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劉備崛起

建安五年七月的一天,劉正帶着郭嘉在定陶西面的城牆上,看着漸漸的西沉的紅日。

劉正忍不住的感慨了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郭嘉卻來掃興說:“興漢軍永遠只做朝陽。”

一直要不停的上升,爲了養侯,大家都不能停。

劉正卻是在苦笑着,畢竟願望很美好,現實卻是很骨感。

不過黃昏的美景,是真心的好看。

正在這個時候,楊修走了進來。

楊修說:“侯爺,宛城情報站,送來了最新消息。”

郭嘉好像是突然鬆了一口氣,劉備終於動了。

不知道他在荊州,又能堅持多久呢?

劉正沒有說話,只是透過手中的情報,看到了南陽方面的戰事。

……

建安五年六月,劉備命令劉泌爲樊城留守,關平爲守城將軍。

隨後以關羽爲先鋒,劉封爲中軍大將,張飛總督後勤糧草。

盡起兩萬水陸大軍,沿淯水北上,攻打南陽郡的治所宛城。

袁術軍守將是雷薄和陳蘭。

雷薄不知道關羽的厲害,居然對陳蘭說:“陳蘭,劉備區區一介安城令,逃到荊州之後,連膽子也變大了嗎?”

陳蘭回答說:“雷薄,不可輕敵。”

劉備三兄弟,從討伐黃巾軍開始,就一直名聲在外了。

咱們還是據城而守,以免給關羽可乘之機。

畢竟南陽可是袁術軍的根本,要是丟了,伊闕關的大軍,可就大事不妙了。

這劉備三兄弟,可是打不死的小強。

咱們又何必去觸那個黴頭,無端的折損士氣。

雷薄說:“陳蘭,作爲一方大將,畏敵如虎可不行呀。”

咱們受命鎮守南陽郡,如今有機會替主公開疆拓土。

這樣的有利條件,萬萬不可能放過。

雷薄讓陳蘭帶着兩萬袁術軍守護宛城,隨後帶着三萬大軍南下。

雙方在新野不期而遇。

關羽見雷薄兵多,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安營紮寨,等待着劉備和中軍的到來。

雷薄心高氣傲,帶着大軍在劉備軍的大營外罵陣挑釁。

關羽早就過了衝動的年齡,只是命人把守營寨。

至於在營外耀武揚威的雷薄,根本就沒有人理會他。

劉備帶着中軍進入了關羽佈置的大營。

劉封聽見雷薄在外面鬧得厲害,心中的戰意就被激發了。

劉封問:“二叔,外面的傢伙是誰呀?”

怎麼也學潑婦罵街,還沒完沒了的呢?

關羽回答說:“子歸,不可大意!”

外面的是袁術軍的大將雷薄,自從投效袁術之後,積功做了南陽郡的守將。

劉備也說:“子歸,還是小心謹慎一些比較好。”

關於雷薄,我在安城的時候,就聽說過了。

那個時候的雷薄,早就已經名聲在外了。

劉封聽了劉備的話之後,心中就有了計較。

劉封說:“父親,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WWW⊙ttkan⊙¢ Ο

就讓孩兒出去會一會雷薄吧!

再說三萬劉備軍北征宛城,士氣可鼓而不可泄。

二叔閉門自守,雖然是正確的選擇,但是有損二叔的威名。

只有孩兒出戰,並且大勝雷薄,才能挽回二叔的名聲。

世人才會明白——二叔是不想理會跳樑小醜雷薄,而不是畏懼袁術軍。

劉備見劉封已經把話說開了,也就沒有理由再拒絕。

劉備說:“子歸,萬事小心。”

劉封點了點頭,命人擡槍備馬。

收拾整齊之後。

劉封帶着三千劉備軍,衝出了轅門。

雷薄見劉封年幼,於是就大罵說:“關羽匹夫,派一個黃口小兒出來送死,你還要臉嗎?”

劉封怒罵說:“雷薄小兒,做人不要太猖狂了。看我劉封如何殺你!”

