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五頭鮑

“外臣伏隆,奉魏王之命,前來臨淄拜會齊王。”

第五倫行動很快,春三月時,去年文官考試排名第二的太中大夫伏隆,便被遣到齊地。

齊王張步在臨淄漢時齊王宮接見他,此人臉色紅潤,面、鼻上多有粉刺,他不拘小節,見伏隆依然用雅言正兒八經地說着外交辭令,遂用家鄉方言笑道:“這不是我的琅琊鄉黨伏伯文麼?當初汝父伏公在東武城談經時,我身爲新莽五威司命,還去旁聽過,深受教誨。也算半個弟子。”

“若非汝父子在魏王那高就,我一定要將汝等請回來!只有知根知底的同鄉,纔信得過啊。”

伏隆確實認識張步,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赤眉遠走,呂母病死後,整個青州沒有大的勢力,居然會是張步這新朝官吏成了氣候。

張步最初起於琅琊,作爲新朝官吏、地方豪傑,拉了幾千人起家。而青州豪強畏懼赤眉、流寇之害,也願意讓他做守土長官。經過兩年征戰,除了平原郡尚在城頭子路手中外,西起濟南、千乘,東到東萊琅琊,一共九個郡國,皆是張步兄弟、親信控制,幾乎一統海岱!

這真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張步也頗爲志得意滿,先請伏隆入席,端上來的是鰒魚,也就是鮑魚,乃是青州海濱特產之物。

這海貨伏隆也許多年沒吃了,入口之後,真讓人又喜又憂。

再瞧張步,一口一個,看來平素也頗好此物,難怪撐得滿臉粉刺。

就着腥鹹的鮑魚,張步與小老鄉敘起鄉情來:“伯文離開齊地多久了?”

伏隆答道:“六年前遂父前往河內赴任,便再沒回來過。”

“如君所見,故鄉風物變化可大?”

此言觸動了伏隆的傷心處,想當初他在臨淄求學時,這裡甚富而實,且人口衆多,是與長安、洛陽並列的大城市。走在臨淄最繁華的莊、嶽兩條街道,便能瞧見擠滿人的集市,朝滿夕盈。真的是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而其民無不吹芋鼓琵、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蹴鞠,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然而在大亂後再來,昔日繁華處卻是一片凋敝,百姓缺衣少食,道上的路人很多破衣爛衫,羸弱飢瘦,還常見鄉人在墳塋前哭哭啼啼,扣盆拊瓶,唱着《蒿里》,祭奠去歲死在饑荒和疫病中的親朋。

當然,偶也能見到依然衣衫華貴之人,多是張步的部下和族人,他們已經躋身成了齊地的統治者——這還得感謝赤眉起兵時,將青州諸劉橫掃了一波,統統帶走做牛娃豬倌。

伏隆在長安時看過漢時戶口統計,青州擁有5郡4國,98萬戶,408萬口人,當然,這裡面肯定有很多隱戶。不過遭逢大亂後,死亡逃匿甚多,如今張步控制在手中的戶口,又能剩下多少呢?

但畢竟是一州之主,論硬實力,張步比他名義上服從的樑漢還強。

而聽完伏隆的感慨道,張步笑道:“那是過去兩年,如今卻不同了。”

他開始炫耀起自己的武力來:“今年初,魏王與銅馬戰於河北時,尤來、大彤流寇有十餘萬之衆,入據千乘、濟南,那是何等剽悍?但本王率軍一到營前,他們就四散奔逃,兩郡遂下。”

“上個月,劉永被赤眉所擊,睢陽失陷,還求我勤王。”

張步故意道:“伯文,你說這王,我是否該勤?”

要勤早勤了,還用等到現在?

伏隆放下了筷著:“漢時的異姓王雖多,除了長沙自己絕嗣,誰曾有過好下場?曾經做過齊王的韓信,更被兔死狗烹,一代豪傑,落得身首異處。劉永遭赤眉之亂,睢陽已失,被赤眉屢敗,亡無待日了,此大王所聞也,倒不如就此與他了斷關係,自立爲王!”

