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

李威想都沒有想,就說道:“不可。”

穿成普通人身上,他也許會感興趣,畢竟寶藏的傳說,不管有沒有,都會扣人心絃。但做了一年多神馬的太子,也算是上位者,考慮的事不僅是如此。

不知道他們所說的山脈究竟是那一條山脈,可最少在北緬,但唐朝實際控制的地區只是姚州與昆州,到達哪裡,等於橫跨大半個雲南。軍隊一過,各個並沒有真正臣服的六詔各部如何想?弄不好,就成了大戰,樑積壽去了姚州,也只是就地或者從四川調兵。能調多少不知,可不會超過一萬人。變成了大戰,那就不是一萬人那麼簡單。

再說山脈,不知道是不是野人山,就不是野人山,現在北緬許多山脈與野人山無異。國民黨生生折了三分之二的軍隊,手中的武器是槍是炮,人數是二十多萬,又是後世的那種科學。除了詩詞外,裡面最少有五萬人各種本領遠在自己之上的。最後什麼結果?難道對那些吃人的兇物吟唱詩詞?其實遠不是這三人所說的那麼簡單。他們最後失去了嚮導,轉了幾天,居然能轉出來,本來就是一個奇蹟。奇蹟能複製的?

萬一因爲自己鼓動,朝廷真來個三萬四萬大軍尋找寶藏。尋到了好些,尋不到,三四萬大軍覆沒,後果誰能承擔?

還有對財富,這時候百姓理解能力卻是很差的。財富不僅是黃金,是白銀,它們只是一種,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全國能產多少糧食,能造出多少東西,能出產多少布匹等等,或者有多少英勇的將士,與治理的人才,這些纔是真正的財富。而且財富不一定全是好的,有錢可以辦很多事了,可如果吞併嚴重,各大家族與庶族手中掌控着全國大部分財富,國庫裡沒有錢可用,百姓缺衣少食,這種財富卻是癌細胞,早遲要出大事。現在的黃金白銀,只是貴重金屬,並不是貨幣。少了,出動大軍不值,多了,準得會下跌。象牙更是如此,一下子弄來幾十萬根象牙,等着象牙當大白菜賣。

並且自己說話,樑積壽未必會聽。

老子對自己培養,於是呢,幾乎三分之一的官員都帶着太子東宮了職位。特別是十幾個大佬,幾乎人人都有東宮的職務,看上去很美。其實不然,其中對自己心儀的人不少,但能對自己忠心的人,不會有很多,能真正聽自己調動的,掰着指頭的都能數得過來。自己熟識的,都不會佔到一半。對樑積壽就是,認識,但不熟識。

當然,他嚴格來說,也是東宮體系。不然這三個人都不會找自己幫助了。

而且讓他嗅到一種危險的傾向。他插手了某些商業,接見了某些商賈,只是想讓國家經濟迴歸正常的發展軌道。並不是重視商賈,工人、農民、商人在他心中地位一樣的。但就象後來對觀世音的傳說,下凡了,普渡衆生了,甚至不惜犧牲色相。但那不叫色相,叫普渡衆生,點化世人,不再乎臭皮囊。或某些較真的會想了,這是觀世音也有塵念慾念。故事不一樣,道理卻一樣。有些人真認爲他很重利輕義,對商賈比對其他人看重。否則這三人不會找自己……

“殿下……”

“你們三人不顧危險的精神可貴,可財富雖然是好的,但大軍一行,非是你們所能想像。功成則罷,功不成,你們可想過,多少士兵將會折殺在南荒,多少人家會家破人亡?孤不會允可。”

“可是……”即墨三人很不甘心。

死了那麼多人,又親眼看到了財富,本以來尋到太子,是一條出路,然而太子兩次拒絕。

李威將臉色一沉,說道:“非但如此,你們私自出國,這一行可知犯了多少唐律?”

