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李傕興師

劉正看了楊修手中的情報之後,才發現了西涼鐵騎的可怕之處。

失去了董卓壓制的西涼鐵騎,居然從武關開始,一路禍害着百姓,朝着長安城進軍。

武關西北方向,就是藍田,歷來都是長安城駐軍的營地。

然而李肅西征之後,藍田大營就空了。

呂布爲了守護長安城,也沒有分兵南下。

就在幷州鐵騎在中水鄉與西涼鐵騎對峙的時候。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帶領十二萬西涼鐵騎,進入了藍田大營。

張濟是個老實人,把軍隊放進藍田大營之後,就封閉了轅門,沒有手令不得外出。

樊稠是個急性子,性情耿直的他找張濟理論。

張濟無奈,只得放棄了轅門,專心管自家駐地,在周圍安上拒馬,申明軍令。

樊稠縱兵,搶掠藍田周邊百姓。

一時之間,士民皆苦。

張濟找到李傕,談起了西涼鐵騎統一攻打長安城的話題。

李傕仔細的考慮了一番之後,決定兵分四路,圍攻長安城。

郭汜屯兵高陵,負責攻打長安城的北門。

張濟穿插到華陰一帶,監視幷州鐵騎張遼部。

樊稠進駐郿塢,擋住呂布的幷州鐵騎主力回援長安的道路。

李傕留守藍田大營,約定十日之後,各部立即向長安城發起進攻。

約定的日子到了,李傕率先趕到了南門。

王允親自帶兵上了城樓,向李傕手下的西涼鐵騎勸降。

並且承諾,凡是誅殺李傕的人,都可以取而代之。

李傕的手下,都是他的心腹。

王允僅憑藉着幾句話,就想要蠱惑人心,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李傕高聲喝問:“王司徒,太師有什麼罪呀,竟然慘遭橫禍呢?”

王允回答說:“董賊無道,妄爭天命。”

我奉了獻帝的詔命,設計誅殺國賊董卓。

幸得蒼天庇佑,還長安城一片朗朗乾坤。

你們兵犯長安城,難道是想要造反嗎?

李傕手下的西涼鐵騎,聽了王允的話之後,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不休。

李傕見西涼鐵騎軍心動搖,情急之下,就想要強行攻打長安城。

副將忙取出軍師李儒交代的計策。

李傕看過之後,心中便有了主意。

李傕喝問:“王司徒,漢承秦制,依法治國。”

漢室九卿之一的廷尉,依然健在。

若是太師有罪,朝廷可有按律三司會審嗎?

若是太師無罪遭誅,我們這些人,就只能打入長安城中,替他老人家討回一個公道了。

王允聞言大驚失色,心想——壞了。

自從殺了董卓之後,文武百官們忙着爭權奪利了。

至於有司定罪這個司法程序,居然漏掉了。

原以爲董卓死了,就天下太平了。

然而西涼鐵騎四面圍城,這誅殺董卓的法律程序不全,令王允啞口無言。

先上車後買票,這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輪到王允當政,上了車也不買票了。

僅憑一封獻帝的詔書,就誅殺太師董卓。

事後也不經過廷尉,把法律程序走完。

這樣一來,王允誅殺太師董卓,並沒有經過廷尉勘定罪責。

王允僅僅是憑藉着空口白牙,竟然就殺害了董卓。

這在法理上,可就站不住腳了。

要知道在漢代,殺人償命可是鐵律。

想那梅園三結義中的二哥關羽,義氣殺人之後,亡命天涯無數年,可想而知,漢室官府執法必嚴的程度。

如今王允亂了法度,口稱大義就殺了百官之首的太師董卓,事後也不補辦手續。

想那太師董卓,屢屢在大朝會上殺人,事後都得讓廷尉安排罪名。

王允倒好,直接忽略了廷尉。

如今面對李傕的質問,王允就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了。

王允說:“李傕,你跟着董卓禍害天下,罪在不赦。”

你要是識相的話,陣前自盡,還能保全宗族。

否則的話,誅你九族。

李傕笑了,質問王允:“王司徒,你說我禍害天下,你的證據呢?”

漢室也是講法律的地方,總不能平白無故就污人清白吧?

想我李傕,自從跟了太師董卓之後,在涼州抵禦羌人,這一點誰能否認,誰敢否認呀?

