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

“千萬規模?”

現場的記者頓時一片譁然。

對於外行人來說,聽到這個數字未必會有什麼感覺。

但能夠被自家媒體派來參加這場發佈會的,都是對流行音樂行業非常瞭解的記者,自然不可能不清楚這個數字的意義。

沒等羅傑講完這次巡演的細節,就有許多記者迫不及待地提問。

“安靜!安靜!”

羅傑拍了幾下桌子,才讓亂糟糟的發佈會現場安靜下來,說道:“稍後會有自由提問時間,請先耐心等待,聽我講完。”

“接下來,是這次巡演的行程規劃,我們將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做前期籌備,從明年,也就是2016年的五月份開始。巡演的總場次一共有一百七十三場,歷時三年零六個月……”

這只是一次前期宣傳的發佈會,披露的細節並不算太多。

沒花多少時間,羅傑便是結束了講話,一旁的新聞官很快便宣佈自由提問時間開始。

“你好,我是來自《芝加哥太陽報》的羅賓。”

一名被新聞官點名的記者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問道:“我注意到你剛纔說,這次【《搖滾聖經》 Tour】巡演的預期現場觀衆總數將會突破一千萬人次。我想問一下,你們真的瞭解這個數字的意義嗎?”

“當然。”

羅傑點點頭,說道:“根據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流行音樂發展至今的幾十年裡,規模最大的巡迴演唱會有兩次,分別是【蟲子】樂隊於七十年代舉辦的【一週八天】世界巡迴演唱會和流星天王休-格蘭特在九十年代舉辦的【拯救世界】慈善巡迴演唱會。我們沒有拿到具體的細節資料,但根據公開的信息來看,這兩場巡演的觀衆總數都是在六百五十萬人次左右,距離一千萬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

名叫羅賓的記者正要追問,卻是被羅傑給打斷了。

“我明白你要問的是什麼。”

羅傑擺了擺手,說道:“但是你忽略了一個細節,【蟲子】樂隊的【一週八天】世界巡迴演唱會一共只有一百一十三場,休-格蘭特的【拯救世界】慈善巡演則大多是中等規模場館的演出。兩場巡演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年,而我們這一次,將要花費整整三年半的時間,打造一場超大規模的搖滾盛宴,來滿足全世界的歌迷們。”

這個解釋缺乏足夠的說服力,自然難以讓現場的記者們感到滿意。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很快,又有人站起來問道:“請問,你們是否擔心演出的規模太大,超出歌迷消費預期,導致演出現場上座率不足?”

“我不擔心這一點。”

羅傑搖搖頭,說道:“如果歌迷們認爲值得,自然會願意買票前往現場。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將演出做到最好,讓歌迷們爲這場演出所消費的每一美元都物有所值。”

……

新聞發佈會的現場,總體氣氛還算是和諧。

畢竟,受到邀請的,除了【量子娛樂】自家的媒體之外,剩下的,也都是和【量子娛樂】保持着相對良好關係的媒體。

再加上一筆“友好提問預算”的開支,儘管一些記者對公式化的答覆表現得並不滿意,但卻也沒有出現有人故意搞事,當場問出過於尖銳問題的局面。

不過,在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外界卻是吵翻了天。

爭論的焦點在於“現場觀衆總數一千萬人次”,反對者認爲這根本不可能,而樂隊的歌迷們卻是紛紛動員了起來,表示要“盡最大力量去支持自己的偶像”。

負責“粉絲關係”的卡爾-瓦倫丁,幾乎每一天都在和各地的粉絲組織聯絡,爭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所有人都清楚,單憑樂隊自身的名氣和商業號召力,想要破掉【蟲子】樂隊和休-格蘭特的記錄,把握是很大的。

但想要將新的記錄提升到八位數級別,卻是非常的困難。

不過,口號已經喊了出去,再困難也要想辦法達成。

這種大規模的巡迴演出,單靠當地的粉絲,往往很難實現。

哪怕樂隊是如今商業號召力最強的樂壇明星,也不可能光靠演出每一站當地的粉絲,就填滿一座可以容納六七萬歌迷甚至更大的場館。

其中,至少要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位置,得讓那些所謂的“前線粉絲”來填滿。

也就是會在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儘可能多地參加每一場演出的粉絲。

最極端的一些前線粉絲,甚至會願意吃上幾個月的麪包,省下每一美分,只爲了購買一張前排的門票。

——當然,對於搖滾樂現場來說,不存在什麼“前排票”的說法,最接近舞臺的區域往往都是站票,先到先得。

爲了能夠有足夠自由的時間去看演出,這些前線粉絲們往往也沒有固定的工作,而是沒錢了就去打零工賺錢,攢夠了錢又立刻離開。

即便是到了現在,羅傑也不太理解這類前線粉絲的想法。

不過,對於任何一位明星來說,這種極端的粉絲,都是最爲寶貴的一筆“財富”。

寶貴之處並不在於他們自身有多少消費能力,畢竟大多數極端前線粉絲的收入都不高,買不起昂貴的限量版唱片,更不可能像那些土豪粉絲一樣,能在新專輯剛剛發行的時候一買就是數百上千套,只爲了幫自己的偶像衝榜。

