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公孫密謀

就在劉正一行人進駐廣陽城,興漢軍全面壓向薊城的時候,薊城內部的各方勢力,也開始了明爭暗鬥。

薊城西大營,白馬義從駐地。

嚴綱秘密迎接了白馬王公孫瓚和軍師關靖。

公孫瓚問:“嚴綱,你會過興漢軍了,有什麼感想嗎?”

嚴綱回答說:“主公,咱們拿三萬烏桓突騎做人情,恐怕會失信於天下的。”

再說出賣盟友,就是爲了換取興漢軍默許白馬義從襲佔薊城嗎?

正在這個時候,親衛向公孫瓚稟報了,負責配合夫餘人,進攻興漢軍張繡部的公孫越和一萬白馬義從,已經平安回營。

夫餘人長棍兵損失殆盡,虎騎兵戰死兩百人。

簡位居遭到了重創之後,居然與公孫越一起進了薊城西大營。

正在營帳外面等候公孫瓚的召見。

公孫瓚親自走出大帳,迎接了簡位居和公孫越。

爲了表達對簡位居的重視,他讓嚴綱親自安排虎騎兵的血食。

主賓坐定之後,公孫越問:“主公,聽說劉和在廣陽城西戰死了,這是真的嗎?”

公孫瓚不好回答,於是就對嚴綱說:“嚴綱,你把三家圍攻興漢軍的戰鬥,再向在座的人講述一遍吧!”

嚴綱點了點頭,直接把“興漢王飛騎斬劉和,紅衣衛陣前誅樓班”的故事講了出來。

隨後公孫越也奉上了“長棍兵勇鬥槍騎軍,白馬軍接手廣陽城”的戰鬥故事奉上。

公孫瓚聽了之後,心中就有了計較,於是就讓嚴綱和公孫越到簡位居的帳中飲酒,好好的結交一番。

看着三人離開之後,公孫瓚讓親衛佈置了一處絕對安全的秘密營帳,並帶着關靖走了進去。

公孫瓚對關靖說:“軍師,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

興漢軍打破了四家聯軍,以戰促和的辦法已經不能奏效了。

咱們得想個辦法,讓興漢軍沒有理由進攻白馬義從。

關靖說:“主公,現在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擇。”

上策是主公立即退回玄菟郡,以重金結交公孫度,爭取在帶方以南立足。

如果可以的話,就遠渡重洋,找一處海島立足。

十一萬人對戰一萬,居然大敗而歸,讓興漢軍大勝一場。

雖然咱們懷有私心,但是五萬燕軍的不堪一擊,以及三萬烏桓突騎的全軍覆沒,足以證明興漢軍的戰鬥力了。

白馬義從想要保全性命,就得遠離興漢軍。

這一計策雖然會有很多苦頭吃,但是人活得有尊嚴,可以永遠的享受榮耀。

因此列爲上策。

中策是帶領白馬義從向興漢軍投降,從今以後轉行經商。

只要公孫家族放棄土地,就一定有出頭之日。

只不過再也沒有今日的風光,更不用說一言九鼎的名望。

也許沒有性命之憂,也許會是午夜驚魂,從此之後銷聲匿跡。

這一計策有很多不確定性,把身家性命寄託在興漢王的一念之間,只能算是中策。

下策是藉口燕王劉虞引狼入室,禍害廣陽百姓,白馬義從弔民伐罪,公開斬殺劉虞。

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轟轟烈烈的拼一場。

與興漢軍來一場雙雄對決。

只不過劉虞請咱們到薊城,白馬義從就是客人。

反客爲主倒也沒有什麼,只不過咱們要是謀害主人,鳩佔鵲巢之後再取而代之,咱們就算是破壞了道義。

興漢軍已經進入了廣陽,白馬義從已經無力迴天了。

戰敗是唯一可以預見的結果,只不過存在一個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要是選擇了算計劉虞,就會必死無疑。

這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死法,主公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等於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故而此策作爲下策。

興漢國擁有超過一千四百萬的百姓,憑藉着中山城政事堂的能力,供養百萬大軍,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各類軍工企業的誕生,完善的後勤保障體系,可以迅速的降低興漢軍的遠征成本。