張步還以爲,伏隆是來勸他投靠第五倫,卻不料竟發此言,頓時多了些興趣。

卻聽伏隆道:“如今天下,唯我魏王神武奮發,以少制衆,故新莽北軍八校望旗消靡,隴右、綠林莫不摧破。王郎以全趙之師,土崩於曲陽,銅馬百萬之軍,降服於河北。今前將軍景丹,傳檄幽州兵十萬,圍攻渤海盜寇;左丞相耿純勒兵十萬於河北,清剿餘孽;驃騎將軍馬文淵屯營十萬,則坐鎮滎陽,以觀形勢之變。”

不就是吹麼?伏隆看着老實,但外交官的基本能耐亦不差,反正張步又不知道第五倫究竟徵了多少兵,只知魏王確實手握數州,乃天下最大勢力,鮑魚入口都不香了。

伏隆還帶着第五倫的國書,眼下也轉交給張步。

張步開啓後,卻見上面寫道:“齊王敬啓,往者周亡,戰國並爭,天下分裂,數世然後定。今日亦然,漢德已盡,然諸劉心緒不死,劉永、劉秀之輩,皆欲復興漢家。”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劉姓一家之天下。昔日齊魏徐州相王,周祚淪喪,始有戰國,餘隻願與齊王合力,覆滅諸漢,共御赤眉!”

這是願與張步聯合的意思,一起”反劉、平寇”。魏王勢大,若是集中兵力從冀幽往青州打,張步雖能步步抵抗,但還真吃不消,如今得到第五倫手書,知其並無東征之意,不由大喜。

他心中猜測道:“第五倫莫非是後方有事,不能全力東向?”

如此一來,張步就能放開手腳,趁着樑漢主力與赤眉交戰,慢慢蠶食泰山、城陽、東海等地了。

“魏王請齊王務必當心吳王秀。“

伏隆說道:“《春秋》有云,吳爲封豕長蛇,當初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北上爭霸,必先過東海、琅琊,進擊齊地!如今亦然,吳王秀生得鷹視狼顧之相,有席捲徐州,包舉海岱,甚至囊括青州之意!不可不防!”

確實,隨着樑軍北撤,吳軍開始進入淮泗地區,若吳王再就近奪取東海郡,便要威脅到張步故鄉琅琊了——琅琊雖是齊地,但漢時劃入了徐州治下,這讓他頗爲緊張。

張步答應下來:“步自此願與魏王剖符通使,共同滅漢平賊。”

他回首喊道:“來人,挑上好的五頭鰒!送去給魏王嚐嚐鮮!”

……

然而在伏隆離開沒幾天,張步卻又在相同的地方,接見了來自南方的使者:吳王秀的特使朱祐。

朱祐亦送上劉秀國書,秀兒在信中,比第五倫姿態還低,還謙卑敦厚。

“慕樂德義,思相結納,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鮑子。’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吳王這是要和齊王來個管鮑之交啊!

朱祐道:“吳王願與齊王約爲異姓兄弟,吳取東海彭城,兗州諸地,盡歸齊王!”

“只是,齊王須得提防北方之敵!”

“魏王倫以人臣叛王莽,其言不足信也,先時已定關中,引兵東出,收幷州之兵盡取河朔,有南據河洛,其意非盡吞天下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

“齊王要當心第五倫派遣大將,效仿樂毅滅齊之舉啊!”

張步亦以禮相待,最後還是老規矩,獻鮑魚給吳王嚐鮮。

“送六頭鰒!”

一五一六,足見第五倫和劉秀在他心中的份量,還是前者稍高點。

但魏、吳使者輪番登門,都想讓張步提防對面,反倒將張步弄得異常膨脹。

他自誇道:“當初韓信在齊地爲王時,劉邦、項羽輪番派人來討好他,二王之事,權在韓信。右投則劉邦勝,左投則項羽勝。”

“而如今,第五倫雖強,卻不如漢高之勢,後方還有隴蜀相脅;吳王秀崛起於江東,驍勇善戰,不論名望還是勢力卻不如楚霸王。”

“我坐擁齊地九郡,生民三百餘萬,勢力不亞於韓信!”

此消彼長,當年韓信若是一念之差,都能三分鼎足,何況是他張步?

