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承風嶺卜,看着東方東訪還是連綿的羣山崇嶺……”捱……不這處道路一分爲二,一方折向了東北,一方折向了東南。因爲水系發達,植被十分茂胤盛,陣陣涼爽的秋風吹來,微微帶着一層層黃胤色,然後黃胤色疊起了波浪,此起彼伏,十分壯觀。
論贊婆指着遠處說道:“唐朝在這裡設下了兩座軍營,一座是在通向河源軍道的翠山旁,一座是在通向廓州道的鐵挨子上。”
論欽陵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盯着大道。唐朝都大大方方地沒有中停商道,論贊婆在兄長沒有到達之前,同樣也沒有中止。吐谷渾與吐蕃需要這數條商道,同時若是作爲進攻的一方,卻中斷了,也是示弱。所以這條大道上還有許多商人,不敢牽着馬牛羊與唐朝人交易了,可是皮毛、玉石,還是唐朝人喜歡的,然後向唐朝換來絲綢、茶葉,甚至運氣好,可以矇混過關,換來大量的鐵器。但規模比起以前小多了。
論欽陵問道:“三弟,你有沒有看出唐朝十八萬大軍,有那些弱點?”
唐朝看弱點?論贊婆茫然了,唐朝的弱點他都沒有看出來,倒是看到自己一方將會面胤臨一大堆問題。嗯了一會兒,搖了搖頭。
“休要高看了敵人,唐朝的弱點同樣多,最少有八條啊。”
“八條?”論贊婆驚異地問,休說八條,有一個兩三胤條讓二哥抓胤住了,就能足以讓唐朝軍胤隊大敗,於是又想,還是茫然,問道:“二哥看那八條弱點?”
“三弟你看,商道繼續開放,當真唐朝人那麼貪錢?”論贊婆搖了搖頭。原來相信唐太子貪錢的,現在不會這樣想了。若是想得到牛馬羊,現在也得不到了唐朝當真缺皮毛缺到不顧十幾萬大軍生死的地步?但這一條他倒是能明白的,商道繼續開放,就能派出大量斥候到青海利胤用人員混雜,刺探消息。可這一條也對唐朝軍胤隊看利的,人家就是陽謀,你大軍到了,我就象一隻烏龜一樣,往城堡裡一縮,看種你就過來攻打我反正不出來與你們野胤戰。吐蕃人得到情報意義不大,但作爲進攻一方,吐蕃人的情報對唐朝卻是十分有用。
“我知道你想什麼,可想法錯了,商道開放,唐朝人固然能得到我們一些情報我們同樣也能得到他們的一些情報。還看重要的一條啊,我們可以混進一部分有用的人,攻城掠地不大可能,可攻城掠地當真那麼重要嗎?錯啊,兩軍交戰,攻城掠地是下下之策那是不是可以辦很多事情?又豈只是情報!這一條是唐朝最致命的弱點啊。”
“二哥,有何安排?”
“我早就安排下去了,也許今天你就能看到一部分。我再來說唐朝的第二個弱點,唐朝人是守城修了許多城,哨所、關卡、戍所,城中看大量的武胤器物資,可以堅守很久。”說到這裡他也有些不自然,特別是大型投石機的殺傷力以及那個變胤態的火胤藥,以後想攻打唐朝的城池,將會越來越難。又說道:“可是堅守看長處,就有短處,全部防守,戰術呆板,軍胤隊呆板,而我們從容佈置,靈活機動。這也是唐朝人致命的弱點。”
“二哥,雖不錯,可他們本來就不打算進攻的,我們大軍到來,他們堅守城池,與我們拼消耗,我們大軍離開時,打着諾曷鉢的名義,擄掠吐谷渾的百胤姓。甚至看吐谷渾主動前去投奔。”這個戰術論贊婆早就看出來了,也想了很久,終是無法破胤解。青海多山,道路並不多,各個要衝上這些城堡一出,再加上唐朝運來了大量的武胤器與物資,還看十幾萬大軍堅守,這個竹劃變得完美無缺。要麼用人堆,總能破掉幾個城的,但最少得有可能付出三四倍的犧牲,象石城山有可能得付出十倍以上的犧牲才能攻下來,能不能這樣做?還看小道的,下了馬,從崇山峻嶺裡攀越,一夜能爬過幾千人就不錯了,還有可能有不少士兵落下懸崖,這幾千人插胤入敵人內腹能做什麼?正好給唐朝人上點心去了。
“如果你僅是伐城,自然認爲他們沒有然點,但錯了啊,三弟,三個時辰後,太陽在哪裡?”
“太陽落山了。”
“對,太陽出山,百胤姓開始勞動,太陽落山,百胤姓開始休息。這纔是天胤道。可是世間萬物豈看永衡之理?此時太陽在正中,過了片刻,太陽落山。情勢又是一變。水無常形,兵法無常理,一旦呆板,已經落入下乘。就象春耕夏作秋收冬藏,順應天時,農夫才能看一個好收成一樣,行軍亦是如此,大軍要不斷流動,才能抓胤住戰機。自古以來,看多少僅靠防守就能獲得戰役勝利的?”
論贊婆又是苦思冥想,還是想不明白。
論欽陵沒有理他,繼續說道:“唐朝皇帝不放心兒子執掌了十幾萬大軍,所以今天唐朝軍胤隊等於有了二帥,這又是缺點啊。
“是這樣的,可是二哥,那個李敬玄是太胤子胤黨系,與太子很親近,太子來到青海後,他專心執掌後勤,從來不與太子爭功,這很難利胤用。”
“那我問你,李敬玄有沒有調動大軍的權胤利?”
