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68章 覓圖(1)

張尋和楊清慧慢慢地擡起頭來,望着虛靜道長漸漸遠走,直至不見蹤影。

張尋轉過頭來,凝視眼前這個美麗,柔弱而又剛強的女子,禁不住動情地叫了一聲:“清妹!”

楊清慧雖然沒跟師父回去,但虛靜道長救她性命,傳她武功可說師恩深重。

望着虛靜道長遠去,驀地悲從中來,眼眶裡噙着兩滴淚珠,直欲哭出聲來。

她聽得張尋的那一聲叫,禁不住全身一陣顫抖,眼中的淚水也滾了出來。

她立刻擦去眼淚,不好意思地一笑。隨即勇敢地迎住張尋的目光,亦是動情地喚道:“尋哥!”

剎那間,兩人四目傳情,心意相通,周圍的一切彷彿都不存在了,只感到對方的心在“怦怦怦”熱切地跳動。

也不知過了多久,張尋輕聲道:“清妹,你爲了幫我而不跟師父回去,你,你待我真是太好了。”

楊清慧望着張尋,說道:“尋哥,其實你不知道,跟你在一起,我有多快樂!”

說道後來,雙頰羞得緋如桃紅,頭低了下去,聲音更是輕得幾乎不能聽見。

張尋頓時被一種幸福的感覺淋透了全身,他真想上前擁有楊清慧,可終於控制住了自己,儘量平穩住自己的聲音道:“清妹,這屋子沒門,外邊風大透進來,我們進你屋裡去吧。”

湯清慧柔順地點點頭,與張尋一起進到了隔壁屋內,但仍然害羞地低着頭,不敢看張尋。

張尋坐在她的對面,將遇見言宜冷和言宜冷所講述的故事原原本本他講給她聽,隨後又道:“當我告別言阿姨,匆匆趕回‘鵝池’而見不到你時,真不知有多急。

“後來我想回客棧,可還是不見你。正要再出去找時,沒想到‘星爺’見他的手下殺不死我們,竟親自動手了。

“若你師父和你再晚來一步,我只怕已死在他的手上了。”

這時楊清慧終於擡起頭,輕聲道:“其實師父將我帶走,見不到你,我又何嘗不急,好在我纏着她回客棧一趟,真是謝天謝地。”

張尋道:“清妹,你師父是怎麼碰到你的,她爲什麼一定要把你帶走呢?”

楊清慧嘆息一聲,道:“這說來話長了,與我師父的身世經歷有關,待我以後慢慢告訴你。你現在等不到況大叔,下一步準備怎麼辦呢?”

張尋道:“在這等況大叔時,我也曾覺得若等不到他真不知以後該怎麼辦了。現在碰到了言阿姨,倒使我下了決心,我要去寶石谷尋父親。”

“去寶石谷?”

“是的,我師父莊守嚴和言阿姨都說我父親有可能去寶石谷,無論如何我也得去寶石谷看一看。”

“我從寶石谷出來時,並沒有你父親這樣一個人呀,再說況大叔呆在寶石谷多年,他也沒說你父親在呀。”

“可況大叔陪你父親找你已出谷多年,這些年中寶石谷裡的情況他也不知。而且父親不知去寶石谷的路徑,或許被困在路途之中也未可知。總之我得一路尋過去,到寶石谷看一看才放心。”

楊清慧聽張尋語氣堅決,便道:“好吧,我陪你去。可惜我出谷時年紀還小,記不得回谷的路了。”

張尋道:“本來況大叔知道路徑,可他現在不知去了哪裡。不過你父親曾送給況大叔一張去寶石谷的地圖。

“據說這張圖就在況大叔的‘萬灰山莊’中,我們即刻出發去蓬萊‘萬灰山莊’找一下,若能找到,便可去了。”

“可是況大叔今天雖然沒來,要是明天趕來找你呢?我們現在就出發去蓬萊,豈不跟他錯過了?”楊清慧有些擔憂他說。

張尋聽了點點頭,沉思片刻,決定道:“我們等三天,若是三天後況大叔還未出現,定是另有意外不會來了,我們就去‘萬灰山莊’。”

