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寧河府城隍】

與此同時,方長與犬妖劉阿黃已經走了大半路程。

他和土地公告別後,就帶着黃狗,一起前往寧河府府城。

虎橋鎮就處在寧河府轄區內,但卻是邊緣地帶,而一條連接着東西兩面懷鳳府和龍安府的官道,經過虎橋鎮,這讓這裡去另外兩府比去寧河府府城更加方便。

一路上比較荒蕪,都爲小路。

寧河府雖說大部爲平原,但溝壑緩坡也不算少,雲中山裡出來這條白溝河,在山口形成了一片沖積扇,虎橋鎮正處在這塊沖積扇根部。

歷史上,每當山洪暴發,白溝河就會氾濫,經常會帶來沉重傷害,經過不斷地疏浚、拉直、水利興修,近百年前終於制止了白溝河之患。

這也是寧河府名字由來。

由於偏僻,方長和犬妖劉阿黃,夜裡宿在了野外,他們找個避風處,生了火,將方長包裹裡沒吃完的植物塊莖,烤熱分食掉。

看着月色星空,他們聊了不少。

劉阿黃從沒有說過這麼多話,它從方長聊天中獲益頗多,感覺和這位方先生交流後,不知不覺中修爲也精進了一大截。

或許,也應該找時間改口,稱呼面前人爲“方仙長”了……

“阿黃,前方就是寧河府城了吧?”

方長站住,看着前方小城。

和虎橋鎮不同,這座小城有一圈城牆圍着。

城牆不算高,大概也就普通民房兩倍左右高度,牆面微微內傾從而更加穩固,青色城磚包着外皮,呈現出特殊質感。

府城周圍多是農田,臨近很遠都沒有村莊。

一人一狗正面對着城門,那裡有兩位兵丁,正在懶散地收入城稅,偶爾會檢查一下貨物。出城人不管,進城人正在排隊,然後規規矩矩奉上銅錢。

這是各地一大收入來源。

方長看了看,對腳邊劉阿黃笑道:“還好我們只需要給一個人繳納入城稅。”

周圍行人不少,阿黃沒敢說話,只是點點頭。擡頭看了看天色,方長緊緊包裹,上前繳納了一個銅板入城稅,帶着犬妖劉阿黃走進這寧河府府城。

比起城外,城裡又是另一番樣貌。

雖然沒有官道上的虎橋鎮繁華,城中卻更顯乾淨整齊。

“先不急去縣衙等地。”

周圍人眼中,方長似乎在自言自語,但其實是在對旁邊劉阿黃說話。

“不過說也奇怪,爲何一座府城,裡面衙門要叫做縣衙,最高長官要叫知縣?而上面的州里卻是州衙和知州?難道不應該叫府衙和知府麼?”

作爲一隻犬妖,劉阿黃當然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它能夠知道世上有府城,有縣衙,有知縣,已經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大妖了。

周圍情況與虎橋鎮風物迥異,沿街多爲店鋪,城中都是磚瓦房,房檐朝街道伸着翹起,遮住了上方些許天空,帶來一絲穩重感。

由於趕時間,方長沒有多看兩旁店鋪,而是帶着黃犬,朝問好的方向行去。

…………

……

城隍廟。

府城人多,這裡香火尚算旺盛。

拿着土地公吳懷錦的書信,方長在門口香燭攤買了枝細香,排隊進去點燃敬獻,而後口中低聲默唸道:

“寧河府城隍容稟,受虎橋鎮土地吳懷錦所託,帶來書信一封,並有事相告,還望城隍現身相見,仙棲崖散人方長頓首。”

而後他拱拱手,退出城隍廟門外等待。

來之前和虎橋鎮土地吳懷錦聊天中,方長得知那土地公確實稱得上交遊廣闊,不僅和巡遊夜差有交情,還和這寧河府城隍是好友,算是大小通吃。

故此,考慮到來這裡行事,有當地神祗幫助會簡單太多,遂向土地公討了這封信,來此處先見寧河府城隍。

若其願意相助,事情自會順利。

不一會兒,一位老者獨自走過來,問道:

“可是仙棲崖散人方長?在下乃吳懷錦好友,聽聞有信件帶來。”

方長觀之,雖然對方布衣草履,但步伐穩健、器宇軒昂,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絲久居上位那種威嚴透露,於是笑道:

“正是。”

對方低頭拱手,略微施禮:“多謝捎腳,在下正是這寧河府城隍趙榮,若不嫌棄,還請入府一敘。”

“自然是樂意之至。”

看了眼方長腳下犬妖,城隍趙榮一揮手,周圍景色瞬間變化,卻是來到了城隍廟中。

差役書算來來往往,俱都是城隍府中人員,可以看出此處公務繁忙。

將一人一犬讓進會客廳,讓旁邊人上茶,待到雙方坐定,城隍問道:“我觀足下修爲高深,不知仙鄉何處?這仙棲崖又在何地?”

“就在寧河府轄下不遠,那雲中山裡,有一座仙棲崖,在下正是在那崖上修行。”

“那這位……犬妖?”

