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 賣身

新書榜上呢,來點票吧……謝謝大夥了。

××××××

昏官……張問在心裡大罵那刑房書吏馮貴手段下流。他罵完馮貴,就拿起椅子上的青布直身寬大長衣,準備換衣服。

吳氏撩了一把掉在額頭上的青絲,用嚴肅的口氣說道:“大郎,老百姓已經說你是昏官了,還不退而三思,出去晃悠什麼?”

張問取下鬆垮垮掛在肚皮上的鑲銀官帶,頭也不回地說:“昏官就昏官,總比沒官好。後孃您不知道,今年年底有御史到地方考察,我當初在京師得罪了人……”

吳氏見張問取下腰帶,咬了一下下脣,正色道:“大郎,快到屏風後面去!”

張問走進屏風,繼續說道:“到時候那御史察到上虞縣知縣時,一看張問兩個字,哼一聲打個大叉叉,咱們就可以捲鋪蓋滾蛋了,然後背一屁股債成天介爲柴米發愁。唯一的辦法就是趁現在弄點錢,到時候把那官兒的腰包填滿,才能繼續做官。”

吳氏咬了咬,愁苦地說道:“只要大郎做個好人,日子熬熬就過去了,但一定不能盤剝百姓,知道嗎……大郎,你要換那件青布衣服?”

“是呀,我得微服出去看看,有什麼既不盤剝百姓,又能弄孝敬銀子的法子。我可不願意坐以待斃……縣衙裡這幫孫子,是鐵板一塊,我要是成天坐在這裡,什麼也做不了。”

這時候張問從裡面走了出來,身上穿着青布直身長袍,頭上戴着方巾,吳氏看說道:“那青布衣服你昨天才穿過,今天別穿那身,脫下來後孃一會給你洗了。”

“又不是很髒,穿都穿上了,懶得脫。後孃,你也換身衣服,一起出去走走,別成天悶在這院子裡頭,我在前堂的時候,你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吳氏正色道:“我一個婦道人家,怎麼能隨便出門?你也早些回來,明天下了堂,你也不在家吃飯麼,那我少煮些飯。”

張問嘆了一口氣,“後孃也不必成天悶在家裡,出去買買衣服,逛逛店面那些也好,那點花銷也不是問題。”

吳氏黯然道:“還是少惹閒言碎語好,熬熬就過去了,等大郎……娶了妻,就有人說話了。”

張問只得一個人走了出去,月洞門口那幾株桂花樹已經開了花。高升和來福等幾個跟班已經換好了衣服,屁顛屁顛地走過來,高升點頭哈腰地說:“堂尊,小的雖然不識字,可也沒想着要把條子給那馮貴,是馮貴攔住小的們,小的們不過就是差役……”

“行了。”張問道,“本官不計較那事了。”

就算沒有那張條子,那馮貴設計好的,也會叫來公差讓張問出醜,所以張問也沒必要和這幫跟班計較,計較也沒辦法,他手裡只有一個自己人,管家曹安,還得辦其他要緊的事。

幾個人一起走出縣衙,外面就是縣衙街,這條街掛着燈籠,但店面很少,來往的都是路人,東邊有城隍廟,要從縣衙街過去。向西走到縣衙街的盡頭,那裡有個牌坊。

高升介紹道:“咱們上虞縣一共三個牌坊,縣衙門口有個忠廉坊,縣衙街東西一頭還各有一個牌坊。”

張問信步亂走,向南一轉,不覺走到了沿江坊,那風月樓就在沿江坊上。這會兒夜幕剛近,曹娥江兩岸的店鋪都掛上了燈籠,紅亮一片甚是繁華,江心有畫船遊弋,絲竹管絃之聲,一派歌舞昇平。

這時候張問見前邊圍了許多人,就忍不住也湊上去瞧。人羣裡邊有個十四五歲的瘦弱女孩兒,正跪在地上,旁邊插着一個草標,上書:賣身葬父。

張問這纔看到後邊有個東西,是一張草蓆裹着的屍體,那草蓆破爛不堪,只有大半截,讓屍體僵直的小腿露在外面,腳上只有一雙破草鞋,真是淒涼。

這時候旁邊的高升低聲道:“那草蓆裡的屍體就是今天受僱捱打,被比較而死的乞丐,這女子是他女兒。”

一羣人正議論紛紛,女孩兒低着頭,一箇中年長衣漢子蹲到地上,偏着頭去看女孩兒的臉,看了一陣,問道:“要多少銀子?”

