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人往事

陳花臉將永昌侯元歸政、元錦生父子領到林縛在東衙書房守靜堂的外廂房裡等候。

“我家大人正在前廳議事,還請永昌侯爺跟少侯爺在這裡等上片刻……”陳花臉吩咐人去沏茶水,他也坐在這裡陪同——書房裡林縛日常處置公務的重地,雖然林縛剛從浙東回來,還沒有踏入書房半步,但有客在此,當值的侍衛長也不會稍離片刻的。

元歸政鬢髮已然花白,五旬才過的年紀,已呈老態——陳花臉嘴拙,招呼一聲,便閉口不言,元歸政與其子元錦生也不便交談,便打量着裡廂房裡的陳設。

裡廂房便是林縛日常辦公的書房,當真是簡樸得很,也很狹小,才三步見方,居中擺着一張木色長案,堆滿書卷,還有些零亂。長案上沒有常見的文房四寶,一隻瓷筒子插着幾支淮東所產的炭筆。靠壁擺着一張小櫥,照樣是卷案琳琅滿目,有會客相談的小榻,榻上放着一張矮几,牆角邊擺放着一張角桌,擺着一枚曲頸青瓷瓶,插着幾枝新摘下來掛蕾的桂花枝。

崇州的桂樹都已經掛蕾了?

元歸政到崇州也有兩天了,卻沒有注意到這些細處。

聽着外面有甲片響動,探頭看去,卻是林縛與兩名侍衛走來院子裡,元歸政與其子元錦生站起來,走到廊檐相迎。

“趕巧在前廳議事,讓侯爺久候了,”林縛站在庭院裡拱手而禮,又問陳花臉,“可曾給侯爺備好茶伺候着……”

“可不敢怠慢,剛勞煩小蘭姑娘去沏茶,大人您就來了。”陳花臉說道。

這處書房實際與宋佳在東衙旁獨居的小院相通,林縛在崇州里,也總是由宋佳幫着處置公函,書房平日裡也由宋佳院裡的人幫着打理。

“崇州拜訪太后,未曾知會林侯爺一聲,甚爲失禮;本打算明日回江寧的,遂今夜趕過來拜望一下故人。”元歸政說道。

“好說,好說……”林縛笑道,似乎對元歸政不告而來崇州,毫不介意。

適才偏廳裡,有人對元歸政已來崇州而軍情司毫無察覺,頗爲不滿,但林縛不以爲意。

軍情司的存在,林縛是要將其作爲參謀機構使用,重在軍事,而非特務機構用於監視地方;軍情司主要培養的是有戰術戰略思維的武官跟參謀人員,而非特務人員。

軍情司雖然下設特勤室,但人員及資源的投入都很有限,而且主要用在對浙閩及燕胡控制區域的情報蒐集;軍司控握江寧的形勢變化,主要依賴於孫文炳等人,而崇州這邊對樑太后與海陵王元鑑海的起居,也非嚴密監視——元歸政真要隱蹤匿跡潛來崇州與樑太后見面,崇州這邊無法知曉,也正常得很。

林縛請元歸政、元錦生到書房坐下,說道:“蘇湄到崇州後,開了間茶樓,時常惦記着侯爺的恩情,要不是天色已晚,我倒想請侯爺與錦生兄到蘇湄的茶樓裡一坐,敘一敘舊情……”

“那就不叨擾了,以後還要來崇州拜見林侯爺跟蘇湄姑娘的機會……”元歸政說道。

曾幾何時,元歸政將蘇湄當成最重要的一枚棋,而這枚棋子如今已不是元歸政能掌握——江寧轄下,林縛兵權最重,林續文、黃錦年等人皆附淮東,即使他此時將蘇門案捅出來,朝廷也只會息事寧人,不敢觸怒淮東;而淮東與江寧早就是貌合神離,也不差拿蘇門案出來挑撥離間。

前些日子,江寧有官員上摺子請樑太后還朝,林縛心想元歸政潛來崇州,大概是爲這事。不過元歸政不說,他也耐着性子不提,閒言碎語,問道:“侯爺此來崇州,藩公怎麼沒有相隨?”

