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搭班子

第五倫、馬援在基層做過掾吏,分別是戶曹和督郵,耿純也在大司農爲元士,跟各郡基層諸曹打過交道。

所以三人對郡一級行政機構的理解,不會像長於宮室的皇子、死讀聖賢書的儒生那般天真,以爲腰掛二千石之印就能隨意發號施令。

“郡尹和郡尹是不一樣的。”

根據郡二千石的權力與對本郡的控制力,大致可以分爲五層:

一、政令不出辦公室。

二、政令不出郡府衙。

三、政令不出郡首府。

四、政令遍及全郡各縣。

五、政令跨郡而出,開始向外擴展影響。

有的郡尹雖然幹了很多年,卻始終是豪強的傀儡,是受氣的小媳婦,諸如列尉的張湛,他在第二層;李焉稍微強點,到達了第三層,可沒想到還是被豪強牽着鼻子走。

這世上也有不少到達四層的二千石,在郡中說一不二,諸如那個服毒自殺未成的王閎,別看他如此狼狽,能力還是在的。

至於能到第五層者,第五倫只見兩位。

其一是送揚雄歸葬時,宴請過他們的蜀中導江連率公孫述。

還有一位,便是冀平(北海)連率田況,此人業務能力極強,頗受王莽讚賞,田況不僅能控制郡中實權,可發男丁三四萬人抵禦起義軍,且他的名望和政令開始超出冀平,向整個青徐地區擴展。

“能做到那種程度,公孫述、田況皆是一時人傑啊。”

二人的區別是,公孫述悶聲發大財,而田況十分高調,但凡有點政績都興沖沖往朝中報。

第五倫心生感慨,他呢?別說與公孫、田二人比肩,連張湛、李焉都遠遠不如,政令不出辦公室,還在第一階段,實在是太慘了。

若是換個地方,諸如關中、北地,第五倫在那邊已有基礎,起步絕不會這麼艱難。可這魏成郡的任命來得突然,他人生地不熟,虧得還會講當地方言,又帶了耿純、馬援兩個幫手,否則更得抓瞎。

隨着常安的朝廷都朝不保夕,大員們只憑腰間的印綬,如何能讓地方實力派心悅誠服呢?多得看豪強臉色行事。

耿純提議聯姻,雖是玩笑之言,但未嘗不是一種辦法,很多郡尹都這麼幹。但第五倫想站着把權拿了,這世上充滿矛盾,人與人,團體與團體,階層與階層,越是想將複雜的矛盾用妥協的法子簡單化解決,遺留的禍患就越大。

既然決定不走捷徑,那第五倫在魏成的權力場上,註定要打許多惡仗。

“地皇四年之前,我要從第一層進及第五層,將全郡軍、政、財大權控制在手。”

第五倫給自己定了一個大目標,當然,前提王莽不要又腦子抽風亂髮調令,容他慢慢發育幹滿一年半載。

既然目標已定,第五倫也羅列了自己要做的事,第一步是要控制郡府諸曹。任何事情都要由人去落實,他勢單力薄,手下除了耿、馬外,沒有可用之才,再好的計劃都得抓瞎。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

“搭班子!”

……

第五倫做任何人事任免,都瞞不過郡功曹西門平,而他無鉅細,每天都會回稟在城外十二渠邊莊園中的老父親,西門延壽。

“新來的小郡守又做何事了?”西門延壽也做過郡官,年紀大後讓兒子接手,自己則沉迷在漳水邊上釣魚,一次次甩鉤,一次次起杆,總能有所得。

西門平糾正他的稱呼:“父親,是郡大尹。”

“叫慣了,改不了。”西門延壽快七十了,大半輩子生活在前漢,對新朝的種種新規矩他嗤之以鼻,連雙名都懶得改。遙想漢朝宣、元時,什麼延壽、彭祖、千秋都是極流行的名字。

西門延壽在釣魚之餘,也常跟兒子分享官場經驗:“我這一生,一共跟十九個郡守打過交道。”

“他們當中,六個是愚昧不可救藥的酷吏,十二個是愚昧不可救藥的儒生。”

“還有一個呢?”

