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科學院(下)

第677章 科學院(下)

皇帝想的,和劉鈺認知的情況,並不一樣。

科學數學和技術,這時候是齊頭並進的,搞航海鐘的那個木匠懂微積分嗎?搞出來蒸汽的瓦特,也不見得很懂熱力學定律。

大順這邊,在劉鈺另起爐竈之後,科學並不差。這是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就可以名揚科學史的時代。

而且,如果只在象牙塔搞科學,大順科學院,很可能淪落成柏林科學院的慘狀,皇帝覺得卵用沒有,也就像是玩青詞、畫畫、伶人一般。從一開始,這科學院就註定了要重視技術,以此換取皇帝的支持。

技術上,大順走的路,和歐洲走的路也完全不一樣。

市場導向之下的英國,確實是貿易反饋早就了紡織業技術進步。

大順不能那麼搞,而且大順是真的有“先知”的,有先知,還搞市場引導技術進步,那真是腦子鏽了。

皇帝此時當然不可能知道,劉鈺在這件事上,壓根就沒考慮“人亡政息”的問題。因爲當突破了某個臨界點之後,後面的事,只能是“除非強壓否則野火燎原”,到時候要考慮的“人亡政息”的“政”,應該是“全面壓制技術進步”的政了。

此時的皇帝,並不知道自己將要見到一個什麼東西,一個會影響世界、當然也會影響大順的東西。

在嘉獎了幾句那個工匠後,工匠連連謝恩,心裡想的卻是如今一年那麼多銀子拿着,朝廷便是能賞,也不過八百十兩銀子,沒什麼意思,不必在乎。

象徵性地謝恩之後,皇帝又問道:“鯨侯以‘玩趣’相喻,此處是他一擲千金之地。朕也不是太懂這些東西,卻不知你們在搞什麼?”

工匠當然知道自己在搞什麼,但是怎麼回答,是有一套非常標準的話術的,這都是培訓過的。

於是工匠指着遠處繞開了“曲柄專利”的曲柄連動的蒸汽機道:“回陛下,此物名爲鐵牛。”

“無需餵養,晝夜不停,一物可有三五牛之力。”

“鯨侯言,此物或可用來掛上錘子敲擊甲冑、或可用來爲動力鑽槍管、或可用來爲動力鋸軍艦的木板……此物就可看成一個哪裡都能去的牛。”

“早在威海時候,鯨侯就叫我們製作。鏜牀成功後便已立項,數年間耗費十餘萬銀錢,如今終於可以交差了。”

工匠句句不離“軍事科技”,這就是一直以來的話術,免得有“先見之明“的人,驚呼此物一出,百萬千萬百姓去做什麼?織布若用此物,百姓失業,豈不成流民之勢?

但繞開民用的這些東西,直接談軍事科技,皇帝的腦子一時間就不會那麼有先見之明。

果然,皇帝走過去看了看已經基本成型的改良蒸汽機,看着這東西帶動着飛輪旋轉,只需要往裡面填煤即可,心道此物果然神奇。

但他畢竟不知道這東西有多偉大,故而只是感覺到神奇,並沒有過度驚詫。

轉而又問這地上的鐵軌,問道:“那此物呢?這上好的鐵,就鋪在地上,作何用?”

工匠對於這樣的問題,早有預案,劉鈺都不知道教了他們多少次了。

這時候便按照之前教的話術,很流程地跪地道:“微臣一介匠人,此物之用途,非微臣所能言。實管社稷大事,皆鯨侯所言,我等旁聽。今日陛下既問,還請陛下恕微臣妄言國事之罪。”

李淦一聽這話,便興奮了起來,心道果然是有大用的。鯨侯搞得東西,朕想來也不可能就這麼無趣。

“你只管說。且不說這是鯨侯的話,有罪也罪不到你身上。即便真的有罪,他劉鈺的嘴,說出來有罪的話還少了嗎?但說無妨。”

工匠便道:“微臣斗膽。”

“鯨侯說,因爲有了海軍,所以可以讓千秋僭越的倭人一朝稱臣。這就是運輸的力量。”

“鯨侯又說,運河事,溝通南北,除漕糧之外,若無運河,只恐南北不通。”

“昔日徵準噶爾,鯨侯就感嘆,一兩銀子一石的糧食,運到西域,竟要二三十兩,若是有條運河、亦或有大海直通西域,這就好了。”

“於是纔出資,力求我等做出此物。”

“鯨侯說,天朝人口滋生,遼東以北尚有土地肥沃。然有鬆遼分水嶺之隔,人口遷徙不易。若有一物,能連通鬆遼,自京城而至黑龍江,十日可達,則又可容納千萬人口。”

“鯨侯說,自西京至西域,尚有數千裡,運輸不易,使得西域百年之後恐有叛亂之虞。若有一物,能從西京連通西域,十日可達,則西北自此安矣。”

“又或者,京城駐軍數萬,若有一物,能將天朝疆域連通,任何一處自京城一月即可調動萬人,則社稷自此穩固矣。”

“此物,便是陛下所看的這些鐵軌、那裡正在冒煙的鐵牛。雖還未成,但已有雛形。”

“二十年內,必可成功。”

“鐵牛無需餵養、無需照看,日夜不停,不必休息、無需夜草,日行三五百里亦非難事。自京城至黑龍江、自西京至西域,十日可達。”

“輪滑於鐵軌之上,便是尋常馬匹,亦可拉動數千斤。若鐵牛能有十牛、二十牛之力,滑車於鐵軌之上,首尾相連,則一次輸送十萬斤糧草、千餘人,不成問題。”

工匠說到這,李淦的臉色微變,驚道:“這便是鯨侯之前說過的,無需水、無需縴夫的大運河?”

