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益州疲弊

成家政權龍興十一年(公元34年)春二月,白帝宮忽然傳話,急召丞相李熊入覲!

李熊登時大驚,與正當壯年的魏國皇帝第五倫不同,公孫述與馬援同年,已近五旬,身體沒過去那麼好了,加上癡迷讖緯、服丹藥,一旦宮中有警,總令人擔心公孫述忽然駕崩。

等李熊匆匆趕到成都郊外的白帝宮時,才發現只是虛驚一場,公孫述好好地坐在殿堂裡,只是精神不振,神色苦悶。驅散僕從後,公孫述纔對李熊展示了來自前線的急報:“剛從白水關得到消息,馬援出兵,進攻陽平關了!”

該來的還是來了!李熊只感到一陣暈眩,自天下分裂,魏、成爭衡以來,每每皆是公孫述主動出擊,或走子午,或出上庸,或攻隴右。然而五年前,馬援從西羌千里行羌道,策反白馬氐奪取武都郡。

武都的魏軍,就彷彿在成家頭頂,懸了一把利劍——馬援只要願意,可東擊漢中,南攻白水關,直接威脅蜀地。

然而最讓李熊感到可怖的是,當這樣的進攻機會攢在手裡時,第五倫竟能按兵不動,他一面修繕故道,一面拓寬祁山道的水路。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第五倫顯然是想積蓄力量,再搞一波大仗!

於是公孫述急得上火,數次集結大軍,北出白水進攻武都,然而都被馬援利用武都那複雜的地形化解,直到今日,在準備好一切後,第五倫終於令馬援出兵,李熊心中只響着一句話……

“從此以後,攻守異勢了!”

但公孫述卻仍樂觀,至少口頭上如此:“幸而有荊邯將軍守備漢中郡,陽平關應當無虞,但仍需支援,丞相可徵召民兵四萬,朕再派遣郡卒一萬,三月時北上漢中。”

“四萬……”李熊聽罷,眼前差點一黑。

益州在前漢時發展得不錯,盛產織、皮革、銀、鐵、石材等,糧食每年都能外運。王莽執政時統計認人口,益州九個郡,人口爲102萬戶、478萬口,其中近半集中在蜀郡、廣漢兩處。

經過新莽年間對句町的戰爭,以及王朝崩潰的大亂後,等到公孫述重新統一益州,再度統計戶口,發現戶數已經縮水到了94萬戶,口400萬上下。

放在全國,仍能排到中上,可問題在於,公孫述稱帝后,學着漢家制度,出入仿效漢天子法駕,鑾旗旄騎,陳置陛戟,成家的官吏數量不減反增,多至四萬,相當於一百個益州人,就要養一個官吏。

爲了爭霸,成家還必須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常年超過十萬之衆,守外虛內,主要集中在漢中、江陵和各個關隘要塞,比如關鍵的白水、葭萌、劍閣三關,就駐紮了三萬人,蜀郡只置兵兩萬維持治安。

過去五年爲了奪回武都,公孫述不斷派軍隊進攻,已使得民窮兵疲。

現在陽平關告急,公孫述不得不再度窮兵黷武,一口氣徵發四萬人,加上中央軍,湊一支兵團去解困,但眼下正值春耕,忽然強徵全國人口百分之一入伍,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

更何況,五萬之師舉,其日耗千金,成家的府庫已經頗爲空虛了,錢方面,公孫述鑄鐵錢沒取得好效果,第五倫那邊令南陽也鑄假鐵錢,搞亂了益州的市場,鐵錢基本作廢,人們又用起了私藏的漢五銖,甚至還傳了個童謠:“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黃牛寓意新莽,白腹則寓意白帝公孫述,五銖自然指的是劉漢——東南的劉秀,不就恢復了五銖錢麼?

這讓公孫述一度懷疑,是表面上的盟友劉秀想要溯流而上,謀奪他的江山,李熊好說歹說,才讓公孫述相信,這一切都是魏國繡衣細作的離間計……

錢帛如此,本來豐沛的糧食也因爲頻繁支援外地,導致號稱糧倉的蜀郡竟出現了農民面有菜色的情況。爲了從百姓手中汲取財富,成家小朝廷不但田租極高,公孫述還禁止釀酒,甚至宣佈只要家中有釀酒器具的,一律坐牢……

凡此種種,可用四個字完美詮釋:“益州疲敝!”

