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

“陛下,你怎麼了?”武則天在簾後問道。

“皇后,你看看,是不是朕眼花了,”李治將奏摺遞了進去。

也沒有說多少事情,只是說太子試驗了一片高梁地。試驗肯定了,問得很清楚,從一開始就在試驗,包括肥料、株行距以及壟肥、壟的深度。長勢也不一,產量更是不一。這些都寫了。這個無所謂,主要是後面一句話,選了幾個穗,稱了一下,然後來估猜,長勢最好的三塊地,畝產有可能在五石到八石之間。這是大約的估猜,精確估猜在六七石。當然,都是一羣穩重的人,畢竟沒有打下來,因此產量說得含糊些。

“六七石啊,”論城府,有幾個能及武則天的,也震住了。

唐朝出過高產田,每畝地產量能達到五石,這個高產也是個案,與這幾片地一樣,具備了很多高產的條件,地好水好伺候得好。有可能還是畝量的時候比較大。再加上地方官員需要政績,又誇張了一些。總之,有許多水份的。特別是屯田的地,“畝產”最高,田地都在邊疆水土好的地區,種植很少,本來就是沃土,然後一畝地丈量時,有可能有兩畝地大。但就是這個高產,也是兩季的產量總和,才能粉飾出來的。

對此,大家心知肚明,雖然知道有些水份,可產量不會太低,否則官員不敢這麼做。但皇莊什麼都沒有,畝數丈量十分標準,幾位宰相說的也只是這一季高梁的產量,再說,他們也不需要這個產量粉飾什麼政績,就是粉飾了也與他們無關,是太子的功勞。

武則天忽然想到了那個棉花……

將奏摺遞了出去,低聲說道:“陛下,多半不是假的。”

大臣一個個很奇怪,這夫妻倆在搞什麼名堂,難道是李賢等皇子出事了。正在猜測時,李治已經將奏摺遞了過去,說道:“你們看看。”

打開一看,這些大臣都是揉眼睛,高梁在糧食中產量不是最高的。再說,這個五石到七石……

“你們認爲是真是假?”

閻立本答道:“現在沒有收下來,不過多半錯不了。恭喜陛下啊,如果此法成功,推廣天下,陛下,會是如何?”

至於糧食所帶來的另一個作用,會使囤積居奇的商人與大戶不敢再囤積居奇,一起疏忽了。不過這也是暫時的,糧食增產,那是長遠之計。可這個產量,過了很久,還是讓他怔忡。

李治對身邊太監說道:“去,將太子請來。”

奏摺上說得不清楚,這個兒子也沒有談提此事。好象聽侍衛稟報,說他在長安城外,弄了幾片高梁,當時李治也沒有放在心上。沒有想到,又變出了一個妖蛾子。

因此,得問問兒子。

太監去了東宮,一會兒回來稟報,說道:“皇太子去了城外的皇莊。”

這件事,李治聽說了,什麼廢地變寶的啥,說了一句:“不務正業,難道想做農夫?”

大臣聽了一起在心中誹謗。其實皇太子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對商人有些走得近,雖是爲了國家。其他地方做得已經很不錯了,甚至比這個陛下做皇太子時,好得多。你又不讓他處理政事,又沒有什麼遊樂,不看看農業,看什麼?再說,重視農業,纔是國家之根本。

但有些醒悟。這個高產田是官員弄出來的,倒是祥瑞。可是兒子弄出來的,多少搶了他的風頭。再說了,大雩祭拖了很久,先是大風,然後是大旱,好不容易開始落了些雨,又是許敬宗大案發生。處理完了,又要來個駭人聽聞的高產,無論大雩如何舉行,老百姓會議論高梁產量,還是會議論大雩。

也有大臣看不慣李治這種態度,郝處俊站了出來。當然,他不會說,你這個病怏怏的身體,說不定那天就見了如來佛祖。太子賢明,對國家來說,是好事。說得很委婉,道:“陛下,臣聽聞甚喜,不是爲高產而喜。國家之重,不在於邊功一場大勝,不在於一塊田的高產。在於君王有爲,後繼有人。又值大雩祭之時,忽然傳此音訊。臣不知何爲祥瑞,但此乃最大的祥瑞,我朝的福音。”

李治不置與否,對太監說道:“去城外,將太子喊回來。”

………

工程有些大。雖說苜蓿生長力很強盛,可苜蓿長得好壞,直接取決會得到多少青飼料。還有蘆葦,這個用火燒是燒不盡的,得等到秋後水勢小下來,再排一些水,連同蘆葦根,加上淤泥,一起挑上岸,否則來年還會有大量蘆葦長出來。蘆葦的事尚早,苜蓿要準備了。不是播種,要將幾個小土山崗的野草全部除去,然後掀開暴曬。又要種些果樹,雜樹沒有用了,又要連根挖出來。

看着請來忙碌的佃農,姚元崇說道:“太費成本。”

李威這樣的變廢爲寶,是用錢砸的,試問那一戶人家捨得砸下這麼多錢,平整這些沼澤?

