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營破

三日來兩軍交錯廝殺,雙方也沒有從容整飭營寨的機會,流民軍在飛霞磯正北面的主營壘也僅僅是豎了單層柵牆,在柵牆前堆了些障礙物,連壕溝都沒來得及挖。

豪雨瓢潑,除幾座遮雨棚下,還有營火燃着、哨卒守着,整座大營都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之中,兵卒也都躲到營帳裡避雨。

不漏雨的營帳不多,加上地勢偏低,雨又下了一夜,好些地方都給水淹了,大半人折騰了一宵沒睡,兵卒們也管不得禁令,挪地躲雨,營中已然一片混亂,沒有當場炸營已有些幸運了。

好不容易見雨停了,哨卒們四處找乾柴點營火,軍官提着燈籠吆罵着找手下的兵。

好幾處柴垛子都給澆溼,最先點起的是旗杆的風燈,像升旗一樣,一長溜的燈籠掛了上去,給四下裡提供了些微光亮。

這點光亮遠遠不夠,流民軍的一名軍官站在旗杆下,大聲喊着:“轅門口的人呢,怎麼還沒有將營火點起來?要是讓官兵偷了營,剁了你們的雞/巴!”還沒等有哨卒迴應,轅門口便有譁聲,有軍官提燈籠過去,閃過來是雪亮的刀片,這時候纔有人驚醒過來,尖叫:“襲營!”

剛下過大雨,踹翻幾座營帳縱火,火勢也竄不起來,這時候天際已泛起些微清亮,過不了多久便要天亮,這是一座駐有三千人的大營,肖魁安也不辨營火,聽着哪裡混亂再帶人往哪裡衝,從南頭衝到北頭,差點掉淹水的坑裡,又折嚮往西衝,想要將透過,趁着將流匪西邊的大營也衝亂……

這時候天色已能見物,飛霞磯上的渡淮軍主力也搬開營寨前的障礙物,依次而出,結魚鱗陣往前準備往前突破。

正北方的流匪主營沒能燒起大火,那是大雨失然,劉庭州藉着晨光,看着流匪主營裡的人奔影亂,而流匪前壘只有倉促趕去的百餘兵卒,根本形不成阻礙,知道肖魁安率死士已經成功的將當前敵營攪亂!

劉庭州在緋紅官袍外穿漆染皮甲,穿金屬兜鍪,跨在馬背上,一手勒住繮繩,一手拔出佩刀,吼道:“諸將卒,庭州與爾等同進,破殺流賊!”揮刀發出進軍令。

一般說道,魚鱗陣主將居中後,劉庭州卻在第二層的兩個方陣之間指揮作戰,隨陣前移,一旦前列受阻,劉庭州本人就要接敵了。雖說兇險,卻也激起將卒高昂的士氣。

滕行遠居中,他雖爲文臣,但也學劉庭州換上甲冑。滕行遠的騎術很差勁,所幸左右有近隨擁着,也有人在前面牽馬引路,他實際代替劉庭州擔任中軍主將的位子,指揮協調整個魚鱗大陣,集中兵力,突破流匪在正北方向上的主營。

馬服、馬如龍位於陣後。

此番渡淮援徐,馬家近千名私兵悉數出動,畢竟援徐是援馬服的岳父楚王。千名馬傢俬兵雖編入渡淮軍,實際上的指揮權,馬服並沒有讓出來,以馬如龍爲主將,馬服也跟隨在軍中。之前的硬仗,馬傢俬兵參與不多,還很好的保存着實力,這次集中突破,馬服也要得殿爲陣後的位置。

魚鱗陣前移速稍緩,一炷香稍多些時間,也衝到正對面的流匪主營前,前壘的百餘守軍沒有形成實質性的阻擋。主營轅門已經給縱火燒燬,混亂中有兩三百名流匪集結來要阻擋大軍踏營,就如擋車的螳臂給輾了個粉碎,當場給殺了三五十人,餘下人都拔腳而逃。

破敵主營已無疑問,肖魁安率死士往流匪西面的營壘突進。

主營與西壘之間是低窪地,給積水淹沒,有數十流匪給肖魁安率死士驅趕着往西邊逃,看着他們倉惶逃入給積水淹沒的低窪地,整個人陷進去不見頭頂!