一個月實現糧餉上的自給自足,再一個月就可以建立起相應的後勤保障企業了。

興漢商會的強大,直接讓興漢軍的遠征變得毫無壓力。

戰爭首先拼的是人力,然而規模達到了十萬的級別,拼的就是物力和後勤保障了。

如今各諸侯王之間的較量,拼的就是財力。

興漢幣已經成了幽州的流通貨幣。

興漢商會的商人們,可以拿着一張張輕飄飄的紙幣,就換走百姓們手中的生產和生活物資。

咱們卻沒有能力拒絕興漢幣,只要興漢國願意,直接加印一定數量的興漢幣,投入到薊城的商業交易之中,咱們就只能拱手投降了。

興漢軍已經全方位的碾壓白馬義從了。

遠走高飛纔是真正的出路。

公孫瓚說:“軍師,上策不能選,中策不想選,唯一可用的,就是下策了。”

關靖說:“主公,我認爲上策纔是正理。”

我知道安土重遷,願意追隨主公遠走高飛的人,纔是真正的忠義之士,才值得主公庇護。

至於那些牆頭草,雖然可以替主公搖旗吶喊,但是他們不會爲了主公,拋頭顱,灑熱血。

主公想要一碗水端平,依附之人只是想竭盡全力的劃拉利益。

試看那些貪得無厭的追隨者,又有幾個是死忠之輩呢?

公孫瓚說:“王者之爭,永不言敗!”

轟轟烈烈的拼一場,至死不悔,纔是王者應該有的態度。

這就是爲什麼投降的王者都不得善終。

一日爲王,終身是王。

即便是窮途末路,也有知己和追隨者層出不窮。

王者之道,永不孤單;王者不滅,天下不寧。

我當上了這個王,就沒有退路了。

要是敢選上策,那些依附的人就會反噬,誰也無法逆天行事。

真以爲可以有“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的一天嗎?

別太天真了,作爲白馬王,身後有五十萬百姓。

五十萬心思各異的人哪?

我這個代言人要是敢放棄王位的話,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至於中策,誰又能保證興漢軍的政策,讓所有的幽州百姓都滿意呢?

幽州就這麼大的一塊餅,想要重新劃分,總會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興漢王總不至於做好人好事,拿興漢國百姓的利益,來滿足遼西等地百姓的胃口吧?

只要百姓心中有不平,那些利益受損的人還有幸存者,我就得擔驚受怕。

樹欲靜而風不止哪?

我已經成了一面旗幟,就算是興漢王不想殺我。

那些死命追隨我的人,以及那些既得利益之人,爲了獲得新的利益,或者是免除後顧之憂,都會把我推上斷頭臺的。

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曾經的虎。

我已經沒有選擇了,只能硬撐到底,直到白馬義從崩潰的一天,纔是真正解脫的日子。

我們現在只能謀劃一番,儘快的取劉虞而代之,與興漢軍爭奪薊城。

軍師,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辦法,可以讓我們順利的佔據薊城。

關靖說:“主公,劉和戰死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進劉虞的耳朵裡。”

劉虞一定會向嚴綱和簡位居發難的。

白髮人送黑髮人,瘋狂的劉虞一定會搞亂薊城。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爲強。

不如給簡位居的虎騎兵,配備烏桓突騎的彎刀。

畢竟拿着長長的鐵木棍,真的難以攻破燕王府。

虎騎兵有了彎刀,那殺戮的能力絕對會提升到一個極限。

咱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嚴綱回到右北平郡,或者是近在咫尺的漁陽郡。

這樣一來劉虞纔會把矛頭指向簡位居。

先讓簡位居向劉虞索要好處,激怒他之後,才能讓簡位居明白現在的處境。

公孫瓚說:“軍師,簡位居頭腦簡單,想要算計十分容易。”

然而劉虞老奸巨猾,萬一他滿足了簡位居的要求,那咱們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關靖說:“主公,要是劉虞可以忍辱負重,那咱們就自己動手,加一道保險不就好了。”

公孫瓚點了點頭,同意了關靖的建議。

兩人一起走出了秘帳,迎面碰上了喝醉了酒的嚴綱和簡位居。

關靖讓人把兩人扶進了中軍大帳,又命人送來了醒酒湯。

簡位居問:“白馬王,酒已經喝好了,你還有什麼事情嗎?”

公孫瓚回答說:“簡頭領,劉虞的獨子死了,你的麻煩大了。”

你真以爲血戰槍騎軍,就可以換取足夠多的物資嗎?

燕軍的家底已經被掏空了,否則的話,劉和怎麼可能輕而易舉的戰死呢?

