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轉戰穎川

朱雋命人把孫夏和孫仲的人頭封裝好之後,再加上裴元紹的人頭。一起派人送到了洛陽城,向漢帝報捷。

漢帝聞報大喜,詔北軍回洛陽論功行賞。

就在朱雋整頓部隊,收拾行裝準備北上的時候。在穎川一帶主持討伐黃巾軍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字義真大人,派人來向北軍右中郎將朱雋部求援。

皇甫嵩是安定郡朝那人。出身顯赫,他的父親皇甫節,曾任雁門太守;他的叔父是度遼將軍。

將門世家的皇甫嵩,少年時候便有才名,後被舉孝廉,更是尊授茂才,受漢室徵辟,入官侍郎。

後來北地狼煙四起,詔令他爲北地太守抵抗羌人入侵。

劉正路過北地的時候,恰逢皇甫嵩在前線拒敵,兩人才無緣相見。

如今在機緣巧合之下,總算是有了見面的機會了。

朱雋在收到老朋友的求援信之後,就開始左右爲難了。

派兵幫助皇甫嵩,那是抗旨不遵;不出兵的話,又會讓天下人不齒。

更何況皇甫嵩被困長社,更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一旦穎川的局面糜爛,也會威脅到洛陽城的安全。

然而漢帝詔令已經到了軍中,班師回朝的軍令已經傳達全軍。倘若朝令夕改,無詔擅動。那麼接下來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中官陷害大臣,無理也能攪鬧三分。倘若有理,只怕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看着求援使者那風塵僕僕的樣子,朱雋拒絕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說出口。

周瑜建言說:“大人,興漢軍獨立編制,平賊校尉部隸屬於幽州,不在班師回朝之列。不如命令興漢軍前往穎川,北軍奉詔班師回朝。既成全了朋友之義,又不耽擱大軍的行程。”

朱雋想了想,就問劉正:“平賊校尉,你部願意進入豫州繼續戰鬥嗎?”

劉正回答說:“大人但有所命,平賊校尉部枕戈待旦,誓死也要完成任務。”

朱雋忙手書一封,加蓋了北軍右中郎將印之後交到了劉正的手中。

興漢軍轉戰豫州的正式任務,算是定下來了。

至此,劉正和興漢軍在南陽郡內討伐黃巾軍的作戰任務正式的結束了。

朱雋爲了表示對老友的支持,特意從北軍府庫中調撥了一批精良的裝備給了興漢軍。

劉正將這批裝備配給了魏延的獨立營。

再加上南山城的補充兵員已經就位。

劉正決定把陳到的白毦兵擴編至一千人,正式換裝。

在進入穎川的前夕,劉正在冠軍縣城整軍。

興漢軍平賊校尉部,下轄:

丹陽團,團長周泰;兩棲團,團長太史慈;白毦兵,營長陳到;獨立營,營長魏延。

劉正特別把徐盛和屈申關英雄連調離丹陽團的編制,單獨成軍並擴編爲宛城營,營長徐盛。

屈申關英雄連的連長,由隨着補充團一起到來的賈詡的兒子賈穆擔任。

臨出發之前,賈詡給兒子賜字忠南。

於是賈穆字忠南,就成了屈申關英雄連的第二任連長。

平賊校尉部共計兵員九千二百人,大小將領數十人,兵勢比初出幽州時更盛。

當郭嘉問起這樣安排的用意的時候,劉正卻說:陳到忠克,應該給他一個名揚天下的機會;徐盛勇烈,屈申關英雄連的使命當有新的繼承人;魏延渴望建功立業,博山城頭上的那顆人頭,恰到好處的把興漢軍從不能全功而退的尷尬境地中解救出來。

郭嘉笑說:“這倒是便宜文長了。”

劉正高深莫測的說:“運氣也是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新成立的三個營,宛城營兵員最多,這得益於屈申關英雄連的存在。

白毦兵,戰鬥力最強,這得益於陳到的練兵之法。

獨立營鬥志最旺盛,這與魏延立功心切有關。

至於周泰和太史慈,兩個人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卻成了興漢軍中元老級的人物,地位不是後起之秀可以撼動的。

