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銅陵

帶着一隊親兵,任思齊踏上了長江南岸。而銅陵縣城就在江岸三裡之外,這是一座有着上千年曆史的小城,以產銅而著名。

銅陵所在有大明境內最大的銅礦,銅礦最早開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兩千年的連續開採也使得銅陵附近山丘到處都是坑洞,到處都是開採過後留下的痕跡。站在江岸上,極目之處,地表到處都是開採留下的疤痕。一些年代較久的礦坑表面生出了樹木植被,形成一片片小小的湖泊,倒也是道美麗的風景。

而新開的礦坑,則地表裸露,附近堆滿了褐紅色的亂石,看起來是那麼的醜陋。

經過兩千年的連續開採,露天礦藏早已開採殆盡,而深井開採的技術又十分落後,導致了銅的參量連年下降。雖然地下還蘊藏着大量的銅礦,可是由於技術的原因無法開採。

附近的地形又缺乏可耕的平地,現在的銅陵只是一個落後的小縣城。城裡的人口不到一萬,四下鄉野間所有人加起來估計也就兩三萬人,多是以開採冶煉銅礦爲生的礦民。

任思齊帶人仔細查看地形之後,現縣城太過狹小,城牆低矮,沒必要派兵駐守。而附近崎嶇的地形,到處都是的礦坑也註定了左軍只能沿着江岸進攻。所以只需要在江岸上佈陣即可。

巡查了一番之後,任思齊派人把宋立本和安東尼叫到身邊。

“將軍!”知道任思齊有任務派給自己,二人都是很興奮。

“宋司長,你派人進城以及到四下打探一下,看看這銅陵銅礦的產量,看看能否採購些礦石運回岱山。”任思齊先對宋立本道。

既然來了一趟銅陵,任思齊自然不會放過採購銅的機會。岱山現在已經有了自行鑄炮的能力,可是由於沒有銅礦,靠着從倭國購買的銅,岱山火炮的產量很低,十萬斤的銅也只能鑄造二三十門紅衣大炮。當然去年採購的銅沒有鑄造大炮,而是造了五百來斤的佛郎機小炮四百來門。

現如今這批小炮按照大明的叫法大銃一半擺放在江岸的陣地上,另一半則安裝在戰船上。大多數戰船無法安裝巨大的紅衣大炮,但安裝這些大銃倒也合適。

若是能獲得大量的銅礦石,那麼岱山的工坊就能源源不斷鑄造出大量的火炮來,這對提升岱山軍的戰鬥力意義重大。

“是,屬下這就去辦!”宋立本行禮之手,轉身就要走。

“等等,你再看看能否招募一些懂得冶煉的工匠,再看看能不能招募一批礦工。”銅礦需要冶煉之後纔是可以終於鑄造大炮的精銅,懂得冶煉的工匠也是岱山現在繼續的人才。而礦工精通挖礦甚至爆炸技術,是工程兵的最佳人選。

宋立本答應着去了。任思齊又把目光看向安東尼。安東尼是敵情司主事,負責往各地派遣細作,打探情報。現在的局勢極爲複雜,要想應對自如的話,自然需要情報的支持。

“安東尼,你要多派人往九江揚州南京這幾個地方。九江的左良玉軍爲何要沿江東下,是真的要造反還是另有原因,一定要打探出來。”任思齊突然想到,就是今年,闖王李自成也被清兵趕到長江邊,然後在湖北九宮山斃命。如此看來左良玉軍沿江而下必然另有原因,不是造反那麼簡單

這邊的局勢可能比想象的要複雜的多,左良玉、李自成、清兵以及明軍,從武昌到蕪湖這段長江區域竟分佈着四方勢力,情況無比的複雜。而自己面對的不僅僅是左良玉二十多萬大軍,在左良玉大軍的後面還有順軍以及更強大的清兵。

如此複雜的局面,想力挽狂瀾,同時消滅左軍和清兵,以自己手下這幾萬軍隊哪怕是再加上黃得功四萬餘人也難如上青天,能保存自己的實力就不錯了。

先給左良玉軍以迎頭重擊,逼迫左軍停止前進。然後迅沿江而下,趕回南京,如此還也許還可能來得及參加揚州之戰,阻止清兵奪取揚州。而左良玉軍停在安慶,也能牽制順軍及清兵。可以給自己回防南京一定的時間。

