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攻破廣宗

休整了三日,劉正再次進入了任縣,參加新一輪的軍議。

盧植習慣性的問他:“七郎,俘虜的事情,都解決好了嗎?”

劉正回答說:“恩師放心,都安排妥了。”

盧植又問:“七郎身邊,還有什麼可用之人和可用之兵嗎?”

劉正說:“文有郭嘉,武有陳到;一千劍兵營精銳,枕戈待旦。恩師但有所命,平賊校尉部,依舊是一把鋒利的鋼刀。”

盧植沉默了片刻之後,就讓劉正和盧毓一起行動。

至於反攻廣宗城的左右先鋒,分別由袁紹和曹操擔任。

先說袁紹,得了將令之後,就讓顏良文丑,整頓中軍校尉部,率先吹響了反攻廣宗城的號角。

袁紹大軍一到,稍做休整,立即讓顏良,帶着一千盾槍兵,對廣宗城發起了衝擊。

張燕一見顏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他得知張角,戰死任縣的消息之後,發誓要斬殺顏良,替大賢良師,報仇雪恨。

如今機會來了,自然是不肯錯過。

顏良見張燕發瘋,只得全力以赴。

張燕不敵顏良,然而仇恨給了他力量。

再加上以逸待勞的守城,他倒也與顏良,鬥了個旗鼓相當。

顏良力壓張燕,中軍校尉部精銳,趁機上城。

他們漸漸的在城頭上,站穩了腳跟,開始了結陣推進。

袁紹派文丑登城,中軍校尉部,主力出動,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廣宗。

顏良得了文丑的支援,攻勢更加的厲害了。

張燕終究力弱,對戰顏良的時候,開始力不從心了。

顏良見對手變弱了,更加的得勢不饒人,逼得張燕節節敗退。

文丑加入對戰張燕的戰團之後,局勢就對黃巾軍非常不利了。

張燕不敢再鬥將,躲入了黃巾軍大陣之中,指揮各部抵抗顏良文丑的進攻。

顏良文丑合力壓迫張燕,中軍校尉部見主將勇武,一時之間氣勢如虹。

反觀黃巾軍,地利的優勢正在逐漸的消失。

隨着張燕鬥將的失敗,人和的優勢,也漸漸的不復存在了。

廣宗城頭上的戰鬥,漸漸的形成了拉鋸戰。

黃巾軍士氣受挫,無力驅逐登城的袁軍。

袁軍人少,想要一舉殺散黃巾軍,也難以做到。

曹操帶着典軍校尉部趕到了,隨着他的一聲令下,五千曹軍迅速的登城,與黃巾軍守城部隊,展開了激戰。

劉正和盧毓,也在曹軍登城之後,順利的抵達了廣宗城下。

盧毓忙着佈置營地,劉正帶着郭嘉和陳到,與劍兵營一起增援前線。

劍兵營是技擊之兵,又有結陣而戰的本領,正好適合城頭之上的混戰。

劉正身先士卒,一眼就發現了,與衆不同的張燕。

梨花槍一抖,舞起了一團血霧。

胯下大紅馬左衝右突,朝着張燕撞了過去。

劉正藉助馬勢,梨花槍快如閃電,刺中了張燕的肩膀。

強大的衝擊力,把張燕推着後退了數步。

劉正見張燕,還有咬牙接戰的意思,於是就改刺爲掃,一槍帶走了他頭上的黃巾。

他的這一招,終於讓張燕,認清了形勢,大聲喝令撤退。

再看漢軍諸將,正在黃巾軍人羣裡左衝右突。

夏侯惇獨眼之後,第一次復出,招式更猛了。

陳到似乎背了幾天詩以後,整個人都變帥了。

銀槍輕飄飄的,看似隨意的一擊,卻讓碰着的黃巾軍,都變成了屍體。

郭嘉也開了張,手中的長劍,終於不再是裝飾品了。

劉正讓郭嘉參與攻城,其實是想讓他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沙場血戰的氛圍。

這對於他的成長很有幫助,羽扇綸巾,可以成爲一名優秀的統帥,但是無法成爲一名合格的統帥。

文人統兵,基本上會走兩個極端,要麼吝惜軍力,要麼濫用軍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讓郭嘉上戰場,就是希望他可以,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

過於依賴計謀,卻忘記了,執行者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

劉正可不希望郭嘉也變成那樣,沒有見過血的謀士,是沒有機會成爲,最項尖的謀士的。

郭嘉喘着粗氣對劉正說:“校尉大人,原來戰場殺敵,比起動腦子的時候,會更累呀?”

