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司馬懿的悲劇

司馬家族從東漢開始,歷經200餘年,最終在司馬懿的手中,在當時中國各大家族排行榜上榮登榜首,成爲掌握當時中國最強大國家實權的第一家族。作爲我們主人公司馬炎的爺爺,作爲司馬家族的開山祖師爺,作爲整個三國時代最爲重要的人物之一,我們有必要再聊聊司馬懿。

司馬懿發動的一場政變,成了司馬家族乃至整個士族時代一個永遠解不開的結。司馬家族包括司馬懿本人正式登場的方式,永遠被後人所強烈鄙視。效忠了曹家幾十年、伺候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主子的司馬懿,對曹家做出的所有傑出貢獻被徹底推翻,給當時中國半數地區帶來和平生活的功績被一朝抹殺,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狼心狗肺、禽獸不如的野心家,他對曹家幾十年的忠誠也都變成了僞裝。

就是同時代的人,都對司馬懿的這種行爲極度唾棄。曹爽死後,消息傳到蜀漢帝國,曾經和曹爽交過手的蜀漢大將軍費禕(一),專門寫了一篇《甲乙論》,來討論曹爽被殺的真相。費禕提出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曹爽這幫人,完全靠着他們的爸爸、爺爺,才能登上高位,然而他們辜負了人們的希望,結黨營私、驕奢淫逸,司馬懿爲了國家,爲了自己輔政的責任,這才奮起一擊,把曹爽一黨全部消滅,大快人心;另一種說法是,司馬懿本來就和曹爽尿不到一個壺裡,他早就想盡辦法想把曹爽除掉,在曹爽一再犯錯的時候,他在一旁偷偷高興,等到曹爽失盡人心,他又突然動手殺人,這哪裡是正人君子的做法呢?如果當時曹爽真的想要謀反,那麼他一定想要害死小皇帝曹芳,司馬懿關閉城門說曹爽造反,不更是把小皇帝置於死地嗎?其實司馬懿也知道,曹爽根本就沒想過謀反,他絕不可能害曹芳,所以他司馬懿纔敢放心的關城門、搞政變,曹爽罪不至死,卻落得滿門抄斬,甚至連何晏的兒子,母親貴爲公主,是皇室血脈,都難逃一死,司馬懿的行爲,可以說是濫殺無辜、狹私報復。

作爲同時代的人,費禕對司馬懿的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深入骨髓,我個人認爲,這個評價,絕大部分是極爲正確的,但根本觀點卻又不盡然正確。我和司馬懿先生沒喝過酒,也沒有什麼交情,甚至早先我也很厭惡他,但反反覆覆讀了這麼多他的故事以後,我想爲他說句公道話。

如果你是一個感性的人,你絕對不會喜歡司馬懿。他長得一點兒也不帥,也沒有留下什麼瀟灑和感人的故事,最重要的,他是個外表慈祥、內心狠毒的人。從他的一生來看,他滅了很多人的三族,無論是幹掉政敵,還是用兵打仗,他都毫不留情,哪怕是違背誓言,哪怕是千夫所指,他也能毫不猶豫的以少數人的性命,去換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只要有勝利,他不在乎死多少人,不管這些人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但是理性上來講,司馬懿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同時是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從漢中對策、關羽對策,再到幹掉孟達、熬死諸葛亮,他幾乎沒有什麼失誤,他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在謀略、內政、用兵方面的靈活和嚴密,不僅在同時代出類拔萃,即使和曹操這樣的老前輩相比,也有着獨特的光芒。一個人有幾次頭腦靈光確實不容易,但是像司馬懿這樣一輩子傑出就更難了,我們可以想象,這個人得多麼聰明,才能把政治、戰場形勢看得這麼透,才能害死關羽、熬死諸葛亮、幹掉曹爽、閃掉王凌。

費禕說的很對,司馬懿確實知道曹爽根本沒有想謀反,但是他自己被曹爽逼得走投無路、氣得抓狂,所以只有給他扣上一個造反的帽子。但是,曹爽是不會傷害曹芳的,因爲他是首輔大臣,曹芳這個小皇帝,恰恰是他的擋箭牌,別管你司馬懿幹什麼,曹芳的安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說費禕說司馬懿發動政變不考慮曹芳安危,是不對的,說他早就想讓曹爽完蛋,是更不對的。

曹爽輔政的前幾年,如果沒有司馬懿拼了一把老骨頭東征西討,他曹爽坐不穩首輔的位置,如果司馬懿在那個時候就爲難曹爽,大可以說自己已經太老了,走不動了,把實打實的戰場扔給花花大少曹爽,看着他丟盡臉面、出盡洋相,看着他由於戰場失敗而被人們更加唾棄,但是,司馬懿沒有這麼做。討伐蜀國的時候,曹爽很有可能被截斷退路而全軍覆滅,也是司馬懿給夏侯玄寫信,才讓明白了危機的夏侯玄把曹爽勸回了魏國。如果當時司馬懿就早有獨霸魏國的野心,大可以放任曹爽全軍覆沒,然後再出來挽救敗局,理所當然的獨霸朝綱,可是司馬懿也沒有這麼做。

曹爽兵敗回來以後,越發囂張放縱,權力已經使他更加狂妄自大、更加心胸狹窄、更加看着比他強百倍的司馬懿不順眼,248年曹爽指派李勝藉機來刺探司馬懿的近況,其實就說明曹爽已經對了司馬懿動了殺機。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李勝看到的是一個仍然精力充沛、老而不死的司馬懿之後,等待司馬懿一家老小的將是什麼結局。我本人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堅持相信,正是李勝的這次拜訪,使司馬懿下定了拼命一搏的決心。