劉封挺槍躍馬,雷薄舉刀相迎。

戰了五十個回之後,劉封一槍刺中了雷薄的左肩。

雷薄悍勇,輕傷不下火線,繼續與劉封搏鬥。

又過了三十個回合,雷薄的右手又讓劉封刺傷了。

雷薄膽怯,不敢再戰,逃回本陣之後,立即傳令,收兵回營。

劉封也不追趕,待到雷薄關閉轅門之後,才帶着得勝之師迴轉大營。

劉備見劉封表現優異,心中大喜,立即吩咐張飛擺宴,替劉封慶功。

次日再戰。

劉備令劉封把守大營,剩下的劉備軍傾巢而出,準備強攻雷薄大營。

左關羽,橫刀立馬,長髯隨風,不怒自威。

右張飛,拖矛馳騁,聲若驚雷,咆哮連連。

劉備手執雙股劍,自是威風凜凜。

關羽爲了正名,率先衝擊雷薄大營。

雷薄見轅門危急,帶傷與關羽交戰。

兩個回合之後,創口崩裂。

雷薄無力再戰,轅門倒塌,劉備軍殺入了營中。

雷薄見劉備軍來勢洶洶,不敢再戰,只得率衆倉惶北逃。

劉備見狀,忙下令大軍擊擊,窮追猛打。

一直到了宛城南門。

雷薄一回到宛城,就對陳蘭說:“陳蘭,火速通知主公,宛城即將不保,伊闕關危險了。”

陳蘭問:“雷薄,你是在開玩笑嗎?”

咱們不過折損了幾千人馬,也不至於嚇破膽了呀。

然而雷薄已經無法回答陳蘭的問題了。

雷薄失血過多,才說了一句話就不省人事了。

陳蘭缺少智計,只得按照雷薄的吩咐,先派人向伊闕關的袁術告急。再命令守城大軍退回汝南郡。

劉備軍順利的佔據了宛城。

劉備親自坐鎮城中,又命關羽,張飛,劉封三將,兵分三路,盡收南陽郡各縣。

南陽府庫充盈,劉備在大喜之餘立旗招兵,又安撫大小豪強。

數日之間,徵得新兵十餘萬。

與老軍混編之後,劉備軍擁兵十五萬。

劉備自領南陽郡太守,封關羽爲虎威將軍,帶兵三萬,進駐酈縣。

張飛爲虎烈將軍,帶兵三萬,進駐舞陰。

劉封爲虎翼將軍,帶兵兩萬,進駐南鄉。

關平爲虎牙將軍,帶兵兩萬,留守樊城。

劉備自領五萬大軍,坐鎮博望坡大營。

劉備命令簡雍爲南陽屬吏,負責治理地方,籌措糧草。

劉泌爲南陽屬吏,負責內外交通,組建情報網。

在極短的時間內,南陽郡全境姓劉。

蹉跎歲月十餘年的劉備,終於成了擁兵十五萬的大諸侯。

文有簡雍,劉泌。

武有關羽,張飛,關平,劉封。

劉備算是揚眉吐氣了。

……

伊闕關中,袁術暴跳如雷。

袁術問:“劉備不過是販履織蓆的小兒,居然奪我家園,侵我郡縣。”

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是不能迅速的奪回南陽郡,咱們可就大勢不妙了呀。

紀靈請命說:“主公,沒有什麼好說的,我願意做先鋒。”

袁術問:“軍師,你怎麼看呢?”

閻象回答說:“主公,我的建議是,放棄伊闕關,大軍南下奪回南陽郡。”

楊弘總是喜歡跟閻象唱反調,於是就提出了質疑——要是戰局不利,袁術軍又該何去何從呢?

劉備三兄弟,可是敢跟超神呂布掰腕子的主兒。

李豐獻策說:“主公,劉備不過是後起之秀,咱們袁術軍可不能跟他一直糾纏不休。”

袁術軍西有武關的張濟,六萬西涼鐵騎,那可不是吃素的。

北有袁紹,大軍十萬,猛將數十員。

東北有曹操,大軍十萬,猛將謀臣僅次於興漢侯劉正。

爲什麼把曹操列爲對手呢?

聽說曹操軍最近在興漢軍手上吃了虧,謀士司馬朗在“黃縣糧案”中死於非命,屍骨無存。

如今的曹操,又對穎川郡動起了心思,不可不防。

南面是劉備,兵倒是無所謂的。

然而劉備手下的關羽和張飛,那可是萬人敵,也不好對付。

東面是陶謙,也是十萬大軍,那可是名震天下的丹陽精兵。

東南方向是劉繇,也是十萬大軍,大將張英。

坐鎮揚州多年,統帥才幹衆所周知。

還有荊州的劉表,長沙的孫策,都有道路直通豫州。

袁術軍四周,強敵環伺。

跟劉備軍死磕,會得不償失。

然而置之不理,又會助漲劉備軍的囂張氣焰。

楊弘見李豐侃侃而談,大出風頭,就有些羨慕嫉妒恨。

楊弘問:“李豐,分析了半天,袁術軍的大略呢?”

