張問指着那個將領,冷冷道:“來人,把他給我綁了!”

侍衛們有張問的命令,衝將過去,旁邊那些人也不敢阻攔,那將領只得束手就擒。待那將領被綁了過來,張問唰地一聲拔出閃亮的尚方寶劍,那人見狀急忙跪倒在地,“軍門……”

侯世祿急道:“大人,孫驃統罪不至死啊!”

看來這廝是侯世祿的人,一下子就被他叫出了名兒。張問冷冷道:“昨天本官就說了,臨陣退縮者,軍法•論處。你別怪本官,本官這是在幫你,我只殺你一個人,到時候就說你是戰死的……如果本官上報過去,按照上個月皇上親自下的詔書,臨陣退縮者誅九族,孰重孰輕你自個掂量!”張問並沒有拿尚方寶劍直接把他捅死,這種寶劍用來殺人實在很浪費,雖然它很鋒利,張問喊了一聲,“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侯世祿一聽張問要來真格的了,急忙跪倒道:“軍門息怒,等等!”

張問看着侯世祿道:“怎麼?你是要我將他臨陣脫逃的事兒報上去?”

侯世祿哭喪着臉道:“這孫驃統跟着末將許多年了,鞍前馬後忠心耿耿,您看在末將的份上,饒他一條性命吧!孫驃統作戰勇猛,他是一時糊塗,以前不知殺過多少敵寇,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這樣的人不死在戰場上真是……”

張問心裡沒想着要殺孫驃統,本來這兵馬東拼西湊的弄到一起,指揮調動就有困難,如果這時候再殺了總兵官侯世祿的人,顯然于軍不利,會產生更大的隔閡和矛盾。

不過張問依然板着臉道:“不管他以前殺過多少敵寇,如今就因爲他一個人影響了整個戰局,死也難贖其罪!如果今晚左安門就被建虜攻破,秦良玉的兩萬條性命,找誰算去!如果左安門失陷,建虜完全控制了城防,外城幾十萬百姓,找誰負責去!他孫驃統一個條性命,算得了什麼?”

被五花大綁的孫驃統聽罷張問的話,煞白了一張臉,“末將該死,末將知錯了。”

侯世祿急道:“大人,您留他一條性命吧,大人!”

張問這才一副猶豫的樣子說道:“好,念在侯將軍求情的份上,他的性命暫且寄下,讓他多活一天。明日我們再攻左安門,如果打了勝仗卻殺大將、自然不吉利……侯將軍,如果還有人臨陣脫逃影響戰局,那就無話可說了吧?”

張問手裡拿着尚方寶劍,誰也拿他沒辦法,侯世祿見他剛纔好像鐵了心要殺孫驃統,心裡也是又急又悔,這時張問鬆了口,侯世祿顧不得許多,先答應了下來,起碼孫驃統不會馬上死不是。

段十五 滅口段二 枚卜段十四 偏西段三四 遼東段五 青成段十八 普世段八十 輝煌段三六 祝莊段十三 路軌段三七 權力段二六 流言段六十 寶璽段十九 巷戰段二二 世子段四 回京段二六 覆滅段六三 馬蹄段十八 暗夜段十一 閹黨段二十 敵酋段二 鶯燕段四 雀爭段四六 神教段七 目的段三六 封閉段十一 誘敵段三六 借題段五七 進退段二九 得勝段三九 成仁段七 目的段十八 玄衣段十九 小計段十二 逼供段二九 需要段二六 流言段三三 校場段二 家事段三二 仗義段二二 聽書段二二 捧月段七 增印段六七 王師段二十 磨鏡段一 形勝段六 米價段二三 關心段三一 罷官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關心段三一 孤膽段二一 入侵段七八 力量段三二 證詞段五二 志賢段十五 滅口段二五 變臉段十四 叱詫段三七 聽雨段二 開中段六十 部署段九 比較段三 分庭段二 家事段八二 香消段二七 棋館段二五 太后段四六 南下段十四 偏西段九 南城段四 天命段四二 巡狩段三 反思段七一 人海段七八 力量段三九 成仁段九 南城段三一 溫州段三一 破產段七 布子段七八 大劍段二一 理由段十八 普世段二一 問罪段十三 總督段二三 上諭段二十 特產段三八 功亭段七二 權守段五 桑槐段三二 槐花段十七 貪事段十二 琴聲段四一 紛紛段三一 妖書段二四 問道段五 書院段四九 山地段十一 幽夜
段十五 滅口段二 枚卜段十四 偏西段三四 遼東段五 青成段十八 普世段八十 輝煌段三六 祝莊段十三 路軌段三七 權力段二六 流言段六十 寶璽段十九 巷戰段二二 世子段四 回京段二六 覆滅段六三 馬蹄段十八 暗夜段十一 閹黨段二十 敵酋段二 鶯燕段四 雀爭段四六 神教段七 目的段三六 封閉段十一 誘敵段三六 借題段五七 進退段二九 得勝段三九 成仁段七 目的段十八 玄衣段十九 小計段十二 逼供段二九 需要段二六 流言段三三 校場段二 家事段三二 仗義段二二 聽書段二二 捧月段七 增印段六七 王師段二十 磨鏡段一 形勝段六 米價段二三 關心段三一 罷官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關心段三一 孤膽段二一 入侵段七八 力量段三二 證詞段五二 志賢段十五 滅口段二五 變臉段十四 叱詫段三七 聽雨段二 開中段六十 部署段九 比較段三 分庭段二 家事段八二 香消段二七 棋館段二五 太后段四六 南下段十四 偏西段九 南城段四 天命段四二 巡狩段三 反思段七一 人海段七八 力量段三九 成仁段九 南城段三一 溫州段三一 破產段七 布子段七八 大劍段二一 理由段十八 普世段二一 問罪段十三 總督段二三 上諭段二十 特產段三八 功亭段七二 權守段五 桑槐段三二 槐花段十七 貪事段十二 琴聲段四一 紛紛段三一 妖書段二四 問道段五 書院段四九 山地段十一 幽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