“有陷坑!”肖魁安大驚失色,流匪在營前都沒有帶着挖壕溝,卻在自家營壘之間挖大陷坑,過於詭異。

這時候就看流匪西壘的寨牆上擡起一排弓弩,箭簇閃寒光,肖魁安背脊發寒,瞬時明白流匪主營是陷阱。一波亂箭射來,肖魁安位子太突前,矮身拿盾遮擋,小腿給一支箭射了對穿,左右擁過來將他護住往後退。

雨後清晨,天氣涼爽,肖魁安額頭卻汗流如川,將小腿上的箭掰斷抽出,不斷箭洞流血,攔住一匹亂跑的走馬,跳上馬背張望。

渡淮軍幾乎是傾巢而動,前列殺至營前,上萬人將兩軍之間的空地都填滿,這時候撤退只會引起崩潰式的混亂,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線,從流匪主營方向往北衝。

這時候要確認流匪在主營北面有沒有設伏,肖魁安跨好馬,讓人撿一把長槍給他,兜着馬頭,轉向朝北,喚了一人:“許狗兒,你去稟告劉大人,流匪主營已破,要大軍稍緩,儘可能殺盡流匪主營亂兵,我等再爲先驅,爲大軍指路……你記住了,其他廢話不要多說一句!”這時候將實情相告,很可能誘發大混亂,肖魁安心想流匪未必就料到他們今晨會襲營,即使在主營背後還有伏兵,也應給長達半夜的豪雨給澆得七零八落,只要把北面的路探出來,大軍像長槍一樣先穿過去,未必沒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

孫杆子與馬蘭頭兩人都在流民軍的西營壘,看到官兵當真在雨後來偷營,刺/激得嗷嗷大叫:“劉庭州這小兒,前年讓人射我一箭,今日是要報一箭之仇了!”當下就想讓人搬開西營壘前的障礙物,帶騎兵突出去。

“等一等!”馬蘭頭拉住孫杆子,官兵是魚鱗陣,還沒有混亂,他們從側翼衝,魚鱗陣側翼能分兵對殺,說道,“還不是時機,官兵這回是傾巢而動,開弓就沒有回弦箭。魚鱗陣的薄弱點是背腹,等官兵前翼從中間主營穿過去,背後屁股露出來,你率騎兵從尾巴往前翼插,那就一舉將官兵的陣列插個稀巴爛!”

“就你花花腸子多!”孫杆子心頭躁動,熱血沸騰起來,跨在馬背上,將斬馬刀橫在膝上,強行按捺住,看着官兵陣列往主營裡透。

爲了誘渡淮官兵上當,主營裡的兵卒沒有全部撤出來,還有千餘人裡面,所以肖魁安趁夜突襲裡,沒有覺察出異常外。這千餘人本身就給打亂了,沒有什麼抵抗力,只是四散逃命。

流匪除主營混亂外,東西兩側的營壘都是默然,劉庭州也看出異樣來,派人去問肖魁安。肖魁安已經探出前路無險,拔馬回過來見劉庭州,壓着聲音說:“是陷阱,眼下只能趁勢往前衝,兩翼要往東西兩側分散,大人派人去通知馬如龍,要他率馬傢俬兵護大軍後翼,此戰未必沒有勝機!”

狹路相逢勇者勝,世間也無後悔藥可吃,流匪戰力也不見得有多強,劉庭州是心志堅定之人,當下就派親信去陣後見滕行遠、馬服、馬如龍,要他們依計行事,穩定軍心,除他們四人,對下面將卒只說突破敵營成功,大勝在望。

馬服、馬如龍聽說正北的流匪主營是陷阱,只有千餘流匪給殺敗,而流匪東西側的營壘都沒有亂,當即不理會劉庭州要他們停下來結陣護後翼的命令,拉着千餘馬傢俬兵往飛霞磯營寨撤……

“操/他娘!蠢貨!”看到馬服、馬如龍往飛霞磯撤,肖魁安恨得大罵,沒有精銳護後翼,整個魚鱗陣本陣就成了一捅就破的爛褂子。

大勢已去無人能掩回,肖魁安與劉庭州說道,“大人,你率左翼,我率右翼,突過前營,就分開往兩邊走,其他人不要管,保住山陽縣兵精銳,說不定能捱到制置使來救!”

渡淮官兵後翼突然停下後撤,孫杆子便再也按捺不住,對馬蘭頭說道:“老子去奪營了,你不要跟我來爭功!”不待馬蘭龍回話,便策馬前行,大喊:“開轅門,兒郎們,跟杆爺我殺他孃的屁滾尿流……”靜伏在西營壘裡的三百多騎兵撥啦啦的大譁,跟着孫杆子往轅門口衝去。

馬蘭頭想阻攔都來不及,他本意是要孫杆子放過後撤的官兵後翼,用騎兵從側翼踐踏渡淮官兵的本陣,大勝就唾手可得。轉念又起了貪念,趁官兵後翼倉皇后撤之際,一舉奪下飛霞磯,所有進入泗陽的官兵都將成甕中之鱉。

除陳韓三所部的兩千多寶貴騎兵外,流民軍兵馬雖衆,騎兵卻少。少量的騎兵也多用來傳訊、斥侯,也就孫杆子厚着臉皮攢下六七百騎,馬蘭頭麾下並無建制騎兵。

流民軍能用來踐踏步兵陣列的,也就孫杆子帶過來的三四百騎兵罷了。

馬服、馬如龍得知中計,當下就將劉庭州他們棄了,率千餘精銳往飛霞磯營寨裡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流軍民沒有急着去衝擊本陣,而來將寶貴騎兵突過來先殺他們、奪飛霞磯。