劉虞沒了兒子,肯定會瘋狂的報復,咱們這兩支友軍,算是撞在槍口上了。

簡位居說:“老子損失了長棍兵,要是劉虞不給個說法,老子撕碎了他。”

現在樓班那個小白臉戰死了,老子也就無依無靠了。

你白馬王夠朋友,虎騎兵願意拿上鐵木棍,替你走上一遭。

關靖說:“簡頭領,事不宜遲!白馬義從支援虎騎兵五百把彎刀,助你們向劉虞討回一個公道。”

這件事情事關重大,萬一走漏了風聲,咱們可是在劉虞的地盤上,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簡位居說:“成交!夫餘人知恩圖報,一口唾沫一根釘。”

俗話說得好——爲朋友兩肋插刀。

虎騎兵既然拿白馬義從當朋友,就一定會講義氣。

公孫瓚說:“簡頭領,祝你虎到成功。”

關靖帶着簡位居去了軍械庫,調撥了五百把烏桓突騎的彎刀,親自運到了虎騎兵的大營,交付給了虎騎兵的戰士。

簡位居試了一下彎刀之後,認真的說:“兄弟們,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咱們接受了白馬王的禮物。

就得替白馬義從辦一件大事。

燕王劉虞不夠朋友,哄咱們到廣陽城外受死。

如今見咱們慘敗而歸,竟然視而不見。

當初的承諾,居然一個都沒有兌現。

咱們的兄弟,不能白死;咱們的酬勞,必須要一文錢都不能少的拿到手。

既然人家不願意給,大家告訴我——應該怎麼辦呀?

三百虎騎兵,齊聲高喊:“屬於虎騎兵的東西,誰敢不給就殺誰!”

簡位居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虎騎兵戰士試刀。

至於剩下的兩百把彎刀,簡位居打算用來獎勵有功之人。

半個時辰之後,虎騎兵整飭好了隊伍。

關靖帶着十車美酒和熟羊肉,來到了虎騎兵的大營。

簡位居問:“關先生,你這是什麼意思呀?”

關靖忙讓身後的白馬義從將士,給虎騎兵戰士倒酒分肉。

每人一碗范陽燒酒,半斤熟羊肉,甚至連猛虎都有份。

關靖說:“簡頭領,讓大家吃飽喝足了,戰鬥起來纔有力氣。”

簡位居拱手致謝,也拿起了酒碗,喝酒吃肉。

看着秩序井然的吃肉隊伍,關靖露出了一個神秘莫測的微笑。

多麼純樸的漢子呀,一把彎刀一頓酒,就可以爲了所謂的義氣,血染徵袍。

簡位居倒是沒有覺得吃肉喝酒的好,只不過對於腰間的彎刀,顯得格外的寶貝。

夫餘人只有鐵木棍,連一件像樣的鐵刀都沒有。

如今有了五百把彎刀,可是會帶給夫餘人一種野望的。

簡位居覺得此次進入幽州,不僅收穫了,夫餘人夢寐以求的制鐵技術,還明白了稱王建國的必要性。

爲了迷惑關靖,簡位居故意裝作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樣子。

簡位居已經看明白了,夫餘人不過二十萬,根本就不應該摻合進幽州的戰事裡面,只是明白得太晚了一些。

如今爲了脫身,只得向劉虞發難。

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883章 西晉武帝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2033章 輿論先行第967章 東安練兵第441章 演習總結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734章 思想問題第2099章 武桃封皇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860章 人工魔性第1649章 各逞心機第231章 長沙喜事第1149章 清水風雲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190章 鍛鍊楊修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894章 王黑之志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1113章 光明聖女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455章 解煩揚威第91章 軍功風波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886章 朝堂發難第569章 兒子大了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399章 五相制度第2135章 皇家獵場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339章 宛城歸曹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20章 至孝魯肅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646章 馭獸家族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847章 劉正論道第278章 初哥龐統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1743章 貼補銷售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884章 兄弟之爭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325章 張遼揚威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1621章 因果陣營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352章 袁紹之憂
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883章 西晉武帝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2033章 輿論先行第967章 東安練兵第441章 演習總結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734章 思想問題第2099章 武桃封皇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860章 人工魔性第1649章 各逞心機第231章 長沙喜事第1149章 清水風雲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190章 鍛鍊楊修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894章 王黑之志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1113章 光明聖女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455章 解煩揚威第91章 軍功風波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886章 朝堂發難第569章 兒子大了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399章 五相制度第2135章 皇家獵場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339章 宛城歸曹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20章 至孝魯肅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646章 馭獸家族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847章 劉正論道第278章 初哥龐統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1743章 貼補銷售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884章 兄弟之爭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325章 張遼揚威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1621章 因果陣營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352章 袁紹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