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皮骨

第八矯當然清楚,第七彪這能將禮服穿成劍服的大老粗,關心會是制度麼?其實是魏王倫會將他擺在體制內什麼位置!

與第七彪不同,第八矯深刻參與了建制之事,一同被召入櫟陽宮的還有景丹、任光、王隆等人。

和定王號一樣,對於這嶄新的“魏國”採用什麼官制,亦然體現了衆人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政見。

王隆提議用漢制,如此才能和新朝徹底割裂,景丹覺得不如繼續沿用新制,否則不足以與諸漢相區別。第八矯則以爲,既然魏命維新,倒不如再創一種新的“魏制”。

還是任光這個“老實人”緘默聽了半響後,說道:“大王亂世草創,依臣看,這制度不便太過繁雜。”

第五倫頷首:“不錯,王莽改制可謂面面俱到,按照《周官書》設計四輔三公四將六監,還將名字一一改了以合古文之意,然而不過十五年便土崩瓦解。吾等尚在馬上取天下之際,制度不在繁複好看,而在簡便易行。”

他摸着嘴脣上蓄起的鬍鬚笑道:“吾等身居秦宮,依我看,秦時官制,就很不錯啊!”

“三公九卿,職責分明,絕無冗雜重複,漢高誅暴秦而用秦制,足見其妙。倒是漢元帝以來,欲拔除一切秦時舊制殘餘,每代皇帝都大改制度,層層累加,反而使得吏員迷茫,百姓糊塗。”

此言說得衆人面面相覷,頓時明白了第五倫的意思。

“我在國號上,可以不用秦之皮,但卻不妨礙我用最適合戰時的秦之骨,來征伐取天下啊!”

……

畫虎畫皮難畫骨,世人往往只識其皮而不識其骨,就比如說漢朝,摸着秦朝的石頭過河,將秦的精髓都給摸到手,低頭一瞧,連骨頭都黑了,這哪行,連忙蒙層儒皮來裝點!

哪怕武帝以後中央大改官名,但秦制殘餘,卻頑強地存活在邊邊角角的王國制度裡,比如朝廷稱“光祿勳”,而漢之諸侯國卻叫“郎中令”,甚至還保留了內史這種秦官。

所以第五倫欲用秦制給他的新國家打製度基礎,在不明就裡不懂歷史的人看來,還是漢時諸侯國的那一套。

在簡陋的櫟陽宮廣場上,進行了相比於漢帝登基,簡單到令人髮指的稱王典禮後,第五倫立刻頒佈了衆人職務。

“魏國有三公:國尉、相國、御史大夫。”

國尉是名義上的王國最高軍事長官,自然是馬援,兼任河內郡守。

而相國分左右二人,以右相爲尊,然而第五倫卻空置右相,只宣佈遠在魏地的耿純爲左相,兼任魏郡守。

馬、耿二人雖然沒跟來,卻是第五倫創業團隊裡最重要的夥伴,沒有他們,連魏郡的盤子都不一定能撐起來。跟隨第五倫西行的人裡,武吏多是被馬援一手練出來的,而文吏則都做過耿純的手下,自無異議。

然而他們畢竟離得遠,國尉、相國這一武一文的活,還是第五倫自己來幹,也方便大權獨攬。

其次是御史大夫,爲相國副貳,也有督查百官之責,第五倫挑了景丹擔當,相國缺位的情況下,御史大夫就要分擔很大的業務。有這能力並且對渭北頗爲熟悉知道如何治理的,也就景丹了,不過也少不了有人嘀咕兩聲“後來者居上”之類的話,但真要算起來,在交情上,確實是景丹先來的。

其餘人等則爲九卿,萬脩做了“衛尉”,第五倫既無宮室,也不必他來站崗,只掛了名,兼任“衛將軍”主征伐。

耿弇則爲“太僕”,和萬脩一樣,也是掛名而已,兼車騎將軍,第五倫確實將自己手下全部車騎,包括需要收拾的越騎營都給了他。

第七彪爲“郎中令”,算是距離第五倫最近的武職,畢竟他是被視爲“吾之樊噲”的。

同是宗室的第八矯成了“宗正”,專管宗族事務,族中多是平庸之輩,唯第八矯經歷磨礪後露出了璞玉之質。宗族裡尚可一用的人,大多打發到其手下做了閒職,省得他們現在就抱怨第五倫忘本。

