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

成昌會議後三路赤眉未能聚合,一拍兩散,樊崇往東打回老家,董憲自向西南欲取定陶。遲昭平則留在了原地,一路收攏流民,攻打縣城,開倉放糧,勢力足足壯大一倍,人數多達兩三萬,也算河濟之間各路人馬中數一數二的頭領了,衆人都將她與海岱那邊首義的呂母相提並論。

但遲昭平憤恨的目光,始終都盯着元城,盯着王莽的皇廟祖墳,一遍遍向部衆們宣揚,只要毀掉那兒,黃河就能復歸原位,下游的日子就能好起來。

但讓人沮喪的是,今年初時,她起碼還打到了元城近郊,只差一點就攻克五鹿城,一把火將大新龍脈燒了一乾二淨,可如今卻只能望河興嘆。

哪怕現在是枯水季,黃河依然浩浩湯湯,奔騰衝突於平原之地,大隊人馬,非有數量龐大的舟楫不能渡過。

“遲三老,部衆們抄糧時找遍了上下游一百多裡,竟沒找到一艘船。”

遲昭平眉毛擰在了一起,這麼多人要養活,對郡縣的進攻不能斷,她在攻打壽良郡府東阿時耽擱太久,來晚了一步。對岸那位”協助友郡鞏固河防“的第五公,早就遣馬援馳入壽良河北六縣,將沿岸的津渡舟船一股腦全收到了北岸,順便壞了不少漁家的生計。

眼下不論是河上還是北岸,都廣立亭障,有魏郡兵和當地豪強武裝在巡邏,以提防赤眉北渡。

“不如造木筏。”

“或是再往下游走走,回到吾等的平原郡老家,就不信找不到船。”

遲昭平覺得都不可行,小筏一次只能渡十餘人,這得渡幾天?且不說部衆本就鬆散,時間拖長自己都能潰散,汝等當對岸的第五倫是瞎子麼?這幾日來沿岸的堤壩上廣立亭障土燧,卻是馬援將新秦中提防匈奴的法子搬過來了,半渡之際,烽煙燃起,赤眉爲大河截斷首尾不能應,定將大敗。

她擅長博術,什麼時候該賭,什麼時候該等,十分清楚。

思索之後,遲昭平決定再緩緩。

“不急,等深冬,再渡過去不遲。”

坐等天公作美,是赤眉渡過江河的主要辦法,前幾次都是乘着黃河冰封往來兩岸。

遲昭平來到岸邊,伸手試了試水溫,雖已寒徹骨髓,但到凍得結結實實,恐怕還要兩個月,這期間,她可以帶着部衆繼續掠於青州、兗州,籌備糧食,順便聯絡幾支盟友。

她以爲,第五倫,可是比更始將軍、太師更難對付的敵人,這點人手恐怕不夠。

“泰山郡盧縣的城頭子路、肥城的劉詡,都是赤眉從事,沒跟着樊崇東去,而留在當地舉旗,也匯聚了數萬人馬。河濟之間已經凋敝,搶不到食了,他們定也想去富庶的河北看看吧。”

等到黃河萬里冰封,百物寂寥,兗州赤眉最飢餓,最瘋狂的時候,就是揮師西向,毀滅元城之時!

……

“赤眉撤走了。”

親至河邊巡視的第五倫也看到了這一幕,他們在試探着下水幾次後知難而返,陸續往東撤走。

看來過兩天,少不了又要派流民兵中的士卒染了赤眉,乘夜渡河過去打探消息了,這是第五倫能夠提前掌握遲昭平行動的原因。

這一招屢試不爽,赤眉有許多支系,互不統屬,幾乎天天都有新的渠帥拉起隊伍來。他們就靠口音和染眉來辨別同伴,哪怕第五倫讓馬援帶着兩千流民兵集體渡河,都不容易被識破,指不定還能混進遲昭平的隊伍裡。

但也就想想而已,第五倫現在可沒精力管對岸,接手這壽良半個郡後,第五倫才發現,這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敵人絕不止青兗赤眉。

馬援告訴女婿進入本地以來面對的新情況:“早在年初赤眉大破景尚後,大河沿岸便有許多流民效仿遲昭平等人,聚衆殺吏而叛,成昌之戰後就更多了。”