女孩兒用蚊子扇翅膀一般的聲音道:“十五兩。”

長衣漢子瞪眼咂咂舌道:“嘖嘖,這麼貴?一般奴婢也就八兩,你這小臉模樣兒也就普通,身上乾癟癟的……就算年齡不大,最多也就十兩十二兩,這樣,十二兩,買副棺材也差不多了。”

女孩兒低着頭道:“沒有墳地,奴家問明瞭,地和棺材最便宜也要十五兩。”

長衣漢子想了想,又問道:“身子破了沒有?”

女孩兒紅着臉低聲道:“奴家尚未成親。”長衣漢子還在猶豫。

張問摸了摸身上,有二十來兩銀子,心裡泛出一股同情心理,想着幫這女孩兒一把,同時內宅也缺個丫鬟,弄回去幫後孃做點家務也行。他又想到自己和他老爹的死也不是沒有關係,放在袖袋裡的手遲遲沒有拿出來。

這時旁邊一個挑着擔子的小販見這邊人多,便挑擔走過來,一邊吆喝:“賣梨,好吃的梨,梨……”

有路人問道:“多少錢一斤?”

小販道:“五文,包甜。上好的梨,一個壞的都沒有。”

那路人道:“蟲子都是從裡邊吃壞梨,又看不到。”

張問聽到這裡,心裡一亮,喃喃低吟道:“蟲子都是從裡邊吃壞梨……”一個計劃在他心裡慢慢形成。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來福,又看向那個爹被自己打死的可憐女孩,這兩個正好替自己給沈家送去把柄。沈家如果有了自己的把柄,大概就會放心利用我了吧……

張問摸出銀子,直接丟在那草蓆上,說道:“二十兩,我買了,好生安葬你父親。”

那女孩兒這纔看見了張問,忙磕頭道:“奴家代亡父謝謝少爺。”

“叫什麼名兒?”

“素娘。”

張問回頭對跟班說道:“帶回去籤賣身契,幫忙張羅着先把她父親賣了,入土爲安。”

跟班弄來了一架推車,將那屍體擡上推車運走,圍觀衆才心滿意足地散了。剛纔那長衣漢子打量了一番張問,搖搖頭道:“二十兩能選到中等模樣的了……剛剛那素娘也就能做個幹粗活的丫鬟。”

張問笑了笑,不置可否。

一行人走到風月樓門口,高升說道:“堂尊要進去玩兒麼?”

張問看了一眼對面的茶館,說道:“咱們去那邊喝會兒茶再說。”

幾個人上了二樓,小二招呼着入座,張問選了個靠窗的位置,高升等人坐在旁邊的一桌,不敢和堂尊同桌。

張問也沒嚐出這茶館的茶什麼味道,看着人來人往生意興隆的風月樓,他已經交曹安探明瞭,這風月樓正是沈家的產業。大咧咧去摸摸老虎屁股也好,先來個投石問路。

“高升,過來……你在上虞縣混了多久了?”張問勾了勾手。

高升急忙把屁股從板凳上挪開,嘩啦一聲站起身,跑到張問面前,彎着腰說道:“小的打小就在這城裡長大,這大街小巷轉彎抹角沒有小的不知道的。”

張問笑了笑說道:“好,牛皮吹得震天響,那我考你一個,這風月樓後邊的老闆是誰?”

高升瞪大了眼睛道:“沈家,沈雲山啊,這個上虞縣的人都知道。沈老闆可不得了,上虞縣的青樓、典鋪、絲綢、糧米、藥材,沒有不粘手的……”

高升左右看了看,又低聲道:“這沈老闆只有個女兒,叫沈碧瑤,聽說長得那叫一個國色天香,下邊的人光是聽見她的聲音,魂兒就沒了……”

張問故意問道:“看來這沈雲山是個大財主,沈家……他們家在朝裡有人麼?”

高升歪頭想了想,說道:“嘶……這個,小的倒是沒聽說。他們家幾代都是商賈,在上虞縣的田地也不少,倒沒聽說哪一代做過官兒。”

張問一拍大腿,當下便說道:“筆墨侍候!”

高升等忙屁顛屁顛地跑去找掌管拿筆墨,張問在紙上寫道:着馬捕頭,立刻帶快手到沿江坊,張問。寫完遞給高升道:“拿回去,給馬捕頭。”

“小的這就去辦。”

張問和另外兩個跟班結了賬走下茶樓。不一會,方臉馬捕頭一臉浩然正氣,騎在馬上,左手按刀,時不時喊一聲“閃開”,策馬而來,馬屁股後面跟着百十號皁衣捕快,拿刀的拿刀,拿弓的拿弓,還有十幾個快手馬隊。場面十分強大。

馬捕頭在高升的帶引下,找到張問,躍下馬來,單膝跪地道:“屬下拜見堂尊。”

“本官接到線報,有朝廷欽犯藏身在這風月樓中,給我搜!”