林縛在江寧見過元歸政幾面,藩鼎都相陪左右,這次獨不見他。

“謝朝忠將藩樓買了去,藩鼎得了一場急病,臥牀不起,不然也會來崇州拜見故人的。”元歸政說道。

“哦,藩樓都易主了?”林縛想起藩樓舊日風光,頗爲感慨,問道,“是幾時的事情?”

“就上個月。”元歸政回道,話語間有些許蒼涼。

藩樓表面上是藩家的產業,實際代表永昌侯爺在江寧城裡的榮光。

擁立魯王之事,元歸政也有份參與,雖說事後永興帝沒有追究諸人的罪責,將擁立之事輕輕揭去,但隨着顧悟塵被迫離開江寧、魯王降爵改封海陵王,永昌侯府在江寧也註定要衰敗。以往永昌侯府的座上賓客,如今唯恐跟元歸政牽上關係,給新帝猜疑。

永昌侯府一旦失勢,所轄龐大產業,自然淪爲江寧新崛起的權貴爭逐分食的對象——謝朝忠買下日進斗金的藩樓,大概沒有花多少銀子吧?藩鼎得了急病、臥牀不起,大概是氣壞了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永昌侯府及藩家能得今日之報,也是罪有應得——元歸政或許能去投奔梁氏,但此時燕胡大軍在東線狼奔豕突,梁氏也自身難保。

林縛輕笑道:“謝朝忠聖眷正隆,沒想到還有心經營酒樓,藩公操勞一生,歇下來也好。”

元歸政窺着林縛的臉色,他也曉得永昌侯爺既然與淮東有幾分交情,也由於擁立之事徹底葬送,更何況林縛與藩鼎父子夙怨也深,沒指望林縛會同情他們藩樓給謝朝忠豪取強奪;他想看到的,是林縛對謝朝忠的態度:林縛與淮東軍還想更進一步,謝朝忠與御營軍註定就是個障礙——很可惜,在林縛眼裡,元歸政看不到他對謝朝忠的警惕。

元歸政想想又釋然,謝朝忠不過是個暴發戶,因爲得新帝寵信,才得以執掌御營軍而成爲當朝權貴,哪裡及得上林縛與淮東軍一刀一槍的拼殺出去、又經營淮東數年來得根基深厚?

元歸政心裡也是感慨萬千,想當年林縛在江寧不過是個爭強鬥狠的小角色,自己何曾看他上眼?而如今事過境遷,輪到自己在他面前低聲下氣的說話——讓人感慨這風水轉得也太快了些。

閒言碎語扯了許久,誰也不往正題上扯。

元歸政、元錦生起身告辭之際,林縛才假裝募然想起似的問道:“我多日來在浙東領兵打仗,已有好些日子未向太后請安;侯爺剛從太后那裡過來,太后的病情可曾好些?”

元歸政心裡一笑:林縛將太后及海陵王監押在崇州居住,就未曾再露出面,跟他出不出浙東領兵打仗有什麼關係?

元歸政說道:“精神只是稍好些,但吹風就頭疼,請御醫再開兩副藥許是能見好轉……”

林縛袖手身後,沉吟道:“崇州也有好醫師,我明日去給太后請安,讓崇州的醫師也替太后診治一二,就怕不合規矩……”

“林侯爺心念着太后的病情,有什麼合不合規矩的……”元歸政說道,說定林縛明日去給太后請安之事,他與其子元錦生就告辭離去。

林縛返回內院,趕着宋佳從北麓回來。

“聽說永昌侯剛過來?”宋佳問道。

“打了半天啞謎,無趣得很……”林縛說道。

宋佳推測道:“梁氏沒有膽量跟燕胡去拼死一戰,不放棄平原、濟南,擔心全軍歿於黃河兩岸,但一旦放棄平原、濟南,又成了喪家之犬——臨淄失陷後,樑家的情勢更是窘迫。元歸政恰好在崇州,樑太后或許是驅使他來試探這邊的態度?”

