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查探敵情

既然射殺了使節,相信清兵會很快攻城。任思齊感謝了劉肇基的好意,返回了岱山軍負責駐防的新城。

前面說了,揚州城分舊城新城。其實兩城是一體的,新城就是借用舊城的東城牆往東擴張修築而成的。舊城裡有揚州府衙,而江都縣衙卻在新城。所以舊城又稱府城,而新城則稱縣城。

岱山軍駐防縣城,江都知縣陳邦傑慷慨的把縣衙讓了出來,作爲肅虜伯的行轅,自己則到側廳辦公。

在李彥直帶着參謀司衆人的努力下,岱山軍士兵已經妥善的安置了下來。一萬步兵分成三波輪流上城牆守城。五千水軍則在水門外運河內側紮營,有運河遮擋清兵無法直接攻擊他們,而駐紮在城外又可以隨時支援各方,並保護運河邊衆多的船隻。

對於揚州來說,運河就是一條與外界相通的重要渠道。因爲滿清騎兵太厲害,明軍根本無法在6上和清兵正衡,只有靠着水軍的優勢,牢牢的把運河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才能進可攻退可守。歷史上史可法就是全軍龜縮在揚州城中,城外任憑清兵縱橫,結果清兵在運河邊收集了大量的船隻,這纔有了橫渡長江,擊敗鄭鴻魁江防船隊的本錢。而鄭鴻魁見清兵船多竟然不敢拼力作戰,任由清兵渡過長江直下南京。

因爲整個新城都由岱山軍獨自防守,也不用擔心友軍的掣肘。

任思齊當即下令,讓水軍副統領薛雨來派出大量的人手,乘坐小船沿河去查探敵情,他必須要了解清兵的動向。

薛雨來是原福春號的老人,一直是茅十八的助手。茅十八被派到崇明島,薛雨來便負責率領這五千水軍。

揚州地帶山巒起伏,河流衆多,清兵大營位於城西北方向斑竹園,哨探可以乘船沿着運河北上,然後駛入河流的岔道,藉着丘陵地形的遮掩抵近探查清兵的動向。

......

陳平是秀山島的漁民,在岱山軍第一次擴張的時候加入了岱山水軍,因爲技藝考覈爲一等,被任命爲小旗。這次被派做哨探探查清兵的動向。

帶着手下的九名兄弟,划着一艘烏篷船,沿着運河向北劃去。這樣的哨船一次就派了二十艘之多,因爲揚州周圍河流實在太多,沒有足夠的哨船根本就沒法探清楚附近的情形。

十個士兵中有四個是槳手,負責輪流划船,戰鬥時則是盾牌手負責護衛船隻的安全。另外四個是火槍手,剩下的兩個就是陳平和另外一個伍長張翔,是長槍手,是廝殺時的主要力量。

隨着槳手的划動,哨船緩緩沿着運河北上,很快越過了揚州城,進入了曠野之中。

即將生的大戰使得昔日繁忙的運河靜悄悄的,舉目望去,寬闊的河面上看不見一絲船影。

哨船往北劃了十多裡後,順着一條河岔往西花去。這條河岔比運河窄了許多,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小河北岸是連綿的丘陵,南面則分佈着一塊塊的農田,站在船上往外看去,能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可是農田裡卻沒農夫忙碌。

在小河的一側就有一座小村莊,遠遠的就看到大片的濃煙在村子上方升起,劃近了後便看到村子裡一片火光。不過卻沒有哭喊廝殺的聲音。

小船在村子旁靠了岸,伍長張翔帶着兩個士兵悄悄的進了村莊。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跑了出來。

“村莊裡沒有活人,到處都是屍體!”張翔的臉色很難看。

“真慘啊,那麼小的孩子,被活活的摔死了,腦漿濺的滿地都是。”二等兵吳六子強忍着嘔吐描述着村中的慘狀。

“肯定是清兵幹得,血液還未凝固,他們應該還沒走遠。”張翔總結道。

“繼續往前劃吧。”陳平嘆了口氣,吩咐道。生戰爭時,最受苦的就是百姓!

