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棄都

馬蹄踏葉,蹄斷葉殘。

一匹匹快馬如催命式的從升泰門進城,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信使支撐不到進皇宮的最後一刻,而栽倒在街頭。雖說信使很快會給禁軍帶走,但如此頻繁的加急信報以及那些個信使絕望而瘋狂的臉,叫圍觀的燕京羣衆都能明白南面發生了極不利燕虜的劇變……

北燕皇宮,亦是元越皇城,天命帝葉濟爾在確知登州水師沒能支撐過一天就全軍覆滅的消息後,血噴長案,就昏厥過去,兩天沒能醒來。

大皇子葉濟白石困身高麗、大王爺葉濟羅榮在洛陽、三王爺葉濟多鏑在濟南,烏孤、蒙業及張協等王公王臣,只能請久居深宮的太后出來主持國政。

“荒唐,以老臣所見,三王爺跟那赫雄祁是給南賊打喪膽了,而范文瀾非我族人,其心必異——小小挫敗就要棄國都而逃,有何面目去面對先帝‘以戰立族’、‘以戰立國’的遺旨?”那赫烏孤持斧鋮登殿,將烏木錘得大政殿的鋪石地咚咚作響,對那赫雄祁與葉濟多鏑、范文瀾聯名進奏的遷都折噴罵得狗血淋頭。

聽得那赫烏孤將受天帝命信任有加的范文瀾斥爲“異族”,張協惶然更不敢言棄都之事——只是盼望着天命帝能夠醒來,或許能有挽救北燕敗亡命運的最後一線機會。

曾給視若燕薊鐵打屏障的鎖海防線,竟是如此摧枯拉朽的給淮東軍打潰,而北燕的兵力主力,都壓在河南、山東防線上,淮東軍在海州的十萬精銳,最快能在三五天的時間就會從津海、昌黎等地登陸,想守燕京怎麼守?

北燕太后也完全沒有主意,不知道皇上能不能醒過來,滿面愁容的看着殿內的王公大臣,無一人同意棄都,心裡想着皇上之前能信任老三跟那赫雄祁以及范文瀾,那他們的話便不是沒有半點可取,只能折衷的說道:“速派快馬馳往洛陽,請大王爺回燕京來主持國政……”

張協心裡悽惶,派快馬去洛陽,等到葉濟羅榮歸來,怕已是十天之後,十天之後怕是淮東軍已經打到燕京城下了吧?

張協硬着頭皮說道:“南賊崛起淮東之時,曾經營津海若干年,南賊對津海水情地勢極爲熟悉,其水師攻陷鎖海防線,要走海路長驅直入,必然也是強取津海,而後再攻燕京,老臣懇請太后及諸王公大臣,集周左一切之兵力,增援津海,勿使南賊計授……”

眼下只能期望津海能多守兩天,那樣的話,就算是守燕京,也能從外圍多調些兵馬回來,或許能以兵力的優勢,保燕京不失。

張協對軍事也不擅長,仍然寄望兵馬數量的優勢以及騎兵在平原地區的優勢,能守住燕京——即使鎖海防線的失守,對整個河南、山東防線會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會不會誘發崩潰,他都不願去考慮,只巴望着能撐過這一劫。

************

在葉濟爾的寢殿裡,外殿一溜太醫愁眉苦臉、惶惶不安的枯坐着。

內殿,玉妃滿臉哀容的坐在牀榻上,看着如屍靜臥的天命帝,天命帝的臉頰、眼窩子深深的瘦陷下去,面色有如死灰——這數月來心思都懸在南面防線,精力將將熬盡,已是油枯燈滅之時,再也經受不住登州水師潰滅的打擊,吐血昏厥過去。

誰也不能肯定他何時會醒來,誰也不能肯定他還會不會醒來?

玉妃滿臉哀容而坐,在她的心目裡,汗王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地,她從來都沒見過有什麼事情能將汗王擊倒,淮東的伏火弩真就是這般的神奇,能叫天崩地裂?