大河沿線本就受水災禍害嚴重,過去還畏懼朝廷鎮壓只是小打小鬧,如今新軍這紙老虎被赤眉戳破,那還怕什麼?舉事者此起彼伏,開始了攻城略地。

馬援指着地圖道:“從壽良往東北,黃河故道沿岸的平河郡(清河郡),新博郡(信都郡),朔定郡(河間郡),青州的河平郡(平原郡),幽州的迎河郡(渤海郡),都是大大小小的流民帥,多的數萬,少的幾千,加起來恐怕有數十萬人。”

“而其名號各異,或曰銅馬、大肜、高湖、重連、鐵脛、大槍、尤來、上江、青犢、五校、五幡、五樓……”

第五倫越聽越不對勁:“且慢,怎麼這麼多五?”

馬援擡起頭,笑道:“五字簡單,好認啊。”

你的馬字也好認啊,銅馬難道就不是馬麼?

總之現在河北冀州形勢就是如此:最南邊的魏成郡控制在第五倫手中;河北西部的趙、真定、常山、中山、廣平等,是諸劉和大豪強們當家做主;東邊受水災嚴重的幾個郡是流民帥們的天下,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各郡大尹們僅能保於郡府。

第五倫暗暗自嘲:”雖然號稱‘跨州連郡’,可實際上,我連三分冀州有其一都算不上,頂多佔了一角,十分之一而已。”

而且,河北起義軍的威脅可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已經打到家門口。

馬援道:“我自進入壽良已有半月,但只控制了東武陽等四個縣,北面的兩個縣,已被賊人攻佔。有流民軍號稱‘五樓’,其渠帥名叫張文,佔據博平、聊城。”

“部衆多少?”

“數千,還在不斷收攏流民,加上老弱婦孺,或有上萬之衆。”

第五倫真是頭疼啊,這新朝十餘年積弊真是一朝爆發,他花了一整年時間,好容易一統魏郡,本打算施展拳腳的時候,卻發現周邊敵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豬隊友們全不頂用。

“就算一戰剿滅了幾千上萬農民軍,旁邊又有幾萬十幾萬冒出來。”

此乃土崩天傾之勢,絕不是一根柱子就能統統頂住的。

但哪怕疲於應付,也得儘量禦敵,第五倫有預感,遲昭平對元城執念如此之深,只怕還會再回來,要趕在深冬大河冰封之前,解決盤踞身邊的五樓賊。

魏成的盤子鋪得有點大,豬突豨勇要駐在武安提防李氏和趙劉搞破壞,鄴城、黎陽要守好,渡河而來的那兩千王師潰兵還在整編,魏成豪強和壽良豪強雖在赤眉壓力下出人出力,但都各懷心思不能信任。

算算手裡的兵員,也就馬援手下這兩千兵頂用,要直接去剿聊城的五樓賊,恐怕要打硬仗。

於是第五倫嘆息道:“五樓賊有一個五字,也算與我有些淵源。”

“彼輩也是被迫淪爲盜寇,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先遣門下吏前去宣諭吾之政令,若彼輩願意降服,便可得到安置,其渠帥張文亦可爲官掾。”

第五公的名聲在河北較爲不錯,很多流民都知道他爲政寬善,不指望五樓全體納頭拜降,只希望能分化彼輩,讓大小渠帥們各懷心思就夠了。

派遣兩個門下循行前往聊城招降五樓之餘,第五倫又讓馮勤、黃長等人與本地官吏,統計東武陽等縣戶口籍貫,要搞清楚本地究竟有多少人棄地流亡。能招回則招,不能的話,那些地產也不能便宜了本地豪強,統統收歸官府作爲公田。

魏成田地已再無可分之處,下一波分田就指望壽良這邊了,地是薄了點,但也聊勝於無。

有趣的是,這舉止居然沒有遭到當地豪右強烈反對,東武陽謝氏等土豪都無異議。

“都被遲昭平打怕了。”

