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奪青釭劍

陶謙見曹操作賊心虛,一言不合就要拔劍傷人。

陶謙自忖不是曹操的對手,只得閉上了眼睛,坦然受死。

曹操騎虎難下,只得硬着頭皮砍下去。

就在青釭劍即將劈開陶謙的頭顱的時候,曹操看見一團紅光閃過。

緊接着一股巨大的力量從青釭劍傳入曹操的手臂上。

曹操的身體像是觸電了一般,直接被震得手臂發麻,再也握不住手中的長劍。

青釭劍騰空而起,紅龍馬一聲長嘶,人立而起。

劉正伸出左臂,虛空一撈,恰好抓住了青釭劍的劍柄。

劉正勒馬,大聲說:“三師兄,青釭劍是王者之劍,應該有王者風範。”

如今你卻用來殺害同門大師兄,着實是不義之舉,我先替你收着了。

還請賜下劍鞘。

這有劍無鞘,傳出去也不好聽呀?

曹操軍中,衆將皆驚。

夏侯惇最先反應過來,策馬衝出軍陣,打算救主。

魏延拍馬橫刀,截住廝殺。

夏侯淵見夏侯惇救主受阻,忙上前支援,太史慈舞動短戟,架住了夏侯淵,兩人開始了拼鬥。

于禁再也忍不住了,既然主公有難,那就殺吧!

陳到橫馬提槍。

許褚暴吼一聲,提刀衝鋒。

周泰策馬,一個漂移擋住了道路。

樂進瘋狂突擊,勢如猛虎下山。

趙雲白馬銀槍,百鳥朝鳳擋住了狂風暴雨。

劉正身後,廖化拿着兩個木盒。

龔都手持短弩,護持左右。

戲志纔剛要揮軍進攻,卻發現了一道不懷好意的目光。

他忙擡頭一看,見是郭嘉笑臉相迎。

戲志才苦笑着嘆了一口氣,打消了全軍出擊的念頭。

曹操無奈,心中似有無限的委屈。

曹操喝問:“七郎,你也來阻止我報殺父之仇的嗎?”

劉正說:“三師兄,你誤會了!”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

曹嵩叔父遇難,作爲晚輩,豈有不悲痛的道理呢?

然而悲慟失智就罪加百姓,又豈是英雄本色呢?

曹操怒了,大吼說:“七郎強詞奪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難道許徐州之人殺害我父,就不許我興兵報仇了嗎?”

劉正說:“元儉,把東西給我吧!”

廖化忙把手中的木盒子給了劉正。

劉正接過之後,順手遞給了曹操。

曹操問:“七郎,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呢?”

劉正幽幽的說:“三師兄,你打開看看吧!”

曹操打開第一個木盒,情不自禁的叫出了聲——“應邵狗賊!”

木盒之中,應邵雙目圓睜,似乎有些不解,又有些不甘心。

曹操心中感動,忙打開第二個盒子,見是張超的人頭。

張超似乎熟睡了一般,並沒有應邵那樣的態度。

曹操似乎想起了當初並肩戰鬥的情誼。

原來利益可以把至交變成死仇,到底是人變了,還是形勢變了呢?

曹操蓋上了木盒,解下了青釭劍的劍鞘,丟給了劉正。

劉正說:“大師兄,你先回去吧!”

陶謙見危機解除,忙對着劉正和曹操拱手施禮,隨後策馬返回沛縣城中。

早有曹豹帶領丹陽精兵,把他迎了進去。

曹操問:“七郎,咱們還打嗎?”

劉正回答說:“一切都依三師兄的意思。”

三師兄要是還不解氣,那就打他個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三師兄要是誠心誠意祭奠曹嵩叔父,你我各自收兵回營。

等你冷靜下來之後,咱們師兄弟三個,再說道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雙方各自迴歸本陣,隨後鳴金收兵。

劉正回到營中之後,召集衆文武開會。

龐統說:“侯爺,徐州的危機暫時的解除了。”

然而興漢軍的危機,纔剛剛開始呢?

楊修說:“士元,你別再危言聳聽了。”

龐統直接指出,陶謙要想保全徐州,就得從興漢軍手中奪下東海郡和琅邪郡。

曹操要想安居樂業,也得從興漢軍手中搶奪濟陰郡和泰山郡。

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他們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

龐統的話讓楊修啞口無言。

然而讀書人心中堅持的道義,又讓楊修不敢相信龐統的話。

劉正問:“奉孝,你怎麼看呢?”