劉正一槍掃飛了,一名伺機偷襲的黃巾軍戰士,大聲說:“奉孝,在戰場上走神,你不要命了嗎?”

郭嘉這才明白,戰場上說話的是刀槍,而不是嘴巴。

有什麼話,等戰鬥結束之後再說。

盧植帶着北中郎將府的主力,也加入了戰鬥。

張燕的廣宗城守軍,戰損已經超過五千人了。

黃巾軍終於撤了。

張角佔據了大半年的廣宗城,終於被漢軍攻佔了。

盧植看着面目全非的廣宗城,不得不下達了,一個整改城池佈局的命令。

北中郎將府主力,進駐廣宗城。

意味着黃巾軍的老巢,正式被漢軍攻陷。

黃巾軍的主力敗了,指揮中心也失陷了。

這標誌着黃巾軍,由一支與漢軍分庭抗禮的正規軍,淪落爲羣龍無首的匪軍。

盧植終於完成了使命,這份榮耀是屬於,整個北中郎將府的。

劉正和興漢軍,能夠參與這樣的盛事,也是倍感榮幸!

盧植打開廣宗的秘密糧倉,把張角儲備的財貨取出,犒賞三軍。

袁紹第一個登上廣宗城,得了厚賞。

曹操顧全大局,浴血奮戰,也得了大功。

劉正刺傷張燕,打掉了黃巾軍負隅頑抗的氣勢。

爲漢軍奪回廣宗城,立下了汗馬功勞。

盧植同樣給了興漢軍一份賞賜。

論功行賞完畢之後,盧植召喚來劉曹袁三人,開宗明義:

攻克廣宗,就得向漢帝奏凱。

盧植親筆寫下了戰報,邀請三人聯名。

盧植以北中郎將府主帥居首,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並用上了北中郎將印。

劉正不敢與恩師並列,只得在右下方寫下名字,然後取出平賊校尉印蓋了上去。

袁紹與劉正並列,中軍校尉印鮮豔如血。

曹操也落名用印,劉正只覺得盧師的字,儒雅大氣;自己的字,堂堂正正;袁紹的字,傲嬌無限;曹操的字,充滿霸氣。

字如其人,四人勘驗無誤之後,漆封加密。

北中郎將府快馬兼程,帶着密信和張角的人頭,向洛陽城中的漢帝報捷。

廣宗城很快就恢復了秩序。

盧植把劉曹袁召集到了中軍大帳。

衆人向盧植見禮之後,紛紛落座。

盧植說:“各位,獻首報捷的事情,我們已經做了。然而張燕率部逃走,人公將軍張樑,依舊盤踞在下曲陽城中。除惡必須要全功,宜將剩勇追窮寇。”

劉曹袁三人起身,拱手拜見說:“恩師,請吩咐!”

盧植說:“你等三人,各帶本部人馬,追擊張燕,順勢拿下張樑,不得有誤。”

劉曹袁並肩說:“弟子謹遵師命!”

劉正三人分頭準備去了。

他們在廣宗北門碰了頭,整軍北上追擊。

劉正人少馬快,很快就追到了張燕的後隊。

在漳水河岸,有一個叫薄落津的地方,是一處水勢平緩的所在。

南面河岸,不遠之處有一大片竹林。

張燕部黃巾軍,正在河灘上安營紮寨。

主力卻在砍竹扎筏,打算渡河北躥。

劉正殺到,梨花槍猛烈揮舞,直接朝着張燕的大旗方向,奮力衝殺。

陳到緊隨其後,銀槍舞動,殺敵無數。

張燕登上竹筏,不敢與劉正交戰,立即划水逃走。

剩下的黃巾軍戰士,見來不及扎竹筏,紛紛抱起竹竿,跳進了漳水河中,奮力北遊。

劉正河沿勒馬,停止了追擊。

陳到見張燕渡河,就要下令放箭。

劉正制止了他,只是讓人,把來不及逃走的黃巾軍殘部,收攏起來之後,打算交給後續部隊。

曹操和袁紹趕到之後,詢問劉正爲什麼不渡河追擊。

劉正指着對岸的黃巾軍陣地,嘆了一口氣,又搖了搖頭。

袁紹問:“七郎,你這是什麼意思呀?”

