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利益

шшш¤ ttкan¤ C O 山雨欲來風滿樓,清晨,憂鬱的陽光和幾朵烏雲聯合起來,東北的天邊密佈着陰雲,遠方的天空中陰雲翻滾,全是一副大雨即將來臨前的模樣。

民國二年3月21上午。

依如往日,身爲國務總理的趙秉鈞正主持國務會議。在前國務總理陸徵祥請假後,內閣總理便由身爲內務部總長他代理,在數月前,經大總統袁世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任命趙秉鈞爲內閣總理,得到參議院的順利通過。

這也算是短短不到一年間,這第三界內閣了,在這接連的內憂外患之中,內閣快速更迭到也是尋常之事,甚至也在意料之中,天下事有許多奇怪的,也不可解的,陸徵祥以擅長外交來組織民國的第二屆內閣,可是在他任國務總理期間,卻沒有什麼大的外交事件讓他一顯身手,麻煩的卻是內政。

先有黎元洪請殺張振武案發生,其後則是孫、黃入京,四巨頭髮表政綱,這一連串的大事都使陸徵祥尸位素餐,幸而他因病入住醫院,落得一個不聞不問。至於趙秉鈞組織第三屆民國內閣時,他一直負責內務部,從清宣統年間到民國,應算是一個內政專家了,可是他一上臺,麻煩就出在外交上,那便是轟動一時的庫倫問題。

俄國陰謀掠佔外蒙古所發生的“俄庫問題”。這着實讓這位“內政專家”大爲頭痛,自庫倫問題發生後,總統府開會,國務院開會,總統府國務院開聯席會,總統府開高等軍官高等顧問會,袁世凱和樑士詒單獨計議,討論來討論去,不外戰爭與和平兩條路,可是最後的結論是,既不能戰又不能和!

面對種種問題,因此政府只好裝聾作啞,不予理會了。

“……這個事物需要呈請大總統!”

面對陸徵祥提出俄庫問題時,趙秉鈞再一次使出了他的老法子,早在唐內閣和陸內閣中,他一直就是獨立特行的,他不參加國務會議,遇事直接向老袁請示,過去是,現在也是。

如果說趙秉鈞和唐昭儀有什麼不同,怕就是他心甘情願的做一個“象徵總理”,但凡是他感覺不能做主的事情,都會用同樣的一句話結束。

“嗯,前天大總統已經宣佈下個月國會開幕,我這個總理啊……”

在說話時,趙秉鈞的臉全不見一絲的不滿,甚至還帶着絲許的解決,前天,大總統袁世凱宣佈國會開幕典禮定於4月8日在京舉行,而且並多次催促宋教仁北上,自己這個總理,總算是當到了頭了。

趙秉鈞明白,無論是大總統的穩操勝券,或是宋教仁等國民黨人的野心勃勃,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自己這個總理,不過就是臨時的而已。

“總理,五國銀團迴應……”

突然,就在財政總長周學熙彙報的時候,這內閣國務會議室的門一下被推開了,根據規定,內閣召開國務會議時,除張和第三科長擔任會議記錄,任何人不得擅入。

進屋的是國會選舉事務局長顧鰲,他的突然闖入使得彙報五國借款談判進展的周學熙把眉一皺,而趙秉鈞同樣是把眉一皺,正欲開口訓斥時,卻聽着這冒然闖進來的顧鰲報告道。

“總理,前門車站收到上海來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昨晚在滬寧車站遭槍擊,傷重恐難救活。”

“什麼!”

國務院內閣會議室內的參會者無不同時一驚。

而身爲國務總理的趙秉鈞聞訊後,更是面色大變,猛然站了起來,以手掌擊手背,環繞會議桌一個勁地兜圈,一面反覆喃喃自語:

“這一下俺可砸了。人家豈不要說我打死了鈍初嗎?豈不要說賣友嗎?我還能算人嗎?”