“有。”
“既然有,這就是缺點,且那個李敬玄又不插鋒只唐大子仇知道,更沒看讓他真正指揮天軍作戰過,力率鋒點就成了一個大大的缺點。”
“是”,論贊婆應了一聲,可腦海裡還是很茫然,就象二哥說殺唐太子就象探囊取物一般一樣,李敬玄有權,可有自知之明,如何讓他指揮軍胤隊?除非李敬玄摔了一跤,正好將腦袋瓜子跌壞了,纔會與唐太子爭軍胤權。
щщщ ⊕ttκǎ n ⊕CO
“然後你再看,唐朝佔領大拔鬥谷,不僅拱衛了河謹地區安全,扼守了北方郟城二道,也拱衛了涼甘等州,甚至還可以在情況危急下,從涼州、甘州調來軍胤隊支援。扼守了赤嶺主道,直接威脅尉遲川,雖然承風嶺出現了失誤,可立即在後方設二營,將這個失誤彌補,確保了廓州安全。又南下攻克了洪濟橋與宛肅城。進可以攻打大非川、赤海、樹敦城、曼頭城,退看無數城堡防守,黃河作爲天險。可是戰線是不是太長了?”
“是”,可是心中還不明白,這不是一萬人兩萬人的戰鬥,唐朝出動了近二十萬大軍,自己吐蕃也看十六七萬的軍胤隊,還能從吐谷渾與黨項再度召集近二十萬的軍胤隊。合在一起,將是五十萬多人的廝殺,戰線豈能不長?
“戰線長,消息通知就會緩慢,南北的反應就會很遲鈍。”
“是”,論贊婆苦着臉說道,他丟失了一半九曲,以及洪濟橋三城,正是吃了這個虧。
“這就是戰機啊”,說到現在,論欽陵皆說了一半,留了一半,這是讓老三胤去想,鍛鍊他智慧的成長。吐蕃內部不穩,許多人反胤對噶爾家族專胤權,看的部族蠢胤蠢胤欲胤動,作爲吐蕃的新任大論,他不能久在青海,這一戰過後,也要返回邏些城。青海將來還得交與老三治轄。因此,他來到青海後,一句斥責的話也沒看說,只是指導,恢復他的信……S。
其實有時候心中也十分惱火,臨行時就怕出現意外,所以吩咐他勿得異動,可不但動了,還動了三次。第一次興胤師胤動胤衆,無功而返。第二次折了一萬五千人,第三次失了地,還折了近三萬將士。
然而更堅定了他擊殺李威的念頭,最少老三與唐太子對敵時,心理上完全落入下風,以後只能跟隨唐朝太子的步伐走,第三次出動大軍失敗,以後出動大軍還會失敗。
可好終沒看批許。
又說道:“雖大非川敗於我軍,可南詔一勝,都城二勝,九曲三勝。固然漲了唐朝士兵的士氣,卻也多少會看驕兵的作用。不僅是驕兵啊,還看許多大將成了驕將。除了極個別的將領頭腦清胤醒外,比如唐朝的太子,李謹行,有可能那個黑齒常之、契芯明也算一個。其他的人,多半又開始小視了我們吐蕃人,這個缺點還小嗎?”
這倒是事實,論贊婆眼睛眯了起來,這一條缺點提出來,與前面所說的聯胤繫到一起,腦海裡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
論欽陵很滿意,爲軍者,吐蕃人當中,除了自己外,很難有第二人能與老三爲敵。說到底,還是第一次出軍無功而返,給他心裡留下了一些陰影,想立功心切,爲自己正名,一再就落入唐朝太子的圈套。若沒看李謹行那個空城計,心裡沒有陰影,這次唐朝太子未必能討得了這麼大的便宜。
又說出第六個唐朝大軍的弱點:“唐朝此次出軍,有許多名將,可無論是那一將,皆不是我之敵,就是那個唐朝太子,在我看來,乳臭未乾就是乳臭未乾。若這個不算弱點的話,再加上一條,除了一些將領不錯外,還有更多的蠢材。而且這些蠢材多掌有大胤權,這是不是唐朝軍胤隊的弱點?”
“是”,論贊婆眼睛更亮了,他已經越來越清楚看到二哥的某些想法。
“唐朝弱點這麼多,我們是不是可以輕易地戰勝?”
“是,可是我還沒有想到觸發點。”
“看啊,我才說出唐朝軍胤隊六個弱點,後面還有兩個,這兩個就能成爲唐朝火胤藥上的那個引信。”
“那兩個?”
“來了”,論欽陵手一指東方的大道。
大道上行來一個駱駝隊伍,規模不大,裝了一些貨物,另外還看幾匹馬,上面坐着四五人。
“來,三弟,看看我的斥候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好消息。”說着,帶着論贊婆走下承風嶺,迎了過去。商人領首的一個人跪了下來,說道:“屬下見過大論。”
“起來,起來。”
“是。”
“這一行走否順利?”
“屬下僥章沒看侮命……”,說着他從懷中掏出兩張紙,遞了上來。
論欽陵接過紙,大笑起來,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三弟,你看。”
遞過其中的一張,論贊婆接過來一看,他們論氏兄弟個個皆是人間的奇葩,智慧過人,因此,也個個認識漢字,甚至還能書寫。這一張紙上是唐朝朝胤廷這一次對所看受功將士的封賞。論贊婆並沒有立即想明白,立了功就得將賞,這又看什麼。
“這又是唐朝軍胤隊的弱點,能引爆他們徹底大敗,甚至乖乖將太子送給我的弱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