劉正回答說:“兩位師兄,我部劍兵營,結陣防護方面最差。對面的黃巾軍據險而守,僅憑千人,實在是無法突破。”

袁紹說:“七郎,我讓顏良帶着盾槍兵上去,應該可以突破吧?”

曹操卻給袁紹潑冷水說:“本初,顏良勇武,這我知道。咱們要渡河,先得準備渡河的工具呀。”

郭嘉建議說:“三位大人,我看黃巾軍剛纔渡河,水好像才及腰。不如扎竹筏作爲橋面,取壯士作爲橋墩,爲大軍渡河提供快速通道。”

劉正望着袁紹和曹操,畢竟劍兵營的特殊配置,不可能成爲渡河的先頭部隊。

劉正說:“兩位師兄,我帶着劍兵營伐竹,至於扎筏和搶渡,就拜託你們了。”

袁紹也說:“孟德,典軍校尉部戰功最少,搶渡你們上。造橋的事情,我們中軍校尉部,一力承擔。”

曹操也是沒有辦法,劉正誅殺張寶,已經簡在帝心。

袁紹陣斬張角,亦是功報京師,就等着加官晉爵了。

唯有典軍校尉部,再沒有像樣的斬首功勞,只怕就要白忙活一場了。

看着陳到帶人砍竹子,郭嘉也陪着劉正,拖着一根碗口大竹往河邊走。

郭嘉問:“校尉大人,爲什麼剛纔不趁勢渡河呢?”

劉正說:“咱們現在,要做好一個打醬油的角色。有了南陽和豫州的戰功,再加上兗州的蚊子腿。興漢軍的功勞,已經足夠了。”

郭嘉終於明白了,如今三位師兄弟,就差曹操功勞不夠了。

要是不帶他刷點功勳,將來根本就沒有資格,與袁紹賽跑。

張燕和張樑,就是給曹操,量身定做的功勞。

郭嘉說:“校尉大人,曹大人想要這最後的兩件功勞,只怕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劉正幽幽的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三師兄的這滴血,是流定了的。”

劉正只能在精神上鼓勵曹操,畢竟戰場上,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興漢軍若是幫忙,萬一不小心弄死了張燕,曹操就得哭了。

這仗只能典軍校尉部自己打,劉正和袁紹,只能在一邊替他掠陣。

除非曹操兵敗,否則他們是不可以出手的。

劉正砍竹,袁紹搭橋,曹操負責進攻。

這已經是劉袁對曹操,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要是這樣都還不能建立功勳,曹操只能買塊豆腐,撞死算球了。

許攸估算好河面的寬度之後,一共造出了近百個大竹筏。

他建議袁紹,以什人擡一個竹筏,滾筒式前進。

典軍校尉部的人,迅速的跟進掩護,保證擡竹筏的人的安全。

袁紹喚過文丑,命令說:“阿文,你部擡竹筏搭橋,與孟德配合拿下對岸的渡口,不得有誤。”

文丑領命,組織人手擡竹筏,按照計劃泅水搭橋,掩護曹軍進攻。

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728章 進退兩難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306章 先鋒曹昂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361章 劉正點將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131章 蠶女覺悟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70章 力斬趙慈第1284章 挾民自重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1506章 主戰多情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944章 女扮男裝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175章 全能董旻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1959章 沮府悲壯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067章 良幣劣幣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776章 爭訟焦點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498章 憂傷龍骨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2174章 雛鳳輕啼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1218章 天真海蘭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8章 首立營規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607章 泉州之亂第1145章 家有虎妻第97章 東阿王度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866章 戰爭需求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600章 潛龍在淵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235章 張寧抗命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325章 張遼揚威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68章 鏖戰趙慈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731章 身不由己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263章 隱族九姓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1121章 龍鳳呈祥
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728章 進退兩難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306章 先鋒曹昂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361章 劉正點將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131章 蠶女覺悟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70章 力斬趙慈第1284章 挾民自重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1506章 主戰多情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944章 女扮男裝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175章 全能董旻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1959章 沮府悲壯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067章 良幣劣幣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776章 爭訟焦點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498章 憂傷龍骨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2174章 雛鳳輕啼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1218章 天真海蘭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8章 首立營規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607章 泉州之亂第1145章 家有虎妻第97章 東阿王度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866章 戰爭需求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600章 潛龍在淵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235章 張寧抗命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325章 張遼揚威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68章 鏖戰趙慈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731章 身不由己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263章 隱族九姓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1121章 龍鳳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