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安喜縣尉

苦苦煎熬了一個月,已經到了二月中旬。劉備三兄弟,依舊沒有等到,敘功的消息。

勇字營的日常開銷,已經超出了,劉備三兄弟的,承受極限。

劉備爲了,繼續的堅持下去,只得解散了勇字營。

爲了節約用度,張飛的酒錢,也從十貫,變成了一貫。

生活質量的下降,讓張飛的抱怨,多了起來。

劉備長吁短嘆。

關羽實在是忍不住了,於是就對劉備說:“大哥,得想個出路了,這麼等下去,可不是辦法。要不……”

關羽的意思,是找酒侯借錢,當日承諾的五萬貫,借來的話,就可以支撐,更長的時間。

劉備拒絕了,他沒臉找劉正借錢。

當初強奪族譜,征程起步的時候,兩人的財力差不多。

他到洛陽城揮金如土,劉正在北境同匈奴羌人廝殺。

差距越來越大了,如今的劉正和興漢軍,財大氣粗。

反觀他們三兄弟,連區區百人都養不活。

張飛說:“大哥,我都打聽清楚了。”

張飛告訴劉備,主持敘功的,是郎中張鈞。

負責收錢的,是黃門左豐。

交錢拿官身,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童叟無欺!

劉備哭了,論功行賞,還是要花錢買官的呀。

買官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好不容易湊了五千貫,劉備三兄弟去找左豐,打算領取官身。

左豐看了一下,劉備的軍功牌,仔細的對照了一番。

劉備字玄德:

功勞有二:陽翟斬高升,昔陽亭堵張樑。

敘功八等,授中縣縣尉。

左豐說:“行了,去旁邊交錢,就可以拿官身了。”

劉備拿了憑條,去旁邊一問,中縣縣尉,授官錢五萬貫。

劉備沒錢,請求寬限幾天。

負責收錢的人,心情不好,一把扯碎了憑條。

劉備三兄弟的官身,徹底的弄沒了。

再找左豐,也難償所願。

只能打道回府,另想對策。

既然左豐那條路,行不通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只剩下,郎中張鈞了。

爲了堵住張鈞,劉備三兄弟,在張鈞上朝的路上,埋伏待機。

數日後大朝,天剛矇矇亮,馬車駛出張府不遠,似乎撞了人。

反正車伕,也不能確定,張飛躺在道路中間,頭破血流,模樣悽慘。

劉備在路邊拱手施禮,就是不去扶張飛。

車伕吩咐,讓隨行的護衛,上去拖人。

關羽橫刀立馬,護衛心生恐懼,不敢上前。

張鈞見狀,只得下了馬車,見是劉備三兄弟,情知不妙。

劉備說:“張公,我出此下策,也是迫於無奈,還望見諒!”

張鈞知道無法善了,又怕耽擱下去,誤了朝會,更是心急如焚。

張鈞說:“你但有所請,我都答應了,還請讓道!”

劉備說:“多謝!”

劉備對關羽點了點頭。

關羽會意,拍了拍張飛的肩膀。

張飛跳了起來,讓開大路。

張鈞迴轉馬車,繼續上朝。

快馬加鞭,緊趕慢趕,總算是及時入了宮門。

張鈞心有餘悸,暗道好險。

朝議奏對時,張鈞想起了自己的承諾。

他是君子,就算是迫於無奈,也言出必踐。

於是就向漢帝,奏了劉備三兄弟的事情。

漢帝心中不快,怏怏退朝。

漢帝召見左豐,問他:“左卿,你怎麼招惹,劉備三兄弟了呀?”

左豐回答說:“沒有啊!劉備三兄弟,功敘八等,按制授中縣縣尉。”

漢帝問:“難道是嫌棄官小位卑,纔想要鬧騰嗎?”

左豐說:“都是錢給鬧的,劉備沒錢,惹惱了錢吏,扯碎了官身憑條。再來找我,要知道一個蘿蔔一個坑,我就沒有同意。”

漢帝說:“那劉備我知道,前些年洛陽城中,皇族大會的時候,就鬧過一段時間。連驃騎將軍,海內大儒盧卿,都讓他給坑得不輕呀。留在京師,肯定是一個禍害。不如隨便給個官身,打發了吧!”

漢帝直接告訴左豐:劉備三兄弟,必須要弄走。

至於怎麼做,讓他自己看着辦吧!