“是費了一些成本,不過將來的收益,會有驚人的回報。這一片沼澤加上灘塗以及山崗,面積不小,大約六七百畝地。再說了,收益無關緊要的,孤也不會在意。”對田地裡的收益,李威一直不在意。除非地裡能長黃金。繼續說道:“只是做一個表率,讓天下百姓看到,原來這些不是廢地。蛇有蛇的遊法,魚有魚的遊法,各有其法,但遊比不遊好。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等於上天降賜,自己卻不去作爲。如果那樣,何必要耕種?這與耕種是一理,不能靠老天的賜降,自己也要從自己身邊的山,身邊的水,將東西變出來!”

沒有什麼高深的大道理,卻讓姚元崇與西門翀倆人全部深思。

但今天出行,只帶了他們兩名幕僚,讓朱敬則弄煩了,所以選在他們當值時出行。這樣做,還爲了等一個人前來。約了楊敏過來,就要到了他及冠時間,也到了婚期。朝廷一點動靜沒有,沒有下明旨,可都知道,太子妃的事作罷了。畢竟一度將她當作未婚妻的,心中多少有些牽掛。於是約她出來寬慰幾句。

一會兒馬車到來,楊敏戴着羃羅走了下來。

李威怕引起人注意,他自己無所謂,主要是怕給楊敏再次帶來麻煩,將她引到洛水邊。坐在河邊的石頭上,四下裡很安靜,只有洛水上船來船往。李威問道:“最近可好?”

“還好。”低聲答道。

“將羃羅摘下來吧。”

“喏。”

羃羅摘了下來,又瘦了一些,顯然不是還好。李威說道:“坐近些。”

“嗯。”坐在李威身邊。

李威說道:“又瘦了些。”

“嗯,”但眼睛紅了起來,想了想說道:“其實這段時間,妾身想了很多,還是妾身以前做得不好,不能怨人。”

“世上最難買的就是後悔藥。不過做也做了,事情也出來了,需要補救。”

楊敏搖了搖頭。

這事兒不是她補救就行的,也不是太子說了就行的。要皇上與皇后說才行。而且輿論如此,連皇上與皇后說了都不行了。

李威又說道:“世上許多事是人力做不到的,但只要有力了,努力了,卻又是有許多事,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因此孤喊你前來,就是爲了此事。”

“殿下,不用爲妾身操神了,殿下還是以自己爲重。你是國家的未來。”

嗯,開始爲對方着想了,又進步了一些。於是又說道:“國家的未來,孤還遙遠。孤關心你,不僅僅是關心,也是關心自己。”

“殿下何來此言。”

“知道什麼是幸福嗎?”

楊敏搖了搖頭。

“幸福不一定是自己穿得多好,吃得多好,住得多好。有時候看到一幅畫、一幅字,自己寫出來的,或者得到別人的,因爲愛好,也是幸福。有時候看到家人,親人露出開心的笑臉,同樣是一種幸福,那怕爲了這笑臉,自己吃了許多苦。就象碧兒一樣,她自己無所謂,可看到孤開心了,她就開心了。孤不開心,她就不開心。因此孤很看重。”

楊敏沉思起來,過了一會兒才說道:“殿下,妾身也可以辦到的,只是現在……”

這是發自內心的,楊敏也未必能辦倒,但漸漸在進步,比才見面要好得多。說道:“你還沒有明白孤說的意思。在孤心中,你是孤的人。孤關心你也是關心自己。”

“殿下……”

“不要哭,孤那天在馬車上就對你說過,孤要看到你們天天笑,而不是哭。” wWW☢тTk án☢¢o

“殿下……”

“孤喊你前來,是因爲到了婚期,朝廷沒有動靜,怕你擔心,所以勸慰你的。但箇中的事,非是婚期,你不懂,你父親也許多少明白一些。”不是這樣那樣的事發生,也就是一件單純的婚姻。但發生的事多了,不僅僅是婚姻,牽扯了自己與父母親的關係,還有官員的支持,輿論,以及政治角力。又說道:“孤在來的時候思考過。你若一心想做太子妃,孤無能爲力了。”