“此是虎橋鎮上土著,已經修爲有成,煉化了橫骨,阿黃,還不快來見過城隍。”

之前束手束腳不敢說話的犬妖聞言,立刻起身拱手,恭敬地說道:“小妖劉阿黃拜見城隍老爺。”

城隍微微拱手算是回禮。

方長繼續說道:“這次來之事就和此犬妖有關,不過趙城隍還是先看信罷。”

而後他掏出土地吳懷錦的書信,遞給城隍。

城隍接過後也不避人,拆開便從上到下掃視了一遍,笑道:“老吳在信中說,讓我儘量滿足方仙長要求,不可怠慢,不知方仙長此行所爲何事?他在信中未曾提起。”

方長拱手道:

“卻是這虎橋鎮上,有劣紳和差役勾結,構陷了一戶人家,也就是這犬妖劉阿黃的主家。”

“那劣紳是爲了侵吞對方田地,此惡事卻已不止一起,而那差役背後,便是縣衙中老吏錢文瑞,他依靠手中職權,阻斷了受害人們上告途徑。”

“在下雖是一介散人,但是見此不平事,卻會管上一管,故此奔波。此行,還是期望趙城隍,能警告那吏員錢文瑞,並提醒知縣,那受害人家正在行往此地,準備擊鼓伸冤。”

城隍爽快地迴應道:

“既然老吳願意來信,想此事並不會差,望方上仙稍待,此事在下一力承辦,還請靜候佳音。”

370、【方長管閒事】508、【下山,再次下山】281、【桑子平還鄉】71、【靈劍泉】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56、【廢墟里的希望】167、【草莽英雄們】144、【胡云的請求】544、【破局之人】38、【事了拂衣瀟灑去】337、【荒島怪客】81、【“遠大的理想”】190、【奇怪的山村】134、【興慶府書館】307、【後山裡的寶貝】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37、【荒島怪客】99、【因果與道途】585、【雲深不知處】472、【指路】403、【將俘虜炮製一下】439、【魏和的新朋友】470、【尋仙】210、【無名】295、【目標:回仙棲崖】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33、【啓航向大海】247、【兩“小妖”覲見洞主】313、【旁聽者與指數】264、【前倨後恭】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44、【胡云的請求】505、【山神來串門】522、【聘貓】411、【傳聞】240、【見微知著得信心】34、【託夢授良方】337、【荒島怪客】270、【重逢】272、【這個飯館的名字……】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218、【迴光返照】306、【崖上瑣事】495、【抓包】464、【參觀皇宮】12、【妖物興風雨】520、【異域小鎮】190、【奇怪的山村】90、【和同道交流】195、【是山神顯靈麼】489、【在山上瞎鼓搗】494、【連籃子買下】3、【仙棲崖上仙棲客】41、【詢鹽跡】558、【挺身攔路】34、【託夢授良方】401、【扣碗與順路調查】157、【帶上小狐狸下山】140、【女兒也是傳後人】452、【宜將剩勇追窮寇】318、【義士襄助】425、【闖陣】142、【百業待興】153、【和順居包廂】233、【結伴出南屏】358、【狗頭軍師柳丞相】156、【彩頭與曲中水人】510、【荒野夜談】598、【道法自然】143、【串門與對弈】215、【探望】283、【有人水面踩滑板】569、【聯誼的好機會】546、【富貴】376、【進山】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07、【落在桌子上】501、【抓個樣品】53、【人間風雨避復來】206、【崖邊問道】411、【傳聞】453、【口號】453、【口號】531、【山村教師】434、【雲頂村事】71、【靈劍泉】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58、【守將庚永新】158、【狐谷裡的烤雞】263、【贈佩】366、【蔥薑蒜三兄弟】441、【龜息之術】307、【後山裡的寶貝】517、【浪子難回頭】504、【技術水平升級】117、【捉妖】428、【井】281、【先進設備】234、【三岔口】464、【參觀皇宮】
370、【方長管閒事】508、【下山,再次下山】281、【桑子平還鄉】71、【靈劍泉】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56、【廢墟里的希望】167、【草莽英雄們】144、【胡云的請求】544、【破局之人】38、【事了拂衣瀟灑去】337、【荒島怪客】81、【“遠大的理想”】190、【奇怪的山村】134、【興慶府書館】307、【後山裡的寶貝】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37、【荒島怪客】99、【因果與道途】585、【雲深不知處】472、【指路】403、【將俘虜炮製一下】439、【魏和的新朋友】470、【尋仙】210、【無名】295、【目標:回仙棲崖】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33、【啓航向大海】247、【兩“小妖”覲見洞主】313、【旁聽者與指數】264、【前倨後恭】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44、【胡云的請求】505、【山神來串門】522、【聘貓】411、【傳聞】240、【見微知著得信心】34、【託夢授良方】337、【荒島怪客】270、【重逢】272、【這個飯館的名字……】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218、【迴光返照】306、【崖上瑣事】495、【抓包】464、【參觀皇宮】12、【妖物興風雨】520、【異域小鎮】190、【奇怪的山村】90、【和同道交流】195、【是山神顯靈麼】489、【在山上瞎鼓搗】494、【連籃子買下】3、【仙棲崖上仙棲客】41、【詢鹽跡】558、【挺身攔路】34、【託夢授良方】401、【扣碗與順路調查】157、【帶上小狐狸下山】140、【女兒也是傳後人】452、【宜將剩勇追窮寇】318、【義士襄助】425、【闖陣】142、【百業待興】153、【和順居包廂】233、【結伴出南屏】358、【狗頭軍師柳丞相】156、【彩頭與曲中水人】510、【荒野夜談】598、【道法自然】143、【串門與對弈】215、【探望】283、【有人水面踩滑板】569、【聯誼的好機會】546、【富貴】376、【進山】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07、【落在桌子上】501、【抓個樣品】53、【人間風雨避復來】206、【崖邊問道】411、【傳聞】453、【口號】453、【口號】531、【山村教師】434、【雲頂村事】71、【靈劍泉】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58、【守將庚永新】158、【狐谷裡的烤雞】263、【贈佩】366、【蔥薑蒜三兄弟】441、【龜息之術】307、【後山裡的寶貝】517、【浪子難回頭】504、【技術水平升級】117、【捉妖】428、【井】281、【先進設備】234、【三岔口】464、【參觀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