任光如願以償入選九卿,擔任治粟內史——他不知道,自己只差一點,就混上了相國之職,任光的提議每每搔中第五倫癢處,受他喜愛。在常安發糧,主持撤離都彰顯了能力。只是考慮到任光也是半路加入,且再做做籌糧農事的老本行。

宋弘雖有些不太情願,但還是做了管經濟的少府,此人頗有才幹,只是被王莽耽誤了,第五倫他日能否重建貨幣,指不定就要靠宋弘協助。宗族裡精通商業的第四鹹被第五倫打發去當少府丞,給宋弘做副手。

此外,被田況擊敗,也沒趕上臨晉之戰的彭寵,第五倫還是給他一個廷尉之職,這讓戰戰兢兢的彭寵感恩戴德,由前五威司命投降官吏,精通小杜律的陽翟人郭弘擔任廷尉丞輔佐。

奉常是王隆,主禮儀,魏國社稷宗廟這等事,就交給他和第八矯去籌辦,而重新整理典籍的事也不能落下。

典客是馮衍,因爲在隴右表現出衆,狗頭軍師終於可以專管“外交”了,頓時喜不勝收。

九卿的位次至此分完,主要功臣都分到了位置,大多都能心滿意足。

捅穿了龍首渠的鄭統,則和老袍澤臧怒一起,做了左右中郎將,只是這次鄭統爲右,位在臧怒之上。

甚至連張魚、朱弟等,也充當第五倫的郎官內侍,真叫一個雞犬升天。

還有些人,第五倫沒放進自己的行政中樞裡,而作爲“三老、三孤”,給一個看似高高在上的名義頭銜。

太師:第五倫的舉主張湛,不管張湛願不願意,這頂大帽子還是得給他戴上去。

太傅:邛成候王元,王元是渭北豪強之首,他們對第五倫稱王的態度是狐疑觀望的。

太保:上郡守馬員充當,馬員是第五倫外家人,也是在北方抵禦胡漢盧芳的主要力量——第五倫和其他漢都能談,唯獨胡漢絕無可能,他殺了盧芳兩個兄弟,二人有血海深仇,就算盧芳不計較。民族大義,第五倫還是能守得住的。

除了三老還有“三孤”,分別是少師:竇融。

少傅:小耿的老師,茂陵儒生的代表,杜林。

少保,則是降將史諶。

說起這史諶,他在第五倫決意稱王后,就上了一道奏疏:“《禮記》有云,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

“大王立國,亦當立內則之制。”

總之一句話,快開後宮!

這其實是史諶的私心,當初馮衍去勸他投降,說第五倫之所以偏要挑王莽大婚當日舉事,是爲了破壞婚禮,史諶當時走投無路,信以爲真,可這都一個多月了,第五倫卻是連一個暗示,一個眼神都沒給他遞過,讓史諶欲獻女而無門。

直到今日,他知道第五倫正宮夫人遠在魏地,其身邊已缺人整整數月,稱王后總該放鬆享點樂趣了罷?遂頭腦發熱,上了此奏。

結果卻被不明就裡的第五倫好一通訓斥:“王莽欲效黃帝,納嬪妃一百二十沖喜以挽國勢,結果如何?如今制度草創,士卒勞苦,元元創痍,已過半矣,餘甚悼焉,豈能只顧自己享樂,而忘篳路藍縷?”

史諶被罵得灰頭土臉,心裡酸楚,運鼎也好,倡議建後宮也罷,怎麼他好心做的事總錯?也不敢去問如今“位高權重”的馮衍到底是怎麼回事,只當是第五倫辭讓慣了,在這種事上也得三讓方可,只能耐心等待下次機會,否則以他女兒史羅差點做了王莽皇后的身份,誰敢要啊!

而第五倫確實從善如流,立刻宣佈以獨子第五明爲魏王世子,馬嬋嬋爲魏王后,雖然她們都遠在鄴城,但早定名分,好絕他人非分之望,安馬氏之心。

如此一來,這魏國的官職果果就分得差不多了,看來看去,其實還少了一個人:他的大父,五陵將軍,第五霸。

對第五霸究竟該置於何種地位的問題,第五倫也思量過,第八矯認爲,應該效仿漢初故事,既然劉邦的父親是太上皇,那第五霸,是否也能作爲“太上王”呢?

