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迫退韓忠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興漢軍各部相繼完成了攻打城池的準備工作。

劉正命人召回兩棲團和西涼團,打算集中力量突破南門。

又讓黃敘派人通知北軍校尉孫策,請求兩軍協同作戰。

孫策接到劉正的請求之後,當即就要拍板應諾。

周瑜卻阻止了他,並且質問興漢軍的使者,劉正和討逆校尉部打算給北軍孫策部什麼樣的補償呢?

興漢軍使者就是黃敘本人,聽了周瑜的話之後,冷笑着說:“人家都說廬江周郎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現在看來,果然不是空穴來風。”

周瑜大怒說:“黃知書,你要是不把話說清楚,本司馬不介意送劉佑興一顆人頭。”

孫策見兩人有吵架的趨勢,忙分開二人說:“大家都是漢室討逆大軍中的一員,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黃知書,你回去告訴劉佑興,北軍答應配合攻城了。周公瑾,你跟我進來!”

黃敘走了之後,孫策把周瑜叫進了單獨的小帳。

孫策心裡很清楚,周瑜假裝心胸狹隘其實是一種僞裝。讓外人都有一種錯覺——周公瑾有幾分本事,就是度量太小了,難成大氣。

這是一種扮豬吃虎的隱藏手段,孫策原以爲是周瑜想要低調。

可是自從遇上劉正之後,周瑜的行爲就越來越古怪了,對於扮豬也越來越樂在其中了。

很多時候,周瑜已經把自己當成豬一樣對待,能不能吃到虎先不說。在別人眼中,周瑜就是又笨又蠢的豬。

這就是扮豬久了,自己都習慣了豬的思維。

偶而的裝傻充愣只不過是一種策略。一直裝傻充愣,到最後都已經失去了聰明人的思考習慣。

孫策想到這裡,於是就對周瑜說:“公瑾,從今以後你也學習郭奉孝,要有着豪傑冠羣英的精氣神,謀士就得有謀略天下的氣質,畏首畏尾終究會難成大氣。”

周瑜說:“伯符,我明白了!”

周瑜一向敬重孫策,受了他的影響,把這番話記在了心上。

從此之後,周瑜不再想着扮豬吃虎,而是誕生了一種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

對於天下英雄,敬重之餘也起了爭強好勝的信心,在相信自己的同時也不會忘記挖掘對手的長處。

幾年之後,終於突破了桎梏成爲了名揚天下的謀主。

興漢軍的攻城如期展開了。

在劉正的命令之下,天衛團主攻城門,典韋親自推着攻城槌衝向了南門。

張繡帶着西涼團在弓箭的射程之外集結,等待着發起突擊。

太史慈帶着兩棲團負責登城作戰,黃敘帶着神弓營負責掩護。

周泰帶着丹陽團做總預備隊,隨時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爲了增加攻打城門的力量,劉正特別把黃忠加強給了西涼團。

至於保護郭嘉的重任,就交給了他自己。

劉正自忖:衝鋒陷陣不如各位團長,保護一個人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先說兩棲團的攻城,太史慈命人把架設浮橋的材料摺疊起來,形成了三座可以直通城牆上的懸梯。