李豐說:“楊長史,稍安勿躁!”

李豐建議:

大將紀靈,帶領三萬大軍,南下進攻劉備軍關羽部。

主力大軍撤回汝南郡。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派人通知任縣侯袁紹。

等到袁術軍撤離伊闕關之後,讓袁紹軍接手關城。

袁術採納了李豐的計策。

先是紀靈南下攻打關羽,再是大軍東撤,取道迴歸汝南郡。

……

再說袁紹,接到了袁術的書信之後,就找來文臣武將開會。

田豐建議:

顏良帶一萬人,進駐伊闕關。

文丑帶一萬人,進駐軒轅關。

鞠義帶先登死士,進駐虎牢關。

高幹帶三萬大軍,進入幷州太原,長公子袁譚,一同北上。

張南帶領兩萬大軍,進駐孟津關。

蔣義渠帶領一萬大軍,進駐潼關。

袁紹坐鎮洛陽城中,大軍駐紮在偃師,負責支應四方。

袁紹聽完之後,心中大喜,於是就分兵進駐,重新掌控洛陽城的八大關隘。

諸侯袁紹,在沉寂了幾年之後,在袁術的勾動下,終於露出了獠牙。

亂世出英雄,誰的膽子大,誰就是草頭王。

袁家雙子這一動,可就嚇壞了天下諸侯了。

二袁合流,除了興漢侯劉正,別人都得瑟瑟發抖。

第一個被嚇壞的人,就是劉備了。

好不容易纔擁有了一份家業。

面對袁家雙子,劉備底氣不足呀。

劉備問簡雍:“軍師,你說袁紹會不會南下攻打咱們呢?”

簡雍謀略的短板,這個時候就表露出來了。

分析大略,確實不是簡雍的長處。

他就是看不穿呀!

袁術以伊闕關相贈,袁紹怎麼着也得投桃報李吧?

正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一聲冷笑。

簡雍面紅耳赤,這分析大略,他卻是一團糟呀。

劉備剛想喝斥,卻聽那人高聲唱道: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心有所感,忙出門相迎。

兩人互通姓名,才得知眼前的大才竟然是穎川長社人,徐庶字元直。

當年興漢侯劉正兵進南陽,徐庶身受黃巾軍小將韓忠的恩惠,於是就決定螳臂當車。

先是舞陰獻計,令黃忠父子功敗垂成。

韓忠全身而退之後,又在博望坡設伏。

試圖火燒興漢軍,助紂爲虐幫助黃巾軍,想要對抗興漢侯劉正。

不料徐庶的伏兵,被神謀郭嘉識破,反過來一把火,燒掉了韓忠的黃巾軍主力。

徐庶第一次耍小聰明,居然碰了一個頭破血流。

當時的韓忠不以爲然,依舊信任徐庶。

只是徐庶用謀失敗,無顏再替韓忠出謀劃策。

徐庶心想——書到用時方恨少。

任俠救不了漢室天下,只有謀略纔是真正的萬人敵。

爲了武裝自己,只得拜辭了韓忠。

韓忠十分欽佩徐庶,不僅沒有阻撓,還厚贈了盤纏。

從此之後,徐庶踏上了求學之路。

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890章 任務至上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75章 小將陳到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1664章 戰神呂布第1432章 任務完成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2122章 月老兇殘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290章 西風烈焰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93章 計鬥符兵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367章 飛馬奪寨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1573章 當選班長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1997章 雲府聯盟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840章 仗勢欺魏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958章 死於安樂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903章 人盡其才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2018章 婚姻大事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660章 吳蜀大戰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910章 寒門窘境第1555章 伐國有道
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890章 任務至上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75章 小將陳到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1664章 戰神呂布第1432章 任務完成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2122章 月老兇殘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290章 西風烈焰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93章 計鬥符兵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367章 飛馬奪寨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1573章 當選班長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1997章 雲府聯盟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840章 仗勢欺魏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958章 死於安樂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903章 人盡其才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2018章 婚姻大事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660章 吳蜀大戰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910章 寒門窘境第1555章 伐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