皇甫嵩的求援使者在見識了興漢軍的兵鋒之後,纔算是認可了劉正馳援穎川的主將地位。

皇甫嵩的求援使者不是別人,而是左中郎將府的軍司馬鍾繇字元常,正是穎川郡長社縣人。

是皇甫嵩在抵達穎川之後徵辟的本地才俊,輔佐他討伐黃巾軍逆賊。

這鐘繇爲人做官,倒也中規中矩。然而他有一個兒子鍾會字士季,可是未來興漢軍中的“興漢五傑”之一。

是劉正的兒子劉立字繼祖的小班底。

興漢五傑,劉立爲首,趙統最幼,鄧艾穩重,姜維多謀,鍾會善斷。

此時的五傑,只有鄧艾出生了,其餘四位的老爹還沒有遇上老媽,能不能順利出生還是未知數呢?

這鐘繇本來覺得興漢軍才幾千人,朱雋是在敷衍了事。

如今冠軍縣城校場觀禮,全程瞭解了平賊校尉部的編制之後,又進行了檢閱式閱兵,才認可了興漢軍的實力,認爲這支隊伍有能力與穎川南面的彭脫一戰。

舞陽城,是南陽進入穎川的咽喉要道。

波纔派與自己齊名的彭脫駐守舞陽,就是進可支援南陽宛城,退可保障穎川許縣,陽翟。

劉正轉戰穎川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彭脫和兩萬黃巾軍精銳。

如今的黃巾軍已經脫胎換骨,早就不是黃巾力士一支獨秀的時代了。

劉正屯兵舞陽城外,苦苦思索着破敵良策。

深夜,劉正望着舞陽城的地圖發呆。

郭嘉走了進來,手上拿着關於彭脫的資料。

劉正看了之後,對郭嘉說:“奉孝,這彭脫倒是一個狠人,你們同爲穎川人,對於這個人你怎麼看?”

郭嘉神情凝重的回答說:“校尉大人,彭脫聞名鄉野十餘年,還有一個蠻子大俠的別稱,深得百姓敬重,對付這樣的人,我也是壓力山大的。”

劉正心中大驚,這郭奉孝自出道以來,算計程遠志,謀劃單經,巧懲宛城豪強,獻策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猶豫過。怎麼面對彭脫的時候,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郭嘉見劉正好奇,忙把自己當年受彭脫恩惠的經歷講了出來。

劉正拍着郭嘉的肩膀許下承諾,若是可以活捉彭脫,就放對方一條生路。

劉正不可能下令活捉彭脫,畢竟大戰一起,就意味着生死較量,給自己人增加負擔,那是對將士們生命的不負責任。

就在這個時候,劉正感覺到了中軍大帳上傳來了一聲輕響,於是就大喊一聲:“朋友,既然來了,就進來一敘吧!”

一位身着夜行衣的精壯漢子飄進了中軍大帳,大馬金刀的坐在了劉正對面。

陳到從後面追了進來,對夜行衣壯漢怒目而視,並且眼神示意劉正,需不需要立即動手。

劉正擺了擺手,示意陳到稍安勿躁。

郭嘉一見來人,大驚失色的問:“彭脫大哥,你怎麼來了?”

彭脫覺得很奇怪,怎麼興漢軍中也有故人,於是就問:“你是……?”

郭嘉說:“我是小酒鬼呀!”

彭脫嘆了口氣說:“小酒鬼,想不到你都已經長這麼大了,還成了名震天下的興漢軍第一謀士,蒼天待我彭脫還真是不薄。能夠死在你的謀劃之下,我死而無憾!”

郭嘉說:“彭大哥,我……”

劉正打斷了郭嘉,對彭脫說:“你誤會奉孝了,興漢軍會在戰場上算計人,可是沒有必要把對手請到家裡來再算計。”

