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山神廟前會山神】

心中好奇,方長轉換方向,走過去查看。

走到小廟處不算艱難,因爲雜草掩蓋中,有一條小路通往山下,算是有些許人跡,小路直抵廟門處。

這座建築很矮,用磚砌着,只有半人高,前後進深半尺,門楣上書寫着三個毫無藝術感的字“山神廟”,近前查看,見中間並無塑像,只供着五個硃砂字“雲中山山神。”

小廟地勢不高,周圍有沖刷痕跡,但是山神廟本身卻沒有受到洪水影響。

非常冷清,沒有供品,沒有香火,更沒有廟祝——這種小廟根本塞不下廟祝,看痕跡,這裡至少半年沒有人來過。

方長是位修行中人,與這些地上正神不是一路,但是依然對這些維護天地秩序的神靈保持尊敬。

他在旁邊折取細松木枝爲香,運轉法力點燃,上前插入那個半空的香爐,然後拱手爲禮。

上面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山神。

當方長敬香時,收到一大筆香火的山神就知道了,然後宅在府邸裡的山神赫然發現,竟然是上次遇到的那位修行人。

這是找上門來了?

心裡怕。

山神有心躲到雲中山深處去,又捨不得放棄這座經營了多年的府邸,以及作爲根本的廟宇。

還在糾結中,就感覺上面的人敬過香,轉頭欲走,咬咬牙,山神一頓手中柺杖,出現在小廟門口,朝着正轉身離去的方長喊道:

“請留步!”

方長扭頭,見是山神出現,遂停住腳步回頭行禮道:“原來是此山之主當面,在下失禮了。”

“不敢不敢”,山神趕緊還禮,恭敬地說道:“任此職位只是代天地管理此雲中山,並不擁有此山,更不敢稱此山之主。”

“在下姓章,可以稱呼我章山神,或者雲中山山神即可,小廟地方有限、條件簡陋,難以招待萬全,還望海涵。”

見山神禮數週全,方長笑道:“不知道章山神現身相見,所謂何事?”

原本內心仍有忐忑的山神,見方長待人溫和、彬彬有禮,也是心下大定,這可能真是位道德高人,於是將緣由娓娓道來:“日前洪水之時,在下巡視山間,曾見到上仙於洪水中救助走獸,特代山中生靈致謝。”

“不敢不敢。”方長有一絲羞愧,因爲他知道,自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開始吃那些山中生靈——估計等陶器燒好後。

他繼續對山神說:“在下投身雲中山,在此修行,接下來多有叨擾。且所需物資飲食,需得自雲中山裡物產,還望章山神海涵。”

山神當然不敢說什麼,他也並不在意對方使用山中物資,更何況,比起消耗掉的那些,雲中山裡多了位仙人,纔是此次最大的收穫。

即使不帶來什麼好處,也可以像現在這樣,有個交流的對象,排解幾百年來的寂寞。

對於方長提及飲食,山神心下也瞭然,他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仙人,都會選擇餐風飲露之法。

於是山神再次拱手道:“上仙請隨意取用,在下只是代管這裡,並無有山,更遑談山間草木物產。只需不濫用、不隨意破壞,就不違在下職司。不知道上仙如何稱呼?”

“在下方長。”

“方上仙當面,小神有禮了。”

山神將方長讓到旁邊樹蔭下的大石上,拿出板栗松子招待,雙方相談甚歡。

自從進入修行以來,不算妖怪,方長這是第一次接觸非凡之人,自然滿是好奇。而山神被當年縣令敕封在此處幾百年,也憋了幾百年,因職責所在,沒法去周圍其他神靈之處串門。

故這次交流,雙方都頗有收穫。

尤其是雲中山山神,他沒想到方長對大道理解極其精妙,頗有收穫。雖然山神土地城隍之類正神不走修行路,但這些理解對他們依然大有裨益。

由此,山神也對方長更加恭敬,“上仙”喊得愈加順暢。

閒聊中,方長問起:“不知道雲中山下的山村,是否爲章山神所管轄?”

“並不是。”雲中山山神搖頭,“山下的各處村莊,都是四方土地的職轄範圍,林溪村除外,那裡由於在山谷中,被劃撥到了雲中山山神的轄地。具體爲何已經不可考,這是我不知多少任前發生的事兒。”

“哦?章山神在此處多久了?”

“四百七十一年有奇,當時山下有位鄭縣令,得上一任山神離任前託夢,遂遴選過世賢能。當時某生前素有賢名,僥倖得中,被敕封此處,算來,已經近五百個春秋矣。”山神話中,充滿着對於歲月的感嘆。

官府的敕封很簡單,只需要貼上告示,將山神所在廟宇修葺一下即可。這些告示有用,是因爲對百姓有用,此事知道的人多起來,也就被天地所認。

如果前任山神離任時不曾託夢,時間一久,或百姓自發封舉,或天地規則自動選擇山神上位,都不會讓這裡出現空缺。

“不知山下林溪村有恙,山神可否知曉原因?”方長順口問了一句。

“哦?”