“屬下得令!”馬捕頭站起來,一揮手,喊道:“兄弟們,給我圍了!”衆皁衣一擁而上,風月樓門口的嫖客和拉客的妓女們四散逃竄,尖叫不絕,又有門口賣小吃飾品的小攤小販,雞飛狗跳,棗子果子散了一地,亂糟糟一片。

張問在跟班的簇擁下走進風月樓,那老鴇急忙迎了過來,“大……大人,您這是要幹什麼?”

“本官接到線報,樓內有欽犯,故帶人搜查。如果查出欽犯,你等私藏之罪,坐連難赦!”

老鴇一臉哭相,臉上一皺,粉末狀的玩意簌簌往下掉,“哎喲,大人,咱們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私藏欽犯呀,風月樓的胭脂錢年年都及時完清,該孝敬的份子也孝敬了,從來都是守法和氣經營,大人您這是……”

段五二 去留段二三 看茶段二七 御苑段二五 民變段六三 馬蹄段二五 御氣段二三 督戰段七一 人海段四 煮酒段十三 街燈段十三 劉鋌段二四 大刀段十六 練棍段二五 緞子段三三 校場段六十 部署段三六 冬雷段三六 活着段四一 難過段十一 皇子段五十 機關段十六 練棍段五二 去留段五二 去留段二二 左安段十一 白兔段五五 三桂段十二 琴聲段三三 時機段十六 白杆段八七 箱子段二七 御苑段六五 寒冷段三二 小心段二三 臘梅段二七 杖刑段二 門生段六一 三天段五 閣臣段二六 舅子段十七 大風段十六 日記即將包月上架通知段二六 流言段五五 三桂段二六 舅子段十八 玄衣段十五 菜市段三六 借題段十 鄉飲段二一 變徵段八 密報段四五 黑子段七 畫具段四 石板段四 倒魏段五六 大定段五八 遼西段一 廷杖段九 雨聲段十三 山水段十 辭呈段二八 忠賢段六五 人心段二四 官廳段四一 密檔段六二 出發段十四 先子段十二 富陽段七 畫具段二五 太后段五 姊妹段七一 人海段七八 大劍段二二 捧月段四 煮酒段三十 受降段七三 暈血段六八 放糧段二四 大刀段五三 平陽段十二 烽火段二七 登高段七三 暈血段十五 菜市段二六 阻攔段六八 皇宮段七 出關段四十 血泊段二五 緞子段四五 倒忙段二五 入城段七九 血案段十一 幽夜段二三 關心段五六 大定段六 改鹽段十六 大樹段三 湖畔段三六 借題
段五二 去留段二三 看茶段二七 御苑段二五 民變段六三 馬蹄段二五 御氣段二三 督戰段七一 人海段四 煮酒段十三 街燈段十三 劉鋌段二四 大刀段十六 練棍段二五 緞子段三三 校場段六十 部署段三六 冬雷段三六 活着段四一 難過段十一 皇子段五十 機關段十六 練棍段五二 去留段五二 去留段二二 左安段十一 白兔段五五 三桂段十二 琴聲段三三 時機段十六 白杆段八七 箱子段二七 御苑段六五 寒冷段三二 小心段二三 臘梅段二七 杖刑段二 門生段六一 三天段五 閣臣段二六 舅子段十七 大風段十六 日記即將包月上架通知段二六 流言段五五 三桂段二六 舅子段十八 玄衣段十五 菜市段三六 借題段十 鄉飲段二一 變徵段八 密報段四五 黑子段七 畫具段四 石板段四 倒魏段五六 大定段五八 遼西段一 廷杖段九 雨聲段十三 山水段十 辭呈段二八 忠賢段六五 人心段二四 官廳段四一 密檔段六二 出發段十四 先子段十二 富陽段七 畫具段二五 太后段五 姊妹段七一 人海段七八 大劍段二二 捧月段四 煮酒段三十 受降段七三 暈血段六八 放糧段二四 大刀段五三 平陽段十二 烽火段二七 登高段七三 暈血段十五 菜市段二六 阻攔段六八 皇宮段七 出關段四十 血泊段二五 緞子段四五 倒忙段二五 入城段七九 血案段十一 幽夜段二三 關心段五六 大定段六 改鹽段十六 大樹段三 湖畔段三六 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