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守護之利

公孫家守護華夏,其實是爲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這纔是世家傳承不絕的根源。亂世成就了以軒轅四姓爲首的頂級世家。

每一次亂世的到來,都是軒轅四姓收割天下利益的天賜良機。每一支問鼎巔峰的軍隊,都是大量資源堆積起來的錢袋子。

梅園的興漢軍足以名震天下,就是得到了以鑄造神兵聞名的軒轅家的首肯。大量的資源通過購買武器裝備的形勢,輾轉進入了軒轅家的口袋。

自古以來的真命天子,其實只要得到軒轅家的認可,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再得到東方家的認可,就可以擁有一條永恆的退路。

軒轅家給亂世梟雄崛起的武器裝備,東方家則是給末路帝王傳承不絕的一線生機。這就造成了軒轅家比東方家強悍。

只要有戰爭,就需要主宰亂世的神兵利器。軒轅家只需要以神兵爲引,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拿大頭。亂世之中,馬匹刀槍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

至於糧食布匹,則是在馬匹刀槍的追求上附加的全新需求。餓着肚子拼命還有一線生機,赤手空拳拼命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亂世成就了超級世家,強者更強,弱者覆滅。公孫家可以成爲華夏的守護之一,自有主宰沉浮的手段。即便是當年退出遼東,其底蘊依舊雄厚。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居然擁有十萬帶軍,再一次興風作浪也就罷了,還試圖收割半個幽州的建設成果。

賈詡跟隨劉正三十多年了,興漢國從無到有。從一開始的討伐黃巾軍大起義,替張家和糜家等擺在明面上的世家收割八州大地兩百年積累起來的財富。

黃巾軍以搶爲本,八州財富匯聚在南陽,穎川和鉅鹿三個地方。最後黃巾軍覆滅,袁曹劉三家共分八州財富。興漢王劉正以人爲本,一舉拿下了百萬黃巾軍俘虜充實了幽州的人口。

公孫家趁機吸收青州難民壯大己身。後來梅園橫空出世,強勢一統幽州,遼東公孫家南遷帶方。如今才過了十幾年,居然又有能力整飭出十萬帶軍。

賈詡心想,當年梅園用徐榮鎮守遼東,讓公孫家有機會帶走千百年積累的底蘊。在當時減輕了興漢國的戰略壓力。現在看來,似乎有些放虎歸山了。

屠神白起強勢斬滅四十萬趙卒的故事,讓賈詡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纔可以獲得較長時間的和平。

討伐泉州城的叛軍,着眼點不能放在擒賊先擒王上面,而是要以消滅十萬帶軍作爲第一目標。公孫淵既然是名義上的主帥,那就讓他活着,纔有機會持續不斷的消耗公孫家的底蘊。

費詩見賈詡終於有了決定,忙開口問道:“賈老,麒麟軍接下來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賈詡看着費詩年輕的面孔,忍不住的嘆息說:“費參謀長,此戰過後,你也許會繼承老夫毒士的名號和在青史之上留下永恆的非議。梅園很有可能無法給你一個公道的蓋棺定論,你還願意付出生前身後名作爲代價謀篇佈局嗎?”

費詩說:“賈老放心。此身既入麒麟軍,個人的譭譽就沒有那麼重要了。爲了梅園,我願意拿自己的名聲換取幽州的百年和平。”

費詩心裡清楚,麒麟軍已經騎虎難下了。對於十萬帶軍,打得狠了會被世家口誅筆伐。物傷其類的同情心,會讓拿筆的人忽略戰爭的是非對錯。

那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總是希望流血犧牲的軍人做到盡善盡美。還拿什麼一將功成萬骨枯來諷刺名將的崛起。可是又有誰知道——和平時期沒有名將。

興漢王劉正時常說——名將非吾願,手足染紅纓。可是已經事到臨頭了,不反抗行嗎?一將功成萬骨枯,那枯骨中有着無數手足兄弟的存在。

梅園崛起於屍山血海,如今梅園紀念碑的正殿之中,所供奉的名字已經超過了十萬。至於在興漢軍兵鋒下成爲肥料的人,更是多達百萬之衆。

世家只看到了百萬人的死亡,卻忽略了在興漢軍的庇護之下,超過一億百姓正在安居樂業。忘本是世家的劣根性,更有人打着悲天憫人的口號質疑名將的所做所爲。

按照梅園的標準,想要成爲一方鎮帥,主持消滅的敵人至少會超過十萬以上。有的世家子弟一出山門,就敢大言不慚的指責鎮帥是屠夫。

生在亂世,不消滅敵人,如何保全自己?即便是有人願意跪着求生,也得看掌控者的心情好壞。梅園自從問世以來,只在乎興漢國百姓的生活狀況。這讓世家子弟指責爲沒有大愛之心。