左豐心想,又要花錢免災了。

爲了減少損失,左豐直接,把中縣陽谷縣的縣尉,更改成了,下縣安喜縣的縣尉。

朝會結束之後,張鈞對等在張府門口的,劉備三兄弟說:“老夫承諾的事情,已經做到了,張府不歡迎你們,還請自便!”

劉備三兄弟,不以爲然,拱手告辭,離開了張府。

第二天,他們再找左豐。

左豐怕節外生枝,不敢刁難。

劉備三兄弟,順利的拿到了,安喜縣尉印和告身。

就這樣,左豐順利的送走了,劉備三兄弟。

左豐越想越氣,於是就找劉正訴苦。

劉正忙給了左豐五萬貫,纔算是了結。

畢竟是劉正,給劉備三兄弟支的招。

如今出了問題,這損失居然也由酒侯府來承擔。

郭嘉忍不住的說:“侯爺,這劉備也太能坑了吧!”

這也怪不得郭嘉,劉備只不過來酒侯府,轉了一圈。

他的買官錢,居然讓劉正加倍奉上。

這讓酒侯府,上哪裡說理去呀!

劉正說:“好了,奉孝,劉備坑咱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坑坑長記性,就不要再氣了。”

幾天之後,劉正的貢酒攻勢下,漢帝特許:孝義中郎將,開府治事。

劉正立即擬定相關人事任命:

十三大校尉:

白馬校尉——趙雲,領第一軍。

神弓校尉——黃忠,領第二軍。

天衛校尉——典韋,領第七軍。

兩棲校尉——太史慈,領第八軍。

海軍校尉——甘寧,領海軍。

南山校尉——蔣欽,領第三軍。

界橋校尉——郝昭,領第五軍。

樂陵校尉——方悅,領第四軍。

平原校尉——張郃,領第六軍。

高唐校尉——周泰,領第九軍。

揚武校尉——張繡,領第十軍。

揚威校尉——魏延,領獨立團。

鐵壁校尉——陳到,領劍兵團。

除五大主力軍之外,新組建的軍編制萬人,至於是否可以增加編制,拿戰功說話。

獨立團,作爲機動兵力,置五營,兵力五千人。

劍兵團作爲,西園八校尉之一,平賊校尉部的主力,兵力五千人,陳到主持日常事務。

南山城政務機構,分設九部:

吏部魯肅,總領一切事務。

戶部糜竺,掌財政,籌備興漢錢莊。

工部馬鈞,掌基礎設施建設。

刑部閻柔,掌律法制定與判罰。

兵部賈詡,掌後備兵員徵召與訓練。

教育部薛綜,主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衛生部華佗,主管興漢醫療衛生標準的實施。

商部蘇雙,負責商業規劃和引導。

後勤部劉義,專門負責軍械研製與生產。

最後就是興漢軍總參謀部:

護軍司馬郭嘉,負責日常事務,戰時隨軍出謀劃策。

助軍司馬賈詡,負責內部防務,戰時專司補充兵員的調配。

靖軍司馬荀攸,負責海軍與陸基的聯繫。

鎮軍司馬沮授,負責南山城周邊的駐防。

情報部分爲三個部分:

民用情報中心,負責人甄堯。

軍事情報中心,負責人史阿。

這兩處情報機構的總負責人:王越。

情報部在南山城中,建立秘密基地,開設情報學校。

wωw●ttκд n●Сo

凡是縣級以上負責人,都必須要接受,爲期一年的系統性學習。

情報部成員,一旦暴露身份,必須要回總部報到,待到保密期結束之後,由暗轉明。

秘衛,負責人保密,代號影。

直接由酒侯劉正領導,任何的人,都沒有資格插手,也沒有權利暴露身份。

郭嘉看了一眼手上的任命書,突然發現,少了一個人的任命,於是就問劉正:“侯爺,徐盛和宛城營,怎麼安排呀?”

劉正想了想,於是就說:“關於後起之秀,徐黃甘賈,讓他們自行發展吧!”

