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迴旋

米哈伊爾沉重地點點頭,便踏步走出了門閽處。

“很對不起,始終沒有給你生下孩子。”妻子的話從後面傳來,典廄長沒有任何反應,就扶着刀柄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那羣宮廷裡的禁軍侍從留下一部分來,權當這座宅院的警戒。

同樣的在整座皇都,約翰絕大部分的宮廷武裝都用來監視重要的官僚和出征將軍的家屬,包括古絲雲在內。不過約翰還算是有良知的,對於這羣人最多隻是軟禁限制活動,並沒加以迫害處分。

寒風中,靠近大皇宮的大牧閣邸裡,馬斯達斯召集了各位高級神職人員,討論了關於色雷斯戰事的問題,很多人都勸說大牧撤回先前對高文的譴責,畢竟對方在呂底亞地區表現了對正教會乎尋常的殘酷手腕,甚至還有人請求大牧和高文和解,並離開危險四伏的皇都,前去阿索斯聖山避難。

此刻閣邸外皇家賽車大競技場四周,到處都是遊蕩不滿的民衆——小羅傑和泰提修斯整軍出時,以慣例索取了京都貴族元老們大批的“施捨錢”,約翰還下令打開新建的大谷倉,讓這羣來自達爾馬提亞、西西里、匈牙利的異族士兵自由取走許多糧食、衣物和油——都城的人們已經怨憤非常了。

據說約翰還請求佩拉城裡武裝起來的威尼斯人,替他在軍隊出征後“維護都城的治安”。

洶洶態勢下,馬斯達斯站在祭壇邊,也覺得由衷的乏力,他握着權杖拒絕了人們的擔憂,並且重新堅定起來,一面派遣信使去布拉赫納宮去譴責皇帝肆意信用異族人的行爲,一面卻宣佈他要領導一次全城正教信徒都參加的活動——即從聖智大教堂裡請出聖物“聖母的袍子”,並從布拉赫納宮聖修道院裡請出另外聖物“聖母的面紗”,而後隊伍巡遊全城,最後在金角灣將袍子和麪紗由大牧親手浸入到海水裡。這樣的祈禱活動在當年瓦良格蠻族大肆入侵時就曾舉辦過,據信擁有奇效,之後瓦良格人即與皇帝達成通商協議後,自海上退走,都城從而得救。

“而高文也是瓦良格人,我相信這對他也有效力。”馬斯達斯說到。

大牧緊鑼密鼓籌備時,小羅傑和泰提修斯的聯軍近萬人,也冒着肆虐的黑海之風,緩緩向着維勒卡河流推進。各自戰旗下,來自不同派系和國度的士兵們列隊,眼睛裡充滿憂鬱和迷惘,這在帝國系的士兵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反倒是“剃刀大連隊”的傭兵們因爲只是爲錢,故而還比較穩定。

他們走啊走,當靠近這道河流與埃夫羅斯河(即馬裡查河)的交匯處,即重要的亞德里安堡所在地時,軍隊們得到斥候的消息——那支色雷斯志願軍已經距離這座咽喉要地不遠,大約不過三十個古裡。

亞德里安堡自古以來就是帝國的最緊要處,它築自與羅馬的哈德良皇帝之手(其實這座堡壘嚴格來說應該叫哈德良堡,音譯爲了亞德里安堡),處於色雷斯的核心地帶,爲數道河系的門樞點,並向北控制着北色雷斯山脈和多瑙河,也可以說“守君士坦丁堡,則必守亞德里安堡”。

軍營當中圍繞下步行動,泰提修斯與小羅傑生分歧。

小羅傑要求直驅亞德里安堡,憑靠堅固城防,一鼓作氣擊退圍逼彼處的色雷斯志願軍。

而泰提修斯則認爲這支志願軍遠道而來,靠海路從高文處獲得補給,即便來到亞德里安堡下也無法輕易奪取這座要塞,現在應該旋轉路線,優先去克復先前被襲取的維澤和梅地亞兩地(此兩處由阿爾吉利麾下八百名士兵駐守),這樣不但能救亞德里安堡之圍,還能重新恢復君士坦丁堡與色雷斯的東線通道,另外還可切斷志願軍的海路補給線(梅地亞處於中路節點),而後再趁着敵人疲憊往返之機,以盡在掌握的氣勢和其決戰,徹底擊潰對方。

兩者似乎各有各的道理,軍事會議上小羅傑以總帥地位自居,在他眼中泰提修斯不過是皇帝的一介奴僕罷了,便要強迫對方接受部署。

關鍵時刻,米哈伊爾.尤斯塔斯居然也難得言,他贊同了小羅傑的方案,認爲只要“在亞德里安堡獲得個不大不小的勝利,隨後順着維勒卡河流再向東推進,這樣對皇都軍民的士氣振奮作用更大”,因爲亞德里安堡就是亞德里安堡,它的榮光和地位都要遠於寂寂無聞的維澤、梅地亞。