郭嘉回答說:“侯爺,防人之心不可無!”

要是定陶城有什麼閃失,興漢軍的防禦就不堪一擊了。

劉正說:“定陶城有文和,倒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然而咱們孤軍進入徐州,福禍難料呀?”

楊修問:“侯爺,難道陶大人真的會與魏武侯聯盟嗎?”

龐統說:“德祖,利益動人心呀。”

你認爲陶謙會放棄兩郡之地嗎?

東海郡的誘惑,琅邪郡又是徐州的北方屏障,陶謙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

劉正說:“大家都不用吵了。咱們分頭準備,好應對當前的危機。”

劉正命令:

太史慈單騎趕回定陶城,協助賈詡守城。

魏延連夜回泰山郡,隨時準備南下徐州。

楊修隨魏延一起,負責出謀劃策。

周泰快馬加鞭,到東海郡佈防。

等到四人離開之後,劉正命人繼續打出四人旗號,虛張聲勢。

劉正繼續召集趙雲,馬超,陳到,廖化,龔都,龐統和郭嘉開會。

劉正問:“士元,兩位師兄要想算計興漢軍,會在哪裡動手呢?”

兩人不約而同的說:“沛縣城中,縣衙!”

劉正點了點頭,也覺得只有將兵分離,曹操軍纔會有可能算計興漢軍主將。

趙雲問:“侯爺,既然徐州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咱們又何必節外生枝呢?”

郭嘉說:“子龍,興漢軍奪了東海郡,在道義上有些佔不住腳的。”

要是陶謙坑害興漢侯劉正的消息傳遍天下,以後咱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攻略徐州了。

這次的冒險很有必要,大家不要相信什麼盟友和友軍。

在霸業面前,所謂的情誼都是不堪一擊的。

侯爺進城之後,興漢軍就會羣龍無首。

幾位將軍的責任就特別的重大了。

必須要好好的合計一番,分頭行事。

劉正命令:

廖化和龔都,帶領着特戰營想方設法潛入沛縣城中。

特別是要將紅龍馬和梨花槍秘密的運進沛縣城中,安置在縣衙附近,以備不時之需。

立即啓動徐州情報站,配合特戰營。

同時傳令兗州情報站,激活暗棋,時刻掌握曹操軍的動向。

趙雲負責接應,馬超負責斷後。

郭嘉和陳到,負責中軍大帳和隨軍參謀部的轉移工作。

這是在刀尖上跳舞,一定要萬分小心。

本次深入虎穴的任務,就由我和龐統執行。

畢竟臨敵應變,需要藉助他的智謀。

馬超問:“侯爺,陶州牧真的會恩將仇報嗎?”

那他爲什麼要派陶商到定陶城呢?

郭嘉回答說:“孟起,陶州牧一直爲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

這才一直不肯把家業傳給陶商,更不許陶商出仕。

陶州牧不喜歡陶商,對於兒媳婦呂榮,那份情感也特別的複雜。

陶州牧是君子,可是純粹的君子,能在徐州這樣的四戰之地,站穩腳跟嗎?

要是陶商橫死,陶州牧照顧兒媳婦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別人都是望子成龍,如今到了徐州陶家,就成了望子去死了。

難道是陶州牧可以看穿一切嗎?

再說後代沒有功業傍身,又有一個名震天下的爹。

這懷璧其罪的道理,陶州牧真的會不懂嗎?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

陶州牧可以官至徐州牧,他的兒子就算再差勁,在耳濡目染之下,做一郡的太守也是綽綽有餘的吧?

唯一的解釋是陶州牧痛恨陶商,不許兒子步入仕途。

爲了掩蓋真實的意圖,索性連小兒子一起雪藏了。

陶商大家見過了,雖然書生意氣,但是他孤身請援。

這份能力和果決,就應該明白陶謙壓制兒子的決心了吧?

馬超終於明白了,一個人能否出人頭地,自身的聰明才智很重要,擁有一個好父親,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陶商有才,卻被親爹給壓制成了廢物點心,真叫人不勝吁噓呀。

劉正見馬超想通了,於是就取出青釭劍。

劉正說:“子龍,你的責任重大。”

戰端一旦開啓,誰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爲了以防萬一,這青釭劍就由你隨身佩戴,助你成功。

趙雲說:“侯爺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對於趙雲,劉正當然放心。

……

沛縣城中,縣衙。

陳登問:“主公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嗎?”