這就是著名的興漢五都尉。

橫野都尉徐盛,宛城營起步,未來怎麼樣,得看他的努力了。

橫江都尉甘瑰,海軍陸戰營,前途不可限量。

神弓都尉黃敘,神弓營,子承父業也得靠真本事。

巾幗都尉黃舞蝶,趙雲的心頭肉,一千白馬女衛,倒也有模有樣,關鍵是殺烏桓的時候,人家居然,心甘情願的效死。

梅園都尉賈穆,屈申關英雄連正式由新人接手,他新組建梅園營,負責清剿,南山城範圍之內的,土匪惡霸。

郭嘉見呂蒙,依舊沒有,出現在名單上,心中就有數了。

郭嘉回到議事廳之後,劉正對他說:“奉孝,如今算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郭嘉不解,於是就問劉正:“侯爺,還有什麼問題嗎?”

劉正想了想,纔回答說:“奉孝,咱們的體系,已經逐漸的完善了。然而范陽郡,不拿在手裡,總是會有,更多的危機存在的。那就是一把,懸在頭頂上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

郭嘉建議說:“侯爺,不如買下幽州牧如何呀?”

劉正點了點頭,示意郭嘉去安排。

二月末,范陽太守鄒靖請辭,表奏漢帝。

郭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來找劉正。

他興奮的說:“侯爺,鄒靖大人終於讓位了,舉家遷往北地,負責幫他搬家的,正是張家車隊。”

劉正說:“奉孝,鄒太守,畢竟照應南山城多時,敬上萬貫,聊表心意。你去安排吧!”

郭嘉走後,劉正忍不住嘆息。

原來道不同,不相爲謀,就是這樣的殘酷無情。

鄒靖是被逼走的,這一點南山城中的人,都心知肚明。

然而天下之爭,法不容情。

鄒靖就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只能請他離開。

也許他,只是一個開始。

代表着南山城的,土地政策,正式開始了,無差別的推行。

鄒家的地,已經被收走了。

家族又不行商,坐吃山空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鄒靖自忖,無力與南山城抗衡,於是就拿着,豐厚的補償金,到北地,重新買地安家。

劉正見鄒靖,對土地情有獨鍾,也不好,再勸說什麼。

只是暗中傳令張繡,給張濟寫信的時候,多說一些,興漢軍的土地政策。

他這是未雨綢繆,畢竟將來,肯定是要照面的。

爲了顧及雙方的感受,還是要提前說一聲,好讓接受的人,有一個心理準備。

郭嘉很快就傳令,讓北地情報部,把一萬貫的五銖錢,送到了鄒靖的府上。

劉正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郭嘉走了進來,對劉正說:“侯爺,已經安排人送去了。”

劉正睜開了眼睛,幽幽的說:“那就好!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鄒太守,下一次搬家呢?”

郭嘉知道,劉正的意思是——興漢軍什麼時候,纔可以打到北地呢?

照目前的局勢看,他也看不透——天下將亂未亂,如履薄冰呀!

劉正見郭嘉不回答,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專心的討論起了,買官的相關計劃。

范陽郡太守,興漢軍志在必得,寧可出缺,也不可讓他人佔據,特別是公孫家的人,休想染指。

劉正鐵了心,下達了一個命令:

洛陽城中,膽敢買官范陽郡太守者——殺無赦!

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2110章 古墓倩影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1915章 興兵討魔第1664章 戰神呂布第493章 俘虜文蕊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912章 酒泉糜照第2109章 驛路情深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1469章 亂中取利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287章 巾幗英雄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844章 養虎之說第71章 校尉孫策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1868章 築臺點將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580章 梅園統考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518章 方外法內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75章 小將陳到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25章 至孝子義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485章 加拉協定第1862章 鄧艾掌軍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1716章 馳援新羅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50章 分兵出擊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730章 棋子理論第2165章 天道御道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2059章 二魂龍牙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988章 再復紅塵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975章 戰爭損耗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76章 天下十璽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574章 盜龍術篇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2067章 良幣劣幣第1770章 抵達蘭桂
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2110章 古墓倩影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1915章 興兵討魔第1664章 戰神呂布第493章 俘虜文蕊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912章 酒泉糜照第2109章 驛路情深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1469章 亂中取利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287章 巾幗英雄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844章 養虎之說第71章 校尉孫策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1868章 築臺點將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580章 梅園統考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518章 方外法內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75章 小將陳到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25章 至孝子義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485章 加拉協定第1862章 鄧艾掌軍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1716章 馳援新羅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50章 分兵出擊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730章 棋子理論第2165章 天道御道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2059章 二魂龍牙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988章 再復紅塵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975章 戰爭損耗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76章 天下十璽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574章 盜龍術篇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2067章 良幣劣幣第1770章 抵達蘭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