如果從萬惡的封建專制制度上講,司馬懿本身也是個受害者。近兩千年前的官員,沒有什麼退休制度,也沒有什麼國家可以出逃,只要進入官場,就只有兩種結局:玩兒到死和被玩兒死。司馬懿不是一個人,在他背後,有龐大的司馬家族,有龐大的親信網絡,這個網絡已經被曹爽視爲眼中釘,如果不反抗,這麼多人中的大多數就不會再有任何人得到以前那樣像樣兒的重用。所以,爲了這麼大的一個網絡,爲了自己的整個家族,司馬懿要發動政變,要奪回屬於自己一派的權力。

實際上,司馬懿的政變,是順應人心的,得到了曹魏帝國多數權貴的同情和支持,像郭太后、蔣濟、高柔這些人,在政變中都站在了司馬懿一邊,他們都認爲,司馬懿搞政變是爲了匡扶曹魏、拯救帝國,司馬懿無論是在智慧上、還是道義上,都站在了顯著的制高點,沒有人懷疑他的動機。

可是,當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司馬懿反擊曹爽成功之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掌握了最高權力,在士族專權、皇權並不十分強大的士族時代,擺在他面前的其實有兩條路:勤勤懇懇的做首輔大臣,爭做第一士族;架空曹魏皇室,做第一家族。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性格,讓司馬懿選擇了後者,然而即使他這麼選擇,也不是沒有道理。

司馬懿作爲一個大臣,卻掌握了只有皇帝纔能有的權力,他想再把這種權力交還給皇帝,就會面臨全家被殺的危險,因爲曹魏以前,都是皇權佔絕對優勢的專制時代,沒有幾個專制君主,能夠容忍奪過自己權力的人,還好好的活在自己眼皮底下。司馬懿之前的大多數歷史都告訴他:失去權力,他一家老小就可能會被玩兒死,保持權力,他還可以保證一家老小的安全。

有一句話經典的話:權力就像老虎,騎上去了就不能下來,下來就會被老虎撕得粉碎,所以只有一直硬着頭皮騎下去。司馬懿的老上級曹操也說過,權力我是不交的,交出去我一家老小就會遇害的。司馬懿不願意冒斷子絕孫的危險,從他發動政變的那一天,他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將對曹爽的反擊變成對曹魏帝國的顛覆。何況,從歷史潮流上來講,出身士族的司馬家取代曹魏皇室,是歷史的進步,也是歷史的必然。士族出身的司馬家族,將迎合歷史潮流,帶領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士族們,最終走進中國士族的鼎盛時代。

5、過於優秀的弟弟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6 、司馬懿的悲劇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嵇康之死A4、含恨而死C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1、千年鮮卑人C4、含恨而死D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2 、最後的平民一品B1 低能兒?幸運兒?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1 、天命和正統1 、僞善系統的崩潰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3、鍾會鄧艾之亂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去留之爭E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3、鍾會鄧艾之亂B7、賈家黨的反擊B3 、新新人類阮咸3 、新新人類阮咸3、廢立大權B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A7、賈家黨的反擊A4、含恨而死D1、導火索——封王歸國C3、自掘墳墓B1 、短暫的蜜月時期2、三國時代的結束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三國時代的結束A6、 失敗的道德改革6、 失敗的道德改革2 、醉酒的阮籍A4、魔鬼皇后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嵇康之死C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賈充的謝幕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3、永遠的遺憾A3 、新新人類阮咸6、 失敗的道德改革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高平陵政變C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5、西北守護神A3、自掘墳墓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3、偉大的全才B3、自掘墳墓A6、接過爸爸的旗幟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含恨而死A3、賈充的謝幕A6、接過爸爸的旗幟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5、流放B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3、偉大的全才A5、過於優秀的弟弟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孫皓投降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2 、最後的平民一品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 、天命和正統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1、嵇康之死A5、流放C6 、司馬懿的悲劇4、孫皓投降A3、自掘墳墓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1、千年鮮卑人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1、遙遠的過去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
5、過於優秀的弟弟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6 、司馬懿的悲劇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嵇康之死A4、含恨而死C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1、千年鮮卑人C4、含恨而死D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2 、最後的平民一品B1 低能兒?幸運兒?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1 、天命和正統1 、僞善系統的崩潰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3、鍾會鄧艾之亂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去留之爭E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3、鍾會鄧艾之亂B7、賈家黨的反擊B3 、新新人類阮咸3 、新新人類阮咸3、廢立大權B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A7、賈家黨的反擊A4、含恨而死D1、導火索——封王歸國C3、自掘墳墓B1 、短暫的蜜月時期2、三國時代的結束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三國時代的結束A6、 失敗的道德改革6、 失敗的道德改革2 、醉酒的阮籍A4、魔鬼皇后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嵇康之死C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賈充的謝幕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3、永遠的遺憾A3 、新新人類阮咸6、 失敗的道德改革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高平陵政變C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5、西北守護神A3、自掘墳墓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3、偉大的全才B3、自掘墳墓A6、接過爸爸的旗幟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含恨而死A3、賈充的謝幕A6、接過爸爸的旗幟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5、流放B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3、偉大的全才A5、過於優秀的弟弟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孫皓投降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2 、最後的平民一品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 、天命和正統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1、嵇康之死A5、流放C6 、司馬懿的悲劇4、孫皓投降A3、自掘墳墓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1、千年鮮卑人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1、遙遠的過去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