登軟梯向城頭上衝鋒,這是兩棲團的拿手好戲。

太史慈身先士卒,很快就順着懸梯跑上了城頭。

守城的黃巾軍戰士慌忙下令放箭,只可惜箭矢的威力太小,無法穿透兩棲團戰士的特製戰甲。

在危急時刻,守城的黃巾軍小將命人拋出擂木,卡在了城牆垛子上。

擂木上自帶的尖刺,擋住了兩棲團衝鋒的道路。

太史慈揮動雙戟猛烈的劈砍,三、五下之後,終於砍斷了擂木,借勢挑飛,率先越過了城牆垛子,踩在了一個來不及躲閃的黃巾軍戰士的身上。

雙戟發出陣陣寒光,清掃出了一片空地。

他身後兩棲團戰士魚貫上城,硬是擠出了一片立足之地。

當一個連的兩棲團戰士結成陣勢之後,太史慈回到了指揮的位置上。

他收起了雙戟,張弓搭箭,專門選擇黃巾軍指揮人員下手,打亂守城黃巾軍戰士的隊形。

越來越多的兩棲團戰士上了城,作爲主將的韓忠卻遲遲沒有出現。

這讓守城的黃巾軍戰士鬥志越來越弱,兩棲團漸漸的佔據了上風。

太史慈已經沒有多少出手的機會了,各位營長都頂到了最前面。

特別是鄧當,更是左右衝突,把兩棲團的陣線向着城門樓方向推進。

就在兩棲團在城牆上的戰鬥如火如荼的時候,典韋帶着天衛團的戰士也進入了攻擊的位置。

典韋喚過胡車兒,對他說:“胡營長,帶着你的人衝擊城門,至於來自於頭頂上的威脅,本團長親自替你搞定!”

典韋親自舉盾,護住了胡車兒的頭頂。

身後的天衛團戰士有樣學樣,一盾護兩人。至於攻城槌,根本就不需要保護,黃巾軍是不可能破壞的。

天衛團第一次使用攻城槌,沒有經驗。由於用力過猛,巨大的反震力差點兒就破壞了撞擊城門的陣形。

在城門樓位置的黃巾軍戰士,只聽見一聲巨響,震得頭暈目眩。隨後腳下又傳來了一陣地動山搖。他們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上。

反觀城下,天衛團的戰士耳中塞上了特製的耳塞,對於撞門的動靜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當撞到第五下的時候,城門樓上的琉璃瓦似乎有些鬆動了,還砸傷了兩名站在那裡的黃巾軍戰士。

一聲巨響之後,又傳來了城門破碎的聲音。

典韋見任務已經完成,忙命人把攻城槌推到一邊,替身後的西涼團戰士讓出進攻道路。

黃忠早就忍耐不住了,城門破碎的瞬間就衝了出去,剛排除衝鋒障礙,就來了一波九星連珠,震懾住了守護城門的黃巾軍戰士。

張繡銀槍一揮,率先發起了衝鋒。

黃忠收弓換刀,胯下戰馬一聲嘶鳴,一團火紅的血霧在城門洞裡蔓延開來。

劉正見狀,大聲命令說:“丹陽團,出擊!總攻,開始!”

周泰帶着丹陽團沿着登城梯衝上了城牆,開始協助兩棲團順着城牆左右進攻。

郭嘉說:“西鄂城,大局已定了!”

劉正沒有說話,若是北軍不能如約發動攻勢,興漢軍的苦日子纔剛剛開始呢?

從興漢軍太史慈部發起衝鋒的那一刻,孫策和周瑜就在不遠之處的小山坡上觀戰。

兩人不斷的指指點點,卻找不到郭嘉在排兵佈陣上的漏洞。

直到劉正發起總攻,周瑜才笑着說:“伯符,你說要是咱們突然殺過去,那劉佑興會怎麼樣?”

孫策說:“殺不過去的,再說興漢軍已經進城了,兩線作戰也不是問題。再看我們進攻的路線,那些亂七八糟的小坑,你以爲是擺設嗎?”

周瑜總算是服氣了,這可是一點漏洞都不留下,就算是作戰失利,大軍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線撤退,不會形成潰散,有利於整軍再戰。

周瑜問:“伯符,我們要是晚上一刻鐘,興漢軍就得賠上不少條性命,不如我們……?”

孫策說:“公瑾,這樣失信於人的事情,最好不要做,不能開這個壞頭,否則有心害人終害己,贏了小局,輸了大略。”

周瑜知道孫策勇烈,自號江東小霸王,有項羽當年的風采。爲了一個承諾,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增援別人。破釜沉舟的故事,替項羽贏得了天下豪傑之心。哪怕是以臣克主,也不能動搖他的地位。這就是王者的氣度。

周瑜說:“好,我這就發信號!”

一萬北軍精銳在程普的指揮下,向西鄂城門發起了進攻。

由於北軍的攻城準備不足,不能像興漢軍那樣全面進攻,更沒有那種財大氣粗的氣魄。於是就把突破點選在了西城門上。

黃蓋已經成了專業的肉盾,自然是帶着撞門隊打頭陣。

由於南城已經被興漢軍攻破了,韓忠又不能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只得憑藉着有限的戰報拆東牆補西牆。再加上西城的孫策部遲遲沒有動靜,於是就把大部分西城守軍調往南門。

黃蓋的撞門隊只付出了微小的代價,就撞破了城門,成了第一個殺入西鄂城的北軍將士。

周瑜見黃蓋順利入城,於是就對孫策說:“伯符,黃巾軍怎麼突然變弱了?”