孫杆子率衆從渡淮官兵中陣的側後翼殺穿過去,直奔後撤的馬傢俬兵後背,七八尺長的斬馬刀左揮右舞,當即將兩名轉身來封擋的兩名馬家卒腦袋削飛……

馬家世代鹽鐵商宦,家資鉅萬,給林縛一下子敲去三十萬兩銀,對馬服來說,更多的是受辱,還動不了馬家的根本。鹽商、鹽商,買賣官鹽,但少有不走私鹽的,爲走私鹽,馬家花才大力氣養私兵。

若以兵員素質來說,馬家千餘私兵可以說是比山陽縣兵都要強上幾分的精銳。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馬家千餘私兵哪怕個個以一擋十,但是倉皇后撤,給孫杆子率精銳騎兵從後面掩殺過來,也難逃全軍崩潰的厄運。

步卒對抗騎兵,講究的就是鐵的紀律與聯合對抗,一旦給殺潰,就只能恨爹孃少生兩條腿了。

眼力稍好些的人,直接就往騎兵無法追的灘頭跑,更多的人是給孫杆子率騎兵在後一路屠殺過來,有些人驍勇,數人或十數人聯合起來對抗,但擋住騎兵刀利槍長,從四面八方衝來踐踏,只能抱着殺死一個夠本的念頭了。

孫杆子殺得性起,趴地投降者,他提繮縱馬就踏過去,他麾下勇卒也是殺性大的,殺得歡樂,沒有留俘的心思,非要殺個乾淨才叫開心。

馬服穿着華麗的鎧甲,騎在青驄馬上,最爲顯眼,孫杆子大叫:“那甲是爺的,誰跟爺搶就是婊子養的!”左右皆罵孫杆子不要臉,當下就有好幾騎跟着搶出去。

孫杆子的規矩,其他財物充分,兵甲誰繳獲歸誰。

馬服魂飛魄散,回頭開口求饒:“我有銀子!”一杆馬槊卻聽不懂他的話,直戳過來,從他背心扎進去。

馬服臨死前只恨自己爲貪戰功好換一個實缺,拖着沒有早早的退回南岸去,在這裡丟了性命。

孫杆子見華麗鎧甲給人搶了先手,哇哇大罵,惹來鬨笑,看見還有左側二十餘丈遠還有一名官將拿槍撥擋廝殺,當即將斬馬刀當甩鏢甩出去。七八尺長的大刀,隔着二十餘丈遠,破甲扎入馬如龍的胸口。

馬服、馬如龍給殺,馬傢俬卒更是如獸散走,無人抵擋。

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6章 賞匠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105章 警告第60章 宮廷陰影第41章 撤兵第62章 臨戰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35章 抉擇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13章 廷爭第5章 黑水洋第52章 嵊州第36章 徐州攻略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31章 歸路第58章 還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誰來計(一)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42章 再勤王楔子第52章 江寧行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63章 盲點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04章 轉機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121章 勇戰楔子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88章 夢圓江寧第59章 負荊請罪第61章 北伐序幕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金箭傳令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29章 還都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26章 逃第51章 五月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8章 營破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03章 定策第23章 暨陽磐石第61章 北伐序幕第56章 飛熊之死第46章 錢莊第5章 治鹽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7章 休整第73章 聯兵方案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64章 心結第36章 徐州攻略第41章 守陽信第11章 潛伏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53章 夜雨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28間 應子第62章 嶽冷秋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67章 國策第69章 江門島第32章 父子相認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9章 修堤之謀第97章 晉安攻守第93章 深谷殘敵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10章 援軍第97章 大軍集結第7章 驚瀾第61章 爭銀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4章 合圍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84章 盡殲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21章 敵戰奇謀第11章 匪禍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130章 驅狼爲虎
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6章 賞匠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105章 警告第60章 宮廷陰影第41章 撤兵第62章 臨戰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35章 抉擇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13章 廷爭第5章 黑水洋第52章 嵊州第36章 徐州攻略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31章 歸路第58章 還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誰來計(一)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42章 再勤王楔子第52章 江寧行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63章 盲點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04章 轉機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121章 勇戰楔子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88章 夢圓江寧第59章 負荊請罪第61章 北伐序幕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金箭傳令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29章 還都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26章 逃第51章 五月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8章 營破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03章 定策第23章 暨陽磐石第61章 北伐序幕第56章 飛熊之死第46章 錢莊第5章 治鹽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7章 休整第73章 聯兵方案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64章 心結第36章 徐州攻略第41章 守陽信第11章 潛伏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53章 夜雨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28間 應子第62章 嶽冷秋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67章 國策第69章 江門島第32章 父子相認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9章 修堤之謀第97章 晉安攻守第93章 深谷殘敵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10章 援軍第97章 大軍集結第7章 驚瀾第61章 爭銀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4章 合圍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84章 盡殲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21章 敵戰奇謀第11章 匪禍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130章 驅狼爲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