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太原王林

搞定了興漢人民銀行的相關政策之後,劉正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洛陽城。

郭嘉又帶來了新的情報,相國董卓,居然開始了,向西都長安城,轉移三公九卿。

呂布帶着五萬幷州鐵騎,分成九個部分,沿途密切的保護。

……

洛陽城,司徒府。

王允坐在廳中,靜待呂布上門。

他的身後,站着一男一女。

女的清純可人,正是求偶曹操而不得的含香。

男的身高八尺八寸,劍眉虎目,身上征塵,似乎沒有褪盡。

他叫王林,是太原王家的嫡系子弟,現齡十七歲。

曾隨名師山中學藝十年,近日纔出山,就被送到了司徒府,聆聽王允的教誨。

王允正愁搬家有風險,得了王林,更是喜出望外。

王允沒有兒子,更是把王林當成了親生兒子看待。

王林見含香乖巧,把她當成了親妹妹對待,兄妹之間的感情,日漸增加。

王林手拿一把翔龍槍,重四十八斤,頗有幾分勇力。

呂布帶着張遼,登門拜訪。

王林一看見呂布,雙眼就迸射出了濃濃的戰意。

呂布沒有見過王林,於是就問王允:“岳父大人,這位是什麼人呀?”

王允笑着介紹說:“奉先,這位是王林,我的侄子。他也是幷州人,算起來也算是同鄉了。林兒,快來拜見你奉先姐夫。”

王林無奈,只得依禮拜見,只是臉上的神色,似乎很不服氣。

呂布問:“你不服氣嗎?”

王林說:“我只佩服比我強的人。”

呂布不再多說,只是讓張遼派人,協助王允裝運傢俬。

隨後,呂布走出了大廳,拿着方天畫戟,到院子裡站定。

王林提着翔龍槍,到呂布的對面站好。

呂布見王林年輕帥氣,不由自主的散發出了超神的氣勢。

王林在突如其來的威勢壓迫之下,像是一隻受驚的小鳥,面對着撲食的惡鷹。

王林的內心深處,突然涌出了一種無力感。

他居然想要落荒而逃。

面對絕對強悍的武將,王林已經失去了動手的勇氣。

王林猛咬舌尖,把那種頹廢的思想趕走。

翔龍槍向前探出,直刺呂布的肩膀。

呂布沒有動,方天畫戟動了。

僅僅是磕了一下翔龍槍,巨大的力量,就推着王林倒退了十幾步。

王林怒吼一聲:“殺!”

翔龍槍再次舞動,一個美麗的槍花罩向了呂布。

呂布擡起方天畫戟,向前輕輕的一刺。

王林編織的花朵就碎了。

王林看着崩裂的虎口,咬了咬牙,繼續進攻。

呂布皺了皺眉頭,使出了八成力道。

王林被方天畫戟的勁風一激,居然暈倒在了地上。

呂布讓人擡走方天畫戟,對一旁觀戰的王允說:“岳父大人好福氣,王林是個不錯的好苗子,就是欠練。”

王允問:“奉先看得上林兒嗎?”

呂布回答說:“岳父大人要是肯割愛,就讓他到幷州鐵騎中,歷練一段時間吧!”

王允覺得一個家族要發展壯大,知兵是第一要務。

呂布作爲天大聞名的武將,教一個王林,還是綽綽有餘的。

王允同意了呂布的提議,把王林交給了幷州鐵騎。

呂布喚過忙得滿頭大汗的張遼,把昏迷的王林丟給了他。

從此,王林就成了幷州鐵騎的一員。

三公九卿的搬家大軍,浩浩蕩十餘萬人,整個行軍隊伍,似乎找不到盡頭。

兒子家都有數千家兵,車輛馬匹無數。

就連司徒王允,也有五千家兵,財貨兩百餘車。

呂布讓張遼,專心保護司徒府衆人的安全。

歷時十餘日,洛陽城中的有錢人,終於搬遷完畢了。

建安三年六月,董卓挾持獻帝,拜別洛陽宗廟,啓程前往西都長安。

李儒和呂布跟隨左右。

董卓看着,氣勢恢宏的洛陽皇宮。

心中卻是有千百種不甘心。

董卓問:“文優,你說我要是一把火燒掉洛陽城,諸侯聯軍會怎麼樣呢?”