彭脫自認爲輕身功夫一流,不相信興漢軍的守備力量可以發現蛛絲馬跡。

劉正見彭脫不信,於是就拈起一支令箭,打在中軍大帳頂上,一種奇怪的律動,映入了他的眼睛。

彭脫這才相信了劉正的話,只是對於劉正選擇與黃巾軍爲敵還是不能理解。

劉正告訴彭脫,黃巾軍的理想是好的,可是做法卻愚蠢至極。

自古以來起事的草莽英雄,都得遵循金角銀邊草肚皮的天下規則。

周定商紂因崛起於西歧,秦統天下也是據秦關而東望天下;漢得大統基於與關中老秦人約法三章。

佔西北角而望天下,是自古成大事者的必經之路。張角鉅鹿起事,不迅速的挺進西涼,據長安而望。反而在冀州屯兵,坐等漢室討逆大軍來攻。

如今四面八方圍中原,區區數十萬黃巾軍民,拿什麼與十州土地相抗衡,更何況搶掠豪強,已經失了三州豪強之心,卻又不能斬草除根,重蹈南陽張曼成部的覆轍。

穎川郡黃巾軍目前自保有餘,然而進取不足。

如今南陽黃巾軍已經被滅了,漢室大軍很快就會從四面殺進穎川。

穎川黃巾軍的覆滅就在眼前,這是大勢所趨,人力無法挽回的事情。

郭嘉勸彭脫收手,彭脫反問,你可以救得了我一個人,可是你有辦法拯救天下黃巾軍嗎?

大家道不同不相爲謀,彭脫生是黃巾軍的人,死是黃巾軍的鬼。縱然地公將軍張寶心懷鬼胎,那也是黃巾軍的內部事務,不能成爲背叛黃巾軍的理由。

彭脫拒絕了劉正的招降,蠻子大俠,有俠氣,一根筋。這樣的人確實可以成事,然而跟錯了人,可惜了。

劉正以爲彭脫是天公將軍張角的嫡系,卻忘了張寶纔是編練黃巾軍的當家人。

這彭脫肯定是張寶的嫡系,這樣一來,想要勸降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彭脫見話不投機,起身就要離開。

郭嘉大喊:“彭大哥……”

彭脫笑了笑說:“小酒鬼,能認識你這個兄弟,老子不吃虧。劉校尉,我在舞陽城中等你!”

彭脫轉身,瀟灑的離去。

陳到想要動手,被劉正揮手製止了。像彭脫這樣的義士,可以光明正大的死在戰場上,絕對不能倒在陰謀算計之中。

這是對英雄的尊重,已經很久沒有上陣殺敵的劉正,決定親自送彭脫一程。

這是一位正人君子,然而他擋了興漢軍的路,只能倒下。

郭嘉已經泣不成聲了,彭脫的選擇意味着必死無疑。這是大局,他沒有理由不傷心。

劉正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郭嘉,難道舞陽城不要了,彭脫不殺了嗎?

劉正自忖做不到,興漢軍也不可能在這個地方讓步。

劉正告訴郭嘉,只有早日令天下太平,這樣的悲劇纔不會頻繁發生。

劉正看着哭成了淚人兒的郭嘉,才發現他還是一個孩子,卻要揹負着成年人都沒有辦法揹負的東西。

名揚天下的背後有多少辛酸淚,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知道。

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204章 黃縣糧案第531章 不死不休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294章 精英力量第1897章 諸侯聯盟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1430章 東施效顰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822章 華亭首戰第1680章 羊村會戰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3章 讀書習武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863章 爲君之道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49章 行軍途中第223章 泰山練兵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650章 指揮混亂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731章 身不由己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990章 戰地巾幗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61章 宛城失守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2177章 談判啓動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203章 勝利原則第1754章 雲夢酣鬥第15章 水上蛟龍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2213章 越女阿竹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2099章 武桃封皇第1854章 升恩鬥仇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031章 循環之道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82章 轉戰穎川第2158章 項雲棄楚第1313章 大名之戰第54章 驅逐李典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543章 曹操二笑第703章 狼山驚魂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345章 漢昌大學第992章 神座星力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526章 曹操出兵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2029章 決戰序幕
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204章 黃縣糧案第531章 不死不休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294章 精英力量第1897章 諸侯聯盟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1430章 東施效顰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822章 華亭首戰第1680章 羊村會戰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3章 讀書習武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863章 爲君之道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49章 行軍途中第223章 泰山練兵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650章 指揮混亂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731章 身不由己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990章 戰地巾幗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61章 宛城失守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2177章 談判啓動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2209章 大戰邊境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203章 勝利原則第1754章 雲夢酣鬥第15章 水上蛟龍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2213章 越女阿竹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2099章 武桃封皇第1854章 升恩鬥仇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031章 循環之道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82章 轉戰穎川第2158章 項雲棄楚第1313章 大名之戰第54章 驅逐李典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543章 曹操二笑第703章 狼山驚魂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345章 漢昌大學第992章 神座星力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526章 曹操出兵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2029章 決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