************

四月二十一日,登州海戰過後第五天。

集中登海鎮師兩旅精銳強攻下來的南廟山島,在清晨的朝陽裡,就彷彿忙碌的碼頭埠港,不斷有大型海船從南面的海域駛入,進入給南廟山島環抱的長側月牙形海灣裡。

隍城島地形最險峽,又是傳統老鐵山海道的必經之處,但隍城島太小,南廟山島南北長十五里,東西也有四里的縱深,往東抱出的月牙形海灣,是天然的大型海港。

南廟山島距離刀魚寨僅十四里,北距北廟山島僅兩裡,南北廟山島與登州城西北海岸形成的狹長水道,當地人稱之爲廟山海峽,亦稱爲登州水道——在登州水師全軍覆滅之後,廟山島就是北伐軍奔襲津海、燕京的最佳跳板。

北方統帥部除鳳離軍指揮使劉妙貞、提督諸郡兵備事孫敬堂以及隨着趕到東南水師指揮使趙青山、軍事參謀部參謀軍事楊一航及第一騎師指揮使周普、海州知府等人坐鎮外,統帥部其他成員,包括曹子昂、宋浮、高宗庭、葛存信、嶽峙等人,都隨林縛暫時遷帳到南廟山島,以便就近指揮奔津海之戰。

北伐的軍事勝利已經可以期待,收復燕京也是指日可期,但是收復燕京之後還有諸多工作要做,副相左承幕及東閩總督黃錦年也於四月二十日分別從江寧、晉安乘船趕來廟山島……

左承幕從江寧乘船出發時,登州大捷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江寧,他是受召趕往海州與林縛見面的,在途中臨時接到通告,直接往廟山島而來。

站在船頭,身着紫衣的左承幕袖手眺望月牙灣海埠裡的船桅如織,怔怔站在那裡,心頭一時叫莫名的情緒堵住……

荊襄會戰時,左承幕能想象北伐中原會有一天能在林縛手裡成行,只是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迅速、這麼快,這麼叫人意料不到——事實上左承幕是除淮東核心人物之外,首批於三月下旬給明確告之北伐路線的數人之一,但即使到三月下旬,左承幕猶猜測不到林縛會有什麼手段在風暴季之前將鎖海防線撕開。

誰能料到,無論敵我雙方都曾以爲固若金湯的鎖海防線竟然是這麼脆弱不堪?

比左承幕早到一步的黃錦年在岸邊相迎,看着左承幕的座船從無數商戰船之間的狹窄水道擠進來,大步迎上來,笑道:“南島劃給軍勤司,供後勤船舶駐泊卸貨,統帥部剛剛將行帳遷往北島去了,樞密院叫我在這裡等候左相,再一起過去……”

左承幕倒不怨多走幾步路,他先在南島登岸,坐車北行到南廟山島的北埡灣碼頭坐小艇去北島——從南廟山島穿過時,道路兩邊都是臨時駐兵的營帳。

登海鎮師、海行營軍第三鎮師賀宗亮、王壽兒兩旅以及鳳離軍第一鎮師已經成南北廟山島完全集結,等着在大小欽山島、隍城島那邊駐泊休整的靖海水師第一、第二特混艦隊補充完彈藥,就立即揮師北進,奔襲津海。

南廟山島是爲主中斷基地,爲保證南廟山島的建築相對完整,島上的殘卒是登海鎮師與鳳離第一鎮師強攻下來的,將殘敵遺屍清除掉,南廟山島就顯然整飭而有序。

北廟山島處處都是炮擊留下的殘牆斷壁——林縛的行帳則暫時駐紮在一片廢墟之中。

左承幕與黃錦年進簾來,林縛正與宋浮、高宗庭、吳齊、葛存信、張苟、楊釋、陳漬等將臣最後推演襲打津海的作戰方案。

看着左承幕進來,林縛放下手裡的炭筆,站直身子,笑迎道:“左相一路顛波辛苦了,這趟坐海船可有不適?”

“這一路都還風平浪靜,我這把老骨頭勉強能夠承受,在路上本是有些擔心登州的戰事,沒想到樞密使竟然如此輕鬆就踢開燕虜的後門,實在是有些喜出望外了。”左承幕笑道。

“贏得不容易啊,贏得也險啊,”林縛叉起腰來,說道,“這些個敗家子,軍部兩年積攢下來的彈藥,他們兩仗就打掉六成。倘若敵軍能再堅韌一些,就沒有這麼順利了——就算現在,我們也不得不在這邊停上兩天,修改強攻津海的作戰計劃。”

左承幕也是將到廟山島時,纔看到伏火弩與淮東新式戰艦的實樣,賀津海戰及登州海戰的持續時間都不長,若不是說軍部在過去兩年準備不充足,那就是短短數天時間裡,消耗的物資十分的驚人——但看林縛也沒有怎麼發愁的樣子,左承幕心想問題不會太大。