李儒聞言,大驚失色說:“相國,萬萬不可,興漢侯劉正,肯定會暴走的。”

萬一興漢軍上下遷怒於董白,那可就大事不妙了,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以免壞了與興漢軍的交情。

呂布也說:“義父,放火燒成,百萬百姓流離失所,董卓軍是要遺臭萬年的呀!”

董卓訕笑着說:“文優、奉先,你們兩個多慮了。”

咱們還是走吧!

這一走,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回來呢?

董卓帶着獻帝走了。

留下了失去精華的洛陽城。

由於西涼鐵騎撤退的時候,聲勢浩大。

諸侯聯軍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

洛陽城南,孫策軍大營之中。

孫策看着,整裝待發的孫策軍戰士,躊躇滿志的問周瑜:“公瑾,進了洛陽城之後,咱們就不用挨餓受凍了吧?”

周瑜笑着說:“伯符,咱們南門進城,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佔領皇宮。”

皇宮在手,就可以向其他諸侯換取糧草了。

孫策似懂非懂,只能先進洛陽城,又命令大軍在皇宮中找了一處宮殿,作爲孫策軍的駐地。

周瑜欲言又止,然而看着興高采烈的孫策軍上下,就什麼都不想說了。

夜宿皇宮,可是每一個熱血男兒的夢想呀。

周瑜也想知道——在皇宮中睡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孫策軍的駐地,居然是建章殿。

深夜,孫策靠在建章殿的柱子上。

皓月當空,引人遐思!

突然,一道五彩霞光從院中的枯井裡冒出。

孫策大聲呼喊:“公瑾,快看那是什麼東西呀?”

周瑜聞言,忙走到了孫策的身邊。

爲了探明究竟,孫策讓親衛打撈。

居然是一個黃布包裹,裡面是一塊奇怪的玉印。

正是何太后命人趕製的傳國玉璽,居然惟妙惟肖,與真品一般無二。

周瑜見玉印與傳說中的傳國玉璽,竟然是完全的吻合,心中的那份狂喜,就甭提了。

這可是天命所歸呀!

周瑜說:“伯符,這可是天意呀!”

孫策不解,忙問:“公瑾,一塊普通的玉印而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嗎?”

這傳國玉璽雖然是何太后製作的贗品,但是卻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傳國玉璽飽受漢室氣運的滋養,這纔有了幾分靈性。

周瑜拿在手中,自然可以感覺到傳國玉璽的神奇之處。

周瑜這一誤會,就興致勃勃的向孫策,解釋起傳國玉璽的來歷。

製作傳國玉璽的這塊玉石,原本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名叫卞和的農民,在家鄉發現的。

卞和在荊山腳下,看見了一隻鳳凰,落在了一塊大石頭之上。

因爲有古老的傳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所以卞和就把那塊大石頭,當成至寶進獻給了楚文王。

歷經磨難,卞和終於獻寶成功。

然而卞和卻是奄奄一息了,得到認可之後,含笑九泉。

楚文王命工匠,當衆切開一人石頭,裡面果然有一塊美玉,是天底下唯一的稀世珍寶。

爲了感念卞和獻寶的摯誠,於是就起了個名字,叫做“和氏璧”。

後來秦國囚禁楚懷王,楚懷王逃出生天之後,卻有國不得歸,最後客死趙國。

這塊“和氏璧”,也就流落到了趙國。

秦王得知此事之後,詐稱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至寶。

隨後就發生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秦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

秦始皇命令:

將“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

丞相李斯,親自在上面,篆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後來天下反秦,高祖劉邦,率先進入了關中。

秦王子嬰率領臣民投降,並將傳國玉璽獻給漢高祖劉邦。

前漢末年,王莽篡權,孝元皇太后憤怒之中,用這塊傳國玉璽,擊打王尋、蘇獻。

傳國玉璽墜地,崩裂了其中一角。

爲了方便使用,就用黃金包鑲起來,補平了缺口。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宜陽得到此寶,奉爲正統的象徵。

傳國玉璽,伴隨着漢帝大位,一直傳承到了獻帝。

據說十常侍作亂期間,有人劫持少帝,到了北邙山一帶。

後來少帝等人,回到了皇宮之中。

惟獨不見了傳國玉璽。

現上天讓傳國玉璽,在主公面前重新出世。

這就意味着,主公是天命所歸。

必定會有榮登九五至尊的福份。

此地不宜久留,孫策軍應該速回長沙,另圖大事。

孫策得了一塊假傳國玉璽,居然在周瑜的巧言令色之下,野心膨脹了。

韓當將軍費全部拿出,到洛陽城南市,換取了一個月的糧草。

孫策軍趕在其餘諸侯進城之前,悄悄的出了南門,取道軒轅關,回了長沙。

……

洛陽城中,興漢侯府舊址。

昔日的莊院,如今變成了雜草叢生的瓦礫場。

在一個醒目的位置,有一座孤墳。

墳頭上長滿了青草,似乎很久沒有人打理了。

劉正問:“孟起,都準備好了嗎?”