但這些前線粉絲們,往往在粉絲團體當中的影響力都很大,能夠拉來大量的支持者。

卡爾-瓦倫丁這段時間的工作,就是組織起大量的前線粉絲,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影響更多的粉絲選擇重複觀看多場演出。

樂隊的粉絲數量,在全球範圍內肯定是不止一千萬的,多個幾倍甚至十幾倍都有可能。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粉絲,都會選擇買票前往現場觀看演出。

尤其是一些在小城市或者鄉鎮生活的粉絲們,樂隊在策劃巡演行程的時候,肯定不會考慮這些沒多少消費能力的“小地方”。

而這些地方的粉絲,絕大部分人也不願意千里迢迢跑到另一座城市去就爲看一場演唱會。

普遍來說,即便是那些市場號召力比較強的巨星,在全球範圍內,具體到一次巡演上來,願意而且有能力去現場觀看的粉絲,恐怕只有個位數的百分比。

如果沒有一定比例的“重複購票率”,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總觀衆人數千萬人次的目標的。

卡爾-瓦倫丁的主要任務,便是通過一個個粉絲組織,協調起那些打算重複觀看演出的歌迷,爲他們提供方便。

例如在行程、住宿方面提供攻略,又比如提倡粉絲們互相組隊,以便於互相幫助等等。

樂隊並不會直接爲粉絲們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但僅僅只是這些組織、計劃上的幫助,就能夠起到相當顯著的作用。

這都是一些很常規的操作,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是非常的麻煩。

好在,在跟隨樂隊工作的這十幾年裡,卡爾-瓦倫丁的能力成長非常快,身邊也聚集起了一支相當專業的團隊,雖然有些混亂,但卻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慢慢理清了頭緒,開始有條不紊地忙碌了起來。

另一邊,西奧多卻是在和票務公司進行扯皮。

按照票務公司的提議,他們希望採取一種這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的動態票價機制,也就是類似於機票銷售的策略。

比如說,最靠近主舞臺的A區門票,若是在“合適的時間”購買,票價會低至一百多美元。

但若是入手晚一些,則可能高達上千美元。

說白了,就是跟黃牛搶生意的同時,讓傾向於買票前往現場的歌迷們花更多的錢。

票務公司認爲,這種銷售模式,能夠在“歌迷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將演出的門票賣出最高價。

用票務公司的談判代表的話來說:“若是剛剛放出票不久就賣光,說明你們沒有將門票賣出應有的價值來。”

在簡略地瞭解了這種動態票價機制之後,羅傑不由得一陣無語。

確實,單純從收入的角度來講,動態票價機制確實是能夠保證一場巡演的收入最大化。

比如說,在不久之前阿黛爾的巡演上,就通過這種浮動機制,將預期平均一百一十美元左右的票價,賣到了平均四百三十多美元,幾乎翻了四倍。

雖然因爲高票價的緣故導致出現了一定的空座率,但從盈利的角度來講,阿黛爾和【量子音樂】卻是多賺了不少錢。

當然,站在歌迷的角度來講,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這意味着,歌迷想要前往現場去看演出,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

關於浮動票價的機制原理,羅傑聽了一大堆也沒有聽明白。

這種涉及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的東西,實在是有點超出了羅傑的知識範圍。

不過在諮詢了會計師團隊和經紀人團隊的意見,又和樂隊的搭檔們討論了一番之後,羅傑讓西奧多拒絕了票務公司的提議,依舊以固定票價的方式來進行銷售。

這場巡演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上座率”。

若是爲了將門票賣貴一點,導致現場出現大面積的空位,無疑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在從漢克那裡得到了巡演成本的總預算數字之後,樂隊參考了會計師的意見之後,直接要求票務公司將巡演平均票價定在八十美元上下。

