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一路往宮門走,門口這邊的許多馬車,都已經侯在那裡,看起來,這早朝還是沒有散去。
馬車直接進宮,在錦繡園才停下,柳霜被血影扶着下來,轉頭看着疾風,說:
“一會兒四爺下朝之後,你跟他說一聲,就說我已經到了。”
“是,屬下明白。”
柳霜心急,帶着血影跟紫霄直奔雙菱宮方向,到了之後,嬤嬤出來行禮,說是皇后在太后那邊請安。
這纔想起來,這個時候確實是在太后那邊呢,血影懂事,拎着自己手裡的東西,留在了雙菱宮。
柳霜則是帶着紫霄,去了太后的寢宮,在門口老實的站着,等着公公進去稟報,自己則是在心裡,開始打着各種腹稿。
正準備着呢,身後傳來——
“四皇嬸兒,您可來了。”
柳霜聽到奶聲奶氣的話,轉過頭看着來人,三歲的易修傑,穿着明黃色的衣袍,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脖子上帶着金項圈,就跟年畫裡的娃娃一般招人稀罕。
柳霜蹲下身子,伸出手把小傢伙抱在懷裡,易修傑埋在她的脖頸處就撒嬌,他們叔侄的關係,想來就好。
畢竟柳霜是個現代人,知道如何跟小孩子相處,輕輕地拍着他的後背,說:
“修傑受委屈了?乖,四皇嬸兒幫你。”
“嗯,修傑沒有哭,四皇嬸兒,修傑至始至終就沒有哭。”
小傢伙哽咽的話語,更是讓柳霜難受的不行,輕輕地拍着他的後背,扭頭就裡面走,不等人通報,直接進了寢殿的正廳。
此時,樂晞正低着頭,雙手攥拳,而淑妃則是洋洋得意,再看太后的臉色,也是左右爲難。
看起來,這事兒還是沒有過去啊!
柳霜淡定的把懷裡的孩子放下,領着他,一起給太后行禮:
“睿親王妃給母后請安,給皇后娘娘請安!”
“孫兒修傑給皇祖母請安,給母后請安!”
“好,好,修傑啊,來,到皇祖母身邊來。”太后看着長孫的眼睛,也確實柔和了一些,再加上柳霜的出現,她就跟更加輕鬆了。
就連剛纔還低落的樂晞,這會兒也不在隱忍了,而柳霜也一改往日請安的話語,直接點明瞭自己的身份。
這也讓其他的嬪妃,都紛紛起身,給她恭敬的行禮,所有人全部深蹲在那裡,唯獨淑妃沒有動。
雲凌國老祖宗定的規矩,皇家的女人,等級分別是太后、皇后、親王妃、嬪妃、王妃、公主、郡主……
所以柳霜這樣的身份,屋子裡除了太后、皇后不用行禮之外,其他人都必須要衝她行禮。
柳霜看着淑妃那囂張的樣子,頓時心裡各種的火大,想到樂晞母子受的委屈,輕笑一聲,開口道:
“淑妃娘娘今日身子不適嗎?那還真是孝順啊,這麼難受也託着身子來給母后請安,當真是一片孝心啊。”
在場的人聽到這話,心裡都明白,這是親王妃再給皇后出頭了,而其他嬪妃全部深蹲在那裡,誰也不幹起來。
主位上坐着的太后,低着頭,一門心思的哄着自己的乖孫子,壓根兒就不關心這邊的事情。
至於那樂晞就更不可能,爲淑妃解釋?可能嗎?就那麼坐在那裡,坦然的喝着茶,一句話都不說。
到了這會兒,淑妃是真的就坐不住了,她之所以沒有行禮,就是仗着自己肚子裡的龍種,平時見到皇后,這禮都是行的不咋地呢,更別說今日見了柳霜了。
原本以爲這柳霜不會說什麼,可沒想到直接槍口就對準了自己,心裡就是再不爽,也得站起身,裝裝樣子。
側身行禮,但是沒有深蹲,柳霜也沒有計較那些,輕蔑的笑了一下,說:
“淑妃娘娘身子不適,就不用給本王妃行禮了啊,這要是肚子裡的龍種有什麼萬一,本王妃可是吃罪不起啊!”
要不怎麼說,跟什麼人學什麼人,這柳霜跟四爺夫妻三年多,這腹黑學的可是一樣不少啊。
淑妃氣的不行,奈何也不能起身,畢竟這睿親王妃沒有吱聲呢,咬着一嘴銀牙,強忍着這股子怒火。
以前沒有肚子裡的孩子,她還真是收斂,對皇后奉承,對太后恭敬,樂晞也正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纔跟皇上建議,去寵幸她。
只是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悲哀啊!
柳霜見差不多了,輕咳一下,開口道:
“都起來吧,紫霄,你去扶一下淑妃娘娘,別因爲這個不規矩的蹲禮,在閃了她的腰。”
淑妃被這話說的一時沒忍住,直接咳嗽了起來,紫霄明白的走過去,把她身邊的宮女全都擋在一旁,然後把人扶在椅子上,蹲下身子給她把脈。
柳霜身邊這四個“霄”,各個兒會把脈,紫霄摸了一會兒,站起身,恭敬的對着太后行禮,說:
“啓稟太后娘娘,淑妃娘娘脈象平穩,沒有任何問題。”
“嗯,哀家看得出來,淑妃這臉色這麼紅潤,怎麼可能會有事兒。”太后一句話,頓時打消了淑妃心裡的小九九。
這會兒恨得就更不是一班二班了,柳霜輕蔑的收回眼神,走到太后的面前,“噗通”跪在了地上。
“霜兒,你這是……”太后驚了一下,屋裡所有的人都驚了一下,“趕緊,扶睿親王妃起來,有事兒坐着說就好。”
太后說着,就看向了一旁的紫霄,不過紫霄壓根沒動地方,只是把手裡的籃子放在了柳霜的身邊。
“母后,這是霜兒一早起趕着做着的吃食,母后喜歡吃,霜兒自然要做給幕後吃,不過接下來,霜兒說的話,可能不好聽,但是霜兒必須要說,請母后見諒。”
說着,雙手託着那個籃子,太后看着她的樣子,雖然不知道這丫頭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過婆媳這麼多年,她還是能瞭解的。
今兒這麼一出,怕是要給樂晞出頭的。
“陳嬤嬤,趕緊接過來,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陳嬤嬤上前,把東西接過去之後,太后嘆了口氣,說:
“哀家知道你要說什麼,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