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山村夜話】

腳伕路途熟,帶着幾人到了林溪村,自有認識的村民可以尋找。

他敲開一扇門。

片刻後,這家的男主人出來,見是熟人,笑道:“原來是老謝啊,又去東邊了?”

謝姓腳伕對村民道:“林二哥,這些人恰好與我同行,今日無處投宿,想借你那個小院歇息一晚。”

“嗯,客人們請隨我來。”

這位被稱作林二哥的村民,領着大家來到一處舊院落,拔開門閂,請大家進入,然後取來火種:“院裡有柴,客人們可以點起火堆烤一烤,能夠祛除山間寒涼氣,晚上可以睡個好覺。”

大家按人頭遞上兩文銅錢,請村民幫整治下晚飯。

村民接過錢幣,很是欣喜,他拱拱手說道:

“諸位客人稍待,我這就讓家裡婆娘一起開伙做飯,不過山村條件有限,還望大家不要嫌棄飲食粗糙。”

話畢離開這裡,自去爲幾人準備吃食。

這是一座荒廢的院落,裡面人家,也就是剛剛那位村民一家,已經換到了別處另起新屋。

此處門框窗櫺皆無,還好屋裡和院落經常有人打掃,算得上潔淨。

今日不冷,無需進屋擋風,見星光正好,大家用院中木柴,起了篝火,圍坐在一起聊天。

幾人互相通報姓名。

剛剛走在路上時,只是一起搭個伴,現在既然一同過夜,當然要更加熟悉一些。

聽到這個提議,腳伕先說道:“在下謝廣安,懷鳳府人士,專門來往於懷鳳府和龍安府之間,接受委託爲人來回捎貨,家裡世代做此行當,如若諸位以後有需求,還請打聽‘做捎腳的懷鳳老謝’就是。”

旁邊將書箱放在一邊,和書僮一起烤火的年輕書生介紹自己道:“在下週清,自廣平府而來,此去乃是過龍安府,出州去陽州訪友遊學,這是我的書僮周全,此次有幸和大家同路,是在下之幸。”

衆人連道客氣,而後一旁稍微上了年紀的老者,還有位練家子模樣的人,也都簡單介紹了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互相認識了後,大開始熟絡起來,交談更加自如。

“一路過來,見懷鳳府和南雲府的禾苗長勢頗佳,今年定是一個好收成。”撥拉着篝火閒聊中,書生周清感嘆道,看來這位並不屬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旁邊老者點頭:

“龍安府也是如此,看來又是一個好年節。”

腳伕謝廣安嘆道:“可惜對於農家來說,好處不算太多,多收幾鬥幾石,終究抵不過糧價格下跌,雜貨日用只會消耗更多收成,還好大家可以自己食用,餵養牲畜,下面倒是能過一個豐年。”

“嗯,豐收總歸是好的。”

幾人都熟悉世事,對此倒並不詫異。

這時,剛剛離去的村民,帶着一個年輕後生,搬着盆罐碗筷而來,招呼道:“大家來吃飯罷,碗筷已經刷洗過。”

而後將他飯食穩穩放在旁邊,給大家盛飯,同來的年輕人小聲說了句,告辭離開院落。

幾人看了下,陶盆裡熱氣騰騰,是剛蒸出來拌着菜蔬的的粟米飯,隱約還有點臘肉丁。

罐子裡是蛋花湯,上面還飄着點油花。

旁邊小碟子中,是切得整整齊齊的鹹菜條,帶着一點芝麻油的香氣。

晚飯在篝火照耀下,讓幾位行路已久的旅人食指大動,接過飯碗就開始猛力填飽自己,只有書生稍顯斯文。

一旁村民給大家盛飯後,索性夜晚無事,乾脆在旁邊陪着,看大家吃飯。衆人用完飯謝過村民後,村民也不急收拾餐具去洗刷,而是坐在一旁聽着大家交談。

山村閉塞,新鮮事少,能夠聽這些走南闖北的人說話,也是難得的生活調劑。

書生忽然轉頭問村民:“主家這裡,經常有人來投宿?”

村民笑道:

“官道上行人,大多會選在虎橋鎮歇息。這邊每隔三五天,總是會有人來,也不知算不算得上‘經常’。”

“不過我還是每天來這處舊院子打掃,也在家裡備好糧油菜蔬,待有人來時招待一下,家中也小有進項。”

提問的書生周清提議:“主家何不考慮在此處開個客棧?也算一項營生。”

村民哈哈一笑:“這位客人,你認爲客棧是用來做甚麼的?”

“當然是收費接納遠方來客,提供餐宿,給人歇腳的地方。”聽到村民的問題,書生周清理所當然地說道。

“那客人以爲這裡正在幹啥?”村民敲了敲地面,笑着對書生反問道。

“這兒唯一欠缺的,就是個招牌而已,但是官道上看不到這邊招牌時,招牌還重要麼?而且這裡地方有限,我也掏不起本錢,提供不了幾個人的食宿,現在這樣挺好。”

理解了村民林二哥的意思,書生一時無語,只好誇讚了對方几句。

圍着篝火,說着周邊幾府的新鮮事兒,無非是哪個大員外擺流水席,哪裡新捕獲了什麼厲害野獸,哪裡出了什麼可怕案子之類。

聊了一會兒,旁邊村民聽得津津有味,幾人也開始感嘆,越是大地方纔越熱鬧,但也常讓人無所適從。

腳伕謝廣安和村民熟識,遂朝他調侃道:“像林溪村,應該就不會有啥變故,每次過來都感覺和上次一樣,無甚變化,這纔是真正的清淨善地。”

沒想到村民林二哥搖頭:“老謝你可不知道,這次村裡還真有事。”

“噢?”

