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興漢提案

劉正站在行宮的最高處,望着遙遙相對的韓信樓。

據說是按照左校的建議迅速的規劃出來之後,在當年兵神韓信主帳的位置上修建起來的。樓中不僅供奉了韓信的石像,還收集整理了他一生中所有的傳奇經歷,以便於後人參觀學習。

劉正不由自主的感慨萬分,一代兵神,爲國而生,爲國而死。抱犢寨上韓信樓,將楚漢爭霸中的漢軍,送上了榮耀的巔峰,卻又讓那些追隨兵神的人含恨而終。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了韓信那樣的位置上,不能更進一步,就只能死於非命了,他擋住了身後武將們的晉升道路,還引起了文臣們的羨慕嫉妒恨。

武將的位置一直都很尷尬的,亂世英雄,到了太平盛世,就只剩下囂張跋扈了。

功高蓋主的悲劇,迫使武將們要麼坐以待斃,要麼取而代之,不成功就得死。

站在抱犢寨行宮的高樓上,劉正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武將與君主,真的就沒有辦法和平共處嗎?

興漢軍將星薈萃,當華夏一統之後,將帥們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沒有仗打的武將,就像是沒有地方可以治理的執政官,都是一副空架子而已。

儘管劉正在有意識的放慢統一華夏的步伐,可是和平的主流,依舊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如何安置興漢軍中的將帥們,是時候提上議事日程了。

陷入反省狀態的劉正,忍不住的冒出了一個念頭——或許賈詡等人的安排是對的,限制興漢軍擴張的速度,從削弱提案權開始。

Www⊕t tkan⊕CO 只不過劉正暫時還沒有打壓武將集團的想法,華夏尚未一統,武將仍需努力。

即便是將來完成了華夏一統,劉正也不打算壓制興漢軍的發展,而是安得猛士兮攻四方。

五湖四海皆華夏,興漢旗幟永不落。這是劉正的夢想,也是興漢軍永不止步的契機。

龐統說:“王爺,他們都到會議室裡了。”

龐統口中的人們,就是劉正設計好的七人提案團。

wωω_ttκΛ n_c○

青州沮授,所提交的議案就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寧願興漢軍休兵息戰,也要讓孩子有學可上。

徐州楊修,所提交的議案——彭城熟,天下足。興修水利刻不容緩,治理徐州水患,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唯一辦法。

興漢國預算有限,十幾年來,興漢軍的開支佔了五成以上的預算,以前有戰場繳獲進行補充,倒也不至於影響地方建設。

可是隨着興漢軍佔領徐州,兗州,冀州和一部分司隸以來,需要建設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高昂的軍費開支,就是巨大的財政壓力。

隨着攻佔黑山的戰役不斷的打響,如何建設就成了當務之急。

興漢軍的繳獲越來越少了,根本就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軍費開支。

新佔領的黑山地段,成了吞金巨獸,興漢國已經把原本屬於徐州治水的預算,轉撥給黑山的基礎設施建設了。

隨着興漢軍的繳獲收入日趨穩定,拆東牆補西牆就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了。

賈詡也拿出了治理黃河的方案,這可是神補刀。黃河是什麼,華夏百姓的母親河,歷代都有治理黃河的壯舉,可是黃河太長了,隨便一動工,劉正就得賣褲子了。

這還只是文臣集團的三個提案,其實只涉及到了兩個問題——教育和治水。

至於武將方面,黃忠提出了兵農合一的民兵思想,全民皆兵的構想讓老人殫精竭慮了。

劉正可不糊塗,爲了興漢國的長治久安,這個提案是無法拒絕的。

呂布的提案倒是簡單,就是單純的想要增加抗寒技術研究方面的預算。

姜維和呂玲綺已經到了狼居胥山,防寒抗凍的研究必須要加快速度了。

陳到也拿出了提案,就是建設黑山,鞏固根基,讓冀州發揮中原腹地的作用。

趙雲是最後一個拿出提案的,代表着司隸方面鼓搗出了——河洛大橋可行性方案調查報告。

這件事情由郭嘉牽頭,張寧擔綱,黃舞蝶主持,甘若男親自在河內懷縣到東郡的白馬城一帶的黃河上,考察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寫出了這份報告。

爲了預算,大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劉正不敢想了,難怪明君不好當,這七份提案,否定哪個都不行。

可是真的敢一齊上馬,那是要把興漢國折騰成窮光蛋的節奏,劉正一想到這些,渾身上下就不寒而慄。

人窮志短,要是興漢國陷入了財政危機,興漢軍的銳氣還能繼續保持嗎?

劉正問:“士元,你說我的心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呀?”