馬援很清楚這些豪右的心思:“赤眉多是苦出身,最痛恨地連阡陌的豪強,年初時途經此地,就攻破了兩個小豪強的塢堡,將其子弟擄走爲奴,謝氏靠着牆高人衆才守了下來。”

但也死傷衆多,塢堡外的田產多受破壞,市坊產業等經營起來難,毀滅卻是一朝一夕,這幾個縣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若來的是其餘官軍,那比赤眉還可怕,但伯魚治郡安寧之名已經傳到鄰郡,都盼着你御賊於境外,哪還敢使絆子。”

於是就喜迎王師了唄,此種情形,讓第五倫生出了一個邪念來。

“讓赤眉和河北起義軍先將地方梳過一遍,將各地舊有格局摧毀殆盡,而我再揮師挺進接管,本該對我抵制對抗的豪強便稽首相迎,百姓也渴求恢復安樂甘爲順民,倒也不失爲一個好法子。”

甚至還能起到緩解當地人口壓力、留下無主田地等好處。

農民軍雖然多是破壞而不知建設,但確確實實,容易“爲王前驅”。

一念之下,第五倫對黃長道:“既然魏成、壽良如今都歸我管轄,也要在本地招募一批門下吏,再闢除幾個豪強子弟爲官,最好是那些深受赤眉毒害,家裡死傷慘重的……”

第五倫打算,讓壽良的豪右子弟們去鄴城“交流”,在耿純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在豪右和魏地百姓面前,將赤眉軍妖魔化。不僅要把豪強們發動起來,交出更多徒附來幫忙守河御賊,還能以此爲藉口,在農閒之際徵召魏地豐饒的人力爲官府免費幹活、當兵。

只是還沒過兩天,一片光明的前路,卻被一個噩耗打斷了。

被第五倫遣去招降聊城五樓賊的門下吏回來了。

一個被嚇得不輕,手裡還捧着木盒,裡面放着另一位門下循行血淋淋的頭顱。

門下吏朝第五倫頓首道:“五樓賊帥張文驕縱,不接受第五公招降寬赦的好意,當場抽刀殺人,還揚言……”

“他說了什麼?”

“五樓兵,寧爲賊寇自在而死,也不做奴婢俯首而生!”

說得好啊!但對第五倫而言,這是宣戰,是挑釁,他勃然動怒,立刻投袂而起,連鞋履都不穿就往外走,劍及於寢門之外。

“調兵遣將,兩月之內,必滅五樓賊!”

……

PS:第二章在18:00。

第257章 安民第113章 故事第55章 山高水長第664章 刺馬第141章 三窟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54章 折肱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329章 無題第565章 江漢第237章 革命第601章 飲馬第105章 刈麥第87章 假摔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47章 要文鬥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15章 犧牲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471章 改革第125章 五殺!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368章 公平第497章 中心第358章 好消息第109章 黃河謠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79章 嘗新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290章 會師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310章 七寸第74章 公孫述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23章 秋菊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479章 一生第693章 齊卸甲第271章 打拳第434章 國野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07章 紅白黃第503章 敢動第64章 大司馬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301章 退婚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439章 你配嗎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263章 家書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195章 將軍第49章 父慈子孝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01章 飲馬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11章 失馬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187章 難民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35章 鼎足第296章 跳舞第510章 補天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211章 改變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83章 砰!第259章 西涼軍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1章 傳火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64章 我在上
第257章 安民第113章 故事第55章 山高水長第664章 刺馬第141章 三窟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54章 折肱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329章 無題第565章 江漢第237章 革命第601章 飲馬第105章 刈麥第87章 假摔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47章 要文鬥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15章 犧牲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471章 改革第125章 五殺!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368章 公平第497章 中心第358章 好消息第109章 黃河謠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79章 嘗新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290章 會師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310章 七寸第74章 公孫述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23章 秋菊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479章 一生第693章 齊卸甲第271章 打拳第434章 國野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07章 紅白黃第503章 敢動第64章 大司馬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301章 退婚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439章 你配嗎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263章 家書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195章 將軍第49章 父慈子孝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01章 飲馬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11章 失馬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187章 難民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35章 鼎足第296章 跳舞第510章 補天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211章 改變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83章 砰!第259章 西涼軍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1章 傳火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64章 我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