不對,既然是王之祖父,難道要叫“太太上王”?

這沒有先例啊,羣臣都不知該怎麼辦了,倒是第五霸自己出面,替第五倫解決了這個倫理難題。

“連我也知道,一個宗族裡,不能有兩位宗主,一個國,怎能有兩個王?”

第五霸知道族人的尿性,有些人認爲這次第五倫封官,給宗族的太少,已經開始跑去與他嘮叨抱怨了,現在如此,他要真成了“太上王”……

“那門檻不得被踏破,耳朵不得被說出繭子來?我是來一個打一個,仍是止不住。”

於是第五霸只作爲“王祖父”,受第五倫五日一朝拜,禮儀一如家人之時,本以爲這事皆大歡喜解決了,豈料第五霸卻拽住要走的第五倫,壓低聲音惡狠狠道:

“萬戶侯,老夫的萬戶侯,你何時封我!?”

這纔是第五霸從年輕時起就眼饞的目標啊!本來他遇上太平時節,天下偃武修文,以爲再無希望,只能寄託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了,豈料天地變革,自家孫子竟成王,宗族變爲皇親國戚了!

家族的閥閱他不用擔心,肯定會高到天上的,可自己的夢想,活着的時候總能摸一摸吧!要論功勞,他聚宗族起於長陵,奪取列尉泰半,也不算少。

第五倫被大父的鐵手捏着,卻感覺他用的力氣,沒有過去大了。

只能哭笑不得地說道:“大父,制度初創,我這魏國只是個草臺子,如今不過是趕緊撐起個屋頂,讓底下的人安心,遮風擋雨,埋釜分飯,否則許多人,就要爲了一碗熱粥,甚至一聲許諾吃飽飯的吆喝,跑別家屋檐下去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得一步步來,傢俱擺設要慢慢置辦,我已與三公九卿商量好了,爵位,要等打下河東再定,屆時一定不會少了大父。也不敢說‘封侯’,而是要‘拜侯’。”

第五霸這才鬆了手,第五倫打趣問道:“只是不知,大父想要個什麼爵號?”

經過這月餘折騰,齒搖將脫髮將童的第五霸,目光看向西方:“當年我隨陳湯校尉西征,陳校尉說,吾等這次斬了郅支單于,是懸其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

“我的侯,就叫……‘萬里侯’!”

……

PS:第三章在18:00,爭取搞個大章(大霧)。

第109章 黃河謠第74章 公孫述第207章 紅白黃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553章 陰陽第508章 豹尾第75章 地皇元年第483章 禮物第76章 巨無霸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365章 私貨第358章 好消息第117章 打雁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246章 南巡狩第502章 穿插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225章 五第492章 將軍第422章 北京第139章 熟練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34章 要多想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361章 採風第561章 武安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188章 洪流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10章 鴿了第581章 騎步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76章 斷蛇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68章 公平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190章 董王第338章呼吸第513章 誅莽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503章 敢動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106章 吞胡第110章 跟我上第535章 鼎足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1章 伯樂一顧第513章 誅莽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406章 隴蜀第589章 忠誠!第108章 狼來了第456章 謀刺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437章 五頭鮑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478章 溫酒第553章 陰陽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530章 破防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485章 鬼第145章 騙紙第39章 用愛發電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584章 大進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20章 煞幣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91章 茅塞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
第109章 黃河謠第74章 公孫述第207章 紅白黃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553章 陰陽第508章 豹尾第75章 地皇元年第483章 禮物第76章 巨無霸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365章 私貨第358章 好消息第117章 打雁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246章 南巡狩第502章 穿插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225章 五第492章 將軍第422章 北京第139章 熟練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34章 要多想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361章 採風第561章 武安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188章 洪流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10章 鴿了第581章 騎步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76章 斷蛇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68章 公平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190章 董王第338章呼吸第513章 誅莽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503章 敢動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106章 吞胡第110章 跟我上第535章 鼎足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1章 伯樂一顧第513章 誅莽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406章 隴蜀第589章 忠誠!第108章 狼來了第456章 謀刺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437章 五頭鮑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478章 溫酒第553章 陰陽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530章 破防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485章 鬼第145章 騙紙第39章 用愛發電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584章 大進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20章 煞幣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91章 茅塞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