想到這,李熊忽然意識到:“陛下,馬援不擊白水關威脅蜀中,反而去打漢中,莫非就是想繼續消耗我國力?”

如今第五倫已重新打通故道,從關中運送兵、糧進入武都方便了數倍,再加上北方休養生息五年,倉稟充足,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馬援需要發愁的,只是武都各縣地方狹小,裝不下那麼多軍隊和糧食。

反觀成家,馬援截斷金牛道後,想支援漢中,只能繞行巴郡那邊的“米倉道”,得多花半個月,加上千裡棧道,頗爲不易,若雙方在漢中久戰,只需要一年半載,本就疲敝的益州,就得被折騰得再去半條命!

“朕也有此憂慮。”公孫述現在提起老朋友就恨得咬牙,在他印象中,馬援一向輕剽沒耐心,可時隔多年,此人性情卻頗有變化,紮在武都五年,堅如磐石!

“故而荊邯上書說,與其被動久耗,落入第五倫陷阱,不如由朕頃蜀中大軍,悉發北軍屯士及山東客兵,北出白水,親征武都!與漢中諸將合兵並勢,腹背夾擊馬援,一舉拔掉這紮了朕五年的背上芒刺!”

公孫述說這句話時態度豪邁,話語激憤,但目光卻瞥了一眼李熊,李熊立刻明白了。

白帝陛下,不想親征!

劉秀喜歡親自將兵廝殺,第五倫好歹也坐鎮軍帳,唯獨公孫述從沒到過前線,他並不是一位擅長武略的君主,讓他親征,實在是太爲難了。

“陛下萬萬不可!”

於是李熊立刻勸阻道:“事情未到萬不得已,不宜空國千里之外,決成敗於一舉。”

李熊這話有一定公義,蜀中並無大將,就算空國而出,也不一定是馬援的對手——過去五年,成家至少送了五位將軍、兩萬人馬覆沒於武都,全國上下都得了恐馬症,公孫述年少時打架就不是這位老朋友的對手,何況現在?若親征再敗,成家的國祚也就徹底到頭了。

但公義之外,也有私心,那就是李熊對荊邯的不滿!

衆所周知,成家內部對國家未來命運有分歧,以荊邯爲首的外郡人士,傾向於北上奪取關中,問鼎中原;而以李熊爲首的益州土豪們,則更希望公孫述能穩妥一些,先向南部發展。

公孫述最初欲不偏不倚,南北並重,但最終由於形勢的發展,成家的精力全被北方的馬援給牽制了。

因爲公孫述取益州基本是“傳檄而定”,使得南中各郡最初被新朝時的二千石控制,較近的越嶲郡、犍爲郡陸續收復,只是縣一級仍被南中大姓控制,成都派去的縣令,經常會被“蠻夷”劫殺,一時間竟只能羈縻。

而最偏南的“益州郡”,也就是後世的雲南滇池一帶,連名義上的尊奉都不肯,梓潼人文齊爲太守,多年來一直與隔壁的牂牁郡句町國聯手,採取保郡自守,不從公孫的態度,更娶了漢時滇王后裔爲妻,亦自稱“滇王”。雲南隔着大渡河、金沙江,以及越嶲、朱提三千里之境,實在太遠,公孫述雖欲滅之,但居然騰不出手來收拾他們。

李熊一直認爲,滇地不可不顧,若事急之際,滇與魏國細作勾結,叛投第五倫,南北夾擊成家,也是一大隱患!

但荊邯等北方外郡士人看不起遙遠蠻荒的南中,仍一力頭鐵北伐,使得成家錯過了整頓內政,拓寬後方縱深的機會。

“陛下,臣願傾力征兵籌糧,三月份湊足四萬兵力,以及十萬石糧秣!”