鎖海防線都撕開來了,雖然隔着十數裡海峽,在登州已經聚集有數萬敵軍精銳,但就是隔着這十數裡的海峽,不畏敵軍能插翅飛過來,林縛自然就沒有什麼好發愁的。

不過,兩次海戰,看上去沒有什麼傷亡,但消耗極其恐怖。

賀津海戰倒也一般,特混第一艦隊也就投入一半戰力,但登州海戰的消耗就驚人了,僅第一天就打出四萬枚實心鐵彈。

四萬枚實心鐵彈折鐵也就四五十萬斤,實在算不上什麼,但要將四五十萬斤鐵料鑄規格合一的四斤、八斤、十二斤、十八斤以及二十四斤甚至三十二斤的標準球形實心鐵彈,卻絕對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

這些實心彈丸的鑄造成本,實際不比鑄造一千門火炮便宜。

除此之外,兩戰消耗的火藥也高達十五六萬斤,其中消耗苦膏達六萬斤——鑿鑿實實是消耗掉軍部這兩年以來近六成的彈藥儲備。

也就是說,登州水師要是能再堅韌那麼一丁點,北伐軍即使撕開鎖海防線沒有問題,接下來緊接着去打津海、打燕京,就會多少有些後繼無力。

幸好還有四成的彈藥儲備,幸好軍械監的炮彈及火藥工場在不間歇的運作着,已經達到日鑄實心炮丸四百枚、散彈百枚、日配火藥一千兩百斤的水平……

這時候有參謀將官將最新收集來的情報送進來,高宗庭先粗略翻閱,叫好道:“燕京之敵已往津海增援,看無棄都西逃之意。”

林縛聞聲回過頭來,說道:“這就好,看來魏中龍、吳敬澤那邊可以減輕壓力了,傳信過來,要他們按兵不動,要儘可能多的將燕虜消除在燕薊平原上……”

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8章 長亭相迎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16章 強動員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99章 進逼圍塞第13章 失城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17章 釣魚作戰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34章 登王臺山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5章 徐州圍城第十章 夜驚情第10章 淮西第37章 困獸第40章 變局第61章 赴宴第7章 曬鹽第44章 人口隱憂第85章 信心第45章 渡淮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34章 鴆酒第46章 不過空城第58章 還鄉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87章 勸誘第63章 子嗣第94章 圍困南陽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16章 糧荒第95章 左右爲難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3章 觀星臺第2章 禁海第51章 泗陽陷圍第127章 皇城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67章 洪澤舊事第58章 軍功交易第77章 東海攻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4章 備戰糧荒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66章 淮陽行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24章 皓首勤政楔子第46章 柳暗花明第6章 私糧入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55章 浙北軍司第91章 站隊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54章 庵堂驚情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4章 東海形勢第43章 演射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120章 主臣第43章 入城擡棺第10章 虎將有謀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34章 河口秘情第5章 治鹽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64章 軍功賞爵第34章 殺或不殺第77章 前哨第160章 燕京雪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68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31章 說服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46章 柳暗花明第93章 大婚之夜第96章 合議第113章 廷爭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38章 顧宅家事第14章 驚疑第49章 戰勢第5章 治鹽第111章 鄉人治鄉第41章 海東行營
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8章 長亭相迎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16章 強動員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99章 進逼圍塞第13章 失城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17章 釣魚作戰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34章 登王臺山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5章 徐州圍城第十章 夜驚情第10章 淮西第37章 困獸第40章 變局第61章 赴宴第7章 曬鹽第44章 人口隱憂第85章 信心第45章 渡淮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34章 鴆酒第46章 不過空城第58章 還鄉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87章 勸誘第63章 子嗣第94章 圍困南陽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16章 糧荒第95章 左右爲難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3章 觀星臺第2章 禁海第51章 泗陽陷圍第127章 皇城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67章 洪澤舊事第58章 軍功交易第77章 東海攻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4章 備戰糧荒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66章 淮陽行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24章 皓首勤政楔子第46章 柳暗花明第6章 私糧入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55章 浙北軍司第91章 站隊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54章 庵堂驚情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4章 東海形勢第43章 演射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120章 主臣第43章 入城擡棺第10章 虎將有謀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34章 河口秘情第5章 治鹽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64章 軍功賞爵第34章 殺或不殺第77章 前哨第160章 燕京雪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68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31章 說服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46章 柳暗花明第93章 大婚之夜第96章 合議第113章 廷爭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38章 顧宅家事第14章 驚疑第49章 戰勢第5章 治鹽第111章 鄉人治鄉第41章 海東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