樑家要是放棄濟南往南撤,就挨着兩淮——樑家失去濟南、平原,已難獨立,非要得到江寧或淮東的支援,才能在魯西南站穩腳——以往樑家還不那麼急切,臨淄失陷,濟南、平原的側翼都暴露在燕胡兵馬的攻擊範圍之內,當前的形勢對樑家來說,也是生死存亡。

“淮東該如何應對?”林縛喃喃自問。

“不管怎麼說,淮東都應該堅定的要求樑家派兵去援陽信,不然夫人心裡不會好受。”宋佳輕聲說道。

不管希望多渺茫,樑家都是解陽信之圍的最後依仗。要是淮東支持樑家南撤,無疑是徹底的放棄陽信,這在情感上很難讓顧君薰接受。

林縛蹙着眉頭,宋佳又說道:“樑家父子面對胡虜連一戰都不敢打,便是任他們撤到魯西南,又豈能依仗他們嗎?那老妖婆,要想還朝去江寧,由着她去也好……”

“也對,”林縛聽宋佳這麼說,心裡的遲疑便少了一些,牽過她的手,拉到身前,笑道,“你真是我的女良謀……”

“我當真只有這點作用?”宋佳嫣然而問,轉念又想這話有歧義,臉微紅,推着林縛的身子說道,“四位夫人可以都巴望着你過去,我過去傳話,她們可要將我吃下去似的……”

“胡說八道,怎麼是四位夫人?”林縛笑罵道。

“我可還沒有將茶樓那位跟六夫人算進去呢,”宋佳取笑他道,幫他撐開雨傘,推着他往外走,又說道,“你快過去……我也好久未見明月了。當年我跟奢飛虎說要將明月許給你,給哧之一笑,後聽他開玩笑說過要將明月許給秦子檀——秦子檀倒也能吸引女人的心思,明月嘴裡不說,多少存了個心思,誰能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麼多的事情?秦子檀竟是懸樑而死……”說到這裡,宋佳便不再說什麼,喚陳花臉等侍衛進來,護衛林縛去北麓精舍與顧君薰她們團聚。

第54章 真假虛實第59章 父女論策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8章 喝斥第76章 密約(三)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34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94章 新婦初妝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21章 敵戰奇謀第67章 自顧不暇第53章 君子不器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7章 驚瀾第30章 援兵渡海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2章 謠言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68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56章 顧嗣元第57章 破口罵娘第53章 北伐猜想第5章 困獸無計第110章 援軍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118章 待援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124章 斷尾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25章 起霧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81章 藩樓依舊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56章 絕望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43章 左軍五營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63章 擊潰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41章 撤兵第4章 宋家子弟第66章 東風緊第56章 遷族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42章 棋子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2章 故人往事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57章 京畿密鬥第69章 登州戰起第23章 雪夜話淮王第5章 初襲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113章 又見太監第38章 死守王府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45章 渡淮第93章 大婚之夜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71章 棄都第154章 渡河第69章 羣龍無首第82章 議降第88章 對峙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4章 鶴灘第28間 應子第34章 秘倉第5章 初襲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道不同第75章 密約(二)第9章 計當緩行第91章 大喜之日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92章 出戰第52章 鬍子叔叔第十八章 私養寇兵
第54章 真假虛實第59章 父女論策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8章 喝斥第76章 密約(三)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34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94章 新婦初妝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21章 敵戰奇謀第67章 自顧不暇第53章 君子不器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7章 驚瀾第30章 援兵渡海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2章 謠言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68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56章 顧嗣元第57章 破口罵娘第53章 北伐猜想第5章 困獸無計第110章 援軍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118章 待援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124章 斷尾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25章 起霧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81章 藩樓依舊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56章 絕望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43章 左軍五營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63章 擊潰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41章 撤兵第4章 宋家子弟第66章 東風緊第56章 遷族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42章 棋子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2章 故人往事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57章 京畿密鬥第69章 登州戰起第23章 雪夜話淮王第5章 初襲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113章 又見太監第38章 死守王府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45章 渡淮第93章 大婚之夜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71章 棄都第154章 渡河第69章 羣龍無首第82章 議降第88章 對峙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4章 鶴灘第28間 應子第34章 秘倉第5章 初襲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道不同第75章 密約(二)第9章 計當緩行第91章 大喜之日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92章 出戰第52章 鬍子叔叔第十八章 私養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