泰提修斯怒目帝國典廄長,但亦無可奈何,對方明顯是在“演歌劇”。

更讓泰提修斯憤怒失望的是,快馬傳令自皇都傳來,約翰也贊同小羅傑和米哈伊爾的戰術規劃,因爲皇帝也認爲“在亞德里安堡擊退敵寇,意義更爲重大。”

色雷斯的風雪再起,整支軍隊“統一意見”後,頑強地朝亞德里安堡方向推進。

到處是枯黃的草原與堆滿砂礫的河洲沼澤地,全都凍得硬硬的。

數日後,他們抵達亞德里安堡,城頭上的守兵歡呼雀躍,這讓小羅傑倍感振奮,同時斥候傳來情報:敵人即“色雷斯志願軍”在到了維克隆、雅波一線後,並沒有強攻任何城堡,在得知聯軍的路線後,便順着維勒卡河的河道迅後撤了。

對方的總指揮官大伯爵梅洛,吸收先前在梅利泰內戰役裡的教訓,再也不長驅冒進,而是牢牢掌握着主動權:他將所有的賊鷗船隻裝載輜重、火藥和武器,尾的船隻都安上鐵製鍬嘴,用來破碎河流上的冰塊,而後由狄奧格尼斯指揮水路,自己指揮6路,順便將雅波周圍地帶洗劫了番,靈活機動地大踏步後撤。

於是前來覲見新的佩尼帕瑟巴斯托斯殿下(即小羅傑)的諸多普洛尼亞們,告訴他敵人已經朝東退走了。

小羅傑便催動全軍,在取得補給後實施追擊,方向目標是光復安託柏,並保障更北方的邁森布里亞。

七日後,安託柏成功“光復”,小羅傑與泰提修斯等於又給皇都送去份捷報。

但梅洛、泰提修斯的隊伍卻跳到了維勒卡河南部,出現在了維澤,與阿爾吉利所部會合在一起,繼續威脅着皇都的北郊。

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56章 鐘聲激盪第58章 伏咚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59章 方策第17章 官邸前第93章 赦免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87章 偏師第37章 “聖婚”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40章 “蛤蟆”(再續)第22章 城陷第18章 雙面桶第29章 輕箭第23章 塞巴斯蒂安日第84章 焦土第22章 捅破第46章 備戰第50章 鉗子第29章 桑薩瓦爾兄弟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14章 “雙眼”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41章 老薑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67章 烽火飛揚第30章 照會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126章 稱職的新御墨官第90章 貓和隼第58章 聲北擊東第97章 踢湯鍋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47章 塔索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28章 庫曼之酒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41章 兩條路線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5章 戰不戰?第56章 金幣旗標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5章 愛經第51章 牛角第29章 進擊時刻第57章 新武器第88章 奧興采邑第72章 塔波陣亡第84章 卡爾基斯第90章 貓和隼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59章 大潰逃第88章 第一顆珍珠第84章 海盜們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55章 晨拜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3章 會堂集鎮第98章 應援第125章 鏡子和冠冕第89章 對女執政官的處置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28章 熟絲薔薇第59章 霹靂手段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81章 瘤壘和龜壘第78章 暴怒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4章 小貴族第71章 第三條路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44章 縱火第82章 大衛塔(上)第39章 大溪第19章 誓師第9章 高文的金蘋果第73章 殊途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8章 牧羊皇帝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96章 林中小屋第82章 末路第43章 滴鉛丸第51章 斷髮第73章 蘇丹之箭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
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56章 鐘聲激盪第58章 伏咚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59章 方策第17章 官邸前第93章 赦免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87章 偏師第37章 “聖婚”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40章 “蛤蟆”(再續)第22章 城陷第18章 雙面桶第29章 輕箭第23章 塞巴斯蒂安日第84章 焦土第22章 捅破第46章 備戰第50章 鉗子第29章 桑薩瓦爾兄弟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14章 “雙眼”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41章 老薑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67章 烽火飛揚第30章 照會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126章 稱職的新御墨官第90章 貓和隼第58章 聲北擊東第97章 踢湯鍋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47章 塔索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28章 庫曼之酒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41章 兩條路線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5章 戰不戰?第56章 金幣旗標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5章 愛經第51章 牛角第29章 進擊時刻第57章 新武器第88章 奧興采邑第72章 塔波陣亡第84章 卡爾基斯第90章 貓和隼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59章 大潰逃第88章 第一顆珍珠第84章 海盜們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55章 晨拜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3章 會堂集鎮第98章 應援第125章 鏡子和冠冕第89章 對女執政官的處置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28章 熟絲薔薇第59章 霹靂手段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81章 瘤壘和龜壘第78章 暴怒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4章 小貴族第71章 第三條路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44章 縱火第82章 大衛塔(上)第39章 大溪第19章 誓師第9章 高文的金蘋果第73章 殊途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8章 牧羊皇帝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96章 林中小屋第82章 末路第43章 滴鉛丸第51章 斷髮第73章 蘇丹之箭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