長於內政的趙秉鈞豈會不知道,現在宋教仁被刺,南方的矛頭肯定指向大總統,尤其是指向自己,自己的殺人動機再簡單不過了,要是宋教仁要來做總理了,姓趙的往哪擱呢?肯定是要殺他的!

而原本被這個消息驚呆的在場閣員目睹着總理的這種怪誕舉動,無不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趙秉鈞和宋教仁的關係頗爲親密,在京城這是衆人皆知的事情,宋教仁在京城任職的時候,因爲他住在城外不便,因而經常留宿趙秉鈞家。在宋教仁退回五萬元交通銀行支票給袁世凱時,也是委託趙秉鈞辦理並請求趙秉鈞從支票中代爲償付五千債務。倘若兩人關係不好,斷不可能有此委託。

在趙秉鈞驚慌失措的來回踱步時,一位國務總理秘書走進進來報告道。

“總理,大總統請總理立刻去公府!”

聽着秘書的彙報之後,趙秉鈞纔回過神來,連忙停止轉圈自語。

“還請諸位閣員們不要散會,等我回來後,再接着開會!”

說罷,趙秉鈞便匆匆而去。

袁世凱早已從看了密電後,神色大變中冷靜了下來,看着坐於房中的樑士詒、趙秉鈞、段祺瑞、段芝貴等人,只是長嘆一聲。

“這一次,不管誰下的手,誰是幕後主使,只怕這個大屎盆子,怕是要栽到我頭上了!”

袁世凱的語中透着絲無奈,這事,就像殺張振武時一樣,那時黎元洪請殺張振武,大驚之下反覆發電數次詢問,在確定是黎的意思後,纔將其殺之,而事後輿論大譁,最後不得已才公佈了他和黎元洪的來往密電,說明是遵照副總統之命不得已乾的事。

上一次有和黎的來往密電加以澄清,而這一次呢?

“如果有人那麼想的話,怕也是蠢貨!”

段祺瑞冷哼一聲,雖說他是軍人,可也知道過去的一年多,大總統爲這“黨派內閣”、府院之爭以及同盟會鬥爭得不亦樂乎,早就鬥出了豐富經驗,就是那國民黨中,也有不少可都是奉着大總統的命令加入國民黨,就像……趙秉鈞,他不也是國民黨黨人嘛。

以大總統的謀略,犯得着幹這種損人不利己,反倒讓他人從中得益蠢事?

“蠢貨?”

搖着頭,袁世凱那張老農似的方盤上這會盡是憂色。

“世間蠢人何其之多!”

接着袁世凱惘然一聲長嘆。

“大總統,若是南方革命黨以此指責大總統,我等自當爲大總統申辯……”

樑士詒連忙開口勸說道,在這間房內的都是袁世凱的心腹,豈會不知,之所以準國會開幕、請宋教仁來京,是因爲大總統已經控制了國會,這時候有必要對宋教仁下手嗎?對於大總統來說宋教仁活着,反而比他死了更有價值。至少宋教仁能約束革命黨內那些叫嚷着“二次革命”的野心之徒。

“我一生代人受過無數,今日我不殺鈍初,而鈍初卻因我而死,即便辯怕也難辯啊!辯有何用!”

說着袁世凱惘然一聲長嘆後,面上盡顯苦楚之色。內間滋味怕也只有他一人才能體會。

“大總統,這不見得不是好事!”

這時段祺瑞冷哼一聲,臉上全不見一絲波動,就像一個小時前,他知道宋教仁遇刺時,也只是輕哦了一聲,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樣。

“公道自在人心,清者自清,濁者雖不一定自濁,過去宋教仁活着的時候,有他壓着孫大炮、陳其美那樣叫喊着“二次革命”之徒,而今,若是大總統和中央在宋案中能保持公允之立場,自然取信於民,再則,這不見得不是一件好事……”

段祺瑞這麼一說,只讓屋內衆人眼前一亮,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他們期待已久的機會。