西門延壽再度落杆:“只有一個,是能讓我敬重的循吏。”

酷吏是豪強最畏懼的人,他們武健酷烈、殘暴嚴苛,政令更改頻繁,對郡中豪俠動輒打殺。當然,這並不是因爲他們嫉惡如仇,而是爲了迅速出政績,得到“治劇”之名,甚至不惜掀起冤獄,誅殺甚衆。好像把豪強統統幹掉,這腐朽的世道就當真能好一樣。

不過這樣的酷吏,隨着元成之世到來,是越來越少了,偶爾出現一兩個,單槍匹馬赴任,也不再像前輩們那般,能鬥得過豪強了。

與日俱增的是酷吏的反面,儒生。他們多是依靠五經上位,在此之前連縣令、曹掾都沒當過,對治理地方一竅不通,平日袖手大談聖人之道,帶着雄心壯志想在地方推行孔子中都之政,到郡後卻兩眼抓瞎,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堆積如山的案牘,不知如何着手,慢慢地理想消磨,就變成尸位素餐、垂拱而治的官兒了。

西門氏就喜歡這樣的二千石,他們把持地方曹掾吏政,很快就能將其馴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愛財的送去錢貨、愛名的恭維吹捧、好色的與之聯姻,貪權的則用繁雜案牘壓垮他們。

前任大尹李焉就屬於儒士,西門氏與他合作愉快,可不曾想李焉萌生了復漢的念頭,西門氏本想坐觀成敗,畢竟這世道沉淪至此,王師和流寇不管來的是誰,都會毀掉豪強的一切,必要時刻,得由魏郡人保衛魏地。

可觀察了一段時日後,發現李焉沉迷定製,難成大事,西門氏立刻拋棄了他,主動舉報。

如今西門延壽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二十位二千石,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第五倫的履歷,他讓兒子尋來,雖然算不上詳細,但少年有孝義之名、奮擊匈奴、皇帝新寵等事蹟都不少。

最讓功曹西門平讚歎的是:“按理說,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容易毛躁,但第五倫卻知道退讓,剛到郡就祭拜西門大夫祠,知道揖讓之道,頗爲不易啊。”

在他看來,這次的郡尹應該是個能相與的,二千石爲傀儡,西門氏與郡中豪強操控軍政財的局面應該能維持下去。

可西門延壽覺得,還不能輕易下結論:“人會僞裝,且看他坐穩後的施政,尤其是官吏曹掾任免,方能知此人虛實。”

有一件事讓西門延壽很在意,那就是第五倫將牽涉進李焉謀反的曹掾,大多一併裁撤斬捕,許多人頭掛在城上。如今郡府諸曹起碼空出了三分之一,雖說諸曹實際事務亦是豪強子弟充當的佐吏在維持,但西門延壽看出的第五倫的打算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官職任免之權,這就是他手中唯一的梟子啊!”

確實,第五倫本着“動不得閻王,先拿小鬼開刀”的念頭,將李焉鐵桿一掃而空,卻留了文學掾,文學掾是由李焉徵辟的本地士人,沒有豪強背景,在都試時直到馬援進入郡府才投降。

第五倫隨時可以讓他人頭落地,卻留了文學掾一命,此人只能依附於第五倫,作爲他了解本郡諸曹的鑰匙。

西門延壽讓兒子盯緊人事任命,他們當然不會貿然干涉,這很愚蠢,西門氏只想透過這瞭解第五倫的行事風格。

要是第五倫火急火燎,將空出的諸曹交給他帶來的族丁、豬突豨勇,那西門氏大可鬆一口氣了。

此舉會得罪覬覦職位的郡中豪強,而文化程度不高的族丁、豬突豨勇噹噹親衛還行,貿然去幹陌生的業務,只會拉胯抓瞎。

而大量從外地招來故舊充當也不行,因爲他們不通本地語言,也很容易被架空,還會被當地人敵視。

過去就有酷吏二千石幹過類似的事,結果招致了全郡豪右抵制,手下人沒一個能料理順案牘的,亦是“政令不出辦公室”,連斗食吏都鬥不過,租賦收不上來,上計一塌糊塗,很快就被朝廷免官。

然而,第五倫只將臧怒任命爲尉曹掾,主掌卒徒轉運事,郡兵他暫時插不了手,但郡中的刑徒、罪犯也有好幾百,先讓臧怒擔任此職,將這羣人控制住再說,武庫裡兵器一發,也是一支武裝,而且還是容易籠絡的無恆產者。

耿純則被第五倫任命爲“五官掾”,這是一個獨特的職位,在諸曹中地位僅次於功曹,無固定職務,若其他各曹員缺,則能署理或代行其事。

這就意味着,其他空缺諸曹的業務,若有需要,耿純可以隨時插手。

搞定這兩個任命後,第五倫卻停了手,那七八個比四百石、三百石的郡中諸曹掾位置就這樣空着,一副待價而沽的架勢。

接下來第五倫着手的地方,更讓西門延壽詫異。

“他向全郡公開徵闢門下諸吏?”

“然也,第五君在城門、官寺牆上及各置驛張貼布告,說要本郡士人不計出身,無論是豪右子弟還是寒門士子,都可效仿古時毛遂自薦,到郡府應募,通過面試者皆可除爲門下官吏。”

西門延壽聽完兒子彙報後先是一愣,然後笑了起來:“這招高明!”