三天後,依然未等到況寂的張尋和楊清慧從紹興出發,向東前往臨海的明州。

因這一路途太過遙遠,由陸路趕往蓬萊將太過勞頓。張尋雖尋父心切,但考慮到楊清慧體質較弱,所以決定兩人先去僅需一天路程的明州,再由明州坐船經海路直達蓬萊。

兩人趕早出發,中午休息,傍晚再趕路。

胯下馬快,天黑前就進了明州城。當時明州乃重要的港口,與廣東的廣州,福建的泉州齊名。

城內來來往往的,多是水手和商人。

張尋和楊清慧找了客棧住下,當晚就打聽是否有船去蓬萊可接連數日均無收穫,不免有些焦急起來。

一日,客棧老闆興沖沖跑來,對張尋道:“張公子,好消息。東房住進一個布商,他要將一批杭州的絲綢和紗布販賣到山東去,僱了一條船,目的地就是蓬萊,現在正裝貨呢。”

張尋一聽,謝了客棧老闆,忙去東房找布商商量搭船。

那布商倒也爽快,說船上多兩人又不會沉的,還可說話解悶,便答應讓他們後天一早隨船出發。

解決了船的問題,張尋心情輕鬆,不禁對楊清慧道:“清妹,明日一天無事,我們不妨去普陀山一遊。聽說普陀山法雨寺求的籤特別靈驗,我想去求一簽,看我尋父是否順利。”

楊清慧幽幽地看了張尋一眼,道:“好啊,反正你到哪裡,我就跟你到哪裡。”

普陀山位於明州近旁的蓮花洋中,乃中國佛教名山。

因《華嚴經》記載:“觀自在菩薩至普陀珈珞山。”

普陀便成爲觀音菩薩現身說法的聖地。

五代時日本僧人慧萼從五臺山奉觀世音像回國,因風浪所阻,在潮音洞上岸,首建“不肯去觀音院”或爲普陀山佛教寺院開山之始。

宋神宗元豐三年賜建普陀山“寶陀觀音寺”,並將普陀各宗佛教統一歸於禪宗。

宋嘉良七年,又賜“園通寶殿”匾額,正式規定該山爲觀音菩薩道場。

從此,普陀山與安徽九華、四川峨眉、山西五臺並稱爲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最著名的爲普濟、慧濟、法雨三大寺。

這一日,普陀山佛徒雲集,香菸嫋嫋,梵鍾與海濤相呼相應,熱鬧非凡。

張尋和楊清慧來到法雨寺大雄寶殿的求籤處,卻見人潮擁擠,等候抽籤者甚衆。

而且多是三步一跪,五步一磕上來,跪破了膝蓋、磕破了額頭的虔城信徒。

張尋心想若排隊等候,只怕明早就趕不上開船時間了,只能對楊清慧道:“今日籤看來是抽不成了,我們就許個願吧。”

楊清慧道:“好的,既然這裡的籤靈,那麼許的願也一定是靈的。”

說着便朝如來佛像盈盈下跪,輕磕了三個頭,雙手合什,口中唸唸有詞。

張尋學着楊清慧的樣,下跪、磕頭、合什、心中默默說道:“佛主啊,只要您幫我找到父親,令我父子團聚,又能助我手刃星爺,爲師父、真憐和柳墨林報仇,再讓我和清慧永遠在一起,永如現在這般快樂,我決定前來還願。”

待張尋起身,楊清慧仍然虔誠地跪在蒲團上,嘴脣微微而動。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起身,見了張尋,突地雙頰緋紅,低下頭去。

