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維禎逢事話周到,降意改和說,搬兵拆三路。
言至後尾,更賣好曉理共情,欲憑三寸舌,以退爲進,盡勸弘光帝。
“皇上,馬士英所提南宋之法,爲取從長計議,倒也短時非就不可爲呀。”
“只不過,不可生搬硬套。”
“是戰是和,朝廷均要有的放矢,纔可終立不敗之地。”
“其間火候,陛下少年英才,想亦儘可從容掌握。”
“老臣年歲大了,老了老了,得遇聖上天恩,忝任朝廷首輔之職。”
“誠惶誠恐老臣心。”
“皇上,眼下爲解危局,得保大明半壁江山。”
“請您,就納了老臣之言吧。”
“老臣撐着這把老骨頭不肯死,就是想着能再多盡一份力,保住祖宗萬年基業呀,皇上.”
仇維禎故表老成謀國之意,委是好詞口也。
聞之這般左右逢圓之說,居中調和之法。
這等節骨眼兒上,於這武英殿內,終究還是起了效果。
一時間,不論榻上帝王,還是北派、南黨,亦俱沉默緘口矣。
場面一度再陷僵局,擎待朱慈烺定調。
爲此,弘光帝氣虛乏眼,勉撐半條命,強再擡眼瞄了瞄次輔倪元璐。
隱晦見瞧對,倪次輔亦才堪啓話來。
其凜然面色,終跨步側列出,規規正正拜手而跪。
“陛下!”
“臣,臣有話說。”半晌無言,倪元璐聲色乾啞撕裂。
“皇上!”
“北結建奴,驅韃兵西指,原就老臣同史可法同策力主之事。”
“今朝看來,實是養虎爲患,已釀大錯矣。”
“老臣縱萬死,亦難恕己過。”
“這些時日,尤是憲之(史可法,字憲之)揚州捐軀後,臣痛定思痛。”
“皇上!”
“老臣以爲,仇閣老之策可行啊。”
“罪臣斗膽再度請使,去會一會那多鐸小兒。”
“不求奢望能將功贖罪,旦冀拼得一條老命,再爲朝廷,爲大明多爭幾分。爲陛下盡忠!”
“皇上.”
“罪臣肝腦塗地,願親身促此一行啊!”
“皇上.”
話畢,倪元璐叩首,半晌不起身。
瞧是這樣境遇,朱慈烺孤家寡人矣,計較憂思,沉吟良久難開口。
逼至到頭兒,喉間瘙癢,再就一陣咳。
待後稍解平息,才堪吐口,落寂妥協。
“啊,咳,也,也罷。”
“既仇閣老,倪閣老都意如此,那,便也就這樣辦吧。”
“媾和也好,呵,投.,咳咳,投降也好。”
“呼——”
志難平,意不決,唯孤落一人榻上,唏噓起,長嘆一聲,可悲可嘆。
“千秋功罪,煌煌史冊,朕無德無能啊.”
“祖宗江山盡失天下之半。”
“現如今,半壁江山亦難作保。”
“苟全.,咳,咳咳咳咳咳”
話不見完,胸懷鬱結,復又再咳。
旁侍王之心接帕來擋,不料想,竟是朱慈烺舌尖一甜,一口稠血咳出。
頓來,近下諸臣公,俱望眼瞧得。
當庭,殿內衆人大駭,紛亂一團。
咳珠濺玉裂冰綃,一寸猩紅一寸凋。
不是肺肝真化鐵,如何嘔盡九秋潮。
與此同時,這邊廂,殿內紛亂一片之際。
殿外上,這會子,竟亦出了狀況。
侍殿門首小太監猛是發覺玉階下五十步外轉來嘈嚷之聲。
等人轉前殿側廊子過來,方解瞧清,竟乃那小王爺朱慈炯是也。
這般亂局間,朱三王爺無詔入宮尋欲闖殿,已是犯了忌諱。
眼下觀去,此子怒衝衝,竟叫嚷不顧攔阻,還在朝武英殿進逼。瞅是這光景,身就殿外門首左右太監互瞄一眼,沒了辦法,業只好硬着頭皮去前迎。
曉說規矩,倘堪勸住也就罷了。
可要勸不住,這節骨眼兒叫人闖了進去,恐事後也要跟着吃瓜落。
“誒,誒呦,王爺,三小王爺呦。”
“您老權當疼我們了,可萬不能衝動啊。”
“這會子皇上正武英殿裡跟諸位內閣大臣議事吶。”
“專是交代下來,不可放任何人靠近。”
“您,您這.”
其間朱慈炯側左,當日當值一內廷侍衛苦勸不迭。
“是呀,是呀。”
“王爺,有甚事,不急這一刻。”
“您別叫老奴們難做呀。”
“這,這叫怎個話兒說的,誒呦.”
測右,亦另有今值一老太監勸口溜縫兒。
“放屁!”
“不急?不急我闖來這裡幹什麼?”
“都給老子讓開!”
“北邊兒的韃子兵,都已陳兵長江北岸啦,議議議,再議能議出個鳥兒來?”
“你們跟宮裡縮着不着急。”
“外邊的朝臣,街市上的富戶百姓,可是都已經開始有人棄城往南逃啦。”
“朝會上亂糟糟,不是請降就是遷都杭州,什麼暫避鋒芒。”
“我大明曆二百餘年,先後十六位帝王。”
“向來都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乞降?遷都?!”
“我倒要問問我哥,何故聽信這般奸佞之言。”
“今天提劍闖殿,我就是要討個說法。”
“無兵,滿城多壯士好漢。”
“無將,我朱慈炯領兵拒敵。”
“我還就不信了,都是一個肩膀扛一個腦袋,建奴人又有何懼哉?”
“上馬殺敵,方顯男兒本色。”
“我朱家的人,從來就沒有軟骨頭。”
“讓開,再不讓開,便休怪本王拔劍啦!”
朱三小王爺,今正十四歲年紀,血氣方剛。
自幼逢趕國破家亡,隨太子南赴以來,再又經轉滯留九龍鎮一年有餘,帶了一身匪氣。
其內,心智雖尚未脫稚氣。
可蠻身一股子血勇,卻一直志意沙場禦敵報國,作上將軍。
今遭,又逢清軍南下,存亡之際,自一千一萬個瞧不得乞降委曲求全之法。
他自視甚高,才疏志滿,正乃不曉天高地厚之年紀。
遂遇火,一點就着。
憑了晨早朝議之事,心有不滿,再請戰心切,所以,左右等不得,一念起,竟真就抄了傢伙,便這般白馬入宮,闖殿而來。
“誒,誒呦。”
“王,王爺,您怎麼”
說話功夫,不明就裡兩殿前小太監亦便身到,迎逢要阻,攤開胳膊,擋了前路。
見勢朱慈炯氣怒更盛,不消分說,上來擡手左右兩個大巴掌,呼到太監臉上。
登即,打得人蒙。
他三小王爺亦決計不墨跡,擡腿就往殿前闖去。
咔啦啦——
忽來,殿門自外被朱慈炯一掌頂開。
“皇上!皇上!”
“臣弟有話要說。”
“臣弟.”
不想是,蠻撞闖進殿來,三小王爺纔是瞧見,弘光帝這當口,正既榻前圍攏一干人物,嘴角掛血,好不虛弱。
“哥!”
“哥你怎麼了哥!”
朱慈炯憂急,瞧此情勢,忙也似的,疾奔親哥近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