所謂門下諸吏,是武帝后地方上新近出現的職位,漢朝皇帝爲了對抗九卿大臣,特地設了“內朝”,依靠一羣秩輕權重的尚書、諸吏來與外朝分庭抗禮。

而地方二千石苦於豪強掣肘,也搞出了“門下掾”來,專門收納賓客士人,給他們加上斗食吏的官職,相當於郡上的內朝。

所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門下祭酒、門下書佐、門下孝子、門下循行、門下議生等……一共十六種。

因爲門下皆是私人屬吏,沒有俸祿,只相當於郡守食客,大可任人唯親,也不會惹來豪右憤恨。

但切莫小看這羣門下吏,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全體上陣,直接取代架空諸曹操持郡務!

西門延壽只感慨,這第五倫不愧是在地方基層待過的。一面是諸曹待價而沽,請客吃飯的宴席已經擺好,就等心動的豪強上門。一面是以馬援爲門下掾,門下小吏唯纔是,舉吸納一波本郡急於出頭的底層士人,這就是第五倫從無到有,搭建班子的辦法。

不過第五倫這邊,還有其他打算。

“諸曹和門下吏,也不能全要當地豪右子弟,本地人與外地人相互制衡才行。”

第五倫遂寫了幾封信,派遣賓客前往關中、南陽兩地,他要將一些自己做官、出使時相中的人才闢除來幫忙。當然,願不願來另說,畢竟都這時候了,聰明人恐怕不會輕易上大新這條船。

比如棘陽尉岑彭,第五倫先時還琢磨着闢除他做“兵曹掾”,眼下這職務被其他豪右佔據,而且上次岑彭護衛皇子有功,已經被升官成了“棘陽宰”。

堂堂六百石縣令,闢他來低頭做曹掾,恐怕會被視爲侮辱,所以第五倫只先寫信問候試探一二,問南陽局勢,沒提闢除。

另一個是宛城西鄉嗇夫任光,第五倫欣賞此人的人情練達,他若被提拔爲郡曹,乃是高升,只不知道任光願不願意背井離鄉來河北,第五倫只能試試。

“吾欲闢除任伯卿爲主薄。”

還有一人,第五倫在屋內找了找,發現自己將某人送的九穗之玉落在老家了,真是不走心啊。

“蔡陽人劉文叔。”第五倫想了想。

“吾欲闢君爲主記室掾,還望能至河北一晤,共獵於漳水之畔!”

……

(白銀萌加更3/11)

PS:有事晚了點。

第563章 惡手第74章 公孫述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22章 老王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600章 第五層第487章 濁流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21章 託孤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693章 齊卸甲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104章 封王第344章 戰於周原第652章 漢奸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74章 公孫述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216章 天命!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507章 雙兔第634章 要多想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502章 穿插第260章 不中第280章 破竹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686章 舊情第687章 流星第574章 馬鹿第228章 清君側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82章 皮骨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639章 得加錢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623章 山高第189章 亂殺第398章 平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49章 父慈子孝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106章 吞胡第102章 滅國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97章 樹倒猢猻散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323章 豆粥第557章 還鄉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639章 得加錢第360章 吳王秀第690章 “隕石”第28章 季布一諾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522章 殉道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237章 革命第259章 西涼軍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03章 敢動第634章 要多想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574章 馬鹿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40章 猛獸第574章 馬鹿第168章 股東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513章 誅莽第573章 輸麻了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685章 大決戰第682章 豆渣第444章 二王第227章 起立第579章 飛將第187章 難民第486章 良善第101章 開局一張嘴第327章 離譜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478章 溫酒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15章 想桃吃
第563章 惡手第74章 公孫述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22章 老王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600章 第五層第487章 濁流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21章 託孤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693章 齊卸甲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104章 封王第344章 戰於周原第652章 漢奸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74章 公孫述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216章 天命!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507章 雙兔第634章 要多想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502章 穿插第260章 不中第280章 破竹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686章 舊情第687章 流星第574章 馬鹿第228章 清君側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82章 皮骨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639章 得加錢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623章 山高第189章 亂殺第398章 平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49章 父慈子孝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106章 吞胡第102章 滅國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97章 樹倒猢猻散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323章 豆粥第557章 還鄉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639章 得加錢第360章 吳王秀第690章 “隕石”第28章 季布一諾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522章 殉道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237章 革命第259章 西涼軍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03章 敢動第634章 要多想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574章 馬鹿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40章 猛獸第574章 馬鹿第168章 股東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513章 誅莽第573章 輸麻了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685章 大決戰第682章 豆渣第444章 二王第227章 起立第579章 飛將第187章 難民第486章 良善第101章 開局一張嘴第327章 離譜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478章 溫酒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15章 想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