兩個槳手划着船槳,哨船繼續前進。

又往前走了二里多,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座拱橋,橫跨在小河兩岸。拱橋兩邊是一條南北大路。大路的南面就是揚州,北面應該直通清兵的營地。

“把船停在橋下,留兩個人看船,其他人跟我上岸。”陳平吩咐道。

哨船劃到了拱橋之下,隱藏了起來。陳平等八人便上了岸,不敢走大道,在大道旁邊的田野中蹣跚着前行。

揚州古稱廣陵,意思就是附近多山陵,地勢起伏,脫離大道行走的話很是難走。害怕被清兵覺,八個人藏形匿跡,走的很慢。

剛經過一片灌木叢時,就聽到大道上響起一陣馬蹄聲,陳平擡頭看去,就見從後方大道塵土飛揚,隱約有騎兵飛馳而來。幾個人急忙俯身在草叢之中,偷偷擡頭觀看,沒一會兒功夫就見到兩匹戰馬沿着大道奔來,馬上端坐着兩名身穿鐵甲頭戴兜纓的騎士,戰甲的樣式和明軍騎士無異,就是兜纓頂部有一根長長的鐵針。

因爲戰馬奔馳的度很快,看不清騎士的面貌。

等戰馬奔到最近距離時,陳平聽到有婦女的抽泣聲,定睛看去卻見兩匹戰馬的橋鞍上都橫放着一名女子,肯定是肆掠的大明婦女!

陳平看的怒氣勃,卻又不得不忍了下來。

“說不定他們就是燒了剛纔那個村子的清兵。”張翔道:“他們不肯能就這兩個人,說不定大隊人馬在後面呢。咱們留在橋下的兄弟會不會有危險?”

“應該不會,”陳平想了一下,道:“船隻在橋下藏的很隱蔽,再說他們倆水性好的很,即使被現了也能從河中逃走。咱們繼續往前吧,說不定清軍大營就在前面。”

於是一行人繼續前進,又走了三裡多地,就見前方二里多出現一大片園林,隱隱有喧譁聲從遠方傳來,那肯定就是清軍營地了!

再越過一片叢林,就見到前方陡然一空,一片連綿數裡的大營出現在眼前。營地上方旗幟招展,無數的士兵從營門出進進出出。

隱藏樹林之中,陳平小心的觀察着,從懷中掏出一張白紙和一截炭筆,低下頭把觀察到的情形畫在了白紙上。

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二百零四章 殲滅海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德意志人鄧肯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三百九十四章 棄城之議(加更,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逃過屠殺的明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十二章 海戰(1)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攻第十六章 戴維第五百章 大戰第四百七十章 大混亂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詐降第二百零一章 心跳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六十三章 真相(2)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戰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三十章 起航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三百零五章 懷孕的松浦綾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戰(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福王即位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七十章 甕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兵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拒入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三百三十二章盱眙失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變(四千字大章)第七十六章 任思齊一槍退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崇禎十七年的春節到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再糾結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隊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二百五十九章 賢惠的張蒹葭第一百二十章 勝利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經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二百零八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十一章 定計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三百四十四章前路受阻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崇明(2)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
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二百零四章 殲滅海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德意志人鄧肯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三百九十四章 棄城之議(加更,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逃過屠殺的明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十二章 海戰(1)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攻第十六章 戴維第五百章 大戰第四百七十章 大混亂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詐降第二百零一章 心跳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六十三章 真相(2)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戰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三十章 起航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三百零五章 懷孕的松浦綾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戰(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福王即位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七十章 甕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兵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拒入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三百三十二章盱眙失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變(四千字大章)第七十六章 任思齊一槍退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崇禎十七年的春節到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再糾結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隊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二百五十九章 賢惠的張蒹葭第一百二十章 勝利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經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二百零八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十一章 定計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三百四十四章前路受阻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崇明(2)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