揚州十日,數十萬百姓死於清兵的屠殺,這是中華民族之痛,自己既然帶兵來此,就絕不願看到歷史上的慘劇重演。當然任思齊也沒有狂妄到以爲憑藉這幾萬兵力就打敗清兵這種程度。可最不濟也得給滿清兵以重擊,取得哪怕一場小的勝利也行。

清兵之所以能橫掃江南,並不是有多麼的厲害。其實就清兵而言,攻打揚州的多鐸部連同尾隨在李自成順軍之後的阿濟格部加起來也就十萬餘人。明朝的兵力江北四鎮連同左良玉軍加起來有四五十萬,是清兵數量的數倍。若是明軍上下一心和清兵死磕的話,清兵別說橫掃江南,能全軍退回北方也不可能。

可問題是明軍上下矛盾衆多,戰鬥力地下。最關鍵是的二十多年來,明軍面對滿清從來就沒有大勝過,對清兵已經有了自骨髓的恐懼,在大多數明軍看來,清兵是無敵的,是不可戰勝的。所以當清兵攻來時,各處明軍才爭先恐後的投降。

若是能打敗清兵無敵的神話,哪怕是隻取得一場小小的勝利,也必然會振奮所有明軍的士氣,使他們再面對清兵時不再那麼恐懼。

如果能做到這樣一點,哪怕是把岱山軍全部打光也是值得的。

“另外往揚州方向要多派人手,時刻注意清兵的動向。務必弄清清兵抵達揚州的準確日期。”沉思良久,任思齊吩咐道。

“還有,往南京也要派一批人,除了打探南京朝廷的動向外,還要大量查尋招募南京的工匠,若是局勢不利,要想法把南京的工匠儘可能多的掠走。”南京的匠戶可以說是全國最多的,鐵匠木匠漆匠船匠各種工匠應有盡有,可以說全大明的最好的工匠都聚集於此。別人不知道工匠的價值,有着後世記憶的任思齊不可能不知。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人敵第二百九十章 方陣被滿兵擊破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就那麼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緩解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九十七章 思齊主動受訓,笨熊二思春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第一百零六章 有女鳳舞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四百七十六章 攻城(2)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二十七章 “啪啪啪”的海浪聲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四百一十三章 杭州陷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銅陵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兵真的來啦(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一百章 捉姦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教官黃鳳舞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降將和主子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五十章 操帆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死神的鐮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陰攻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士元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三百八十七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奪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繼統之爭第四百四十八章 就那麼走了第五十八章 任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梟雄末日第二百零四章 殲滅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四百五十九章 狗頭第二百二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四百九十章 崇明王府議事第七章 福春號第二百零八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寧波總兵第十章 矛盾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會沈廷揚第五百零三章 回師第四百六十八章輕取鎮江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雨飄搖的弘光朝廷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馬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一百零二章處罰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立本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二百四十八章 纏戰第四百七十章 大混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四章 退婚第四百八十九章 思齊封王,戰事再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一百一十八章 犁庭掃穴(2)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後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人敵第二百九十章 方陣被滿兵擊破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就那麼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緩解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九十七章 思齊主動受訓,笨熊二思春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第一百零六章 有女鳳舞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四百七十六章 攻城(2)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二十七章 “啪啪啪”的海浪聲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四百一十三章 杭州陷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銅陵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兵真的來啦(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一百章 捉姦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教官黃鳳舞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降將和主子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五十章 操帆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死神的鐮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陰攻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士元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三百八十七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奪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繼統之爭第四百四十八章 就那麼走了第五十八章 任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梟雄末日第二百零四章 殲滅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四百五十九章 狗頭第二百二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四百九十章 崇明王府議事第七章 福春號第二百零八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寧波總兵第十章 矛盾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會沈廷揚第五百零三章 回師第四百六十八章輕取鎮江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雨飄搖的弘光朝廷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馬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一百零二章處罰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立本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二百四十八章 纏戰第四百七十章 大混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四章 退婚第四百八十九章 思齊封王,戰事再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一百一十八章 犁庭掃穴(2)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