魏武侯曹操在陳留郡矯詔,令天下諸侯聯軍攻打京師洛陽城。

興漢侯劉正,更是打出了——“掃滅董卓,問罪不肖”的旗號。

要是沒有我等,獻帝還能高枕無憂嗎?

如今天下未定,卻又禍起蕭牆。

太師董卓,身爲百官之首,卻是冤死在了長安城中。

不經過三司會審,廷尉議罪,就遭遇了蠻橫的擊殺。

我等有功人士,更是無罪誅連。

道義何在?

法律何在?

王允理屈詞窮,畢竟能光明正大的定罪董卓的人,只有廷尉。

王允專權之後,爲了鞏固權勢,故意將廷尉邊緣化了。

王允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意氣用事,居然壞了國家的法度。

就連王允本人,也落下了一個無故擅殺朝廷大臣的罪名。

李傕以廷尉爲突破口,居然找到了王允擅殺董卓的破綻。

這樣一來,就顯得西涼鐵騎理直氣壯,長安城守軍反而成了叛逆。

長安城中的守軍,本來就是心懷鬼胎,各自打着小算盤。

如今豪強掌握了王允的把柄,自然會想辦法侵吞長安城中的王家產業。

王允攜誅殺董卓之威獨攬大權,文武百官都找不到合適的藉口了。

畢竟王允代表着大義,是誅殺董卓的第一功臣,長安城中的豪強們,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然而李傕的一番話,直接打中了王允的要害。

長安城中的豪強們,這心思又活了。

反正董卓已經死了,至於是不是有罪,其實根本就不重要。

再說主持誅殺董卓的是王允,文武百官們沒有沾邊。

長安城中的豪強們,更是與董卓的死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時移事易,現在的鬥爭對象換成了王允。

然而司徒王允,秉持國家大義,誅殺國賊董卓。

這領頭人的光環,讓豪強們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事情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的。

本以爲王允的形象無懈可擊,然而漏洞卻出現了。

這廷尉議罪的缺失,居然令王允手中的大義開始搖擺不定了。

太師董卓,怎麼說也是百官之首,按照正常的程序。

第一步是去官罷職;第二步是廷尉議罪;第三步纔是誅殺。

然而董卓死的時候,太師之位並沒有明詔罷免。

這可就耐人尋味了,也就給了蠢蠢欲動的豪強們,攪亂朝政的機會了。

王允見身邊的豪強私兵們面色有異,就知道誅殺董卓並沒有法理上的依據,長安城中的豪強們,又動起了歪腦筋了。

王允開始頭痛了,本來剛剛穩定下來的朝廷,又會風起雲涌了。

獻帝會如何選擇呢?

王允心裡就更沒有底了。

自從光武中興以來,君臣同心就是一個傳說。

王允開始絕望了。

王林建議說:“司徒大人,既然說不過,那就打吧!”

王允點了點頭說:“好!”

王林當即傳令長安城守軍,對着李傕的位置放箭。

李傕迴歸本陣之後,勃然大怒。

命令西涼鐵騎,搶攻南門。

西涼鐵騎得了將令,專門盯住了長安城豪強們的私兵廝殺。

豪強私兵,各自爲戰。

西涼鐵騎這一針對。

王林的司徒府私兵,就成了救火隊員了。

然而一盤散沙的長安城守軍,面對窮兇極惡的西涼鐵騎,那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大。

當王林擊退李傕的時候,長安城南門上的豪強私兵,除了司徒府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戰死了。

李傕趁機退兵,讓豪強們可以盡情的找王允麻煩。

李傕一攻長安城,以國丈伏完的私兵損失最大。

伏家的私兵統領,爲了推卸責任,和其他幾名豪強私兵統領一合計,決定誣陷王林。

以伏完爲首的長安豪強,爲了明正言順的讓王允割肉賠罪,直接帶着人到司徒府興師問罪。

王允無奈,只得加倍賠償損失。

伏完心裡清楚,王林要是呆在軍中,其他的人根本就沒有可能染指兵權。

畢竟王林的勇武,自從幷州鐵騎離開了之後,說是長安城中的第一人也不爲過。

伏完也想拿到長安城的控制權,於是就借題發揮,要求王允嚴懲王林。

王允無奈,只得將王林革職,勒令在司徒府中反省。

伏完等人心滿意足的走了。

王林問:“叔父,咱們就這樣妥協了嗎?”