“妾身不求別的,只求陪伴在太子身邊。”

“那就好辦了。你回去對你母親大人說,就說孤說的,做事不能太勢利,母后精明,什麼都瞞不過她。回西京吧。在臨回去之前,寫一封請罪的書信,寫給母后。人都有慈悲之心的。”對楊敏一直不惡,讓他來選擇太子妃,無疑會選擇楊敏的,畢竟有了一些感情。但對她的母親,一直沒有好感。頓了一頓,又說道:“不求是求。如果你寫不好,請你的伯父大人楊侍郎代寫。他也會明白的。還不行,你在京兆等孤,孤以後還有機會,慢慢尋找良機。”

說着,將楊敏的手拿過來,合住了掌心,盯着她說道:“這是孤的一個承諾。”

“嗯。”聽了這一句,一張惶恐不安的臉,終於漸漸平靜下來。

放下手說道:“還有,楊敏,其實各人有各人的難處。孤有時候,比你們所有人想的要困難,其實心情也很鬱悶的。來吧,跟孤吼一聲。”

說着衝洛水長長地吼了起來。

楊敏終於咯咯笑了起來,只是嚇着了遠處的侍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將橫刀一起撥出,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就憑藉這一點,就讓李威很鬱悶了。除非在寢宮,否則到什麼地方,幾乎都沒有了人身自由。擺了擺手說道:“孤在這裡說幾句話,你們迴避一下。”

但侍衛不大放心了,這一回離得很近,無奈了,對楊敏又低聲說道:“還記得孤寫的那首詩餘嗎,兩情若在長若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嗯。”

“那麼我們回吧。”

“嗯。”

正要送楊敏上車,太監騎馬跑了過來,遠遠地喊道:“殿下,陛下召你進宮。”

“是何事?”隨口問了一句。

“是高梁的事。”

一聽高梁,連楊敏在馬車上都豎起了耳朵。那片高梁長得很好的,但似乎沒有到收割的時候。

“高梁?”

“是啊,”太監翻身下馬,臉上也是一臉驚奇,對農事不大懂的,詢問他唐朝高梁一季收成倒底多少,肯定不知道,可這個產量,太讓他驚奇了。

“高梁怎麼了?”

姚元崇與西門翀也走近聆聽,畢竟這段時間,太子頗費了功夫,就是在變廢爲寶,寶不提,卻是爲了農事。也知道那片高梁長得很好,不過居然驚動了兩位聖上,心中甚是不解。

“高梁大豐收了。”

“現在高梁不能割啊,”李威有些急了,那是做樣板的。現在一割,都沒有飽米,能不能吃不提了,產量會大減。到現在還懵懂,害怕減產。

“不是,殿下,因爲長得好,所以驚動了西京幾位相公,他們到了田頭,抽了幾個穗子,稱了一下,然後估算產量。”

“你都是說清楚一點,那麼估算出來會有多少?”很期待的問。三四石應當沒有關係吧。

“幾位相公寫了奏摺了,估算了一下,其中長得最好的三塊地,每畝能達到六七石,不過畢竟沒有成熟,有可能誤差一些,但低不會低於五石,高不會高於八石。”

“什麼?”不但李威一人在叫,姚元崇一起在叫。然後李威坐下來,說道:“完了,完了,孤以爲一畝地能出個三四石,頂多四石多一點,怎麼長出這麼多?”

難道是皇莊的人給它們餵了激素?

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62章 和親(中)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10章 會殺人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66章 甜(下)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89章 地下水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74章 火耗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39章 定(一)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18章 問琴(中)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68章 圖窮(下)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09章 越權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276章 煮青蛙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65章 兒戲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68章 人選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54章 進宮(上)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99章 圍城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87章 前夕(五)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277章 十萬貫第9章 她是誰?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99章 圍城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17章 問琴(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69章 探(七)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263章 中了第136章 春雷(八)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
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62章 和親(中)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10章 會殺人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66章 甜(下)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89章 地下水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74章 火耗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39章 定(一)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18章 問琴(中)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68章 圖窮(下)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09章 越權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276章 煮青蛙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65章 兒戲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68章 人選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54章 進宮(上)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99章 圍城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87章 前夕(五)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277章 十萬貫第9章 她是誰?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99章 圍城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17章 問琴(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69章 探(七)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263章 中了第136章 春雷(八)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