陶謙說:“七郎爲救我而來,我卻算計於他。”

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我與七郎十餘年的交情,就化爲烏有了。

再說陶商去了青州大學,我要是失了道義,他又該如何自處呢?

陳登說:“主公,避開天下霸業不談。”

只說東海郡和琅邪郡兩郡之地,就值得主公拋棄一切顧慮。

再說咱們只是大開方便之門,具體的戰鬥,那是曹操軍的事情。

曹豹說:“主公,魏武侯人少,奪了徐州也守不住。”

興漢軍就不一樣了,南線的十幾萬大軍,奪下一郡就可消化一郡。

徐州之地是徐州牧的。

興漢軍巧取豪奪,本來就失了道義。

咱們只是被動的反擊而已。

雖然這個反擊的時間有點兒令人難以啓齒,但是爲了徐州的完整,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徐州是徐州人的徐州,興漢軍想斷咱們的根,咱們就和他們拼到底。

曹豹的話代表着徐州豪強的心聲。

興漢軍的土地政策——士不據地。

這讓徐州豪強深惡痛絕,特別是耕讀傳家變成了書香門第,更是讓徐州的豪強們討厭至極。

以前的讀書人,不爲五斗米而折腰。

那是因爲家有良田,衣食無憂,所以才底氣十足。

現在的讀書人,在“士不據地”的政策之下,沒有了衣食無憂的來源。

就只能拿知識換財富,一身的銅臭味兒。

讀書人的架子,都被拋棄得一乾二淨了。

讀書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曲星,而是變成了三教九流中的一員。

讀書的目的也不再是爲了做人上之人,而是一種正常的謀生手段而已。

這樣的轉變,徐州豪強可受不了。

徐州自古以來就和荊州以及青州一樣,是人文盛地。

如今的興漢侯劉正,居然在拆除徐州豪強耕讀傳家的根基。

徐州豪強能答應嗎?

答案是否定的。

陶謙作爲名正言順的徐州牧,面對豪強的共同選擇,也不敢逆了大勢。

陶謙終於想明白了——謀算興漢軍,他的徐州牧之位還能保留下來。

要是忤逆了徐州豪強,陶家就得家破人亡了。

當同門義氣遇上骨肉親情,迫於無奈的陶謙終於明白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是要保全同門,還是要保全陶家,陶謙只得做出了選擇。

哪怕是興漢軍的救命之恩,與整個陶家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陶謙心想——大不了七郎死後,自己到黃泉路上陪伴着他便是了。

打定了主意一命換一命的陶謙,意興闌珊的對陳登說:“元龍,你去辦吧!”

可惜七郎了,爲了同門義氣,終究要在徐州折戟沉沙呀。

至於興漢軍治下一千二百萬百姓的前途與命運,陶謙根本就沒有想過,也不屑去想,更不敢去想。

陳登說:“主公放心。”

陳登心想——主公,一切都由不得您了。

這個黑鍋,您是背定了的。

爲了徐州豪強的命運,您和陶家就應該去承受興漢軍上下的怒火。

陳登一邊走一邊想,出去佈置了任務了。

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34章 梅園結義第1485章 加拉協定第1686章 平等分家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1358章 玉清敗績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631章 成吉易主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2049章 賀壽失軍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684章 造化新村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420章 嚴肅處理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1171章 百裡挑一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065章 兔尊阿玉第2155章 四將出徵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088章 龍膽勳章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283章 申巴破產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2章 贈槍馬超第343章 圍洛救宛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129章 鎮惡之戰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2022章 楊夏之死第1986章 給予希望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1061章 陣法中樞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352章 張勁敗北第11章 首戰街亭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852章 軍隊轉型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1978章 清河趣事第1025章 十殿閻羅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2143章 赤霄出世第368章 戰陳金亭
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34章 梅園結義第1485章 加拉協定第1686章 平等分家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1358章 玉清敗績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631章 成吉易主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2049章 賀壽失軍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684章 造化新村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420章 嚴肅處理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1171章 百裡挑一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065章 兔尊阿玉第2155章 四將出徵第1354章 二九成就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088章 龍膽勳章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283章 申巴破產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2章 贈槍馬超第343章 圍洛救宛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129章 鎮惡之戰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2022章 楊夏之死第1986章 給予希望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1061章 陣法中樞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352章 張勁敗北第11章 首戰街亭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852章 軍隊轉型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1978章 清河趣事第1025章 十殿閻羅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2143章 赤霄出世第368章 戰陳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