儘管知道艱難,但李熊還是咬着牙應承了此事,但他卻提出了另一個懇求:“陛下前些時日說過,欲封二皇子爲王,臣以爲可也!”

“不妨定封於犍爲南部朱提(雲南昭通)一帶,置相邦、將軍及百官,再選朱提大姓之女爲嬪妃。朱提有銀礦,可開採以供國用;此外,又能爲國藩籬,提防滇與句町;再籠絡南中大姓,一舉三得!”

犍爲郡的朱提,是南中少見的富庶之地,因爲那裡的銀山太過著名,王莽時,銀子也成了貨幣,其的質量單位是“流”,也就是八兩,其他地方的銀一流值千,是爲銀貨二品,唯獨朱提銀一流價值一千五百八十錢,爲銀貨一品。

但公孫述卻遲遲沒能控制這處銀山,那兒常年爲南中大姓操持,每年上貢一點銀子意思意思,李熊一直主張強硬控制此地,作爲南進基地,所謂“分封皇子”不過是手段。

公孫述自無不允,但他卻不知,李熊退出殿堂後,卻仰天暗嘆道:“今益州兵疲民乏,而第五魏國力雄厚,大軍壓境。以馬援之能,漢中難保,既失門戶,不出數年,或有亡國之虞。”

他回過頭,苦澀地看着巍峨的白帝宮:“老臣智窮,不能助陛下開霸業,轉危爲安,只能用這綿薄之智,爲大成,留最後一點南進的希望了!”

“古人云,禮失求諸野,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若當真到了危急存亡之際,或許那南中朱提,便是公孫氏最後的避難之所!”

……

PS:大家新年快樂,謝謝讀者們的包容和等待,故事接近尾聲,坑填得差不多,除夕前肯定能完本了。

2021年我的經歷蠻神奇的,有從業以來的最低谷,也遇到很多暖心的事……不過具體的年終總結,還是放到完本時發吧。

另外再推一本書《女主從書裡跑出來了怎麼辦》,書裡理想型的女主突然降臨到了撲街作者楚戈身邊,造物主和書中人的狗糧日常。

作者:LSP。這是一位不知名的新人作者,人長得不怎麼樣,書倒是很好看。

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403章 易姓第487章 濁流第470章 周率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576章 斷蛇第209章 你馬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692章 雙管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49章 父慈子孝第670章 赴會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31章 如玉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537章 暴力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671章 借荊州第315章 韓信第356章 逃婚第307章 驕傲第35章 家裡有礦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682章 豆渣第297章 第五漢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456章 謀刺第689章 祝融第421章 五德第310章 七寸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614章 帝鄉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520章 煞幣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562章 委屈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174章 雙贏第522章 殉道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569章 手抖第45章 諸君!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60章 星星之火第37章 你信麼第124章 四殺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618章 不許秀!第658章 要有光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153章 馬殺雞第437章 五頭鮑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26章 魏蜀吳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53章 陰陽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620章 五人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353章 四靈第124章 四殺第182章 福報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208章 換家第499章 強渡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440章 猛獸第108章 狼來了第669章 當陽第639章 得加錢第84章 起飛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581章 騎步第432章 開掛第448章 山海情
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403章 易姓第487章 濁流第470章 周率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576章 斷蛇第209章 你馬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692章 雙管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49章 父慈子孝第670章 赴會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31章 如玉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537章 暴力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671章 借荊州第315章 韓信第356章 逃婚第307章 驕傲第35章 家裡有礦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682章 豆渣第297章 第五漢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456章 謀刺第689章 祝融第421章 五德第310章 七寸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614章 帝鄉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520章 煞幣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562章 委屈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174章 雙贏第522章 殉道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569章 手抖第45章 諸君!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60章 星星之火第37章 你信麼第124章 四殺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618章 不許秀!第658章 要有光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153章 馬殺雞第437章 五頭鮑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26章 魏蜀吳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53章 陰陽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620章 五人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353章 四靈第124章 四殺第182章 福報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208章 換家第499章 強渡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440章 猛獸第108章 狼來了第669章 當陽第639章 得加錢第84章 起飛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581章 騎步第432章 開掛第448章 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