孫策大驚失色說:“不好,韓忠要跑,快跟我走!”

孫策明白,肯定是韓忠畏懼興漢軍,再加上興漢軍主力進城,就覺得大勢已去,想要主動撤退,好保存實力。

想那韓忠,自出道以來就與興漢軍打過幾仗,卻是逢戰必輸,有這樣的心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說韓忠坐鎮中軍,聽到南門失守的消息之後,就派人傳令北門和西門的守將,把守城的黃巾力士召回中軍。

一萬黃巾力士集結之後,韓忠說:“諸位兄弟,興漢軍已經進城了,西鄂城已經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都死球了。太平道的大業需要我等繼續堅持,撤!”

韓忠決心要逃,於是就命令一萬黃巾力士,武器和糧草必須要帶足,今後的日子就要東躲西藏了。

金銀細軟也得帶上,重新站穩腳跟之後,這些錢就是打開局面的關鍵。

南陽郡內的豪強世家已經搶光了,以後的黃巾軍,再也不能靠戰利品維持開銷了,農具也要帶上,這可是與生俱來的技能,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韓忠到了東城門之後,帶着東城的守軍一起離開了西鄂城,把旗幟和頭上的黃巾都扔掉了,進入了附近的山中,打算落草爲寇。

韓忠跑了,剩下的黃巾軍也跑了。

劉正和孫策在黃巾軍的中軍大營見了面,他剛要恭喜孫策部擒獲韓忠。孫策卻開口問:“佑興,抓住韓忠了嗎?”

劉正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孫策先到的,怎麼反問起自己來了,於是就問:“伯符,北軍拿下了中軍大帳,難道沒有什麼斬獲嗎?”

孫策聽了劉正的話之後,垂頭喪氣的說:“什麼拿下敵軍營寨,這裡根本就沒有人,是一座空營。”

劉正說:“壞了,又讓韓忠那小子跑掉了。伯符,你留在城中,迎接中郎將大人進城,我帶着興漢軍去追,不能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策說:“也只能這樣了,多加小心!”

劉正派人傳令興漢軍各部,在東門集結,出城追剿韓忠殘部。

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1165章 重定秩序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208章 定陶聚兵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1102章 白桐領兵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1484章 青龍之光第345章 漢昌大學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500章 虎豹新丁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0章 北地槍王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1781章 北坊都尉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1502章 錢能通神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2010章 文武科舉第1100章 易地安置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1910章 夷州海戰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1290章 西風烈焰第779章 對話郭嘉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800章 爲了告身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114章 星辰之心第1266章 加印貨幣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2111章 烈武狂濤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243章 巴清裁員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1738章 富山大戰第111章 攻破廣宗第1847章 全面清洗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章 族譜事件第1513章 婚禮籌備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30章 對抗演練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489章 巧鬥顏良第874章 家族分合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646章 馭獸家族第1261章 十全學生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971章 鳳凰山陵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276章 劉平來投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349章 迫降張南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333章 火燒丹水第1141章 戰前動員
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1165章 重定秩序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208章 定陶聚兵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1102章 白桐領兵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1484章 青龍之光第345章 漢昌大學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500章 虎豹新丁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0章 北地槍王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1781章 北坊都尉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1502章 錢能通神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2010章 文武科舉第1100章 易地安置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1910章 夷州海戰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1290章 西風烈焰第779章 對話郭嘉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800章 爲了告身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114章 星辰之心第1266章 加印貨幣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2111章 烈武狂濤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243章 巴清裁員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1738章 富山大戰第111章 攻破廣宗第1847章 全面清洗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章 族譜事件第1513章 婚禮籌備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30章 對抗演練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489章 巧鬥顏良第874章 家族分合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646章 馭獸家族第1261章 十全學生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971章 鳳凰山陵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276章 劉平來投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349章 迫降張南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333章 火燒丹水第1141章 戰前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