也不知她在佛主面前許了甚麼願。

第二天,張尋和楊清慧搭乘布商的船駛離明州,往山東蓬萊而去。

兩人均是第一次坐海船航行,不禁倍感新奇,由船頭跑到船尾,又由船尾奔到船頭地觀賞大海。

可大海除了一望無際的海水,還是一望無際的海水,只看得半日,兩人就覺厭了,回到布商爲他們騰出的艙房中休息。

如此過得一日,張尋忽對楊清慧道:“清妹,記得那日我問令師爲何一定要將你帶走。你卻嘆息一聲,說這與她的身世經歷有關,待以後慢慢告訴我。現在海途漫漫,倒正可細述其中緣由。我總不明白你師父心腸爲何那般硬。”

楊清慧秀眉微蹙,似乎不忍將此事說出,但終於又嘆息一聲,聲音低沉地道:“我師父原是福建邵武一個大戶人家的獨養女兒,是個從小不曾出過閨樓一步的千金小姐。

“可她喜歡偷偷閱讀《西廂記》、《牡丹亭》這類的書,很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的父母對她雖然寵愛,卻也頗爲嚴厲,絕不許她拋頭露面。

“但在十六歲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改變她一生的事情。

“一天師父正在梳頭,忽聞院子裡一陣嘈雜,說是進來一個賊,已被打傷,要到處搜查。

“師父想到走廊上去看個究竟,打開門卻發現樓梯口倒着一個雙腿受傷的俊美男子。

“那男子見到師父,驀地眼睛一亮,懇求師父救他。

“師父雖然害怕,但對這陌生男子卻不知爲何有着莫名的好感。

“她扶男子進屋,將他藏在牀底下,又抹乾淨了血跡。

“師父的父母未見女兒,看看沒事,就令護院武師守在閣樓下保護。

“師父爲了給那個男子治傷,故意弄破了自己的手,要了許多藥,爲男子包紮腿上的傷。

“到得晚上,師父又支開了護院武師,讓男子從容逃走,但她的心卻也隨着他一起飄走了。

“過了十多天,那男子養好傷,果然又來見她。

“這次他熟門熟路,沒有再被發現。

“而師父見男子冒險前來,對他更是傾心,不久就失身給了這個江湖上稱作‘賽潘安’的張玉郎。

“張玉郎見時機已到,就說外面傳言師父的母親有一對千年碧玉簪,乃稀世之寶,欲一睹爲快。

“其實師父的一顆心都已在他身上,便邁出閣樓,到母親房中找來了那對千年碧玉簪。

“張玉郎待碧玉簪到手,立時要將它拿走。

“師父跪下求他,說別的一切都可給他,但這對簪子是母親的嫁妝,乃傳家之寶,卻不能拿去。

“這時張玉郎露出了本性,說他上次來就是爲了偷這對碧玉簪。

“只因路徑不熟,又不知碧玉簪藏於何處,才未得手。

“可爲了討好‘綠袖樓’的一個名妓,他非得到這對碧玉簪不可。

“所以又冒險進來,利用了師父的感情,才終於得手,說完便揚長而去。

“師父此時已有身孕,見張玉郎竟是這樣的人,頓時暈了過去。

“待她醒來,覺得自己已無顏再見父母,就留下一封絕筆書。

“偷偷跑出去投了附近的富屯欲自盡。”

(本章完)

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73章 覓圖(6)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79章 悟劍(6)正文_第11章 授藝(2)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77章 悟劍(4)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66章 聞昔(5)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5章 聞昔(4)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36章 重逢(3)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48章 起疑(2)正文_第11章 授藝(2)正文_第2章 圍殺(2)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48章 起疑(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52章 練氣(2)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85章 西行(6)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39章 重逢(6)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36章 重逢(3)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66章 聞昔(5)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3章 上路(1)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36章 重逢(3)
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73章 覓圖(6)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79章 悟劍(6)正文_第11章 授藝(2)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77章 悟劍(4)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66章 聞昔(5)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5章 聞昔(4)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36章 重逢(3)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48章 起疑(2)正文_第11章 授藝(2)正文_第2章 圍殺(2)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48章 起疑(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52章 練氣(2)正文_第41章 結義(1)正文_第85章 西行(6)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39章 重逢(6)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36章 重逢(3)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66章 聞昔(5)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3章 上路(1)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8章 覓圖(1)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36章 重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