私自出國是觸犯唐律的,唐三藏也是犯了法,只是後來成功了,於是沒人敢追究。再說,這一行,與唐三藏不同,他討取的是佛經,就是士大夫都很歡迎。可他們討取的是財富,又死了那麼多人。

但李威卻是很贊同。佛經好壞他無法判斷,只知道唐朝有二十萬僧尼,其中不乏好吃懶做之輩,真正探索佛道大義的高僧卻很少。天下寺觀不知多少。耽擱的勞力,減少了國家稅務不提,就是這些寺觀,所浪費的錢財,節約下來,放在水利上會如何?或者放在民生上又如何?

談教化,李威不知了。

看到即墨三人臉色變了,李威語氣也軟了下來,說道:“真爲了財富,你們與陸馬有舊,去尋找他吧。”

來到唐朝久,對邊功也不那麼看重,佔的地方很廣大,一度達到波斯灣,那又如何?說不定因爲唐朝帶去了文明,爲以後多樹立一些強敵。比如契丹。不如將內部先鞏固。比如嶺南,面積從兩廣到越南一大半地方,只有兩百萬人口,僅與長安一地人口彷彿。

可就是嶺南,都視作了蠻荒之地,流放之所。甘蔗是嶺南的甜,大規模種植甘蔗,未必能全面開發嶺南,可總比沒有的強。蔗糖技術已經放開了,誰先去嶺南,誰就佔到了先機,說不定以後每年都能從日本、高麗、大食以及南海諸國,帶來與那個部族相仿,或更多的金銀。還有規模有可能更大的曬鹽,陸馬與樑金柱的人手少了。

……

三人很失望地離開,姚元崇說道:“殿下,這樣處理很好。”

不說很困難,就是沒有困難,以太子現在的尷尬的地位,也不好上奏,動用軍隊。又是爲了財富,就是爲了取經,亦是不行。或者派使節出行,那也只是幾十人,最多一百多人。去了於事無補。

李威沒有說話,但心中卻轉了無數的想法,這是唐朝,過了唐朝了,老百姓會不會有這冒險進取的精神?

窗外的夜花送來陣陣清香,春天是美好的,可辰光不是很長……

………

騎在馬上,手中拿着弓箭,瞄準了一隻小兔子,“嗖”一箭放了出去。

嗯,很不容易的,這一箭終於射中了。

這一年多來,也常騎馬,也常射箭,倒不是爲了上戰場殺敵,有可能這一輩子都不需要他上戰場。主要是鍛鍊身體。平時準頭還可,可騎在馬上,準頭頓無。

看到太子一隻獵物都沒有射到,於是侍衛們有意地將獵物從叢林中趕出來,讓他射。但收穫嘛,只有這隻兔子。雖然不是狩獵的季節,可看到戰果如此,李威很慚愧。這使他想到了用一張弓,殺敵無數的爺爺李世民。

一個侍衛下馬撿起兔子,說道:“殿下好箭法。”

“別,”李威擺手,居然臉讓這一句馬屁話臊紅了。

不過倒也不是獵物之樂,主要是心情的放鬆。有了一個戰果,達到了目標。李威坐下來休息,看着侍衛在狩獵。不過扭頭看了看西門翀,比西門翀好,到現在西門翀連騎馬都膽戰心驚,況且上馬拉弓。

這也不好比的,西門翀家境貧寒,連馬都沒有摸過,談何騎術?

侍衛們倒也興致勃勃,有一個侍衛箭術好,居然在馬上玩起了花樣,舉起了弓,開始射天上飛的小鳥。一隻飛來飛去的小燕子,讓他一箭射了下來,碧兒立即叫起:“誰讓你射燕子的?”

“碧兒,只是狩獵,它們又不是大小黑。”

“可是燕子很可憐的,殿下,妾身想回京城了,不知道大黑小黑回來沒有?”