“樑失其鹿,魏、吳、赤眉爭得,我就爭不得?”

張步將最好的三頭鮑留給了自己吃:“東海、兗州,我全都要!”

……

伏隆出使齊地之際,第五倫也回到了關中,沿着崤函谷地,巡視完弘農和建好的潼關險塞後,進入渭北。

他先回長陵臨渠鄉祭祖——王祖父第五霸開春後身體稍好些,但一直唸叨着想回老家,於是就搬了回來。

“這麼說,老朽就是伍霸了?”

第五霸說起第五倫易姓的事來,還是嬉笑怒罵:“別家都是子孫隨父祖姓,我家倒好,祖父隨孫兒姓。”

將田橫墓的情況與老爺子說道後,第五倫又招了宗正第八矯來見。

“涼州武威郡守竇友,曾與季正有故吧。”

第八矯稟道:“臣當初被新莽流放西海郡,恰逢羌人動亂,郡城被攻破,臣一路輾轉北上,跑到了武威避難,還生了病,在姑臧城休養過一段時日,多蒙竇郡守派人照料,否則不能活着回到關中。”

第五倫笑道:“餘素知季正恩怨分明,如今便是你還這份人情的時候。”

“竇友乃是竇融從弟,世代在河西做官,前些時日,才遣其長子竇固入朝爲郎,從新秦中抵達長安。又上表哭訴說,羌亂頻繁,他還常被匈奴欺辱,被隗囂脅迫,見本王攘夷,心慕已久,願意背離隴右,歸附於魏。”

對第五倫來說,這無疑是瞌睡來了枕頭。東邊的青徐海岱地區,他鞭長莫及,只能利用張步的野心,給秀兒添點堵,別讓吳王一口吃成胖子。

但西邊,第五倫卻能親自微操。

“涼州刺史的人選,竇融本可擔任,但司隸離不開周公,思來想去,還是季正最合適!”

“今年下半年,餘就要親征隴右了,但隴地險要難攻,若季正作爲涼州刺史,統籌河西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使竇友等自西發兵,夾擊隗囂,則大功可成也!”

第374章 銅馬帝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405章 公孫帝第670章 赴會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556章 窺天第84章 起飛第620章 五人第52章 左手畫圓第60章 星星之火第618章 不許秀!第94章 千里馳援第68章 我有一言第246章 南巡狩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386章 亡國第415章 想桃吃第665章 定軍山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95章 大公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310章 七寸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140章 該死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27章 相異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261章 西漢第10章 鴿了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60章 不中第250章 廣廈第687章 流星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629章 烽火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79章 遇事不決第519章 罪與罰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618章 不許秀!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10章 補天第392章 銜環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90章 “隕石”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685章 大決戰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576章 斷蛇第452章 越塔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556章 窺天第34章 大學城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255章 疾風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82章 猛如虎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307章 驕傲第403章 易姓第443章 故事第110章 跟我上第485章 鬼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110章 跟我上第27章 疏不間親第554章 荊襄第53章 初雪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20章 煞幣第97章 大意了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670章 赴會第643章 懂了第600章 第五層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519章 罪與罰
第374章 銅馬帝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405章 公孫帝第670章 赴會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556章 窺天第84章 起飛第620章 五人第52章 左手畫圓第60章 星星之火第618章 不許秀!第94章 千里馳援第68章 我有一言第246章 南巡狩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386章 亡國第415章 想桃吃第665章 定軍山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95章 大公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310章 七寸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140章 該死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27章 相異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261章 西漢第10章 鴿了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60章 不中第250章 廣廈第687章 流星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629章 烽火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79章 遇事不決第519章 罪與罰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618章 不許秀!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10章 補天第392章 銜環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90章 “隕石”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685章 大決戰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576章 斷蛇第452章 越塔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556章 窺天第34章 大學城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255章 疾風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82章 猛如虎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307章 驕傲第403章 易姓第443章 故事第110章 跟我上第485章 鬼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110章 跟我上第27章 疏不間親第554章 荊襄第53章 初雪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20章 煞幣第97章 大意了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670章 赴會第643章 懂了第600章 第五層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519章 罪與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