馬超回答說:“侯爺,一切都準備好了。”

劉正坐到了墳堆前,擺開了兩隻水碗。

劉正說:“老劉,我來了!”

不要罵我小氣,軍中不能飲酒,只能請你喝水了。

一座破院子而已,你怎麼就想不開了呢?

你就這樣走了,我要是再把莊院蓋起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用說了,先乾爲敬。

郭嘉問:“侯爺,可以開始了嗎?”

劉正想了想,於是就說:“奉孝,唸吧!”

郭嘉拿出準備好的祭文,開始了抑揚頓挫的讀了起來。

劉正親自主祭,嚴格按照規程進行。

趙雲等人都上前一步走,上香,敬水!

禮畢,退場!

儀式非常的簡單,卻又莊嚴肅穆。

劉正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他是真的傷心了。

也許在逝者看來,與莊院同生共死,纔是應有之義。

然而在劉正看來,活着纔是硬道理。

郭嘉問:“侯爺,要再找人把莊院蓋起來嗎?”

劉正說:“蓋吧!”

找幾個人,打理這座墓,也把討董犧牲的興漢軍戰士,都埋在這些吧!

從此之後,洛陽城再也沒有興漢侯府,只有英雄冢。

郭嘉領命,讓人開始佈置。

劉正望着廢棄的莊院,心中的痛苦,卻是永遠無法言說的。

堂堂興漢侯府,尚且如此。

那些普通百姓之家,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

站在曾經的迎客亭廢墟上,劉正不由自主的念起了一首古詞: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興漢侯府毀了,苦的是躺在墳墓裡的人。

郭嘉站在劉正的身邊,一字一句的說:“侯爺,會好起來的!”

劉正頓時就雄心萬丈,大聲說:“劉正,不辱使命!”

正在這個時候,賈詡走了過來,手上拿着一封請柬。

賈詡說:“侯爺,魏武侯曹操,請你到魏武侯府赴宴!”

劉正看了一眼請柬,點了點頭。

不知道魏武侯曹操,會在宴會上說些什麼呢?

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735章 惡客臨門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763章 曹真重傷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1886章 朝堂發難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667章 封鎖廣陵第1741章 姐妹情深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839章 談判籌碼第1274章 有口難言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859章 張角化魔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1064章 三窟神殿第441章 演習總結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994章 神座姐妹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638章 冰湖盛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713章 劉琦奔蜀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85章 董卓搶錢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2038章 雄關鐵血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2192章 清平夜話第2220章 正冊金印第124章 陳到大婚第567章 五行殺手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2043章 五路齊出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752章 張任伏誅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8章 慈父黃忠第1669章 五虎建功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520章 尊師重道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262章 郭穎之心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881章 分家利弊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386章 漢唐之爭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287章 玫瑰花開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1292章 千手觀音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884章 兄弟之爭第493章 俘虜文蕊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2219章 吾心蓬萊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276章 劉平來投
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735章 惡客臨門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763章 曹真重傷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1886章 朝堂發難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667章 封鎖廣陵第1741章 姐妹情深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839章 談判籌碼第1274章 有口難言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859章 張角化魔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1064章 三窟神殿第441章 演習總結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994章 神座姐妹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638章 冰湖盛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713章 劉琦奔蜀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85章 董卓搶錢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2038章 雄關鐵血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2192章 清平夜話第2220章 正冊金印第124章 陳到大婚第567章 五行殺手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2043章 五路齊出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752章 張任伏誅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8章 慈父黃忠第1669章 五虎建功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520章 尊師重道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262章 郭穎之心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881章 分家利弊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386章 漢唐之爭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287章 玫瑰花開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1292章 千手觀音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884章 兄弟之爭第493章 俘虜文蕊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2219章 吾心蓬萊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276章 劉平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