聊在興頭上的幾人見有新話頭,紛紛將注意力投過來,看村民怎麼說。

村民道:“諸位客人有所不知,差一點這林溪村就沒有了。”賣了個關子,見周圍人正在認真聽着自己說話,他繼續講述這幾天的事兒:

“這裡地勢頗高,無法打井,我們日常用水,皆是取自村外哪一條小溪。但是日前,那條小溪忽然變得腥臭,而後驟然斷流……”

他仔細說了下當時情形,待說到村裡樵夫入山尋來了仙人,然後方仙長降服穿山甲妖,接着請來山神重新疏通水脈之時,衆人連連驚呼。

157、【帶上小狐狸下山】313、【旁聽者與指數】252、【套情報與鐘鼓司】297、【無題】531、【山村教師】290、【隨心拜訪】2、【要想從此過!】344、【怪病和海盜事】398、【捏碎,統統捏碎】359、【車隊失竊】532、【新皇城裡新人皇】150、【千里之隔】460、【神助攻】422、【轉移】395、【路遇】312、【一場騙局】176、【背後的勢力】291、【百鳥崖】267、【黃沙漫漫】247、【兩“小妖”覲見洞主】494、【連籃子買下】7、【山洪與山神】64、【買票】356、【廢墟里的希望】185、【鬧市中的偷兒】445、【撒過狗糧的知州】321、【羣賢洞的反應】239、【塵埃落定】235、【三家村特產】396、【天時地利人和】317、【順利且快捷】121、【端倪今初現】309、【天邊來客】410、【蘑菇屯】46、【閒話人間劫數】510、【荒野夜談】306、【崖上瑣事】151、【劍吟如鳳鳴】264、【前倨後恭】313、【旁聽者與指數】216、【小狐狸的同學】405、【修行者游擊隊】594、【人怕入錯行】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173、【劉修文之託】478、【串門】406、【正面莽上去】125、【江邊風俗】150、【千里之隔】82、【仙緣鑑】543、【靜靜地看你表演】340、【貨物】133、【蝸牛狀態的方長】34、【託夢授良方】583、【廟堂之上】289、【豆花】133、【蝸牛狀態的方長】594、【人怕入錯行】243、【路邊荒野夜話】186、【做一個故事獵人】154、【聯手】351、【風暴拍臉】543、【靜靜地看你表演】194、【靈泉蕩邪】599、【往事如煙】72、【山坡故妖對個眼】360、【九尾狐不是狐】464、【參觀皇宮】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94、【魏和】506、【邀請參觀】542、【真假雲中仙】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72、【山坡故妖對個眼】364、【陽壽】47、【爐火旺 置辦忙】551、【這次託對了關係】88、【待客】496、【圍觀】495、【抓包】76、【說天下人間】467、【《天下太平》】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74、【方長問心】55、【懷鳳府】318、【義士襄助】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97、【物歸原主】320、【抗議】583、【廟堂之上】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383、【故人醫官】529、【與衆不同的光明】193、【極其出乎意料】490、【新的經營方式】506、【邀請參觀】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57、【方長的見聞】
157、【帶上小狐狸下山】313、【旁聽者與指數】252、【套情報與鐘鼓司】297、【無題】531、【山村教師】290、【隨心拜訪】2、【要想從此過!】344、【怪病和海盜事】398、【捏碎,統統捏碎】359、【車隊失竊】532、【新皇城裡新人皇】150、【千里之隔】460、【神助攻】422、【轉移】395、【路遇】312、【一場騙局】176、【背後的勢力】291、【百鳥崖】267、【黃沙漫漫】247、【兩“小妖”覲見洞主】494、【連籃子買下】7、【山洪與山神】64、【買票】356、【廢墟里的希望】185、【鬧市中的偷兒】445、【撒過狗糧的知州】321、【羣賢洞的反應】239、【塵埃落定】235、【三家村特產】396、【天時地利人和】317、【順利且快捷】121、【端倪今初現】309、【天邊來客】410、【蘑菇屯】46、【閒話人間劫數】510、【荒野夜談】306、【崖上瑣事】151、【劍吟如鳳鳴】264、【前倨後恭】313、【旁聽者與指數】216、【小狐狸的同學】405、【修行者游擊隊】594、【人怕入錯行】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173、【劉修文之託】478、【串門】406、【正面莽上去】125、【江邊風俗】150、【千里之隔】82、【仙緣鑑】543、【靜靜地看你表演】340、【貨物】133、【蝸牛狀態的方長】34、【託夢授良方】583、【廟堂之上】289、【豆花】133、【蝸牛狀態的方長】594、【人怕入錯行】243、【路邊荒野夜話】186、【做一個故事獵人】154、【聯手】351、【風暴拍臉】543、【靜靜地看你表演】194、【靈泉蕩邪】599、【往事如煙】72、【山坡故妖對個眼】360、【九尾狐不是狐】464、【參觀皇宮】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94、【魏和】506、【邀請參觀】542、【真假雲中仙】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72、【山坡故妖對個眼】364、【陽壽】47、【爐火旺 置辦忙】551、【這次託對了關係】88、【待客】496、【圍觀】495、【抓包】76、【說天下人間】467、【《天下太平》】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74、【方長問心】55、【懷鳳府】318、【義士襄助】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97、【物歸原主】320、【抗議】583、【廟堂之上】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383、【故人醫官】529、【與衆不同的光明】193、【極其出乎意料】490、【新的經營方式】506、【邀請參觀】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57、【方長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