龐統沒有回答,七份提案,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管出言否定哪一個,開口說話的人,都會成爲歷史的罪人。

劉正回到會議室的時候,七個擁有提案權的文武代表一齊向他見禮。

然後就等着劉正宣佈最後的結果——第一個三年計劃。

龐統代表着劉正宣佈了最終的決定草案。

關於徐州的水利工程,興漢國梅園政事堂採取出售十年通航權的辦法,讓糜氏集團負責疏通泗水,爲此劉正還專門抽時間,畫出了京杭大運河的草圖,交給糜氏集團的負責人去操作。

至於沮授提出的義務教育,劉正也有了對策,就是讓忠勇集團和劉左集團共同出資,建立一支教育基金,再號召獻金侯損款,同時每年獻金侯收入的一成,用於投資教育。

至於黃忠的民兵提案,劉正也提出瞭解決辦法——協助糜氏集團修築大運河,兵源問題由沿途的郡縣解決,資金問題讓糜氏集團報銷。

民兵也是產業工人,既達到了練兵的目的,也解決了吃飯問題。

呂布提出的防寒抗凍,由幷州鐵騎牽頭,軻比能等人的羊紡集團共同出資,南山大學和西山大學負責提供技術人才,基地就設立在彈汗山城,由呂玲綺負責監督。

建設家鄉,義不容辭。關於黑山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人來源就是歸降的黑山軍,目前已經有十萬人了,至於資金來源,由女兒國負責。讓商人蔘與地方建設,這是劉正的一大壯舉。總好過讓鬥富的人用興漢幣煮粥吧!

至於河洛大橋,劉正決定由興漢軍總部進行投資,這可是溝通黃河兩岸的偉大壯舉,也是興漢國的立世根基。

至於河洛大橋的選址,劉正腦袋一抽,一巴掌拍在了中牟縣北面的官渡位置上。

就剩下治理黃河的難題了,劉正決定分三步走:

一是以官渡爲中心,讓百姓家家戶戶沿河種樹,種一棵獎勵興漢幣十元,活一棵獎勵興漢幣一百元。

按照劉正的想法,興漢國擁有三千萬人口,黃河兩岸的人口占了三成。

每人每年都種樹,很快就會扼制住土地沙漠化。

二是統一規劃,同時建設,內河艦隊參與監督,努力的實現千里長堤的偉大構想。

從東萊開始,沿着黃河水道往上修,一步一個腳印,修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長堤,至於是用澆鑄的辦法,還是勾砌的辦法呢?

劉正仔細的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用澆鑄的辦法,千里長堤連成一體,能夠承受的壓力就大得多了。

好在水泥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可以燒製特殊用途的水泥了。

同時焦煤的推廣使用,冶鐵技術登上了新的臺階,讓鋼筋混凝土長堤的構想變成了現實。

三是讓內河艦隊抽調人力物力財力,組織黃河挖沙。上下五千年的母親河,黃河淤沙可是上好的建築材料。

推廣萬噸沙船,黑山建設需要太量的沙子,讓海軍內河艦隊主持挖沙,實行集裝箱式的運輸。

集裝箱式運沙,不僅可以避免裝卸的麻煩,還可以降低雨後沙流的風險。

至於重量標準,以興漢國目前的運載能力,劉正統一規定了十噸標準化集裝箱。

駟馬拉載,行走在寬闊的冀州大道上。

同時採取就近運沙的原則,由內河艦隊組織挖沙集團,海軍總部負責每噸沙補助興漢幣十元,這樣一來,治理黃河的關鍵問題就解決了。

劉正甚至在想,是不是讓鐵軌馬車提前問世,爲了治理黃河和興漢軍的發展兩不誤,什麼樣的辦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984章 紅纓戰魂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710章 衛單使申第1034章 劉表出山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548章 月煉傳說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543章 曹操二笑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203章 勝利原則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881章 分家利弊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378章 情是何物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344章 韓馥糾結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249章 俘虜事件第428章 大戰英沙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73章 斷水奇謀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4章 得將子龍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982章 半坡之戰第1679章 突圍戰役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84章 攻略長沙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804章 談判交鋒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2132章 羽林飛騎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57章 白馬雄風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1732章 東條長林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947章 亂拳出擊第625章 守護之魂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914章 打破封印第1899章 五學並舉第1065章 兔尊阿玉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1286章 刺破蒼穹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29章 神農黃忠第2123章 靖武出征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2033章 輿論先行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79章 辛家秘議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751章 抑制世家第1951章 陳府名將第243章 帥才徐榮第1781章 北坊都尉
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984章 紅纓戰魂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710章 衛單使申第1034章 劉表出山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548章 月煉傳說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543章 曹操二笑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203章 勝利原則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881章 分家利弊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378章 情是何物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344章 韓馥糾結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249章 俘虜事件第428章 大戰英沙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73章 斷水奇謀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4章 得將子龍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982章 半坡之戰第1679章 突圍戰役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84章 攻略長沙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804章 談判交鋒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2132章 羽林飛騎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57章 白馬雄風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1732章 東條長林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947章 亂拳出擊第625章 守護之魂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914章 打破封印第1899章 五學並舉第1065章 兔尊阿玉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1286章 刺破蒼穹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29章 神農黃忠第2123章 靖武出征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2033章 輿論先行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79章 辛家秘議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751章 抑制世家第1951章 陳府名將第243章 帥才徐榮第1781章 北坊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