這種雞蛋裡挑骨頭的行爲,讓費詩徹底的明白了——知我者,爲我心憂;不知我者,問我何求?梅園無論怎麼做,都會有人出來挑事。

幽州承平多年,中山城中年年有人組織抗議活動,反對鎮帥軍向四周擴張。還天真的認爲以興漢軍的強大力量,根本就沒有必要浪費資源擴大地盤。

可是亂世爭雄不進則退,要是興漢軍沒有席捲天下的宏圖大志,將來肯定會成爲其他諸侯鐵蹄下的失敗者。亂世梟雄,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條。

費詩心裡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他既然做了麒麟軍的參謀長,就得在其位謀其事,至於身後的榮辱是非,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想,想了也沒有用。筆掌握在人家的手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賈詡沒有說話,費詩正處於蛻變的關鍵時期。他心裡很清楚,一旦費詩突破了聲名的束縛,就具備了成爲神謀的前提條件。

麒麟軍的發展也到了突破性階段,費詩的成長關係到這支軍隊未來的前景。自古名將都不是好人,很多名將都是在屍山血海中殺戮出來的名聲。

霸王項羽坑秦卒,兵仙韓信散楚軍。十面埋伏一出,有死無生。死在名將一念之間的人,簡直就是難以計數。

然而霸王項羽的舉動,讓關中老秦人不敢再戰。高祖劉邦兵不血刃入咸陽,也仰仗了霸王項羽的威風。兵仙韓信十面埋伏,直接讓氣吞山河的江東子弟兵無戰心,將無鬥志。這都是殺出來的威名。

賈詡見費詩面色蒼白,就知道謀士想要有一番作爲,必須要經歷一番特殊的考驗。謀篇佈局,當以大計爲重,不在乎個人的榮辱與聲名,纔是謀士的最高境界。

水火無情,謀士的最高境界就是化天地之力爲己用,以大自然的力量消耗敵人的底蘊。戰陣之間,每消滅一個敵人,就等於讓對手背上一個家庭的包袱。

賈詡明白,倘若消滅了十萬帶軍之後,那份沉甸甸的撫卹金,足以讓公孫家一百年無法翻身。戰爭的消耗越嚴重,公孫家的負擔就會成倍的增加,甚至會不堪重負的四分五裂。

只不過這些東西,得費詩自己參悟通透。麒麟軍未來要走的路,就是戰略利益的最大化。一個可以統籌全局的參謀長,纔是麒麟軍崛起的希望。

費詩終於消化完畢了,他鄭重的叩拜了賈詡,認真的說:“賈老,我明白了!”

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249章 俘虜事件第892章 勿言放棄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208章 定陶聚兵第697章 靈魂監控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858章 釜底抽薪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542章 碰強危機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51章 鄒全之死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816章 破格提拔第1630章 栽草計劃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716章 火燒連營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936章 塔城會議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063章 五牛大陣第2197章 漢賢勳章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426章 揚帆起航第656章 智士高一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174章 天降雙榜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1373章 神射鎮關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326章 君子如玉第1896章 人皇大志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836章 考官成濟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3章 劉正放糧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1348章 天嬌獻舞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776章 爭訟焦點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322章 英雄鄧草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577章 聞道4班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2154章 楚北烽火第1277章 比文招親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715章 逆臣授首第351章 賣身葬父
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249章 俘虜事件第892章 勿言放棄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208章 定陶聚兵第697章 靈魂監控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858章 釜底抽薪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542章 碰強危機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2080章 刺皇擇主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51章 鄒全之死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816章 破格提拔第1630章 栽草計劃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716章 火燒連營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936章 塔城會議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063章 五牛大陣第2197章 漢賢勳章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426章 揚帆起航第656章 智士高一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174章 天降雙榜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1373章 神射鎮關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326章 君子如玉第1896章 人皇大志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836章 考官成濟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3章 劉正放糧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1348章 天嬌獻舞第447章 廬江城破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776章 爭訟焦點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322章 英雄鄧草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577章 聞道4班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2154章 楚北烽火第1277章 比文招親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715章 逆臣授首第351章 賣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