“大總統。若是,到時革命黨中倡導二次革命之徒,定以宋案爲藉口,斷然行以叛亂,必定將不爲民衆所以,現今地方上的那些政客、黨魁、軍閥,彼此間也是爭鬥不休,地方各界人士無不希望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加強統一,所以……”

“是啊,大總統,這沒準就是一件好事,革命黨人或是進行所謂二次革命,咱們正好藉此統一了全國,如此豈不是更好……”

相比於先前討論“宋案”,這會房內的樑士詒、段祺瑞、段芝貴等人,反倒是開始設想起如何利用“宋案”謀求名正言順加強統一了。而靜聽他人建議的袁世凱則是不時點着頭,偶爾用手指撫一下鬍鬚思索着,不過面上的憂色卻慢慢慢消失了。

而這時一直沉默着的趙秉鈞卻突然開口說道。

“大總統,當務之急是應立即致電江蘇都督程德全,要求迅速緝拿兇犯,按法嚴辦,以維國紀!”

趙秉鈞提出這個建議時,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只有抓住真兇,纔有可能洗刷可能扣在自己身上的屎盆子。

“嗯!智庵所言極是!”

袁世凱點點頭,到是沒有反對,隨後在沉思片刻後,又看着趙秉鈞說道。

“我現在給口述一份報告,若是宋鈍初……再發出吧。對於宋鈍初國務院從優議恤,……前農林總長宋教仁,奔走國事,締造共和,厥功至偉。適統一政府成立,贊襄國務,尤能通知大體。擘畫勞苦,方期大展宏猷,何遽聞慘變?民國新建,人才難得,該兇犯膽敢於衆目睽睽之地狙擊勳良,該管巡警並未當場緝拿致被逃逸,閱電殊堪髮指。凡我國民,同深愴惻。”

此時袁世凱的態度發生了此許變化,相比於別人肯定會扣到他腦袋上的屎盆子,現在他反而更關心如何利用宋案達成自己的利益,心境的變化,相比於之前希望宋活,現在他反倒是希望宋死了!

(歷史總是如此,太多的迷團,太多的……無論如何,對於袁世凱來說,宋死,雖說弊大於利,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機會,一個等待一年多的機會!或許這就應了那句屁股決定腦袋吧!求月票!)

第130章 材料學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80章 盧溝橋第312章 奮勇隊第276章 改變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330章 敲打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69章 巨炮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74章 默茲河兩岸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2章 鬥智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47章 刺宋第122章 爲什麼不是日本人第217章第5章 貸款第72章 我能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353章 陰謀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35章 綠林道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299章 期望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290章 固執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31章 條件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14章 啓航第82章 大國商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354章 上海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358章 驚愕第65章 聯想第47章 他們敢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51章 !!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187章 揚州夜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173章 奉天第270章 父與子第263章 湘潭地第52章 先手更!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4章 部門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159章 有辦法!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270章 父與子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314章 爲了……第140章 首戰第174章 根本第17章 制約第233章 改編第49章 爲我掌控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136章 邀請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9章 行兵諫第379章 國會內第183章 帽子第298章 初戰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28章 奸商第149章 利益第182章 傷員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
第130章 材料學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80章 盧溝橋第312章 奮勇隊第276章 改變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330章 敲打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69章 巨炮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74章 默茲河兩岸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2章 鬥智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47章 刺宋第122章 爲什麼不是日本人第217章第5章 貸款第72章 我能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353章 陰謀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35章 綠林道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299章 期望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290章 固執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31章 條件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14章 啓航第82章 大國商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354章 上海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358章 驚愕第65章 聯想第47章 他們敢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51章 !!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187章 揚州夜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173章 奉天第270章 父與子第263章 湘潭地第52章 先手更!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4章 部門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159章 有辦法!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270章 父與子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314章 爲了……第140章 首戰第174章 根本第17章 制約第233章 改編第49章 爲我掌控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136章 邀請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9章 行兵諫第379章 國會內第183章 帽子第298章 初戰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28章 奸商第149章 利益第182章 傷員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