王允嘆了一口氣:“林兒,去找你姐夫呂布,讓他回兵長安城。”

王林大驚失色,忙問爲什麼呢?

王允直接指出,豪強們這樣一搞,長安城守軍的心就亂了。

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

然而豪強們爲了一己私利,居然在大敵當前爭奪兵權。

想要依靠豪強守護長安城,只怕是鏡中花,水中月呀。

王林說:“只要叔父下令,那幾只土雞瓦狗,對於我來說,不過是三兩下的功夫而已。”

王允搖了搖頭:“司徒府已經陷入了,無罪擅殺朝廷重臣的漩渦之中。”

豪強們是不會放過打擊司徒府的這個機會的。

好在還有一塊遮羞布,豪強們想要發難,得醞釀一段時間。

要是強殺豪強私兵的統領,那就是徹徹底底的撕破臉皮了。

豪強們肯定會拿董卓的死來做文章的。

董卓至今仍然是太師官身。

廷尉並沒有撤銷董卓的職務。

拿死人做文章,正是豪強們的拿手好戲。

人家只要咬住董卓並沒有被撤職這一點不放,司徒府就會吃不了兜着走的。

現在事情已經擺在了明面上,廷尉可不敢與長安城中的豪強們作對。

司徒府的這個虧,是吃定了的。

伏完作爲政爭的好手,怎麼可能不進行佈置呢?

司徒自從董卓死後,就已經被孤立了。

又鬧出了非法殺害朝廷重臣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司徒府的大義光環消失了。

王林說:“叔父,要不咱們逃走,離開朝廷吧!”

王允說:“已經晚了。”

王允想要全身而退,除非呂布和幷州鐵騎重新掌握天下大勢。

呂布的執金吾身份,再加上幷州鐵騎的實力,纔可以力保司徒府。

然而陳宮野心勃勃,極有可能袖手旁觀。

王允建議——王林去扶風幷州鐵騎大營,搬請救兵。

王林問:“叔父,我真的要離開司徒府嗎?”

王允回答說:“想要保住司徒府,你必須要儘快的離開。”

畢竟伏完很快就會想明白——呂布和幷州鐵騎,是豪強掌握長安城的最大的威脅。

王林沒有辦法,長安城即將變成不設防了,司徒府也是危若累卵。

唯一的辦法,就是幷州鐵騎主力重回長安城。

然而幷州鐵騎西征牛輔,雙方在中水鄉對峙,一時半會兒也脫不開身呀。

王林只能含淚的同意了,發誓一定要搬回救兵。

王林說:“叔父,等着我!”

王林連夜離開了長安城,打算向呂布搬救兵。

王允看着王林離開的背影,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淚。

漢室艱難,豪強添亂,這天下大亂的局面,始終是無法避免的了。

想着近在咫尺的李傕部西涼鐵騎,又想到了上躥下跳的伏完等人。

王允欲哭無淚——拿什麼拯救你,我親愛的漢室天下?

王林到底能不能拯救司徒府呢?

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555章 伐國有道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512章 安民西行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1990章 趙國七府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2018章 婚姻大事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274章 公孫密謀第1223章 陽謀手段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1231章 蛇帥之死第908章 武器差異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914章 鐵血戰歌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1066章 試煉擂臺第2211章 幻尊傳承第1110章 聖甲之威第497章 文丑撤兵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1817章 帥不離位第2029章 決戰序幕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068章 責任於心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468章 消耗之戰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034章 劉表出山第2130章 孔宣殞落第1920章 白猛投效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99章 李傕興師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97章 東阿王度第5章 九原逐胡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53章 劉正放糧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37章 張角佈局第817章 拆除建築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1526章 風言失蹤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1396章 文交武戰
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555章 伐國有道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512章 安民西行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1990章 趙國七府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2018章 婚姻大事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274章 公孫密謀第1223章 陽謀手段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1231章 蛇帥之死第908章 武器差異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914章 鐵血戰歌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1066章 試煉擂臺第2211章 幻尊傳承第1110章 聖甲之威第497章 文丑撤兵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1817章 帥不離位第2029章 決戰序幕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068章 責任於心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468章 消耗之戰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034章 劉表出山第2130章 孔宣殞落第1920章 白猛投效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99章 李傕興師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97章 東阿王度第5章 九原逐胡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53章 劉正放糧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37章 張角佈局第817章 拆除建築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1526章 風言失蹤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1396章 文交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