工匠回道:“是。”

“二十年內,或可成功?”

“是。微臣覺得,鯨侯給出的二十年時間,倒是長了些。吾等已有思路,料來二十年內,當可成功。”

李淦好說也是當皇帝的,這輩子見了不少的事,也經歷過不少的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此時聽完這些話,竟是覺得心跳的突突的快。

工匠回答的話,是劉鈺精心準備了許久的話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說辭。

和皇帝說什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之類的,皇帝懂個屁。

和皇帝說這將促進紡織業的發展,皇帝既要擔心與民爭利,又要擔心資本快速積累導致的土地兼併加劇。

和皇帝說什麼進步、科學……皇帝又不是科學家,學幾何學代數,都是玩票興致的。

唯獨和皇帝說“有助於穩固江山、有助於你們李家王朝鎮壓起義、有助於防範邊疆警事不復宋明之悲”這樣的內容,皇帝纔會重視。

“不用縴夫不用水”的大運河,劉鈺提過幾次,但皇帝都當是玩笑,或者想象——就像劉鈺說的,科學院說不定能讓糧食畝產千斤,皇帝當時也是當玩笑,說真要能成可以封子爵了。而事實上只要弄上硝石礦、鉀肥礦,不怎麼需要良種也能達到七八百斤,有良種是要翻倍的,奈何皇帝的想象力根本不夠,只能當成玩笑。

工匠從頭到尾都沒說蒸汽車的其餘意義,也沒提半個技術上的問題,而只是談了談劉鈺說過無數遍的“重要意義”。

片面的、對皇室、對王朝、對李家江山的重要意義。

有些事,皇帝是當開玩笑的。

有些事,一旦給出了日期,哪怕二十年之久,那也證明就不是玩笑。

工匠說的那些東西,徹底讓皇帝心馳了。

若從京城修一條這樣的路,真的能十日之內抵達黑龍江畔,穿過鬆遼分水嶺,這對大順簡直就是續命百年的大功。

京畿附近、河南山東的大量人口,就可以沿着鐵路線遷移到東北地區,開墾土地,緩解中原的人地矛盾,製造大量的、可控制的、在運輸線沿岸的自耕農。

若是一切如常,那可這得是續命百年的大功。

大量的可控制的自耕農,那是王朝的支柱;大量遷徙走的人口,緩解人地矛盾,可以保住京畿地區不亂。

除了這續命百年之外,西京到西域,那也意味着西北自此再無潛在的強敵:只要出現,朝廷就能打掉,不會給做大的機會。

若真能將這不需要縴夫和水的大運河,修到周邊,那麼京城就可以養更多的軍隊,一旦地方有事,京城即可出兵。

這可以極大地加強皇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只要不出現那種奇葩到底的後代,李淦覺得若二十年後此事真的成了,或這大順,真有望成鳳周八百年之基業!

真要如此,可謂曠古爍今了。自周之後,豈還有八百年基業之王朝?便是兩漢,也不過四百年基業啊。

這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精巧器械,作爲皇帝,在工匠故意按照劉鈺的話術引導的思路下,很容易想到了一些戰略性的東西。

就如同大順伐日之戰,證明了海軍的戰略地位一樣,不只是戰術勝利的那點意義。

這東西,皇帝不懂技術,但卻懂背後的戰略意義。

但隨後,皇帝看着腳下的鐵軌,猛然想到了一件心事。

“此物千里,又要用多少鐵?”

這東西,和修運河還不一樣。修運河,只要搭上人命就是,天朝不缺人命。但是,這東西要這麼多鐵,有那麼多鐵嗎?總不能爲了修這東西,倒叫百姓無鐵可用吧?

“回陛下。鯨侯說,一生二、二生四、乃至於無窮無盡。鐵牛可以鼓更大的風,於是可以造更高的鍊鐵爐;更高的鍊鐵爐,可以造更好的鋼,從而造更好的勁兒更大的鐵牛。”

“鐵牛勁大了,便可煉更多的鐵;更多的鐵,可以造更多的軌;更多的軌,可以連接煤鐵礦,運更多的礦;更多的礦,又煉更多的鐵;更多的鐵,又造更多的鐵牛……”

“鯨侯說,商人冶鐵,爲了賣給百姓用而換錢。朝廷冶鐵,可以爲了冶更多的鐵而冶鐵。”

“生產是爲了生產更多,也非得朝廷主導快速走完這一步不可。”

“鯨侯又說,二十年初見,他那時知天命。若至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二十年間,也不求多,若能貫通鬆遼分水嶺,京城直達黑龍江畔,亦可含笑。”

“一來對得起自己這鯨海侯之爵號。”

“二來使得宋遼千里沃土,解中原人多地少之矛盾。北上鬆遼、南下大洋,縱人口滋生,亦可無憂矣。”

“若成,他言,攻羅剎、平準部、伐日本,皆在此功之下——若此物成,運兵、補給皆無難處,則平當年的準部,遣一校尉可爲之,哪裡需要陛下親征呢?而若此物成,鬆遼乃至黑龍江,盡皆中原移民,羅剎又哪裡需要攻呢?”

(本章完)

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4章 買賣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229章 開戰(八)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885章 縣令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95章 樞密院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734章 咱們(上)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395章 樞密院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340章 宿命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94章 優勢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48章 魚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324章 冒犯第717章 臀與腦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17章 傳承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012章 圈地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5章 府兵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421章 混亂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346章 埋雷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
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4章 買賣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229章 開戰(八)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885章 縣令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95章 樞密院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734章 咱們(上)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395章 樞密院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340章 宿命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94章 優勢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48章 魚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324章 冒犯第717章 臀與腦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17章 傳承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012章 圈地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5章 府兵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421章 混亂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346章 埋雷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