“今日我上山取水時,見到山下林溪村的方向,似有災厄衰敗之氣纏繞,不知發生何事。”

山神皺着眉頭說道:“在下只是微末小神,並不通上仙這種望氣之法,至於山下林溪村之事,且待我去調查。”

又閒聊了一些山中的事兒,方長準備告辭:“此次多謝章山神招待,只是在下今日還有要事,不能多加叨擾。”

他還要去取陶土。

山神笑道:“今日多謝上仙指點,只是小神身無長物,還好雲中山裡物產頗豐,這些上好的板栗和松子,在山中產量不高,但很是美味,在山下能賣到百文一斤,頗是稀罕,還請方上仙笑納。”

方長也不推辭,收下了這一小包堅果,雙方約好時常走動交流,分手各回。

將板栗松子裝好,他回到之前取陶土的山下,掏出石片挖掘,又照上次模樣採集闊葉墊底,裝了滿滿一筐,才向仙棲崖行去。

雖然之前的水果已經吃完,但有了這些堅果,晚飯已經解決。

50、【好山好水好地方】293、【石洞交談】84、【陰影角落的動作】417、【見義勇爲】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3、【採雲中山之銅】422、【轉移】379、【第一處疑似位置】206、【崖邊問道】513、【城隍曾經做的孽】263、【贈佩】548、【迷途之人】223、【不能空手上門】165、【離開寧河府】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438、【堂屋會議】109、【永嘉府偶遇】148、【穿山甲的新單位】493、【自我管理意識】325、【抓獲】454、【去匯合】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271、【前面是居海】312、【一場騙局】573、【天庭】550、【三月】441、【龜息之術】327、【伏擊】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76、【進山】418、【被處決之後】405、【修行者游擊隊】355、【女兒紅】330、【信物】89、【不懼危險三師徒】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419、【暴露】345、【神算】504、【技術水平升級】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93、【自我管理意識】215、【探望】26、【虎橋鎮前伏虎橋】211、【遠方飛來的信】180、【路邊審訊】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491、【拜訪城隍】229、【知見障】153、【和順居包廂】591、【登月】406、【正面莽上去】200、【崖上凡間遠】442、【李悅留下的傳說】49、【修行路上須懷貞】569、【聯誼的好機會】16、【梳理水脈】121、【端倪今初現】494、【連籃子買下】546、【富貴】421、【遮掩窺探的至寶】81、【“遠大的理想”】593、【故人之物】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574、【甜瓜籽】546、【富貴】102、【您提我名字就行】129、【半生蹉跎前路茫】43、【採雲中山之銅】245、【給自己上香】96、【你賠我徒弟!】122、【對線彩娘子】209、【老夥計歸來】141、【足下雲起時】250、【李代桃僵】599、【往事如煙】536、【故事時間】512、【錯誤的“得人心”】162、【如何避災免禍】165、【離開寧河府】270、【重逢】73、【雪花飄落】167、【草莽英雄們】333、【啓航向大海】144、【胡云的請求】20、【借宿的行人】509、【吏員】465、【分別】502、【這樣似乎不夠】21、【山村夜話】596、【腳伕之後搞運輸】479、【榨出油來】35、【寧河府城隍】418、【被處決之後】548、【迷途之人】329、【奇怪的食客】513、【城隍曾經做的孽】67、【簡氏兄弟】
50、【好山好水好地方】293、【石洞交談】84、【陰影角落的動作】417、【見義勇爲】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3、【採雲中山之銅】422、【轉移】379、【第一處疑似位置】206、【崖邊問道】513、【城隍曾經做的孽】263、【贈佩】548、【迷途之人】223、【不能空手上門】165、【離開寧河府】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438、【堂屋會議】109、【永嘉府偶遇】148、【穿山甲的新單位】493、【自我管理意識】325、【抓獲】454、【去匯合】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271、【前面是居海】312、【一場騙局】573、【天庭】550、【三月】441、【龜息之術】327、【伏擊】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76、【進山】418、【被處決之後】405、【修行者游擊隊】355、【女兒紅】330、【信物】89、【不懼危險三師徒】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419、【暴露】345、【神算】504、【技術水平升級】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93、【自我管理意識】215、【探望】26、【虎橋鎮前伏虎橋】211、【遠方飛來的信】180、【路邊審訊】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491、【拜訪城隍】229、【知見障】153、【和順居包廂】591、【登月】406、【正面莽上去】200、【崖上凡間遠】442、【李悅留下的傳說】49、【修行路上須懷貞】569、【聯誼的好機會】16、【梳理水脈】121、【端倪今初現】494、【連籃子買下】546、【富貴】421、【遮掩窺探的至寶】81、【“遠大的理想”】593、【故人之物】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574、【甜瓜籽】546、【富貴】102、【您提我名字就行】129、【半生蹉跎前路茫】43、【採雲中山之銅】245、【給自己上香】96、【你賠我徒弟!】122、【對線彩娘子】209、【老夥計歸來】141、【足下雲起時】250、【李代桃僵】599、【往事如煙】536、【故事時間】512、【錯誤的“得人心”】162、【如何避災免禍】165、【離開寧河府】270、【重逢】73、【雪花飄落】167、【草莽英雄們】333、【啓航向大海】144、【胡云的請求】20、【借宿的行人】509、【吏員】465、【分別】502、【這樣似乎不夠】21、【山村夜話】596、【腳伕之後搞運輸】479、【榨出油來】35、【寧河府城隍】418、【被處決之後】548、【迷途之人】329、【奇怪的食客】513、【城隍曾經做的孽】67、【簡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