這個數字,基本上是意味着這場巡演是註定要虧錢的。

總計一百七十三場演出,單單只是“預算”的成本,就超過了五億美元。

——以樂隊一直以來的“尿性”,超預算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事。

最終的實際成本,按照過去的情況來看,多半要奔着六億甚至七億美元而去。

這還不包括宣傳開支。

而按照平均八十美元的票價,即使是所有的門票全部賣出去,“總票房”收入也就是八億多美元。

在扣除了雜七雜八的分成之後,能夠收回六億美元就不錯了。

如果超支不嚴重,還能勉強依靠票房收回成本,但也沒什麼賺頭。

若是嚴重超支,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當然,通過廣告贊助、轉播權、巡演紀念版專輯、紀錄片版權以及Live專輯等等亂七八糟的收入,盈利還是會有的,但也會被壓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來。

這頓時引起了票務公司的不滿,畢竟,票務公司的收費是採取的“提成制”,也就是按照門票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進行抽成。

門票收入低了,票務公司的收入自然而然地也會減少。

不過不滿歸不滿,在樂隊通過西奧多表現出堅決不改變主意的態度之後,票務公司還是捏着鼻子忍了下來。

好歹也是一筆上億美元的營收,沒必要跟錢過不去。

哪怕少賺點,也總比讓競爭對手搶去了這筆生意要好。

掌握着佔據了唱片業超過一半資源的【量子音樂】,樂隊在議價能力方面的優勢可謂是比天還大。

哪怕是毒奶一句飛龍騎臉,也是不可能輸給票務公司的。

隨着【《搖滾聖經》 Tour】計劃正式展開,海量的資源被調動起來。

樂隊默默“種田”十幾年以來所聚集起的資源,在這一刻,終於爆發了全部的威力。

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入到臨時成立的工作室的賬戶上,又以驚人的速度花了出去。

粉絲們也準備好了鈔票,等待着正式售票的那一天的來臨。

而樂隊自己,卻是很快又變得低調起來,深居淺出,默默爲巡演的來臨做着最後的準備。

儘管距離巡演正式開始還有將近一整年的時間,但要爲接下來這一場持續整整三年半的巡演做足充分的準備,樂隊的衆人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休息。

除了確定歌單和排練之外,各個方面的瑣事儘管都有人處理,但每隔幾天,樂隊總是必須過問一遍,簽上幾份文件,這也要牽扯掉大量的精力。

在一次討論巡演歌單的例會上,胖子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問道:“我們這次巡演,要不要請一些嘉賓來?”

第253章 你確定你買得起?第295章 《燃燒》第506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670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683章 局外人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10章 二十世紀娛樂公司第802章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284 罪惡之城第666章 反擊第47章 好聚好散?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793章 融資目標:兩千億美元!第328章 不願透露姓名的羅傑先生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435章 心理醫生???第508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25章 嗨,Surprise!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551章 都和你一樣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467章 斯威夫特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745章第132章 生日和派對(5更)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723章 Z方案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539章 歐洲也有黃牛?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425章 嗨,Surprise!第786章 底線第12章 汽車旅館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19章 錄歌第389章 工會備案項目第291章 地區和受衆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725章第735章 迷信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3章 畢業舞會第710章 兩個條件第263章 兩首歌劇搖滾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290章 白日夢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367章 霍華德莊園第481章 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第326章 先導EP:《深淵》(下)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723章 Z方案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156 現場寫歌第724章 賈森是誰?第359章 停戰協議第419章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第542章 燒錢的計劃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737章 新專輯中的老歌?第22章 加入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828章第349章 故地重遊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152章 項目超期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17章 野心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683章 局外人第123章 口碑和市場第820章 芝加哥交響樂團
第253章 你確定你買得起?第295章 《燃燒》第506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670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683章 局外人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10章 二十世紀娛樂公司第802章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284 罪惡之城第666章 反擊第47章 好聚好散?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793章 融資目標:兩千億美元!第328章 不願透露姓名的羅傑先生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435章 心理醫生???第508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25章 嗨,Surprise!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551章 都和你一樣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467章 斯威夫特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745章第132章 生日和派對(5更)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723章 Z方案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539章 歐洲也有黃牛?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425章 嗨,Surprise!第786章 底線第12章 汽車旅館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19章 錄歌第389章 工會備案項目第291章 地區和受衆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725章第735章 迷信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3章 畢業舞會第710章 兩個條件第263章 兩首歌劇搖滾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290章 白日夢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367章 霍華德莊園第481章 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第326章 先導EP:《深淵》(下)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723章 Z方案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156 現場寫歌第724章 賈森是誰?第359章 停戰協議第419章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第542章 燒錢的計劃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737章 新專輯中的老歌?第22章 加入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828章第349章 故地重遊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152章 項目超期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17章 野心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683章 局外人第123章 口碑和市場第820章 芝加哥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