“回就回吧。”

到商州來主要是散心的,效果不大好。首先商州,不是到洛陽的必經之道,唐朝幾位皇帝,除了李世民征戰時,有可能來過外,都沒有到過。沒有別館,沒有行宮。

商州本身情況又很特殊,雖然離長安近,可因爲山多,許多百姓生活貧困。朝廷又時設時廢。設的時候劃分出來數縣,屬山南道管理。廢的時候,又將數縣劃分到其他各州,長安有些,山南道數州有些。沒有穩定的行政規劃,於是更加落後。

但太子駕到,官員們不敢怠慢,很有可能,是這幾十年皇家最尊貴的成員到來。找了一個大戶人家,安頓在他府上。然後早謹見,晚拜見,唯恐失了禮數。再說,太子喜讀禮書,天下有名。

可此太子非彼太子,這些參見,在朝堂上無奈,到了外面是散心的,無疑拘束萬分。然後來到西門翀家中。西門翀父母只是一個佃農,家中很貧窮的。後來西門翀做了太子的對話,實際上這是一個無品的官職,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太子的幕僚,發達只是指日可待。主家轉變了態度,先是送錢到京城,供西門翀用度。

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地主,沒有見過世面,以爲在商州,送了十幾緡錢,當然,力量有限,也是無奈。然後替西門翀家蓋了幾間新房子,同樣認爲蓋得很好了,其實比長安洛陽的房屋,什麼都不是。

一行兩百人,站都沒有地方站。李威只是坐下來喝了一會兒茶,與西門翀父母又交談了幾句,就離開了。可這件事也轟動了方圓百里。一夜之間,皆流傳着西門翀這隻麻雀故鳳凰的事蹟。

主家更急,便派人上門催西門翀父母,什麼時候與自家女兒完婚。但也不算勢利,其主母看不起佃戶倒也正常,特別是西門翀沒有發達之前,主家能看重他,還訂了這門親,很是不易。從某種意義上,比楊敏母親好。

然後看到西門翀身邊那名李威賞賜的漂亮官妓,先不大悅,後來詢問官府,才知道這名側妾的來歷。妾在這時代是不能立爲主母,但擔心女兒以後得不到寵愛。於是讓女兒不時看望西門翀。李威留心了兩眼,不是很絕色,但勝在長相文靜,舉止也很嫺雅。用一個詞來形容,是一個典型的小家碧玉。又賞賜了一些錢。其實給了狄仁傑一萬緡錢,就是讓他做一些賞賜,或者用來做一些事的。可是狄仁傑全部留了下來。西門翀只是對話,只有少許的俸祿,養自己一個人都不行,況且大婚需要的費用。囊中羞澀了,西門翀只好羞羞答答地收下來。

其實商州是一個好地方,有山有水,可以狩獵,可以釣魚,可以遊山玩水,人文氣息也比較濃厚,與一些文人士子,也可以吟詩作賦。學了一年多了,李威的古文,漸漸長進起來。沒有特別的需要,不需要抄襲了。倒也自由,只是官員盯得緊,跟得緊,於是無趣。

碧兒一提,李威也想回去。碧兒有大黑小黑,他還有楊敏,今年十六歲了,卻不知現在過得如何……

ps:我這幾天有事,每一章碼得不大易,上午看了一下書評區,才知道章節弄錯了,一百八十七章是一百六十九章,一直到昨天,弄錯了五章,道歉一下。改天讓責編修改回來。另外昨天兩章,有書友說充字數,誤會了,這些線是連着後面的。絕不會用兩章內容來充字數,只是更新字數少些,心中一直過意不去,大約還有幾天就結束。

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19章 問琴(下)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47章 定(九)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46章 輕重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241章 誤會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73章 刺激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36章 東園岑寂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56章 莫愁樂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74章 無人聽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53章 背水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54章 進宮(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278章 種惡因第159章 啓航(五)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134章 春雷(六)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11章 馮太后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11章 馮太后第179章 合(七)第44章 脫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52章 問鼎(四)
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19章 問琴(下)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47章 定(九)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46章 輕重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241章 誤會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73章 刺激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36章 東園岑寂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56章 莫愁樂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74章 無人聽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53章 背水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54章 進宮(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278章 種惡因第159章 啓航(五)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134章 春雷(六)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11章 馮太后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11章 馮太后第179章 合(七)第44章 脫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52章 問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